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不少國外的科幻劇,慢慢發現劇中的很多幻想的科技都要接近成為現實了,而我國很多人都甚至不能淺顯理解,更別說暢想創作了。比如波斯頓動力機器人(各種劇都有機甲或者機器人),比如人體義肢神經控制(阿麗塔),比如馬斯克說的腦機介面(博格人)……

美劇的星際之門,星戰,迷航,小半個世紀前的劇,產生了無數多的科幻暢想,我國怎麼沒有呢?我們都沉浸在神話和玄幻中了嗎?

最近看了 靈籠,感覺有點意思,但是感覺硬科幻方面還是差點勁,還是故事為主。

沒有人創作機甲格鬥類遊戲嗎,這其實是我關心的,比如聚爆Implosion那樣的,哈哈哈????? ? ?????


中國科幻圈從業者來給你答一個。

這事兒其實跟中國的近代史以及解放後的科學發展史,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是晚清時期,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梁啟超寫的《新中國未來記》。

次年的1903年,魯迅翻譯引進了凡爾納的《月界旅行》以及《地底旅行》,並於序言中說:

如果要改變按現在中國翻譯界的缺點,讓大家都參與的話,就先從科學小說開始吧。

「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逝世於1905年,因此,科幻小說在中國的起步絕對不晚。

只是後面的中國近代史,大家都知道,根本不可能有它生存的土壤。

而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已經悶聲發大財了許多年,即將成為世界秩序的實際話事者,

1903年,好萊塢由一塊地區升級為市。1911年,好萊塢出現了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從此以後,包括二十世紀福克斯、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在內的眾多大廠,紛紛在此立足。

美國人有充分的物質條件去發展文化事業,儘管美國人其實沒什麼文化底蘊。

但科幻文化需要的不僅僅是底蘊,能駕馭住文化底蘊的創作者鳳毛麟角,而能駕馭住劇本、綠幕、後期的電影人,是可以在好萊塢和大學裡批量製造的。

這是題主問題中的答案之一:為什麼你看到的好東西都是美國的,因為它們是上一世紀美國人掌管世界秩序的衍生品,而且容易讓人感覺好看。

另一個答案,為什麼中國做不到,我們接著剛才近代史結束之後的來看。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的文化土壤其實是很有希望的。

甚至連科幻小說這樣的偏門文化,從50年代始,先後都有一大批優秀的作家湧現,到了1980年,第一部中國科幻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問世,標誌著完整的科幻文化產業踏出了第一步。這麼多年來,科幻文化早已不再小眾。

我們稱之為中國科幻的第一次黃金時代

但你們還記得魯迅在序言中說的么,「就先從科學小說開始吧」。

那時的科幻小說,直到80年代,都是有爭議的,究竟該叫「科幻小說」還是叫「科學文學(小說)」。

這其實暗含了兩種科學界與文學界針鋒相對的觀點:科幻小說這種東西,究竟是屬於誰的,該為什麼服務。

最終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界勝利了,科幻小說應該被名為科學小說,它應當是一種為當時科學界服務的,以文字形式向大眾宣講科學道理的工具。

既是科學小說,就不能有違背當時科學道理的創意假說,不能有文人酸氣的思考幻想,尤其不能對社會、世界、自身有什麼沾邊,因為文革剛剛結束,它的餘波還在。

而當時的科學界在做什麼?

請自行查閱關鍵詞【氣功】、【特異功能】等。

1984年,科學界取得勝利的同時,科幻小說被打為「資產階級精神污染」,國內開展了一次對科幻小說的全面清洗。

老一輩科幻作家鄭文光,1984年最是作品高產、年中有為的時候,因為此事不幸中風偏癱,再起不能,其他前輩們也退的退,隱的隱。

直到90年代中期,國內基本上只有一家《科幻世界》雜誌社,還能說是致力於科幻小說的,而且還是一個發表平台。至於創作者,那是想都不要想。

連特異功能都沒有,還敢寫科幻小說?

1993年,《科幻世界》出現了一篇《亞當回歸》。它的作者是王晉康。

此後的每一年,王晉康都有數量可觀的佳作發表在《科幻世界》上,可以說是以一人之力,重新推開了中國科幻小說的大門。

時至今日,70餘高齡的王晉康老師,依然作為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給我們這些後來的作者、企業、行業,提供站台和支持。

王晉康先生真的是整個貧弱的中國科幻產業的老前輩,老朋友。

1999年,還是在《科幻世界》,《鯨歌》出現了,它的作者是劉慈欣。

中國科幻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終於到來了,新千年始的十幾年來,王晉康與劉慈欣兩個人,一前一後,把中國科幻小說的質量不斷推向新的高峰。

那時候即便沒有任何國際科幻獎項落進中國,但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那幾年的王、劉二人,是真正的全中國科幻迷的功臣,作品好看的批爆,人也溫和大方,每年的科幻圈線下大會、活動,作家們都能被科幻迷輕易捕捉到,你在書上看到的所有奇異驚人的科學幻想,此刻他們就站在你身旁。

以至於我們說「何慈康松」的科幻小說四大天王,大家心照不宣,慈和康顯然是要比另外兩位高半籌的。

2015年,劉慈欣拿到了雨果獎,對我們來說,他是真的功成名就,可以封神了。

此後這麼些年來,他幾乎燃燒了自己能盡的所有精力,走穴也好,登台也好,做節目也好,名氣越來越大。

無論他主觀到底怎麼想,效果就是,中國的科幻圈終於能稍微抬起頭,敢跟人談科幻影視,敢跟人談文旅小鎮,敢稱呼自己為「科幻產業」了。

真的可以封神了。但封神也意味著,到此為止了。

王晉康之後有劉慈欣,劉慈欣之後有江波、張冉、阿缺,但再往後,還有誰嗎?

國內的科幻作家,滿打滿算,這麼多年來,是鐵定數不出一二百個的。

現在多半幾十個就到頂了,頗讓人感到當年郭德綱面對傳統相聲界的憤怒和遺憾。

但郭德綱自己有能力,以師徒體系硬打出一個德雲社的現代企業。我們能指望劉慈欣也有這個能力嗎。

劉慈欣已經可以封神了。沒有人能再這樣做了。

作為科幻文化的最上游,最開端的產出者,都無人接班,怎麼可能讓它底蘊深厚、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題主可以憑心而論,或去問周圍的同學、朋友、同事:你對「科幻」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我敢說十個人裡頭會有十個人的答案都包含:飛碟,外星人,2012(即大災難)。

現在來講,這十個人里會有八九個還包含:三體。

你再去問另一個問題:你現在每年看幾本小說?

或者再擴大一些:每年看幾本文學?

再擴大一些:每年看幾本書?

老實講,我自己的公司就是從事科幻文化傳播的,我們私下與王晉康、劉慈欣,都是老朋友,我中學時候用著按鍵山寨機,按了豈止幾萬下,讀完了國內主要作家的全集,讀完阿西莫夫的《基地》,讀完老外四大天王的過半的東西。

我自己現在一年也不會看幾本書,要看也都是某個新書出來時候,讓我寫寫書評、推薦推薦的寥寥幾本。

這是個很好理解的現狀,卻有十分複雜的多方面的原因。

我們的先輩,經歷了一次小穩革,好歹是保留了一顆科學文藝的火種。

我們的老大哥,純屬興趣當一當英雄,一己之力重新踹開科學幻想的大門。

我們的同齡人,在刷抖音,在刷網劇,在996,總之沒有人記得氣功與特異功能,沒有人懷念《科幻世界》,也真的沒有精力去懷念了。

我們的產業同行,現狀是,大家彷彿有點心照不宣,文字和出版真的是大勢已去,不,根本就沒有過大勢。

有的人按地域或人脈,拉關係,結幫派,簽作者,再拿著作者資源去做獎項、做節目、做劇本外包。

作者們多半也只能乖乖聽話,因為《科幻世界》的發文水準一直不低,而迫於現實情況,稿酬也不可能讓他們全職寫作。

當然,大部分比較核心的同行,是真的在推動科幻產業良性發展的。只是這股推動力,在複雜的國內文化氛圍中,真的是杯水車薪。

知乎老哥們寫的很多段子、小說,我都真心覺得能超越科幻圈子裡的大多數人。

這麼多年來美國人在做什麼?

除了滿世界打仗,就是滿世界放他們的電影。

剛才的那些印象,飛碟、外星人、2012,都是美國人做出來,讓我們又羨慕又覺得好看的東西。

他們的編劇是劇組中心,他們的電影工業國際領先,他們有滿世界的渠道和時間去買製作好的電影,

他們怎麼可能做的不好看呢。

說了那麼多,我並不想顯得很怨天尤人,空口抱怨。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打不死的。

就像氣功打不死《科幻世界》與科幻作家一樣,我從科幻迷成長為從業者,這麼些年來真切感受到我們這幫小眾文化圈子,一股永不服輸,永不低頭的韌勁。

我們是從黑洞中逃逸的粒子,是把頭腦獻給了知識祭壇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們很窮,我們心裡都有一顆鑽石般的「露西」白矮星。

讓題主和各位感覺科幻文化水平還不夠高,真的是挺抱歉了。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我們還會再努力的。


同名公眾號,【科學與想像琢磨中心】

且看我努力間隙怎樣摸魚

≧〔゜゜〕≦


80-90年代上小/中學的人,應該會有看過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倪匡的屁股比較歪,他筆下的角色說話陰陽怪氣,情節多有映射內地歷史和時事之處,後期角色塑造各種套路、崩壞;而且有個「遇事不決外星人」的機械降神寫法。

但如果提取出他的科幻點子,有不少是比較驚艷的(注意,以下故事多出版於60-70年代):

《妖火》《真菌之毀滅》:描述了一種能把有機物變成真菌的孢子。

《藍血人》《回歸悲劇》:一個滯留在地球的外星(土星)人。

《透明光》《真空密室》:一種能讓人變成隱身人的光線。

《蜂雲》:在一個模擬外星(海王星)的人工環境中,科學家造出了帶有當地基因的生命。這種生命開始感染同化地球生物。

《原子空間》:時空穿越造成的物質壓縮事故

《天外金球》:一艘遠古來到地球的外星人飛船成為了某個群體的聖物。一群外星人一直居住在這艘飛船上,見證了人類歷史的變遷。

《支離人》:一部可以把人頭/四肢和人體分離,但肢體仍然可以受控活動的儀器。

《奇門》:未來(或者平行宇宙)的宇航員在一次探索宇宙盡頭的航行中,意外「回到」了這個時空的地球。

《筆友》:意外產生的人工智慧和人類書信交流(令人想起圖靈測試)。

《影子》:描述了一種狀如人影的二維生物。

《狐變》:對宇宙膨脹的一種設想:如果宇宙連帶裡面的所有物質每時每刻都在膨脹,當某個物體/生物突然停止了膨脹,會發生什麼?

《頭髮》:人類是外星文明的後裔;頭髮則是靈魂/意識出入肉體的通道。通過外星文明遺留下來的儀器,人類可以讓意識從頭髮進入亞空間,進行太空旅行。

《木炭》:探索靈魂的本質(一種特殊的頻率)和存在方式(依附在物體上)

《極刑》:用時間凝固技術把在某一時刻的人「固定」在我們的時空,讓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個人的「時空切片」。(想想這種技術運用在遠古生物和歷史人物上)

《雙程》:擁有「正向」和「反向」雙重人生是什麼體驗?(不得不令人聯想到之前大熱的《信條》)

上面這些故事,從文學價值上講,大多只是「都市奇談」類的消遣讀物,但核心創意卻都很精彩;考慮到創作的年份(60-70年代),就尤其難得。

毫無疑問,當年我打著手電筒在被窩看的這些故事,狠狠地衝擊了我的想像力。如果說劉慈欣的小說令我仰望星空;那衛斯理系列就是讓我睜開了眼睛。

我想,這就是衛斯理系列於我的價值了。


有很嚴重的歷史遺留原因,科幻曾經很長時間被認為和封建迷信以及西方資產階級情調相關,在建國之初特別是意識形態敏感時期,即便是科學界的大佬比如錢學森先生也曾經公開表示,要像所謂打著科普、科學旗號但是傳播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迷信的科幻小說開炮。1983年「精神清污運動」開展以來,全社會連一篇科幻文章都無法刊發,行政管理部門忙著抓「漏網之魚」,錢學森先生也公開批評科幻是「販賣資產階級的破爛」,是「無稽之談」,並且呼籲文學界多寫農民的幸福生活。這種來自社會權威以及行政部門的指導思想對於中國科幻文學發展幾乎是毀滅性的,以至於中國首部正式意義上的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的作者葉永烈老師直到2020年5月去世時,再也沒有涉足過科幻創作,不敢再寫一個字的科幻。而90年代解封后,很多科幻作品也不得不借兒童片、少兒片和科普甚至是宣傳主旋律等曲線方式來表現科幻(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等),因此,長時間以來,科幻成為意識形態禁區,不能暴露在公眾視野里。

90年代之後,中國社會基本上再也見不到帶有想像力的文學作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現實主義文學,無獨有偶,因為思想沒有出路,誕生了像王碩這樣的嘲笑現實主義的諷刺類文學,並且在社會上獲得大量年輕人的認同。

2000年以後,雖然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文化領域已經大量解封思想,但是,長期形成的行政慣性,讓科幻只能以少兒和科普形式存在,《長江七號》是一部難得的讓中國科幻可以扭轉局面的作品,藉由星爺在華人電影的影響力,以及一半少兒片色彩做掩護,讓科幻元素再次回歸影視創作,雖然其後誕生了一大堆垃圾科幻片,但這些「垃圾」還是儘可能的保留了人們對科幻的關注,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科幻創作反而開始走下坡路,科幻不再是主要話題,一部分軟科幻(比如星球大戰等)逐漸讓科幻演化為流行文化,形成了對科幻文學本身的降維打擊,科幻成為了電子遊戲、影視IP以及漫畫的代名詞。

《三體》在全球所引起的風波某種意義上激活了中國科幻的熱情,某種意義上影響了進口片在科幻選擇上的權重,也讓國內電影人以及相關資本方開始對科幻題材引起重視。目前的問題是,主流科學界和文學界事實上都還不是很能接受科幻文學,無論是科還是文都不接納科幻,當然不排除了有了成績兩邊都要搶著當管理者的局面不會再次發生。我在這個問題底下居然還能看到有人人為《三體》算玄幻不算科幻的說法,科幻曾經在這個國家被打成「封建迷信」和「資產階級」,所以也不排除未來會被打成「偽科學」或者「民科」的烙印。


因為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時間和中國的現代化發展的時間都相對較短,而科幻文學是科幻影視劇的土壤,現代化發展尤其是科技水平的發展又決定科幻在大眾中的「流行程度」。此外如果限定在「科幻電影」這一條件下的話還要再加上一條:中國的商業電影的發展起步較晚,且電影市場仍未完全成熟。

我們先從世界科幻的開端說起,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被認為是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的《弗蘭肯斯坦》,在這之前雖然也會有一些「幻想類小說」,比如烏托邦小說,鍊金術士小說,或者哥特式小說,但這些都並不被認為是科幻小說,因此1818年以前被認為是科幻小說出現前的醞釀期。而從1818年開始,直到20世紀初,現存的能找到的在這期間發表的科幻小說可能也不足幾百部。而嚴格的「科學幻想」的概念是直到1926年才在美國出現的,這之前被稱為古典科幻時期。而後到了20世界40年代,科幻中心由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轉移到了美國,在阿西莫夫等人的帶領下,美國科幻進入了「黃金時代」。而後雖然又在1965年左右科幻開啟新浪潮運動,但世界的科幻中心一直在美國,一直延續至今。

而中國的科幻歷史發展相比之下要晚的多,中國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寫在1904年的《月球殖民地小說》(這部當時寫了一半還沒寫完),相比西方的科幻開端要遲了100年左右,雖然根據追趕效應中國的科幻小說的發展速度應該快於西方,直到1966年之前也確實如此,從1904年開始到1966年中國大概發表了1000多部科幻小說,然而從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時期,中國科幻小說的發表數量是0(注意這裡是發表數量,如果是創作數量的話,因為鄭文光先生在這期間創作了《飛向人馬座》但卻是在文革結束後發表,所以這期間的創作數量是1部),可以說文革期間中國的科幻文學發展遭到了致命打擊,而與此同時西方科幻每年的創作數量是5000部以上,而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遊》也是在這期間誕生的(1968年),在西方科幻迎來蓬勃發展的時候,中國科幻卻在泥濘里寸步難行。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科幻確實也有過一個小高峰,從1976年到1983年期間在鄭文光葉永烈等人的努力下大概有1200部科幻作品問世,這期間還有幾部科幻電影問世,比如《霹靂貝貝》《珊瑚島上的死光》等,然而好景不長,在這段科幻發展時期,一個問題也被擺上了檯面——科幻是姓科還是姓文?簡單地說,科普界認為科幻文學不夠科學,而傳統文學界又認為科幻不夠嚴肅,科幻成了一個被夾在中間的尷尬角色,成了一隻「蝙蝠」:鳥類說他是耗子,是獸類;獸類說他有翅膀,是鳥類。不完全統計,1979-1984年期間,對科幻小說作品的爭論多達十幾起,而且大部分都是批評。舉幾個例子,葉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蹟》被批評為「偽科學的標本」,另一篇《自食其果》被批評「丟失馬克思主義思想,丟失科學發展方向」,魏雅華的小說《溫柔之鄉的夢》被批評「包含攻擊我國的現實社會,引導人們去追求資產階級民主」。而這場辯論的最終結局在1983年划下帷幕,這一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開始了。

在這場運動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為 「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擊。批評科幻「散布懷疑和不信任,宣傳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傾向,正在嚴重地侵蝕著我們的某些科幻創作。」「極少數科幻小說,已經超出談論『科學』的範疇,在政治上表現出不好的傾向。」一時間,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門風聲鶴唳,噤若寒蟬。出版管理機關多次發文禁止刊發科幻小說,相關雜誌紛紛停刊整頓。有一段時間,全國沒有一篇科幻作品,果然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

以上文字引用自光明網在09年發布的文章《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中國科幻一蹶不振》,當然當時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不僅局限於科幻領域,在其他的思想領域,甚至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而科幻只是順便被當做「污染」清除了而已。之後中國科幻的發展再次陷入停滯,直到1991年,在中國科幻愛好者的努力下,世界科幻大會選定在中國成都舉辦,這才讓當時陷入泥濘的中國科幻成功的走了出來。

歷史上兩次斷崖式的間斷對於中國科幻的打擊是巨大的,中國科幻落後世界的時間不僅僅是100年,從1991年中國科幻重新步入正軌到如今也只有30年,而即使從科幻中心轉移到美國的時間算起,美國也領先我們50年的時間。量變決定質變,中國科幻發展時間相比起來太短,積累起來的科幻文化底蘊也不可能多麼深厚。

此外,科幻的發展還有一個特點,科幻創作的中心會跟隨世界中心的轉移而轉移。這是由科幻本身的性質決定的,科幻文學對於讀者的科學知識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才會激發起普羅大眾對於科幻的興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幻的創作中心在歐洲,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結束,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沒落,美國興起,成為新的世界中心,此時的科幻也漂洋過海到達了美國並掀起了新一輪的科幻浪潮。而到目前為止,世界中心仍然是美國,這也決定了美國的科幻創作水準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

以上兩點決定了中國科幻文學的相對弱勢,如果沒有科幻文學作為土壤,那麼題主所關心的科幻影視劇這朵嬌嫩的花自然難以生長。而尤其當我們將目光放在「科幻電影」這一特定項目的時候,又會出現新的制約因素——中國電影市場起步晚,過去幾年仍未成熟。

此圖的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網站,可以看到直到2018年之前(事實上2019年也是,2019年票房達到了642.66億),我國的年度電影票房仍然以極高的速度增長。此外還有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數據:2015年之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國內票房超過20億。科幻電影,尤其是重工業科幻電影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如果一個電影市場支撐不起20億票房的電影,那麼基本可以宣判重工業科幻電影的死刑,這也是為什麼直到2019年才出現第一部國產的重工業科幻電影,因為以前的電影市場支撐不起來。當然,目前電影研究學者的主流觀點是認為在18年後中國的電影市場便進入了瓶頸期,很難創造新的增長點。但是對比美國4億人口年度電影票房100億美元,我國的電影市場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現在因為疫情影響誰都不好過就是了)

既然說到電影再順便說說題主最後提到的科幻遊戲,今天剛好在b站up主芒果冰那看到一張圖,就直接放過來吧。

這是游工委統計的國產PC端單機遊戲(手機,主機不算)市場規模的數據,2019年pc單機市場總收入6.4億人民幣,也就跟電影《流浪地球》的成本差不多,現在知道為什麼玩不到國產的單機科幻遊戲了吧?這市場總額還沒隔壁騰訊手游一年收入的零頭呢。

另外如果你要玩科幻手游那就好說了,科普一個冷知識,2018年中國科幻大會最佳科幻遊戲是《王者榮耀》,所以說還等什麼,快投入騰訊的懷抱吧。哦對了,《王者榮耀》2019年的總收入是16億美元,是國內單機市場總收入的15倍之多。


主要原因有那麼幾個:

第一:沒人看。

科幻在國內的地位非常尷尬,懂科幻且喜歡科幻的永遠是那麼一小波人,想讓大眾都特地去找科幻來看,是一種奢望。

第二:沒人寫。

如果科幻在國內熱度那麼低,寫了也沒人看,那麼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去寫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文學作品了。看吧,這就跟第一個成死循環了。

第三:很難寫。

科幻這玩意真的,不是說你想寫就能寫好的。不但要累積大量的知識點,還要足夠的想像力跟文字底細。滿足不了任何一點,要麼就變成純學術論文,要麼變成披著科幻皮的愛情片。

綜上所述,這就是現在國內科幻圈現狀。你說咱們的科幻底蘊單薄這是自然,但是你說因為想像力不夠而寫不出來,那這就太武斷了一點。

寫肯定是能寫,而且拿幾個獎估計問題也不大(此處可以艾特一下大劉)。但是問題就在,哪怕是三體,國內看的人就那麼多嗎?而且就算看了三體的那些人,就會去看其他科幻作品嗎?我覺得未必,喜歡科幻的,終究是小眾人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