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有的會有的不會吧。寫作的套路是可以學的。

對於「會」的情況:思維活躍的作者並非在運用修辭手法,他們是記錄下自己跳脫的、奇異的真實所想。


當然了。藝術家都需要練敏銳自己的感覺系統和想像能力,一花一草入心,社會百態也入心,創作與否是另外一回事,感受是必須要感受的。所以藝術家是痛苦的。

我們往往忽略了一件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而只是看到藝術作品本身。文字少就覺得我也能寫,筆畫少就覺得我也能畫,旋律短就覺得我也能譜,其實不然。沒有豐富的感情和醞釀填充其中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也就是渣滓,根本稱不上是藝術作品。

但凡一件公認的藝術佳作,它必然有更廣闊或者更深沉的內涵。

二月十一日 1122


謝邀。

有的。

那些硬憋出來的作品,基本上很難流傳下來。

我們現在依然能看到的千百年前的那些文學作品,作者在寫作的背後,是有很深刻和真摯的情感的。

只不過,屬於作者的情感可能和上學時需要寫在試卷上的「思想感情」差很多。這不是作者的問題,是考試和試卷的問題。

需要去厭煩的,也不是作者和他的作品,而是考試和試卷。


常人看世事百態都會有所感觸,詩人只是比常人多了一步,動筆。


有。

寫到一些地方會全身發熱甚至要爆炸。

那些情感在身體里。


作品生來易被曲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