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的理解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得到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如看一本對自己有益處的好書,獲得一次獨到的感悟,這裡一定要強調有益),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次翻看、回憶。而「一段時間」因人而異,可能是一月,一年,甚至可能是十年,總之是當你有了全新的知識儲備、社會閱歷或人生感悟之後,因為三十歲和五十歲總歸是不一樣的,如三十歲看過論語,五十歲有了豐富的感悟,再看論語,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得到的東西也更多,也只有這樣才談得到「溫故而知新」。所以「時時複習」這種解釋不太妥當,對一些經典來說,你當時看不懂,馬上翻看一遍基本還是看不懂,不如暫且放一放,等到遇到很多事,學到很多新東西後,觸類旁通,忽然再想到這部經典,再去翻看,那就大不一樣了。而這時你得到的全新感悟,那是你人生的精華部分,完全屬於你自己,這時當然是高興的,所以是「不亦說乎」。但這種「說」是內心的高興,自己體會就可以了,不必說出來,更不必發諸於外,如大笑、手舞足蹈等,因為你的東西你理解,別人不一定理解,你覺得好,別人卻不一定覺得好。因此,自己偷著樂就行了。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應該是友朋,友與朋,友是具有相同志向的人,是朋友;朋是在一起學習之人,是同學、同窗。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朋友和同學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我,與我一起討論學問,一起進步,這時我應該很高興。這裡還應注意一點,就是「不亦樂乎」中的「樂」,它和前面「不亦說乎」中的「說」不一樣,「樂」是發諸於外,讓人看出我很高興、很熱情,對待朋友和同學也應該如此,這既是發於中,誠於外,也是必要的禮貌問題,因為人家大老遠來看你,你當然應該擺出笑臉,熱情款待。冷冰冰的愛答不理像什麼樣子!此外,友朋這個排序也有深意,友在朋前,是說具有共同志向的朋友是彌足珍貴的,是可以交心的;而同學和同窗則不一定,有可能只是點頭之交,根本談不上朋友,不過人家大老遠來了,你也要盡情招待就是了。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是接著上一句來說的,朋友和同學來看你了,當然不止於喫喫喝喝,還要聊天,聊天就有可能產生爭論。這時你說出一個你很認同的觀點,你覺得很有道理,可是朋友和同學不一定認同,甚至有可能會反駁你,對於一般人來講,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爭論了,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吵到臉紅脖子粗,甚至可能發展到人身攻擊,對彼此的交情造成損害。孔子則提醒我們,這時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這裡的「知」作認同講,朋友和同學不認同我的想法和觀點,但我不應該生氣,我要保持風度,在內心堅持自身觀點的同時,也要容納別人的觀點,不隨意攻擊批判他人想法,不偏執不固執,做到和而不同,盡量求同存異,避免產生無謂的爭論,這樣做才符合「君子」的要求,是一種「外圓內方」的體現。當然,這種應對要求在底線之上,也就是符合社會公理和基本道德,如果理念發生根本碰撞,比如對方認同奸盜邪淫的行為,對方出賣國家利益,這時就要抗爭到底了,朋友和同學統統沒得做,道不同不相為謀!

4.以上三段話的聯繫和內在關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談的是自身學習之道,這裡著重體現自身修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談的是自身學習之外,和益友良朋之間互相探討交流,進一步提升自己之道,提醒大家學習到一定階段忌獨處,要適時走出去,和眾多有益的思想形成碰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的是與人論道的總體準則,要有堅持,更要有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空杯子才能裝東西,當你具備這樣的修養時,你纔能有所進步,你才能成為至誠的君子!

上面是個人一點淺見,希望大家品評!


前幾天剛剛在讀書會上分享了對「學而時習之」一句的解讀。此句雖然不是《論語》當中最為精深的話,但卻有貫穿始終的作用。李零先生《喪家狗》,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等書,都花了大量篇幅對此句進行解釋。

此文已收入本人文章《&快讀》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72487。獻醜如下:


個人認為,此句簡單從字面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要深入解讀,則又難以窮盡。解讀的關鍵,首先是「學」字。

「學而時習之」的「學」,與《論語 憲問》14.25中,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一句對應。即,此為「為己之學」。與之相反的,就是為人之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炫耀,為了讓別人知道,這當然是浮躁的態度;所以為己之學,是為了自己有所成長,踏實、純粹的態度(建議閱讀《四書章句集註》中程子對於為己之學、為人之學的解讀)。

比如子貢,喜歡問孔子,自己是什麼啊?答案,器也,瑚璉也。還喜歡問孔子,師(顓孫師,字子張)與商(卜商,字子夏)誰更優秀?這都是為人之學,關注點在於外界的評價,這是孔子不喜歡的。所以在14.31,子貢方人(評價、批評、比較別人),孔子就表示了批評。

明白了「學」是「為己之學」,後面的就都容易理解了。

比如,「說」和「樂」為什麼用了不同的字?因為,「說」是喜悅,是自己心裡的開心,卻不一定要表現出來,這正是自己默默學習、有所收穫之時的心情。而「樂」則是快樂,一定要哈哈笑出聲,這是和朋友在一起的狀態。孔子或許是無意中用了這不同的字眼,卻也在無意中表達了深刻的內涵。

又比如,為什麼「人不知而不慍」?因為,為學是自己的事,而別人知不知道,自己卻無法控制,何必不開心呢?而且既然是為己之學,又何必在意別人知不知道呢?你看顏回,「無伐善,無施勞」,「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為己之學的態度,注意力不放在別人知不知道、誇不誇讚。結果,顏回反而得到了孔子最高的評價,曾子、子貢也都讚嘆不已(建議閱讀《四書章句集註》中尹焞,即尹氏,對於「人不知而不慍」的解讀)。

知道了為己之學的含義,再看其他的字眼,會逐漸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時」是什麼呢?有幾種解釋,我最喜歡的一種,是「在合適的時候」,即「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時」。小學該學什麼,中學該學什麼,都要講究的。

「習」呢?這個字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比如本題下 @louiseliang 的回答。所以我也多聊兩句。朱熹注,習是「鳥數飛」,即雛鳥練習飛行的意思。《論語 學而》1.4,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傳不習乎?」這裡的「傳不習乎」,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分析,此句沒有說主語是「老師」還是「我」,即有兩種解釋,一是老師教給我的,我又沒有「習」?二是我教給學生的,我有沒有「習」?如果是第一種,那麼「習」既可以是溫習,也可以是實踐;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基本上可以說,這個「習」是實踐的意思了。「我教給學生的,我自己做到了嗎?」以「知行合一」著稱的王陽明,傳世最重要的作品就叫做《傳習錄》。知與行,傳與習。所以,我更傾向於將「習」解釋為「實踐」,而不是簡單在書本上「溫習」

其他的話,就不多佔用篇幅,快速過一下吧。

比如「朋」。禮記記載,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朋」在漢代,有人認為應該是「友朋」。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引用了此種說法。來的人既然是「朋」,是「同門」,那就很可能是來找孔子求學的弟子門人,他們之間彼此為「朋」,而非是孔子的「朋」。

「自遠方來」應該斷句為「自遠,方來」,即「方來」是一個詞。方,船在水中並行的樣子。所以,「有朋自遠方來」,就說明一次來了不止一個「朋」。這句話是孔子三十歲開門收徒,門人日進之時所說。


回顧一下,此句之所以是貫穿論語的一句話,因為「學」、「朋友」、「人不知」三個概念,都是論語中的重要論述(雖非最深和最高論述)。

「學而時習之」。「學」是「為己之學」,這是本句的核心,也是《論語》的基礎。孔子之所以偉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將「學」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讓士人在「仕」之外有了另一個單純的「學」的追求和成就。「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學」從此不再是「仕」的途徑,而與「仕」平起平坐了。此影響直到今天,中國人乃至儒家文化圈各國家地區對於教育的重視,皆與孔子有關。

且「為己之學」,與「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認為內部是一致的。「學」與「仁」,到了深處是一回事。

「好學」,是孔子只給顏回的評價,此外再無弟子獲此評價。「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好學」也是孔子自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的原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人不知」。「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乃至《大學》、《中庸》「慎獨」功夫。

此《論語》第一句,淺讀亦可,然而如果深讀,則隨著自己的閱歷和思考力的提升,會發現其深不可測。


@wyxygmx 先生已經提到了這個學是「為己之學」,不是「為人之學」,說之甚詳,學以為己,誠不虛也。

學習這兩個字,最早的出處,應該就是這裡了。泛言之,世間一切學習,無論是課堂裏的學生上課,還是工巧技藝,乃至走路說話,世間一切事的達成,可以說都離不開學習。

然鄙見以為,這裡的學著重在「形而上」的學,主要是聖人之學,說人生學問之最大根本。也即是大人之學,中庸之道,也就是仁,也是道與德。只有這種學,能將整部論語一以貫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一生踏實做學問的軌跡,用今天的話說,叫做成功之路,雖然這和世間的功名成就並無關係。從十五歲立志於學,很明顯這個學不是泛泛的說人世間的一切學問,沒有人可以精通一切的學問(抑或可能有,但我沒見過。),到了三十歲見道了,可以立,四十歲更進一步對一切事不惑,以至於到了七十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此學一以貫之,無間晝夜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學主要是指道而言之,所謂天命之謂道,修道之謂性。所謂性命之學,就是這,所謂,道,德,性,命,無分彼此,學以貫之。有此學,未必大富貴,背此學,難得以為人。

儒家的學問,之所以歷久彌新,《論語》之所以百讀而不厭,全賴此學,不染塵泥,未出常倫。雖在尋常日用,直到先天未化,自庶民不能離,至賢聖未能息。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說:夫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朱子說:尊德性而道問學。陽明先生說:良知,良知。全指此學,浩瀚洶湧,奔流不停,後人各出手眼而演繹卻不能竭。學之一字,言有盡而意無窮,然而從本說之,也是多餘,先天地者,無可學者,聖人命之以形上,說之以太極,於無聲處假借標指,仁愛之心,無言以表之。

孟子說,夫觀於滄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謹上,先這,閱後即焚。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的觀點是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

孔子說,我研究這個時代,並且將研究到的方法不斷驗證,不是很快樂嗎?有這麼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來一起研究,我難道不感到高興嗎?別人不懂我的研究成果,我卻不覺得憤怒,這不正符合君子之道嗎?

一般古書的第一篇就是開宗明義的。我不相信論語的第一篇是教你學習之後溫習,朋友來了要好客,別人誤解之後不怪罪 這三個理念的。

以上。

宋明理學以來,「學而時習之」的「學」基本上都是遵照朱熹的解讀,作「效」講,即仿效、學習之意。「習」作溫習來講。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知識,並經常溫習,所學的東西最後變成了自己的,所以內心高興。有了解自己的朋友遠道而來,互相探討學習,所以心情快樂。就算沒有人知道我的學識,但內心平和而不自怨自艾,這不正是君子所為嗎?

但在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認為,這個「學」應作「學問」來講,而不是「學習」。在《學而》篇中,主要講的是為人處事的原則,並沒有討論如何學習。在同篇中子夏解釋過何為「學」:即「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由此可見,一個人做到孝敬父母、事君盡忠且言而有信,就是「學」,可見這個「學」是指做人的學問。

那麼按著這個思路理解下去,全句的意思是:「懂得作人的學問,且常常在生活中練習實踐,就會發自內心的高興。有朋友從遠方過來,可以一起探討學問,所以心情快樂。別人不瞭解自己的學問,反倒自我反省為什麼,不怨天,不尤人,這樣的人才是有學問的人。

在《學而》篇中,還有很多言語是支持南懷瑾的觀點,或許把「學而時習之」的「學」理解為「學習」在這一句中能解釋清楚,但通讀《學而》篇以後,我比較認同南懷瑾的理解,《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在為孔子守孝三年中編排的,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安排每句話的順序,這應該是一部完整的、前後連貫的書籍,所以,我認同南懷瑾通過全篇閱讀來理解,而不是生硬地逐句分析理解。


學而時習之。學的是政治和社會管理經驗。可惜孔子只做過短暫的管理層。所以沒什麼機會習。有朋自遠方來。朋者近乎於黨。也就是觀點一致人。我們知道孔子周遊列國數次被困實際上是沒有這種朋的。有的只是一些學生。可是最終這些學生也沒能完全理解老師。儒家甚至分成了八派。所以纔有了第三句人不知。可以說這才說孔子對自己的勉勵和要求。不慍不僅僅是對別人不慍也是對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的不慍,同時也要求自己的堅守。到了後文衛靈公篇更有: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窮不單單指經濟上的。不失於道纔是孔子成聖精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