魯迅文學慢慢退出語文課本,但唐詩過了上千年,仍然具有其他文學難有的普及率和生命力?


不是生命力的問題,而是記憶力的問題,大部分人能記住四句或者八句的唐詩。


唐詩的確是中國文學的高峰。但是魯迅退出課本也不代表他的作品失去了生命力,只能說他的作品不適合廣大中小學生。過於晦澀的作品註定無法在中小學教材里長存。另一方面魯迅的作品具有時效性,是對於一時一地之現象所發的議論,如他大量的雜文註定是不會出現在課本里的,他最深入人心的作品確實那本《朝花夕拾》里的幾篇散文,比如《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些作品寫的是故鄉,是童年,是人類最基本的幾種情感。唐詩也是一樣,我們記得最深的詩句,往往有人類的原始情感洋溢其間,比如《靜夜思》 比如《春望》。現代詩,雖是用白話文寫作然而要比古詩晦澀得多,古詩表達的情感實際上是比較單一的,現代詩要複雜得多,自然也就不適合中小學生了。中小學教材裡面的那些現代詩,大多水平低下,教學過程中也是基本略過不講。所以說唐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其感情易於理解,一方面也是其藝術形式臻於完美。相當代文學的一百年,是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我們的中學生或許很容易理解安史之亂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卻可能已對頻繁寫到文革和農村的當代文學感到厭煩。現當代文學一些作品傳播得不廣,也並不代表其不優秀,只不過可能更適合更高水平的讀者和專業的學生和老師了。


因為我們尚處在時代的洪流之中。

現代文學必然有跨越時代的能力。

比如三體,一定是永垂不朽的。


我只是在想,每個時代的文學都是有它獨特的魅力的,而且,每個時代對於文學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應該在同一時代當中來看待當時的文學作品,而不是不同的時代跨越著來比較高低。

何為生命力呢?我們的理解都會有不同。

我會覺得,文學的發展歷程就好像是在成長的一個生物,該怎麼長,長成什麼樣,是取決於時代和人的。


先問是不是……

首先中國近現代文學也就一百來年,我是不知道要怎麼檢驗「超越時代」的;其次,中國近現代文學難道沒有傳世經典?周樹人在b乎出場率還不夠高?張愛玲在文青中普及率不夠高?《圍城》這種寫得又有趣又是推薦書目的書就沒有幾個中學生讀過?


好的,上面全是情緒發泄,現在分析一下。

簡單地說,我國近現代文學的創作者數量和作品數量都不及唐詩;同時,唐詩堪稱我國古代詩歌創作技巧和作品題材發展的巔峰,近現代文學卻是我國白話文創作的起步,也是現代主義文學的起步,比不了也是正常的。


魯迅退出不是價值的問題。魯迅的價值從來就高得超越想像。

唐詩普及率高也不只是因為唐詩好。普及率高的那些唐詩,很多時候並不是唐詩技藝和藝術的集大成者,只是簡單易懂加上義務教育的加成。事實上,真正對唐詩感興趣的人不比現代文學方向多。你隨便拎個大學生出來,有幾個說得清唐詩幾大名家的語言風格、人生履歷?有幾個理得清唐詩初唐盛唐晚唐的發展脈絡?有幾個能背出課本以外的古詩來?有幾個在沒有老師講解的情況下能基本領會杜甫的律詩、李白的樂府甚至王昌齡的邊塞詩、杜牧的詠史詩到底在寫什麼?


詩詞難,難在章法。中國教育自動放棄古文學,古文化的傳播,其一是師資力量的空白,其二是政治因素的主導。至於現在的詩文為什麼會沒有超越時空的美感,是因為;文章爛,爛在多餘。文言語境精縮的表達力與音韻結合,組成駢句,對偶,對仗及起承轉合的運用,系統性地限制了濫言與濫文的空間。而現代詩的結構沒有理法,不能對仗,對文字要求也不高,所以人人都可以白話的形式完成作品,有利於國民對新知識,新文化的普及和參與。到70年代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怕難,專家和學生同處一個水平,一個要靠背資料才能教學,一個要靠學習才能漲分,更難堪的情況是有天賦的學生通過老師的教育可以寫出優美的文章,而教他們的老師卻只懂書本理論,實際遠用連入門都難,在這種情況下,哪個專家敢教?所以後代的人看詩文都是平淡的詩文,不會有那份淡泊和寧靜,也不會有那份深遂與共鳴。有的只是外語特有的外在表現力,痛苦與悲哀在詩文表象,寫詩的人也就孤芳自賞,乃至呻吟才能做到文字與心靈同步,方能完成作品。


唐詩以前是地主階級的產物 以前的網紅和現在的網紅 曾經的明星和現在的明星也是不一樣的

當資本不再掌握在一個人手中 到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中 如此那便好了

正常說話就是不流行 復古風肯定先選唐 清


唐詩簡單易懂——沒錯,原因就這麼簡單粗暴。不上課本=沒有超越時代的生命力?誰告訴你的。《論語》每句話都給古人熟背,給引用的濫了,上了課本幾條?你那課本,給你講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庾信《哀江南賦》,屈原的全篇《離騷》嗎?但凡你沒有學力去弄的,你都說人家莫有超越時代的生命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