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三十多歲的時候,業務骨幹,成績突出,本來應該提拔副科的是他。結果領導找他談話,老李四十五歲了,雖然水平一般,但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機會了,你年輕,還有的是機會,把這次提拔的機會讓給老李,但是,千萬別影響積極性,否則,下一次提拔也不是你。

我親戚聽信領導的話,任勞任怨,勤勤懇懇,一晃七八年過去了,熬到了41歲。這次提拔副科,所有人都覺得,必須是他!但是,領導又找他談話了,現在提倡年輕化,而且是硬指標,班子里必須有20%的年輕成員,提拔的必須是85後的。這次就提拔小李,你是老同志了,應該有覺悟,配合好工作,別鬧情緒。小李是誰?小李是親戚帶的徒弟。

這個單位明文規定,40歲以上不再列入科級後備人選,45歲不再列入處級後備人選。也就是說,你過了年紀,就是有孫悟空的本領,也被一刀切關在門外,這是年輕化的需要,這也是講大局、講奉獻、講擔當。

體制內,工作10年還是縣級科員,升職無望,何去何從??

www.zhihu.com圖標

我親戚徹底寒心了,年輕時,讓給老同志;中年時,讓給小同志,左講是擔當,右講也是擔當,反正都是上級有道理。你的青春年華和無私奉獻,都是一片雲煙,在土政策之下,都是一片浮雲。

那麼,題主說的,體制內到了35歲還沒有到領導職位,要看哪一層級?如果35歲還沒有到副科,這個職級的最低的第一層級,這個單位又搞年輕化,你的前景真的堪憂。35歲不到副科,38歲不到正科,40歲就不太可能列入處級後備來培養了。你連後備滾動池,都進不去,還談提拔嗎?除非,你有特彆強勢的貴人,而且是一把手,說一不二,非要提拔你,貴人會幫你找理由,否則,年齡就是一刀切掉你了。

從廣大基層生態來看,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連副科都提不上。比如,鄉鎮級的體制內,副科就是副鎮長,也是一方諸侯了。但是,到了省級單位,起步就是副主任科員。40歲沒有到處級,就算髮展慢的了,45歲沒有進入梯隊,可能給你派下來提半級,安置一下。但是,在基層職場,大多數人止步於科級了。

您好!我想跳出目前的事業單位,很糾結想跟您諮詢下!我是學環境規劃的女博士,目前在地質類二類公益研究所工作,工作兩年多了,找不到絲毫成就感!首先待遇一般,全年14萬,沒有年終!其次,沒發展!走政道我不擅長;走項目我有孩子不能長期出野外,到不了項目負責人;走科研這個平台對我沒啥優勢,而我本人科研能力也一般!我目前生活在廈門,進其他體制內單位要有強大的社會關係,我沒有!同學推薦了本市的規劃設計院,事業改企業了!我了解到的是規劃院待遇至少翻倍,發展的好3~4倍有可能。工作內容較擅長,也不用費勁搞科研。我今年36歲,有兩個孩子,我很擔心這種企業的強度不能顧孩子成長,也很擔心我到40多面臨再就業的風險!?

www.zhihu.com圖標

升職,是拚命的問題嗎?笑話。上面,我親戚的例子,說明,升職,與拚命沒有關係,上級一句話,你年齡超了,就抹殺了你所有的努力。所以,你到35歲了,應該明白,升職不升職,與拚命沒有因果關係。你35歲了,還沒有進入最低的職務序列,真的要為你捏把汗,不如,好好調整心態,按部就班工作,不至於拚命吧。

發展一個副業,照顧好家人,保護好身體,追求生活質量吧。工作上,保持隨遇而安的心態,提拔之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順其自然。你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鍛煉一個自己愛好,發展一個自己的副業,說不定你會找到另外的寄託,還能提升你的生活質量。

老師好,本人男,23歲,偏內向,21年畢業,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三本,現在準備考會計專碩,學的比較吃力,模擬考試離國家線170還有一定距離,準備時間挺長,中途有換考研專業的機會,備選方案是行政管理,思政相關專業。沒實習經歷現在未取得任何證書,三本找對口工作太難。我也看了一些招聘,招財務崗的比較少,國企要二本以上學歷。我家是山西大同的,普通家庭也沒背景。估計明年得二戰,是否換專業。如果繼續考研,假如考上畢業也得二十六七,可能錯過一些就業機會還得考慮成家立業,如果考公的話之前也沒了解,也錯過了應屆生的身份。我更偏向找個穩定的工作。不知道會計行業學歷和經驗比較哪個重要。現在很迷茫,希望老師給些建議。 ?

www.zhihu.com圖標

PS:行走職場,當同事們智商水平都滿足崗位需要時,最終拼的就是情商水平和為人處世能力。推薦一套你不能不看的叢書,肯定能助你一臂之力,哪怕幫你避幾個小坑就值了,不是嗎?

讓你受益一生的10本書社會的基本原則人生成功閱讀十本京東¥ 139.80去購買?


提拔與否不是體制內工作的唯一,「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的做好工作,過好生活才是。

1、體制內的提拔重用與否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這三點;

體制里的工作與體制外有著本質的區別。進入體制,就是國家幹部,編製由國家提供,編製由國家管理,簡而言之從進入體制的第一天開始,未來就由「組織」決定了。所謂「天時」指的是遇到機會,所謂「地利」指的是貴人相助,所謂「人和」指的是自身能力,三者決定了一個體制人的提拔與否,但凡是體制里沒有提拔到位的或多或少都是缺少了其中某項。舉個例子,單位里現存的那個2013年入職仍未被提拔的碩士生科員,他缺少了「人和」,因自身性格不討喜不被單位領導喜歡,連後備推選都一次沒有過;再舉個例子,某個2018屆入職的科員在2019屆被提拔為副科級,因為他以曾經滿服務期的大學生村官身份通過「三類人員考試」直接考上副科級領導職務,這是有「天時」;再舉個例子,某個2014屆科員曲線超車,越過2013屆科員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而那個2013屆科員早已是單位的後備推選上報,她缺少的是「地利」

如果工作多年到35歲仍未被提拔為單位領導,那真得看看「天時地利人和」少了哪一點。如果能有某點突出,升職也仍舊可行。

2、領導可以是坐鎮一方負責大方向,也可以只是個在辦公室敲材料的;

根據層級平台的不同,領導可以分很多種。根據現行體制內公務員晉陞路線圖來看,從辦事員到國家級共有7個大級別,其中辦事員和科員都不是領導職務,最小的領導職務是副科級。在縣一級,副科級可以是鄉鎮的業務具體分管領導,可以是直屬某某局的副職領導,位高權重;在市一級,副科級是機關某某辦公室主任,手底下四五個人,中間位置不上不下;在省部級、中央級,副科級只能算個辦事員,因為到年限就給,最低領導職務都是縣處級。所以領導可以是出現在電視里天天調研下鄉,也可以是坐在辦公室里熬夜加班敲材料。

在很多鄉鎮仍然有四五十歲未被提拔的科員,他們的目標或許就是以科級領導待遇退休;在省級、中央部委級單位,只要是盡職盡責完成正常工作,科級是工作兩年就直接給。趁著還有機會通過遴選或者選調換個單位環境,也許很快就會升職。

3、如果拚命多年仍未提拔,或許就不用那麼拚命;

現在推行幹部年輕化,很多單位和地區都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提拔年限有所規定,所以不論在哪個層級單位,35歲還未被提拔為領導職務的科員在體制內的未來發展都不是太大。35歲是體制內的一個分界線,35歲以前可以認為是還在熟悉工作、業務學習期,可以作為觀望,但是35歲以後應該是個能力爆發、績效井噴期的時候卻平平淡淡就會被認為後續潛力不大。有個一起公考的上岸學員說,他們鄉鎮鎮長新來89年的鎮長,未來前景可期,大有可為,可鄉鎮也有一個87年的公務員還只是科員,未來晉陞已經沒什麼希望。

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未來晉陞空間確實已經不大,那就不要太過於執著其中。在盡責盡職完成本職範圍內工作外,或是搞個合法合規的副業增加點收入,或是多出點時間照顧家庭妻兒,多追求些生活質量,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35歲及以下的時候,說明一個人其實還年輕,還有更多的闖勁和幹勁,還有很多可能。

但是,過了35歲還不是副科級的話,說明前面的日子都混得差,今後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在35歲之前,如果提拔的早該提拔了,35歲提拔不了,說明不管是能力和背景等方面都不佔優勢。

我覺得在體制內過了35歲才晉陞是比較正常的,大家熬資歷,資歷到了,不看功勞看苦勞,輪也輪到你了呀。

反而是35歲之前的晉陞,需要有特殊的運氣和背景。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熬年限,熬上去的。

一個科4個人,科長晉陞了,你年齡最大,工作經驗最豐富,其他人都只來了2-3年,當然優先考慮你了。

當然,晉陞還看運氣。人和人是有緣分的。有的領導喜歡有才氣的人,有的領導喜歡實幹的人。這一任領導換了,換了一任喜歡你的領導,晉陞的機會就大了。

事物都是在變動中的,至於該不該為升職拚命。拚命這個詞,我覺得除非你是把這個職業當事業在做。

我只聽過為事業拚命的,從來沒有聽過為了職業拚命的。

我一般會覺得公務員是一個職業。做一個職業,就是要好好工作,對得起這份收入。領導叫的該工作崗位份內的事就要儘力去做好。拚命,我覺得就沒必要了。工作要和家庭、身體健康保持平衡。

如果,你把你的體制內工作當做事業,把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當成你的理想,那麼我佩服你的事業心,拚命是應該的。這無關是否升職,只在於你是否熱愛。不要為了升職而拚命,這不值得,而且結果不可控。

祝你好運


.最後,更多貸款知識歡迎諮詢,本人常駐廣州,從事貸款行業3年,同時對廣州房產頗有研究,從業房產中介6年,持有專業房地產中介證書,歡迎同樣有需求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討


就工作而言,基本也就這樣了。

之前看到過一回復,說的挺好的,大致意思是,體制內發展,也就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是25歲至35歲,第二個十年是35歲至45歲,第三個十年是45歲至55歲,第一個十年如果沒有混出來,那麼後面兩個十年,大概率也拉胯了。

在體制內發展,年輕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資本。

而體制內的年輕人,上升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考選,一種是貴人相助。

各地方基本都有科級幹部考選,科員考副科,副科(主任科員)考正科,以山東某地為例,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辦這種考試,每個地市基本也會拿出幾十個名額。考副科的,基本都安排在了鄉鎮工作,考正科的,有的安排到了鄉鎮副書記,有的安排到了局裡做副局長,有的也直接安排到了局正職,這些人都是90後,最大的也不過是30而已。

至於貴人相助,那隻能祈求你有個好親戚或者好領導了。以我認識的江蘇某地的親戚為例,他研究生畢業後便進入到體制內,四級主任科員,從到了局裡就一直跟著局長寫材料,材料功底很紮實,寫了幾年,局裡破例直接把他提到了正科。確實是破例,也確實有魄力!

但是過了35歲真的就沒希望了嗎,其實也不至於,只是機會可能少了一點。

今年,我們局下屬事業單位剛評高級職稱,新給了3個副高職稱,選了一個34歲的,一個36歲的,一個38歲的。

隔壁兄弟局科室調整,「平平無奇」的某個朋友,今年36歲,這幾年聊天時還一直在說,可能就這樣了,而剛剛當上了科長。

不知道樓主是在鎮街、縣市區直還是在市直工作,如果是在前者工作,35歲沒有提拔到領導的,還是比較正常的......無論是鎮街還是區直,領導崗位就那幾個,外加幾個科室的科長,偶爾有個副科長,其實都是普通科員,35歲之前能成為領導(副科)的也算是人中龍鳳了。

如果在市直工作,35歲還沒弄上副科長的話,可以再努力一下,但機會可能也比較小了,但還好的是可以熬一下職級。

題主如果真的想再試一下的話,建議你先跟對一個領導,工作十年,科長可能都換了好幾茬了,找一個關係還算好的、升上去的領導,好好再發展一下關係,多去聊聊天、談談心,也許他還能帶帶你;此外,工作也不能懈怠,工作精力上肯定是不如年輕人,但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上可能要比年輕人強很多,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吧,格局也稍微大一些,多指導一下年輕人,順便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優秀、極致。

不過,希望題主也做好一個心理準備,現在提拔更注重年輕人。以我市為例,近期在推選年輕幹部,一個是推年輕的普通科員,要求必須是90後,從事工作滿幾年;另一個是推35歲以內的年輕黨組成員。從這大概就能看出來,無論是普通幹部的選拔還是領導幹部的選拔,都在趨於年輕化,解決單位領導年齡斷層的問題。


深陷國企,看過無數起伏,剛過35的我舉例回答下:

1、現在國企提拔40歲左右的人做副科級,還算正常,所以還是值得努力下的,在過幾年,越來越強調幹部年輕化了,如果35歲還不能提副科,就比較困難了。再往上到正科,也是努力有希望的。我們單位一把手是正處級別,所以要想到副處級別,據我觀察,不是努力能辦到的了。

2、單位里有學歷高,能力強,工作拼的,不靠關係靠自己實力,30到35歲提到了副科,比例差不多1/300,不會更高了。

3、40左右提拔的,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熬資歷上來的。但是,讓人質疑35歲+還是否要為升職努力的原因是,熬資歷也不是那麼容易熬上來的,你可能在被失(hu)敗(you)幾次後,就覺得不值得再去努力了。要麼跳槽,要麼在家庭工作中找平衡了。

比如,領導說要提拔你,但是你要去外地鍛煉幾年,為了家庭不去,領導說那隻能再等等了;為了前途去了,如果時機趕的不巧,去個三、四年可能都是無果,我看到過去了7年才提拔的。領導說要提拔你,但先讓個年紀大的提一下,你年輕,在等一年,一年後,你領導的領導換了,需要重新建立關係,於是,你又涼了。領導說要提拔你,你先來輪崗下,有機會就上,於是,你努力奮鬥著,結果,領導換走了,你開始了年復一年的輪著,也回不去,又涼了。

涼了一次又一次,還能再恢復熱情,保持戰鬥力的,我相信你肯定能熬到升職。

4、50歲以上還能熬到升職的,那真是感化了領導,也感化了自己。30歲左右被提到副科、正科的,不用浪費精神去羨慕嫉妒恨,那是人家真有關係,比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