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問題

01

你問的問題本質上就是結果論和動機論的較量,這種抉擇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極其常見,我們衡量一個人或是事物的標準究竟是看他的動機如何?還是看他造成的結果如何?

比如慈善活動,很多人在指責某些明星高調行善,認為他們的目的只是增加自己曝光度,但是也會有人說我們先不要管這些明星的動機如何如何?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會知道其他人是究竟怎麼想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這個社會的整體福利,是希望窮人也能過上較好的生活,所以只需要關注他的行為究竟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即可。

02

動機論者最大的資本就是他們的動機是好的,所以他們做什麼都是好的,但是這個前提就可能是不一定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知的個體,根本不可能瞭解別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他的動機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根本無從知曉。

03

我們必須要承認人性的某些弱點,比如說自私,好色,經不起誘惑等等,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如果想要徹底的消除人性深處罪惡的想法,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像孔子這種人可謂是鳳毛麟角,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然後閃過一絲罪惡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最主要的是我們並沒有實施行為,對他人產生侵犯。這也是社會秩序之所以穩定的前提,那就是每一個人想法是自由的,但是行為卻是收到法律的約束。

04

推動這個社會前進的最根本的力量是行動,而不是意念。

從社會歷史上,更能夠看出這種行為的危害,這種人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危害遠遠要大的多多,尤其是現代中國人受此荼毒更深。

蘇聯和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不就是如此,領導者認為自己是為整體中國人考慮,然後制定出不符合經濟規律和人性特點的政策,最後使得整個社會造成磨難。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是因為他是怎麼想的,而是他是怎麼做的,只有行為才會對別人產生影響或是作用的。

經濟學家哈耶克說過: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那些「大人物」們總想試圖將其變成天堂的東西。

05

我想特別講一講動機論的壞處

那就是某些懷著崇高理想的人,以自己崇高的動機作為最大的資本,然後可能做出自己自認為天然正確的事情,其實是對這個社會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

動機論者的最大危害就是他們自以為只要自己的動機是對的,是為了別人或是社會著想的,他們就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然後可能就會不切實際的做出某些毀滅社會的行為,最可怕的是他們也根本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更能體會到,那就是父母的好,不少的中國父母仗著我們是為你好,所以你必須要聽我的,然後就會與父母發生矛盾,可能由於孩子迫於父母的身份不敢反抗,但是終有一天孩子一定會怨恨父母,這種情況在中國社會及其常見。

我其實是更加支持目的論或是結果論的。


很顯然你已經為兩個人定了性,你已經寫明瞭答案了。一個是好人,定語是:迫於形勢作了許多壞事,一個是邪惡的,行善是形式上的。

誰好誰壞,你不都有答案了麼?那你還問啥?

對了,我倒是想問問你,你是怎麼判斷那個惡人做的善事都是形式主義的?你又是根據什麼判斷他的內心是邪惡的?你又是根據什麼判斷那個好人所做的壞事都是迫於形勢的?
都不是好人。好人,存好心,做好事,沒什麼可解釋的。

內心邪惡,缺迫於外界做出好事

這樣的人相比較算作好人

你要說一個人心裡完全沒有陰暗面,我絕對不相信

每個人都有陰暗面,關鍵在於能否學會駕馭它

內心雖然邪惡,卻未做出壞事,反而做出好事,不僅沒對社會外界造成傷害,反而有益

內心雖然善良,卻沒做出好事,反而罪痕累累,不僅沒對社會外界做出貢獻,反而有害

這個時候,你說誰是壞人誰是好人?簡單來講就是說,你的行為產生了怎麼樣的後果
你這問題,部分可以用地府的那副對聯回答:「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