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類的宏觀角度看,生孩子的目的是物種的繁衍,基因的傳遞。

但是,說生孩子的最終目的是物種繁衍又有點牽強,更準確的說應該是生孩子是物種繁衍的結果,或者說是物種進化,自然選擇的結果。

從一個物種的起源和進化的角度看,總是能夠適應環境的那部分被保留下來,而不能適應環境的那部分被淘汰掉。

人類也是這樣,有生育能力,願意生孩子的這部分人會有更多的孩子,而這些孩子的基因裡面又有願意生孩子的信息,同樣也會願意生孩子,導致該基因得到延續。而沒有生育能力或者生育意願低的人,不願意生孩子,導致這些基因更不利於保留下來。最終的結果就是,留下來的人大部分都是願意生孩子的,但是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喜歡生孩子。這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目的呀,絕大部分應該沒想過,僅僅是出於繁殖後代的生物本能罷了。


不為什麼,現在太小,不能給出這麼深奧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是簡單的認為姥姥生了媽媽,媽媽生了我,我也會延續。

或者是自然界中生物的示範,好像大部分生物都會「留下」後代,就連花花草草都會留下果實或者葉落歸根後滋養土壤為了新生命的誕生。

宏觀來說生孩子是為了人類文明繼續延續下去,畢竟要是誰都不生孩子,那人類也要滅絕了。奈何人類是高級動物,凡事都愛思考一下意義是什麼。

但你談意義總得有實踐基礎吧,不能光紙上談兵吧。你不經歷你談什麼意義,你感受到什麼了?類似問題下的回答好像大部分人還沒有孩子,自己還處在孩子的位置上,更像是抱怨。

不是不能去探究,而是沒必要。

空想那麼多沒用,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等你真正有了孩子以後,看他躺在嬰兒床上呼吸,摸摸他的小手,也許那時候會知道延續生命是什麼意思。等你參與他的成長,為他喜為他憂看他慢慢長大,從到你膝蓋到比你還高,那時候不說人類生孩子的目的,你生孩子的目的是什麼也許會有答案。


如果你站在整個人類族群的高度來看,就會發現不生孩子啊,同性戀啊之類在人類文明的延續過程中都只是連插曲都算不上的小浪花。

人類生孩子是基因本能。

人類族群集體意識。

任何生命族群的第一使命便是生存,繁衍。

所有反抗這一使命的基因,都會被無情淘汰。

某人不生孩子,那麼他「不想生孩子」的基因便不會再傳遞下去,不會影響到他後代。

所以……

人類根本不在乎。

你個體再悲傷,再痛苦,都無法擋住人類族群這個整體的本能使命的滾滾洪流。


對我來說,生孩子是為了讓往後的人生有一份寄託和希望。

否則,日復一日的普通生活,活著活著就會覺得沒意思了。

大部分人對於生活的探索、好奇和想像,都會在三十多歲的某一天戛然而止。可能在那一天前,覺得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和以往不一樣。人生中了充滿新奇和挑戰,想嘗沒嘗過的味道,看沒見過的風景,認識不同的人,想不斷解鎖新的技能,讓自己每天過得不一樣,花花世界有著無盡的吸引力。

可是突然某一天,會覺得這一切的新奇都索然無味。嘗的味道越多,才知道最愛的其實始終是那幾樣。看的風景越多,也會明白美的不是風景,而是心情。認識的人越多,就知道真心相待的人其實就那麼幾個。而解鎖新技能,總有累和厭倦的一天。

以前的花花世界,是年輕帶給生活的濾鏡。去掉濾鏡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無聊又無趣。

這時候,有個孩子,當孩子成長過程中,依賴著自己,需要著自己,會讓成年人不自覺的有一種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是成年人很重要的精神寄託。

沒有這種精神寄託的成年人,越往後的生命中,會越來越多的感慨和迷茫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孩子帶給成年人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希望。有句老話說: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大部分成年人,在度過了巔峰的那幾年以後,人生狀態也是一年比一年向下走。這時候,有個孩子,孩子代表著未來,代表著希望。而希望,是人生晦暗無光時,最美好的東西。


延續基因,人活著就是為了這個


實踐基因指導,為人類延續作出貢獻?


表面目的:最理想的狀態:老年陪伴,精神寄託。大多數目的:養老、繁殖本能、攀比…

本質:自私。


重新過一次童年


我覺得是體驗吧!


生命的傳承。當你陪伴著一個新的生命從頭開始他或她的人生,直到他像你一樣為人父母,這是人類平凡而又充滿愛的旅程。


一開始是為了愛情吧,生完孩子後都是為了孩子可愛的笑臉,什麼都值得


純屬生物本能。

她既不是我的續集,

我也不是她的前傳。

如果要說她為我帶來了什麼?

那大概是讓我體會了生命的奇妙,完整了我的人生。


最終目的當然是種族延續啊。

你想想如果狗子們不是為了種族延續會願意給人當寵物?

如果水果不是為了種族延續會費勁心思長得那麼好吃?

如果人類不是為了種族延續會願意生孩子?

把這個世界看作是一個遊戲,那麼這就是遊戲規則。


體驗和陪伴一個新生命的成長


生孩子之前根本不知道目的是什麼 然後意外就懷孕了 第一年調整期還是挺不容易的 我和隊友都屬於享樂chill out型人 但是兩年來對孩子培養出來的愛 讓我覺得如果人生重來 只有一個方法能成為他的媽媽 我會毫不猶豫選擇犯 同樣的錯 走同樣的路 做同樣的選擇 過去常想如果給我機會重來 好多事我不會去做 但是有了孩子 覺得he is my purpose.所以生孩子沒有什麼目的 你的孩子才是你人生的目的。做父親可能和媽媽會不太一樣。當爸爸的需要時間和環境培養出這樣的情感 但是媽媽確實與生俱來的。A little sad that dads cant have this type of connection with kids.


參與生命的成長過程


大部分普通人是自私的,有很強目的性的,生孩子就是希望自己在老的時候有依靠,有人照顧,傳宗接代!把自己沒法實現的理想試圖讓下一代去完成!有部分人生孩子是為了繼承家產!當然也有些人真心喜歡小孩,希望生個寶寶看著他慢慢長大,不做任何的束縛,引導他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可能是不想往後餘生孤獨吧。


享受養育孩子的快樂和幸福,可以去看看電影無問西東,裡面有位母親說的超級好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我還沒有到能夠給您介紹什麼經驗的年紀,更沒有那麼多的人生閱歷,99年生人,目前還是個學生,我只能說這段話,是我能為之震動的一段話,至於接受與否,取捨由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