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懂事的人感覺從小就需要懂事才能被這個世界所接受,打小是懂事的孩子,後來做懂事的學生,懂事的愛人,懂事的下屬,懂事的老闆,努力回想第一次知道"應該懂事"是從娘胎里還是某一次長輩的談話,再看看妹妹和媽媽和外婆,感覺一脈相承。


謝邀。

有了孩子的家長朋友們都明白,從孩子出生開始,小傢伙們就成了父母們的「甜蜜的負擔」。一方面,孩子每天的成長都會令家長們欣喜不已,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多歡樂。但另一方面,從幼升小開始,無數家長們就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傷透腦筋。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有直接或者間接的感覺,即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她天生的悟性和智商。有些孩子就是天生聰明,一教就會。而另外一些孩子就是開竅比較晚。一道簡單的加減法,都需要教很多遍。

這就涉及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受天生因素影響更多,還是後天訓練影響更多?基因還是家庭: 這是一個令無數家長關心的問題。

先來講個故事。

上圖中的這對美國夫婦名字叫做Harry Holt和Bertha Holt,居住在美國的Oregon州。夫婦倆主要從事農場和伐木業,家庭經濟狀況還不錯。1955年朝鮮戰爭後,Holt夫婦了解到在韓國有許多無人領養的孤兒,於是他們說服國會允許他們領養了八位韓國孤兒。在領了這八位戰爭孤兒回到美國以後,Holt夫婦發現美國有許多其他的夫婦也有領養的需求,於是開設了一家領養中介機構(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幫助美國的家庭去領養其他國家的孤兒。

從1955年以後,美國家庭大約領養了超過10萬名韓國孤兒,其中的30%-40%由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HICS)介紹。今天HICS大約幫助美國家庭每年領養300名韓國孤兒,同時其業務已經從韓國擴展到中國,保加利亞,厄瓜多,印度,蒙古,羅馬尼亞,泰國等國。

為什麼要提HICS這麼個機構呢?因為通過該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客觀的研究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在被領養的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沒有血緣關係。那麼通過對照這些家庭的孩子和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可以幫助我們去解答關於基因和後天培養孰輕孰重這樣的問題。

HICS在領養政策上有一個重要原則,即「先來先領"(First Come First Serve),而不是根據家庭的收入,學歷等其他因素進行匹配。所以在領養孩子的過程中,這些韓國孩子幾乎是被隨機的分配到美國各個階層的家庭中的。

2004年Dartmouth大學的學者Bruce Sacerdote開始了一項研究這些被領養孩子以及其家庭的工作。在7700個領養家庭中,Sacerdote隨機選擇了3500個家庭發出問卷進行調查。然後將他獲得的結果和其他的非領養家庭進行對比,得出了下面一些有趣的結論。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上面這張圖是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中的亮點,讓我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在一些和生理有關的因素方面,孩子的素質基本完全靠基因決定。比如:身高,肥胖程度,BMI (體重和身高的比例)。你可以看到在上圖中,這些因素在領養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關係數接近零。這個發現並不讓人感到驚奇:身高、體重和體型主要取決於父母的基因,後天很難改變。

那麼學習成績呢?你可以看到在受教育年限和是否上大學這兩項指標上,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大約為非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的3倍。也就是說,基因和後天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考試能力都有影響,但是基因(即智商)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學習態度和習慣)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事實上作者通過對比不同組別的家庭發現,在領養家庭中,如果父母受過大學教育,那麼他們的孩子跟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被領養孩子相比,上大學的可能性要高出16%。但是在血親家庭中,這個比例要高出75%。也就是說,基因和家庭環境對於孩子以後的成績都有作用,但基因的作用要遠遠強於家庭環境。

那麼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哪些方面影響更大呢?答案是個人行為方面的素質。回到上圖,你可以看到,在孩子是否吸煙和喝酒這兩項指標上,領養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至少和血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相當,甚至更大。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真的有意去更好的影響自己的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言傳身教,在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方面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要比學習成績高很多。如果你平時在家裡老吸煙,或者喝酒,那麼你的孩子以後吸煙或者喝酒的概率也會很高,即使你整天告誡他不要吸煙喝酒。

Source: www.brookings.edu/blogs/social-mobility-memos/posts/2014/09/04-marriage-social-mobility-parenting-income-reeves

那麼除了個人行為習慣之外,父母還在哪些其他方面可以更好的影響孩子呢?答案是美滿的婚姻。

上面這個研究來自於Brookings研究機構。該研究對比的是三種不同家庭下面的孩子的狀況。這三種家庭分別是:單身媽媽(未婚),離婚的媽媽,和沒有離過婚的媽媽。

然後該研究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5歲,11歲,19歲等等)進行對比,主要對比他們的高中學習成績和是否有犯罪記錄,結果發現婚姻美滿的家庭的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完勝單身未婚媽媽的孩子,或者離婚媽媽的孩子。

細細想來這可能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不幸的家庭中,孩子也是犧牲品之一。

Source: Guryan J et al, Parental Education and Parental Time with Children, NBER

有一點值得一提,即在過去的20年,平均來講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和之前相比的話已經大大增加。相對來說受過教育的父母們,比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要多出不少。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賺取生活費。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因此更願意花精力培養孩子。

所以現在我們很多年輕父母可能會覺得,以前好像小時候父母基本沒怎麼管自己,但現在自己卻要在孩子身上花費多得多的時間。從上面的圖你就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美國也一樣。希望你不要感到太冤枉了。

上面的研究似乎告訴我們:在學習和技能方面,父母的後天培養幫不上太大的忙,因此很多時候你積極的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或者興趣班之類很可能是浪費金錢和時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會不會這麼做呢?

這位Joshua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Parentonomics。在書中他就列舉了不少例子,探討很多家長面臨的過度壓力(Obsessive Parenting)的問題,並提出建議家長應該稍微放輕鬆些,不要過度壓迫自己和孩子。

搞笑的是,Joshua在一次訪談中承認,自己的三個孩子都被送去上鋼琴課。這可能也是我們很多人面臨的問題:在證據之前,我們能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抑或連經濟學家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研究得出的證據?事實上,經濟學教授成為虎媽狼爸的例子還不少。

舉個例子來說,Justin Wolfers和Betsy Stevenson這對夫婦,一位是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另一位是美國政府勞工部的首席經濟學家。根據他們的自述,有關育兒的書本和研究他們讀過無數,而他們現在19個月大的女兒每周要上3-4堂課,包括英文字母,運動,以及學前班預備(Pre for Nursery). 同時他們還花了一年五萬美元為自己的女兒請了一個保姆來教孩子ABC和手語。也就是說,做那麼多研究的結果讓他們自己變成了虎媽狼爸,是不是很搞笑?

在我看來,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要麼經濟學家完全不相信自己和其他人做的研究證據,要麼他們即使知道有證據,也禁不住人類非理性的影響力,不自覺的去做一些自己想當然認為正確的事情。

最後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要點:

1.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在不同方面效果不同。在身高,體重,運動能力等方面孩子的能力主要受基因影響,而在學習能力方面基因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產生的最大影響在行為舉止和生活習慣上。

2. 婚姻是否美滿對於孩子的成長有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犯罪率。

3. 即使有以上這些研究,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還是寧願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養育孩子方面不遺餘力地push自己的孩子。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並不能代表全部。

希望以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到一位女兒的抱怨,小時候家裡窮,過年買新衣服的時候,她總會說:「給弟弟買吧,我不要!」

其實,她的內心是多麼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媽媽也會給她買一件。

當然,最後衣服只買給了弟弟。

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五百,穿著土氣臃腫的衣服。

可每學期結束後回家的時候,她總會給家裡人捎帶一些外面的特產,所有人都覺得她很懂事!

有一次,父親開車被撞,幸好並不嚴重。媽媽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

她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

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

她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

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01

「嬌縱有人疼,懂事遭雷劈。」

跟爸爸媽媽去商場,明明對玩具愛不釋手,只要父母說一句太貴了,就溫順地點點頭走開。

同學要求幫忙寫作業帶外賣,就算心裡很不願意,但總是和氣地答應了。

老闆布置的任務,任憑繁複無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被「懂事」這個詞綁架的孩子。

大人們總是一遍遍地說「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學會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是一種好孩子必備的技能。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其實,這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孩子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擔心別人不喜歡,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著大人的臉色生活,失去了她們那個年齡應有的放肆和任性。

02

「你要懂事,要聽話」

我們平時最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要懂事,要聽話」,要求一個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過,「懂事」作為一個褒義詞也似乎從未被質疑過。

小時候,電視里有一個經典的公益廣告讓觀眾印象深刻,一個孩子先看到媽媽給奶奶洗腳,然後端著水盆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洗腳」。這個行為不是討好,而是學習,這種懂事是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那什麼樣的懂事應該引起父母的警惕呢?

知乎上有位網友為這種「懂事」下了個定義:過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而忽視了自身意願,從而喪失了這個年齡段放肆、任性的權利。

這類懂事的孩子往往會有這麼幾種表現:

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對抗權威

2、處處迎合討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

03

「你要懂事」成為父母控制孩子的手段

「你要聽話,凡事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說的一句話,他們希望孩子懂事。

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並道歉,父母就會停止訓斥。然而,更多的時候,孩子並不真正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免於被打罵的恐懼令他們將內心深處的委屈隱藏。

久而久之,這樣的模式逐漸被內化,當不好的事情發生,孩子會第一時間無條件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會不自覺地因恐懼而內疚,進而變得順從。

有研究表明,那些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負面的童年經歷相關,經歷過童年家暴和有拋棄經歷的孩子,大腦中支配恐懼和焦慮的腦神經迴路與成人類似,他們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來得要早一些。

04

太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太快樂

他們用盡心思讓身邊的人高興,希望以此來避免一切麻煩,卻往往沒有勇氣表達真正的自己。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變成「老好人」,他們的「好」並非全部來自於愛,而是出於恐懼。

這些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難以真正地幸福。

低自尊,是那些過早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難以逃脫的現實。懂事已經成為他們討好別人的方式。

後來才明白,他人只會在意你是否溫和、好溝通脾氣好,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關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

對於父母而言,讓孩子懂事,其實是種殘忍的教養。

願你只懂該懂的事


第一,孩子不必懂事。正因為孩子不懂事,他才是孩子,而不是成年人。(我說的是心智成年)

第二,要求孩子懂事的家長,必定自己不懂事。懂事是什麼?是懂得體諒別人,是懂得讓步,是懂得包容,懂得照顧他人情緒,本質上是壓抑自我滿足他人……如果孩子必須做到懂事,那麼這個家庭里親子關係實際上是顛倒的。家長是被體諒被包容被讓步的那個。——實際上這種成年人,就是我們說的巨嬰。


巨嬰怎麼形成的?從小被要求懂事。

哈哈哈,看出這個惡性循環了嗎?

因為心理發育有其客觀規律,超出孩子承受限度,叫拔苗助長。

苗拔出來,其實它就死了。——也就是心理發育停滯。

那麼表面上的早熟,懂事,是一種偽裝,假象。是一種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戴上的面具。心理學上這叫「假我」。

而真我半死不活,發育停滯,還保持著童年的心理狀態。這個我們叫它「內在小孩」。

每個心理發育在幼年就被殘忍打斷的人,都有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

這個內在小孩並未完全死去,它一直等待合適的條件繼續發育。

什麼是合適的條件?沒有壓迫,更加自由的空間。或者說,有個「理想中的父母」出現的時候。

誰是理想中的父母?那個能包容它,滿足它,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的人。

很悲哀的是,成年世界裡這樣的人不存在,這個人往往只能是他的孩子——因為只有孩子能被他暴力脅迫。(當然也有很多人這麼要求伴侶,但是往往會分手)

所以,這就是家長為什麼有了孩子之後會把當初父母對自己施加的語言暴力甚至肢體暴力全數扔給孩子的原因。

這就是家長要求孩子懂事的原因。

(為了合理化這種索取和暴力,我國發明了孝道)

這也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會變本加厲的原因。

這也是很多人一旦當官了就飛揚跋扈的原因。

……


第三,孩子從不懂事的狀態,如果得到了溫柔的對待,尊重,滿滿的愛,他會自然發展出同理心,自然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但這種變化一定是自然發展出來的,不是拔苗助長。

這樣的人長大了,他才會真正成為一個成熟,智慧,溫柔,愉悅的人。心理才會健康,才會真的懂事。(但這種懂事是在維護自我邊界的前提下,不會無度退讓)

一個健康的人格,永遠不會把自我的主導權交給別人,永遠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永遠首先考慮自己的感受,對自己溫柔。

指望別人把我放在首位,無限愛我的,都是巨嬰。是不可能實現的。人要學會自愛。

那些已經受傷的人也不必煩惱抱怨,你想從父母那裡得到什麼,學會自己給自己,學會愛自己。自己當自己最好的父母,你會慢慢成長起來的,成為一個堅強有力,頂天立地的人。

不知道題主懂了沒有?


今天老公回來,我依偎在他的懷裡難受的想哭,這幾天總是控制不好情緒,一點小事就對我閨女大吼大叫,這讓我閨女很沒有安全感,她開始學會觀察我的臉色,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變的「懂事」,這讓我心裡很難受。我老公說以後不要再對她亂髮脾氣了,我就喜歡咱閨女張牙舞爪,隨心所欲,放飛自我的樣子,這本來就是孩子該有的狀態(我閨女四歲半了)。

我老公是個特別特別懂事的人,從小都是大人眼裡別人家的孩子,我婆婆每每提起我老公都特別自豪有個懂事的兒子,但是只有我老公自己知道懂事讓他心裡多痛苦,懂事不是孩子自己想懂事的,只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認可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討好大人,這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老公說,孩子的懂事不是真的懂事,早晚都會還回去的

感謝我遇到了一個好老公,也感謝他很愛很愛我閨女,我閨女是我結婚帶過來的,也就是說我老公是後爸,可是這個後爸比我這個親媽還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前段時間因為我老公不夠浪漫,我對他頗有微詞,來到知乎上發泄,連著提問了兩個問題,都是針對我老公的。突然感到有些自責不夠體諒他,有些事只是他從小「懂事」的後遺症,比如過分節儉,對自己特別苛刻,見不得自己花錢,見不得自己享受金錢。我婆婆跟我聊天經常誇我老公小時候懂事,帶他出去買東西總是挑最便宜的。我老公說其實這樣很痛苦的,因為懂事不能挑自己喜歡的。

前些日子我答應我閨女給她買個小兔子玩偶,但是因為過年確實給她買了好多好多東西了,而且過年花錢如流水也已經超支了,所以今天出去逛街就和閨女商量著都那麼多玩具了就不買兔子了,我閨女有些不願意,但還是懂事的答應了。今天跟老公說了這事,他說缺誰也不要缺著閨女,趕緊去給她買一個,孩子就應該被寵愛被滿足,她感受到足夠的愛以後才會更自信。

說點題外話,我老公說孩子會通過大人的行為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來慢慢形成三觀,他在我閨女面前總是對我特別寵,再忙也會抽時間做飯什麼的,他說,我們的相處模式就是孩子的模板,孩子從小看到他做飯什麼的就會知道做家務不只是女人的事,長大嫁到別人家也不會太辛苦。

最後說一下,我老公從小是個很懂事的孩子,但他不希望我們的孩子懂事,因為他覺得孩子應該是被愛包圍著長大,而不是懂事的長大。


懂事都是養育者教出來的,懂事的嬰兒都是從媽媽的眼睛中讀出來,只有懂事才能活下來。換句話說,懂事的人都是從精神虐待中活下來的,都是可憐人。

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做了大量嬰兒研究,產生了客體關係、依戀學說、自體心理學等理論,從這些理論看,人間太苦,懂事的人是最苦的一種,全部苦都自己吞了,只有生小孩後轉嫁給小孩自己才能解脫,一直輪迴永無止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