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為什麼要「大力扶持」?

中國工業博物館(位於瀋陽)內部實拍:

瀋陽1948年就已經有了雄厚的工業基礎!

1949年建國之前,東北的大區中心城市瀋陽就已經有了雄厚的工業基礎。

瀋陽只是東北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在建國之前,在張氏父子奉系軍閥時期和偽滿時期,東北的工業基礎和交通運輸網路就已經非常完善與強大!

而且建國之後東北距離蘇聯最近,交通最方便,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項目三分之一放在東北沒放在其他地方,是為什麼?

因為東北距離蘇聯近!因為中蘇雙方都接受這個方案!

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初期的東北,其工業整體實力都遠勝於的國內絕大多數地區!

所以這個時候,難道要建設其他地方從零開始?

為什麼不給已有強大工業基礎的東北錦上添花?然後讓東北更加強大,更好地,百分百的無私奉獻支援全國?

建設東北工業基地,純粹是為了讓東北支援全國!!!

這和今日的重點發展長三角之類完全不可相提並論,建設長三角,頂多是讓長三角發展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以後,有餘錢多少支援一下邊窮地區。

而建設東北?是什麼情況?

舉個例子:

長三角是:你讓我放手去干,然後我掙了一百塊錢,肯定分你五塊十塊的。

而東北是:你支援我一把電鋸,然後我自己留十車木頭,再送你一百車木頭。

所以你好意思問,為什麼建國初期國家大力扶持東北?


至於有人說東北氣候冷,我不否認。

但說「生存環境那麼差」?

差你□□!

東北自然災害極少,糧食產量極其豐富,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產量貢獻地區,東北春夏秋三個季節非常適宜人居,冬天乾冷不潮冷,還有暖氣,怎麼就生存環境差了?

別忘了,現在還有將近一億兩千萬東北人生活在東北呢!

我就不點評南方部分地區的氣候了,我最討厭地域黑,免得別人又說我。


最後說說「全國支援東北」。

說到建國初期全國支援東北,肯定是支援了。但真的有某些人某些所謂公正數據所顯示的,那麼誇張嗎?

重點來了,很多人說到這個數據的時候就喜歡把東北三省單個拿出來討論,我舉兩個不同種類的例子:

第一類、「遼寧鞍鋼,接受了全國xx萬噸煤的支援。」

「你看吧,全國支援東北這麼多煤!」

可是他故意不提的是,遼寧雖屬於東北,但東北不止有遼寧。

事實是,支援鞍鋼的煤,雖說來自全國各地,但最主要的產地,是中國的黑龍江,以及遼寧本省。

可是概念被模糊混淆了之後,以黑龍江為主的全國各省支援遼寧,變成了「全國支援東北」。

第二類、「黑龍江省重工業中一部分,來源於南廠北遷。」

多麼簡明扼要,「南廠北遷」,南方的工廠遷址到北方?

「我們全國各地支援了你們東北多少啊!」

然而我告訴各位什麼是真正的「南廠北遷」,如圖:

南廠北遷真的是南方支援東北?amp;amp;amp;amp;其實是,遼寧支援黑龍江。

第三類、「長春一汽是全國支援從無到有建設的」

「沒有各地,哪有一汽?各地支援你們多少啊!」

是啊,確實從無到有,這個確實感謝。但有人想過為什麼要選址長春嗎?

因為當時有很多種方案,包括但不限於選址西安、北京、太原、石家莊等城市,可是最後落址長春,還是因為

長春周邊可以同時提供建設一汽所需的木材、鋼鐵、電力、交通運力等要求,所以權衡之後,長春是建設一汽選址的唯一最優解。

而且,長春建設一汽雖然少不了各地人才支援,但其所需要的材料物資、能源等重要基礎生產資料,絕大多數都是長春周邊,也就是東北自己提供的!

我舉這三個例子為了說明什麼?

當然是為了說明,很多話就分怎麼說。

有時候一字之差,就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有時候的字面意思,也不只是字面意思。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我也很累,但我必須要說,這不僅是對家鄉的熱愛,更是對事實的尊重。

(全文完)


題主跟我說東北人全跑南方去了,貼個算是新鮮的東北遷徙數據。來看看南方能排上號不,是不是按我們東北人的思維想的出了山海關全是南方,呵呵。

中國第一個重型機械廠(現北方重工,1931年所建),機床廠(1935年建成)都是人家日本的,用你扶持?

是東北扶持全國。

自己百度去吧。

東北平原,北大荒黑土地被形容生存環境差?你們一年三茬都種不過我們一年一茬,長江禁捕十年,我們還在冬捕,說我們差?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大慶油田

呼倫貝爾大草原(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東北平原(中國最大的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

要不要跟我們遼寧省比比海岸線?

這魚釣的真好,正好給一些nt科普科普。


作為西北人,說句公道話。

計劃經濟時代,移民到我們這裡的最多的就是東北人。就是直接從原來東北的工廠各部門各車間抽人,然後到我們這邊直接從頭建設一個新廠。我家所在的地方有個區域,到現在都叫朝陽,為啥叫朝陽呢,因為當年從東北朝陽來的人多,市區住不下,就在老城外划了一塊地方作為生活區。而這樣的廠,據說當年大大小小有幾十個。

我估計你的意思是要說為啥一汽等這些重工業大項目都落戶東北了,這不是扶持嗎?

那麼我要問你今天互聯網大廠落戶深圳、杭州,是扶持深圳、杭州呢,還是因為這些地方本身基礎條件比較好,比較適合搞互聯網?

以一汽為例,一輛卡車製造下來光零件就幾千種,你製造這些零件不得有冶金、機械加工、能源等基礎產業配套嗎?而且那些工廠裡面車工鉗工銑工的活你是不是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當年,在東北建一汽,這和騰訊在前海蓋濱海大廈不是一個道理嗎?

蘇聯援建的項目大量落戶東北的原因也是一樣,如果你讓蘇聯專家去指導連機床都沒見過的手工業者或者農民,類似大學裡面精工實習一樣從頭教這些人如何用機床做一個榔頭,那蘇聯得派十倍的專家過來,而且第一個5年計劃得修改成15年計劃。

扶持是啥,扶持是你本身沒這個條件我照顧你,類似我們今天某些非高能耗的高科技產業也跑到西北地區,說白了就是照顧一下當地經濟發展,而當年的東北,不是國家在扶持東北,而是國家靠東北的產業基礎,建設了新中國第一個重工業基地,隨後又依靠東北熟練的技術人員、產業工人建設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重工業區。

那為啥後來改革開放後東北不行了呢?

我認為有兩個因素:

1、我們的前30年,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的時間在好好搞經濟建設,其它時間都在各種折騰(此處請自己百度就不細說了),各種折騰導致東北的產業技術別說同步全球的升級節奏了,連蘇聯、東歐的節奏都沒趕上。50年代東北的工業技術和日本本土差距不大;但你80年代你再看人家都啥技術都有日野重卡了我們還5噸的老解放呢。

例如現在5G最領先我們也有5G,然後假設你各種折騰不搞經濟產業不進步,20年過去全球都升級成8G了,你還5G呢,然後你的企業和人才可不是都落後了。

2、其實說實話如果僅僅是因素1,東北也就是落後一整子最多80年代落後然後後面肯定能追上來,但不巧的是,還有另外一個因素。

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發明以前的工業領域,你機械、電器系統再完善,一線還是有沉澱「工藝技術」的。

類似我們拿車床車一個零件,新手估計車歪了,然後3年經驗的工人可以車出來但精度不行,你要那個毫米甚至毫米以下的精度,非得8級工老師傅出手否則搞不定;再比如電焊,老師傅能靠技術焊比頭髮絲粗一點點的CPU的引腳,你新手給你個筷子粗的插頭你都能給焊壞了。

假設沒有計算機的發明,中國改革開放後外企到大陸投資,除了那種義烏商城裡面的小商品製造你可以不去東北,其它的稍微複雜點的例如富士康這種你必須去東北投資建廠。

道理很簡單,由於在「操作中的精度控制」這方面的技能是通用的,一個鉗工或者車工轉行搞電路板電焊的工作效率,絕對是從來沒進過工廠的小姑娘的幾倍,而且你這種差距沒有10年20年的積累趕不上。

但問題是隨著計算機的誕生,自動化控制技術開始發展了,人在製造過程中的作用大大下降了,一個初中畢業的小姑娘,只需要經過短期培訓,在生產線上就能和幹了10年、20年的產業工人達到一樣的效率。

總結一下的話,就是製造業中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被工業自動化技術代替,對人的技術能力的需求從全流程變成了設計層面的需求,大部分工藝問題也在設計時候解決了。

然後東北產業工人經驗豐掌握一線「工藝技術」的優勢不再有了,但年齡大,有家庭有孩子不能加班的劣勢是明擺著的。

你是90年代的資本家你也不願意在聚集了大量熟練中工業產業工人的家門口的東北投資,因為:

因為過去沒有專心發展經濟加上沒有融入全球市場,中國當時在大部分行業的技術和全球先進水平都存在巨大差距,作為追趕者,發展技術依賴度低、投資小見效快類似襯衫襪子打火機五金件這種輕工業是捷徑。而這些產業對成本非常敏感,冬天那點暖氣費就能形成競爭力差距。

那麼後來產業升級需要製造機械、汽車這種複雜點的東西的時候呢?

半自動化、自動化的機床已經出現了,那個需要八級鉗工才能搞定的環節,自動化的機械手更好更快,剩下那些技術含量低的環節,讓背井離鄉沒有家庭負擔一天可以工作12個小時的「農民工」在生產線上加班的話一天只需要兩班倒,去東北的話得三班倒。


這個問題逗死我了。生存環境差?您最好讀一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康沛竹老師的中國近代災荒史,看看東北這個地方和內關內相比到底經歷過幾次災荒,幾次洪水,幾次地震,幾次泥石流,幾次颱風……

1942,1960,江浙滬把孩子送到內蒙養大,1997,2008。

人不能太健忘。

民國以來東北除了圍困長春之外,好像1960都沒有餓死人。


生存環境差?一個地方四季分明,空氣質量全國前列,礦產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你挨個地方找找,哪個地方有東北住著得勁?你找找好吧。

而我要糾正你一點,不是國家扶持,而是本身就是有基礎。抗戰期間,國家輕重工業遭到了破壞,日本和歐洲各國的打壓,國民政府腐敗的稅收制度,戰爭的摧毀。而東北則有很多日本人留下的鐵路工廠,比較好發展,有基礎,因此不得不在東北發展。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先富的把後富的都帶富了,後富的越來越富就沒有後面的富了,先富的也不富了,就這樣,嘻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