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臨床在讀生,想跟前輩討教方向,所有的回答都不勝感激!


「為什麼不去清北上大學呢?是不喜歡嗎?」


越來越多啊,大學畢業去美國搞USMLE的,和去德國讀博的人每年都有啊……題主自己沒注意罷了。


建林兒子會學醫么?花藤兒子會學醫么?馬雲兒子會學醫么?

並不會,縣長家兒子都不會學醫,學醫的只不是過一幫窮人家的孩子,

30歲終於畢了業可以找工作貼補家用,娶妻生子了,

再花一年幾十萬出去學外語,考他國執業證,估計是誰也不會這麼做,畢竟日後賺大錢的前提是現階段得活下去。

攢了10年錢,讓你再帶著你愛人孩子,到另一個城市從新開始,你會這麼做么?

另一個城市都夠嗆,另一個國家估計就更少了,


其實人數不少了,我家附近的醫院裡的醫生護士很多都是從國內出來的

如果說是不出國的原因,無非也就兩種,踏不出去或放不下

踏不出去就是國外的語言,文化,生活相差太大,怕不習慣,而且用第二甚至第三語言和母語的人競爭怕爭不過

放不下就是國內親人朋友關係好,去了國外就看不著了,所以為了家人留下的很多


因為醫生在哪個國家都是高標準高要求,語言關首先就是個大難題,其次,國外醫科專業學費是很貴的,比普通專業貴,一年就學費就幾十萬人民幣,一讀5年起,這個經濟壓力能不能承受,現在國內很多在國外行醫的好多都是國內已經很厲害的了出國再深造然後拿執照的,很少有直接在國外本科一路讀出來的,因為太貴了


不想離鄉背井


醫學屬於比較特殊的領域,相比於其他專業,是學藝不精能立刻直接造成惡劣後果的專業。

至於出國,涉及到醫學的國際承認度和通用度問題。各國家的醫療教育體制、醫療運行體制甚至是相關法律法規都不一樣,很難適應。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人話是這麼說的,晉惠帝時,有人稟報說很多老百姓沒飯吃餓死了。

傻瓜皇帝晉惠帝問,沒有飯吃啊?那怎麼不吃肉呢?


謝邀

我曾經也有學醫的夢想 可能是醫療電視劇看多了吧哈哈哈 但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已經出國念高中了 沒有退路 不能回國參加高考 然後就了解了一下國外哪些大學可以念醫學本科

問過中介及做過種種功課過後得知 只有羅斯和馬來西亞接受國際生申請醫學本科 其他的什麼熱門留學國家英美加澳啊 人家都不接受的

畢竟醫學這種專業 也是涉及到科研的 這您肯定比我懂得多 牽扯到國際利益什麼的就很複雜了 這可能也是一眾國家都不接受國際生的原因吧

我也有個疑問 就是國內的醫學院接受外國的國際生么?


謝邀

外國大學這麼好,為什麼出國留學的人這麼少

國外工資這麼高,為什麼出國務工的人這麼少

其實,國內好還是國外好,

我們做一個比較大的人生決定不可能就看這麼一條因素的。

不出國:

語音不通,習慣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待遇不同,社會福利不同,家庭考慮,事業考慮……

每一個原因都有可能讓我們不去國外。


可以申請去學習啊,或者醫院委託出國培訓,交流等等,但是x如果想要在國外行醫,那你得有兩把刷子!畢竟醫生在發達國家都是名流,社會地位很高。日本外國醫生可以在日本取得醫生職業資格,如果貸款買房銀行都是可以給你免擔保貸款。

德國,很多專科醫院的醫生90%取得醫學博士,學醫平均時間需要18年,否則無法取得專科醫生的職位,這也是德國醫療諾貝爾得主居多的環境。

醫療環境國外確實很好,發達國家醫療基本都是預約制,德國醫生平均接待患者1--2人/天,日本醫院的體檢中心一般都是3--4人/天(不是專門接待國內體檢的日本體檢中心)。所以整個醫療過程醫生都是有多時間和患者溝通醫療問題,解答疑問,體現醫生價值,誤診率低於8%


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出國行醫的。我之前在德國就遇見幾個。


很簡單,國內醫學院文憑國外不認啊,出國沒有行醫資格


拿我唯安的業務來講

來港看病的除非病情很緊急,基本都是家裡算有點錢行列。

反之,你想出國行醫,沒點關係沒點能力沒點money怎麼行?


就因為不差,才少出去


勸你在大三進行轉讀吧,真的,聽哥一句勸。


學醫初衷是盡自己力量幫助我的親戚朋友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出國了 能怎麼幫


國內外差距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吸引力也沒那麼強了。綜合考慮生活親人朋友等等各方面,國內其實相對還是比較舒適的,所以現在出國的人沒那麼多了。各行業都差不多。


首先條件所限啊, 其它就不說了,,行醫路漫漫啊兄弟!


語言,經濟,網路信息都是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