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是同性戀,你不會喜歡我吧?」

這時一位路人路過,「我是直男,我喜歡女孩子,請問你是不是認為我喜歡你?」

一個女孩子心裡暖暖的笑了,一個女孩子面上的假笑僵硬了下去。

這是我改編的真實片段,我本人對性取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我覺得我需要的是一個真愛,如果遇不到就不結婚也未嘗不可。

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一聽到某某說自己是同性戀,就一副發現了新大陸的表情,驚訝,然後瞬間充滿了優越感的以為別人喜歡自己。

文化,影響著一代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文化會創新,同性戀不是什麼腐朽,落後的文化,可是世上很多人依舊對它厭惡至極,去中傷別人,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是他們脫離了時代還是時代帶不上他們了?

為什麼我們不能用看待異性戀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戀?


同性戀和異性戀本身沒啥太大的區別 所以 我們為什麼要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同性戀呢?


因為同性戀與異性戀不一樣,但是同性戀者可以和異性戀者一樣。

一、異性戀到底與同性戀有何不同?

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共同點在於都是性取向之一,不同點在於其定義,異性戀指向異性而同性戀指向同性。這樣說好像沒啥意思,因為沒有提供任何額外的信息。事實也是如此,異性戀是與同性戀對標的概念,如果你採用「異性戀」的說法,事實上也無法得出有何本質上的區別,這也是同性戀運動者的辯論詭計之一。

讓我們回到最初,看看性偏好是如何產生的。生物的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存在,也就是進化論所說的適者生存,而這離不開繁殖行為。有性生殖物種通過性行為達成繁殖的目的,但是性行為是有能耗的,而生育行為更是成本高昂,從個體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不划算的,這也是為何現在生育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但是生育又是整個物種存續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那麼自然界是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

就是通過本能,物種中的每個個體生來都帶有不隨意志轉移的本能。通過性慾這種本能慾望為性交提供獎勵,從而提高性行為發生的頻率。但這只是第一步,就像前文所說,性行為是有成本的,不能夠隨意與任何對象發生,必須要有指向。而性慾的指向理所當然是能夠與所在個體達成生殖目的的對象種類(性指向),或者說是這種對象種類的外在特徵(性偏好)。

從這一點可以得出,性偏好是有「正常」、「應然」的方向的,而這肯定不是同性戀、戀物癖、戀獸癖,甚至說是異性戀也不太準確。因為異性戀也包含了亂倫、戀老癖等異常性癖,但至少異性戀是充分條件。總而言之,性慾是進化而來的心理適應器,不應該指向同性。這也是正常性慾與同性戀等性癖存在本質不同的原因。

墨泥:普通人可以怎麼看待同性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二、同性戀者可以和異性戀者一樣正常。

同性戀的準確定義其實是同性性取向,但是我更願意稱其為純同性性偏好。同性戀者則指性偏好為純同性的個體;同性性行為則指同性之間發生的性行為。

同性戀者在宣傳時經常根據不同的需要對同性戀的概念進行混淆。

比如論證同性戀正常化的一些主張時,經常會混淆同性戀與同性戀者,將同性戀者的價值建立在同性戀這種偏好之上,從而將對同性戀這種性偏好的客觀討論引申到人身攻擊。比如他會引用一些傑出同性戀個(圖靈)體來論證同性戀正常,但是這些個體的傑出性根本就不在於其性偏好。還有比如當你論證同性戀不具有適應性,是一種功能障礙時,他就會說你歧視同性戀。

墨泥:同性戀支持者的辯論詭計(六)——混淆同性戀的概念?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首先,先說明,我自己是同性戀,還麻煩看到這條的人不要愣杠,請仔細閱讀,不要看個大概還沒看清楚我說的意思就愣杠。

關於題主說的「為什麼很多人不能用看待異性戀的眼光看待同性戀」,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方面,因為現在社會的狀態,並不能完全的接受同性戀,甚至還存在很多會歧視同性戀的人給同性戀本身在生活上造成一定的麻煩。所以生活中大多數的同性戀會選擇隱藏自己的同性戀取向,本身同性戀群體的人數相比於異性戀群體的人數就很稀少,再除去隱藏取向的同性戀,人們能真正見到的同性戀就更少了,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完全沒有」在生活中見過同性戀(這裡我所說的「完全沒有」可以理解為「不知道」)。當他們突然知道了身邊的某個人時,他們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沒去過動物園的孩子突然見到了孔雀一樣,會感到新奇、驚訝。也正是因為他們所能見到的同性戀太少了,並不了解這個群體,所以在面對朋友出櫃時才會問出:「啊,為啥你是同性戀啊?」「你怎麼發現自己是同性戀的啊?」我把這個理解為出於人類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你是同性戀,你不要喜歡我啊。」這一句我依舊是認為出於對同性戀的不了解,對於不了解的事物,人類會下意識本能的表現出「警覺」和「警惕」,而他們的意識里,「與我戀愛」就是他們所警覺的,是未知事物和自己產生影響的方式,因為知道自己不是同性戀,所以希望能斬斷所有被「影響」的可能,才會說出「你是同性戀,你不要喜歡我啊。」

另一方面,知道朋友是同性戀後表現出對同性戀的「厭惡」的情緒,這個我認為是多方面造成的,上個世紀我國對同性戀的態度是十分不友好的,認為同性戀是病態、噁心的,甚至把同性戀納入到《流氓罪》里,直到1997年才被去罪化,2001年才被去病理化(中國),時間還很短,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還沒有完全轉變,再加上中國本土文化的原因,認為傳宗接代是人倫大道,無法孕育後代是萬萬不行的,還有就是個體對待事物看法的多元性,就連甜咸豆腐腦哪個更好吃都能弄出爭議,更何況是「取向」這樣的屬性差異。

剩下來就是我個人想要表達的一些東西:

對於網路上惡語攻擊同性戀群體的人說「這是我的言論自由,你不能剝奪我說話的權利。」我想說:

你們說這話就好像我給你一刀,然後和你說:這是我控制肢體的自由,你不能剝奪我控制身體的權利。真有意思,傷害別人還想讓別人包容你?嘖嘖嘖,不知道這是什麼思維。

同性戀是雙方擁有成熟獨立思維,完全自願而結合的戀愛關係,不影響他人,不會孕育有醫學定義的患有先天疾病的後代,是和戀屍癖戀童癖戀獸亂倫等等一些不同的,還希望大家理性對待。

………………………………分割線………………………………

然後我希望想要了解同性戀的人去看一下b站up主「DD第二代」的同性戀系列科普視頻,這個我目前為止我所見過的最科學的講解。over~


因為沒有性教育,而且lgbt在主流媒體上也被悄無聲息地抹殺了


其實大多數的偏見都源自不了解。

就像我們對黑人,多數國人對黑人的偏見,源自大家沒見過黑人,或者見過個別。你全靠看社會新聞,某黑人又在國內做了某某駭人聽聞的行為,那可不嘛,正常的人不犯事怎麼可能得到大篇幅的報道?我也沒見過黑人,所以因為倖存者效應,我聽說過的黑人的新聞都是,騙炮、傳播艾滋病、在美國賣毒品,還有最近的美國新聞,好好的抗議活動搞成趁火打劫。如果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我肯定覺得這就是黑人正常的樣子。

只是我見識了太多的偏見之後,就不再輕易把自己淺略的見聞納入自己對世界的認知當中了。

其他偏見也是如此,你會發現,對女性偏見很大的男性,多半是戀愛經驗少、朋友圈子中也是男性遠遠多過女性的人。反之,則對網上那種傳播女性偏見的傳言他都能迅速識破。

所以其實多交流,多宣傳,大家就能互相理解了。


缺乏對同性戀群體的了解,對性取向、婚戀和家庭模式的認識不夠多元,社會形態不夠開放和自由,整體受教育程度偏低,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等等。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


回答里有人提出了典型的滑坡理論,用戀童癖亂倫類比同性戀性取向,同性戀和異性戀是屬於並行的性取向,而一個人,可以同時是戀屍或者戀童或者戀老或者甚至戀獸,但是ta也可以同時是異性戀者。但是同性戀者面對的問題,和上述這些完全不一樣,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是異性戀和同性戀者,希望你看到自己的邏輯錯誤,畢竟繁殖主義者都是不會在乎les和同妻的感受的。同性戀作為性取向的一種,和這些性癖還是不一樣的,另外,性取向被證實有流動性,所謂異性戀也可能某個時刻自然發展為無性戀或者雙性戀乃至同性戀,但說白了,無論男女,都不應該逼迫和異性結婚,如果正好此時喜歡同性,在一起有幸福感有什麼不好的?在大自然里,同性戀比避孕套自然多了


說的真好,正解。做好自己吧,走自己的路,做強大的自己,讓弱智的人們仰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