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是文化差異呀。這個是人性。

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這種想法。

對有的人來說,他們過的真的是太滋潤了,別人過得比他好還是比他差,他們都不太在乎了。

對有的人來說,生活太苦了,真的沒有心思去管別人了,自己都不知道下頓還有沒有呢,連嫉妒的念頭都沒力氣提。

對有的人來說,後天受的教育讓他們知足長樂,或專註於提升自己,或安於現狀。

剩下的呢,有的偶爾會嫉妒別人、不盼別人好,但該過自己的生活還要過自己的生活。

或許西方社會的平均福利比咱好點,比咱富點,但畢竟大家都是人,憑什麼我有的你沒有。

總不可能西方世界=極樂凈土人間仙境吧。

如果真有個造物主,我估計啊,他也不太能見得人好,要不為啥好的東西不是人人擁有,劣根性倒是共通的呢。

-

說句題外話。

如果有條件,我得回到小學時代,把一書架的意林全燒了。當初真是蠢得可愛。


你今天早上剛到公司,發現桌上有個紅包。

打開一看全是現金,共計2000元。這是老闆給你發的獎金,用以表彰你的工作表現。你很開心,決定以更好的業績回報老闆。

可是午飯時你的心情差到了谷底,因為你發現除了你之外,其他同事每個人都拿到了5000元的紅包。

「我哪裡做的不如別人?要這樣對待我,特么的老子不幹了。」

你為什麼這麼生氣?你的財富總量可是剛剛增加了2000元的啊。而且在不清楚其他人獎金的情況下,你分明是很開心的啊?

為了幫你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兒,丹尼爾·卡尼曼研究了一下,他這一研究不要緊,直接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些常春藤名校的畢業生選擇:

結果,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

——我們拚命賺錢的動力,居然大多是來自和同伴間的嫉妒和攀比。

卡尼曼由此得出結論: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是以某參照點為依據的,所謂的損失和獲得,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

就像你上午的參考點是自己的財富總量——增加了2000元,所以你很開心;你下午的參考點,變成了同事的獲利——你覺得不是自己增加了2000元,而是比別人少拿了3000元。這就是前景理論中的參照效應。

對於參照效應,艾瑞里教授調侃說,《聖經》十誡里最難奉行的就是這條:「不可貪戀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他人的妻子、奴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艾瑞里教授舉了一個例子:

1993年,美國聯邦證券委員會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高管的薪金及福利待遇。想法是,一旦薪酬公開,公眾、媒體和公司內部會給高薪主管帶來壓力(1993年,主管們的平均薪酬是普通工人的131倍),這樣董事會就不會再願意給高管們支付天文數字的薪金和福利了。

結果薪酬一公開,美國公司的主管們開始互相攀比工資,紛紛回公司要求幅度驚人的加薪。結果導致主管們的平均收入增長了3倍,相當於普通工人的369倍。

20世紀的記者、諷刺家、社會評論家、憤世嫉俗者、自由思想家H·L·門肯說,一個人對工資是否滿意,取決於他是否比他的連襟掙得多。

後來這句話演變成了:

幸福,就是比你的鄰居過得好一點。

——隔壁老王可以證明。


感覺只要是人類就存在人性上的一些比較黑暗的地方,有嫉妒心什麼的,不分國度的。


不一定,人的精神層次越高,這種想法越小。自身足夠快樂,精神足夠積極的人是絕不會有這種想法的,反而希望別人過的比自己好,因為他們已經滿足於自己的生活,也希望他人滿足於生活(可以說,希望別人過的比自己差,是一種嚴重的嫉妒心理,只會發生在不滿足自己現有生活,且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現狀,無法使自己的生活令自己滿意)。然而由於人類天性和大家基本都是俗人,精神層次沒那麼高,都希望自己有優越感,所以大家普遍會嫉妒比自己過的好的,滿足於存在生活的不如自己的,因為他們會給自己帶來一種優越感,而反之會給自己帶來一種自卑感與不滿足感。更加開朗的人沒那麼深的嫉妒,但是人不管文化如何,都有嫉妒別人的心理,因為人類社會中比較實在太普遍了,久而久之沒法避免。正因如此,西方人中肯定存在題主所說的人,而且為數也不少,我們國家肯定也有,我們受儒家思想影響太久遠了,而儒家思想中有非常非常嚴重的比較思想,而且儒家思想比較保守內向,封建內容嚴重。所以中國現在必定也存在著題主所說的人。


人類天性,與人種無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