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的理解是: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如看一本对自己有益处的好书,获得一次独到的感悟,这里一定要强调有益),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翻看、回忆。而「一段时间」因人而异,可能是一月,一年,甚至可能是十年,总之是当你有了全新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或人生感悟之后,因为三十岁和五十岁总归是不一样的,如三十岁看过论语,五十岁有了丰富的感悟,再看论语,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得到的东西也更多,也只有这样才谈得到「温故而知新」。所以「时时复习」这种解释不太妥当,对一些经典来说,你当时看不懂,马上翻看一遍基本还是看不懂,不如暂且放一放,等到遇到很多事,学到很多新东西后,触类旁通,忽然再想到这部经典,再去翻看,那就大不一样了。而这时你得到的全新感悟,那是你人生的精华部分,完全属于你自己,这时当然是高兴的,所以是「不亦说乎」。但这种「说」是内心的高兴,自己体会就可以了,不必说出来,更不必发诸于外,如大笑、手舞足蹈等,因为你的东西你理解,别人不一定理解,你觉得好,别人却不一定觉得好。因此,自己偷著乐就行了。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应该是友朋,友与朋,友是具有相同志向的人,是朋友;朋是在一起学习之人,是同学、同窗。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朋友和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与我一起讨论学问,一起进步,这时我应该很高兴。这里还应注意一点,就是「不亦乐乎」中的「乐」,它和前面「不亦说乎」中的「说」不一样,「乐」是发诸于外,让人看出我很高兴、很热情,对待朋友和同学也应该如此,这既是发于中,诚于外,也是必要的礼貌问题,因为人家大老远来看你,你当然应该摆出笑脸,热情款待。冷冰冰的爱答不理像什么样子!此外,友朋这个排序也有深意,友在朋前,是说具有共同志向的朋友是弥足珍贵的,是可以交心的;而同学和同窗则不一定,有可能只是点头之交,根本谈不上朋友,不过人家大老远来了,你也要尽情招待就是了。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接著上一句来说的,朋友和同学来看你了,当然不止于吃吃喝喝,还要聊天,聊天就有可能产生争论。这时你说出一个你很认同的观点,你觉得很有道理,可是朋友和同学不一定认同,甚至有可能会反驳你,对于一般人来讲,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论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吵到脸红脖子粗,甚至可能发展到人身攻击,对彼此的交情造成损害。孔子则提醒我们,这时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知」作认同讲,朋友和同学不认同我的想法和观点,但我不应该生气,我要保持风度,在内心坚持自身观点的同时,也要容纳别人的观点,不随意攻击批判他人想法,不偏执不固执,做到和而不同,尽量求同存异,避免产生无谓的争论,这样做才符合「君子」的要求,是一种「外圆内方」的体现。当然,这种应对要求在底线之上,也就是符合社会公理和基本道德,如果理念发生根本碰撞,比如对方认同奸盗邪淫的行为,对方出卖国家利益,这时就要抗争到底了,朋友和同学统统没得做,道不同不相为谋!

4.以上三段话的联系和内在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谈的是自身学习之道,这里著重体现自身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谈的是自身学习之外,和益友良朋之间互相探讨交流,进一步提升自己之道,提醒大家学习到一定阶段忌独处,要适时走出去,和众多有益的思想形成碰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与人论道的总体准则,要有坚持,更要有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空杯子才能装东西,当你具备这样的修养时,你才能有所进步,你才能成为至诚的君子!

上面是个人一点浅见,希望大家品评!


前几天刚刚在读书会上分享了对「学而时习之」一句的解读。此句虽然不是《论语》当中最为精深的话,但却有贯穿始终的作用。李零先生《丧家狗》,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等书,都花了大量篇幅对此句进行解释。

此文已收入本人文章《&快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72487。献丑如下:


个人认为,此句简单从字面理解也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要深入解读,则又难以穷尽。解读的关键,首先是「学」字。

「学而时习之」的「学」,与《论语 宪问》14.25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对应。即,此为「为己之学」。与之相反的,就是为人之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炫耀,为了让别人知道,这当然是浮躁的态度;所以为己之学,是为了自己有所成长,踏实、纯粹的态度(建议阅读《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对于为己之学、为人之学的解读)。

比如子贡,喜欢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啊?答案,器也,瑚琏也。还喜欢问孔子,师(颛孙师,字子张)与商(卜商,字子夏)谁更优秀?这都是为人之学,关注点在于外界的评价,这是孔子不喜欢的。所以在14.31,子贡方人(评价、批评、比较别人),孔子就表示了批评。

明白了「学」是「为己之学」,后面的就都容易理解了。

比如,「说」和「乐」为什么用了不同的字?因为,「说」是喜悦,是自己心里的开心,却不一定要表现出来,这正是自己默默学习、有所收获之时的心情。而「乐」则是快乐,一定要哈哈笑出声,这是和朋友在一起的状态。孔子或许是无意中用了这不同的字眼,却也在无意中表达了深刻的内涵。

又比如,为什么「人不知而不愠」?因为,为学是自己的事,而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却无法控制,何必不开心呢?而且既然是为己之学,又何必在意别人知不知道呢?你看颜回,「无伐善,无施劳」,「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为己之学的态度,注意力不放在别人知不知道、夸不夸赞。结果,颜回反而得到了孔子最高的评价,曾子、子贡也都赞叹不已(建议阅读《四书章句集注》中尹焞,即尹氏,对于「人不知而不愠」的解读)。

知道了为己之学的含义,再看其他的字眼,会逐渐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时」是什么呢?有几种解释,我最喜欢的一种,是「在合适的时候」,即「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时」。小学该学什么,中学该学什么,都要讲究的。

「习」呢?这个字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比如本题下 @louiseliang 的回答。所以我也多聊两句。朱熹注,习是「鸟数飞」,即雏鸟练习飞行的意思。《论语 学而》1.4,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这里的「传不习乎」,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分析,此句没有说主语是「老师」还是「我」,即有两种解释,一是老师教给我的,我又没有「习」?二是我教给学生的,我有没有「习」?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习」既可以是温习,也可以是实践;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基本上可以说,这个「习」是实践的意思了。「我教给学生的,我自己做到了吗?」以「知行合一」著称的王阳明,传世最重要的作品就叫做《传习录》。知与行,传与习。所以,我更倾向于将「习」解释为「实践」,而不是简单在书本上「温习」

其他的话,就不多占用篇幅,快速过一下吧。

比如「朋」。礼记记载,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有朋」在汉代,有人认为应该是「友朋」。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引用了此种说法。来的人既然是「朋」,是「同门」,那就很可能是来找孔子求学的弟子门人,他们之间彼此为「朋」,而非是孔子的「朋」。

「自远方来」应该断句为「自远,方来」,即「方来」是一个词。方,船在水中并行的样子。所以,「有朋自远方来」,就说明一次来了不止一个「朋」。这句话是孔子三十岁开门收徒,门人日进之时所说。


回顾一下,此句之所以是贯穿论语的一句话,因为「学」、「朋友」、「人不知」三个概念,都是论语中的重要论述(虽非最深和最高论述)。

「学而时习之」。「学」是「为己之学」,这是本句的核心,也是《论语》的基础。孔子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将「学」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让士人在「仕」之外有了另一个单纯的「学」的追求和成就。「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从此不再是「仕」的途径,而与「仕」平起平坐了。此影响直到今天,中国人乃至儒家文化圈各国家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皆与孔子有关。

且「为己之学」,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认为内部是一致的。「学」与「仁」,到了深处是一回事。

「好学」,是孔子只给颜回的评价,此外再无弟子获此评价。「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好学」也是孔子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原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人不知」。「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乃至《大学》、《中庸》「慎独」功夫。

此《论语》第一句,浅读亦可,然而如果深读,则随著自己的阅历和思考力的提升,会发现其深不可测。


@wyxygmx 先生已经提到了这个学是「为己之学」,不是「为人之学」,说之甚详,学以为己,诚不虚也。

学习这两个字,最早的出处,应该就是这里了。泛言之,世间一切学习,无论是课堂里的学生上课,还是工巧技艺,乃至走路说话,世间一切事的达成,可以说都离不开学习。

然鄙见以为,这里的学著重在「形而上」的学,主要是圣人之学,说人生学问之最大根本。也即是大人之学,中庸之道,也就是仁,也是道与德。只有这种学,能将整部论语一以贯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一生踏实做学问的轨迹,用今天的话说,叫做成功之路,虽然这和世间的功名成就并无关系。从十五岁立志于学,很明显这个学不是泛泛的说人世间的一切学问,没有人可以精通一切的学问(抑或可能有,但我没见过。),到了三十岁见道了,可以立,四十岁更进一步对一切事不惑,以至于到了七十岁,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此学一以贯之,无间昼夜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主要是指道而言之,所谓天命之谓道,修道之谓性。所谓性命之学,就是这,所谓,道,德,性,命,无分彼此,学以贯之。有此学,未必大富贵,背此学,难得以为人。

儒家的学问,之所以历久弥新,《论语》之所以百读而不厌,全赖此学,不染尘泥,未出常伦。虽在寻常日用,直到先天未化,自庶民不能离,至贤圣未能息。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说:夫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朱子说:尊德性而道问学。阳明先生说:良知,良知。全指此学,浩瀚汹涌,奔流不停,后人各出手眼而演绎却不能竭。学之一字,言有尽而意无穷,然而从本说之,也是多余,先天地者,无可学者,圣人命之以形上,说之以太极,于无声处假借标指,仁爱之心,无言以表之。

孟子说,夫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谨上,先这,阅后即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的观点是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

孔子说,我研究这个时代,并且将研究到的方法不断验证,不是很快乐吗?有这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来一起研究,我难道不感到高兴吗?别人不懂我的研究成果,我却不觉得愤怒,这不正符合君子之道吗?

一般古书的第一篇就是开宗明义的。我不相信论语的第一篇是教你学习之后温习,朋友来了要好客,别人误解之后不怪罪 这三个理念的。

以上。

宋明理学以来,「学而时习之」的「学」基本上都是遵照朱熹的解读,作「效」讲,即仿效、学习之意。「习」作温习来讲。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并经常温习,所学的东西最后变成了自己的,所以内心高兴。有了解自己的朋友远道而来,互相探讨学习,所以心情快乐。就算没有人知道我的学识,但内心平和而不自怨自艾,这不正是君子所为吗?

但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认为,这个「学」应作「学问」来讲,而不是「学习」。在《学而》篇中,主要讲的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并没有讨论如何学习。在同篇中子夏解释过何为「学」:即「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由此可见,一个人做到孝敬父母、事君尽忠且言而有信,就是「学」,可见这个「学」是指做人的学问。

那么按著这个思路理解下去,全句的意思是:「懂得作人的学问,且常常在生活中练习实践,就会发自内心的高兴。有朋友从远方过来,可以一起探讨学问,所以心情快乐。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反倒自我反省为什么,不怨天,不尤人,这样的人才是有学问的人。

在《学而》篇中,还有很多言语是支持南怀瑾的观点,或许把「学而时习之」的「学」理解为「学习」在这一句中能解释清楚,但通读《学而》篇以后,我比较认同南怀瑾的理解,《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在为孔子守孝三年中编排的,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安排每句话的顺序,这应该是一部完整的、前后连贯的书籍,所以,我认同南怀瑾通过全篇阅读来理解,而不是生硬地逐句分析理解。


学而时习之。学的是政治和社会管理经验。可惜孔子只做过短暂的管理层。所以没什么机会习。有朋自远方来。朋者近乎于党。也就是观点一致人。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数次被困实际上是没有这种朋的。有的只是一些学生。可是最终这些学生也没能完全理解老师。儒家甚至分成了八派。所以才有了第三句人不知。可以说这才说孔子对自己的勉励和要求。不愠不仅仅是对别人不愠也是对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不愠,同时也要求自己的坚守。到了后文卫灵公篇更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穷不单单指经济上的。不失于道才是孔子成圣精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