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電視和小說發現明朝末年的時候感覺倭寇問題簡直就是大問題,但是清朝的時候倭寇問題卻沒有這麼突出,那到底明末的倭寇去哪了呢?是被剿完了???


嘉靖閉關,倭寇出現;隆慶開關,倭寇消失。其他的自己想吧
倭寇來自日本的只有少部分,來自中國沿海,因為禁海的失去活路的中國人倒是不少,手機網頁,不找史料了,相信我。


一句話:久病成良醫

倭亂起於明末軍政腐朽,加上海禁,大量走私集團與變民與倭寇相聯合,所以導致了嚴重變亂。經過幾十年的鍛煉,明軍開始止跌回升,打出了戚繼光這樣的名將,戚家軍這樣的精良之師,戰場上一連串痛剿,加上沿海民眾久亂思治,倭寇失去兩大基礎,自然式微了。

有人故意無視這一點,非要把什麼倭亂之平歸咎於「隆慶開海」。首先,隆慶開海是寓禁於開的,時間、貿易內容、形式、數量都有種種嚴苛限制。其次,隆慶開海不是給日本開的,相反,日本是幾乎唯一不允許參與的對像。

最後,隆慶開海真那麼管用,後來的德川幕府還會像飽受日本人垢病的足利義滿那樣,寧願苦苦哀求明朝,給他一個稱臣、納貢,像朝鮮那樣給大明當屬國的機會,以這種屈辱換取明朝的貿易特許?

德川家康夢想像足利義滿那樣,這樣招待明朝使節:舉朝盛裝迎接,足利本人焚香,對大明詔書行三跪九叩之禮,並跪啟詔書頌讀。

本多正純秉承德川之意,向明朝福建道總督軍務都察院御史所的行文,劈頭就是:臣,上野介藤原正純奉旨呈書。

文中凡寫到「中華」、「大明」字樣,都要專門空出一字,提到「大明天子」,則專門空出一整行。凡涉及到日本字樣,卻連一個空字的空間都不留。自稱動輒是「幫」、「蕞爾小國」。

以顯示對中華上國的恭敬和自我卑下之意。這和當年倭患初起,竟敢不可一世,屠殺朱元璋派來的明朝使節的驕狂,簡直是天壤之別


因為中國這邊是清朝的時候,日本正趕上德川王朝當政,奉行閉關鎖國,德川幕府也不許民眾隨意遠洋航行。


你看的是那個傻子寫的小說和電視啊,倭寇在明末都被平了幾十年了,明末沒倭寇只有鄭志龍這樣的海賊加海商。
泉州開關後,倭寇就消失了,沒到清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