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移民眼中的加拿大福利:弱勢群體在這裡生活真有保障

--------------------

我移民加國已經數十年了。數十年前,從國內首站踏足在這個西部沙省大草原上,就覺得這塊廣袤的大地天然風光優美,當地人熱情友善。

後遊學進修、輾轉到魁北克的蒙特利爾和安大略的多倫多,求職、生活中難免經歷挫折及坎坷,但總的來說,感到加拿大是個友好和諧、包容多元的社會。

從自己親眼看到的幾件小事可了解加拿大對弱勢群體的態度。

我們過去有位從越南來的移民朋友,他沒有固定的工作,有兩個女兒,後來妻子懷孕又生了個兒子,住的是廉價屋,雖然簡陋些,但也是三房一廳,每月領政府救濟金。有時他們到食品庫去領取一些食物,據說孩子們不大喜歡吃那些罐頭食品,但一家溫飽是沒問題的。

有人會覺得加拿大此舉在鼓勵懶人。但如果試想一下,社會上充斥流浪街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們,那一般老百姓的生活還能安定嗎?相對來說,加拿大的犯罪率還算比較低的。

最近我們的一位朋友雲妹優先分配到了老人公寓,因為雲的丈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時常呼吸急促、胸悶、咳嗽等,需要帶吸氧的機器,因此得到優先照顧。

其他老年夫婦排隊等了十幾年還沒有分配到呢!我們幾個一起在大樓康樂中心鍛煉的鄰居朋友們也挺高興,跟她一塊兒去看看新分到的老年公寓,我自告奮勇的要求駕車去。

一進大樓,就看到窗明几淨、地上幾乎一塵不染,我們正在讚歎時,電梯里一位操著粵語的老人指著一位中年婦女對我們說:「她每天不停地打掃,所以這兒才那麼乾淨啊!」我們不禁肅然起敬。

這裡走廊較寬,兩邊都有扶手,以免老人跌倒。到了雲妹的新公寓門口,看到一塊牌子,上寫著「內有氧氣,不準吸煙」。

他們的的公寓是一房一廳大小,地上鋪著薄薄的深色地毯,我們發現這個為老弱病殘設計的公寓浴室比普通浴室大不少,門口可以讓輪椅自由出入,但壁櫥就比較小些,每個一室戶公寓的總面積差不多。廚房裡有個小櫥可以從裡面拉出來,這樣殘疾人可以坐在上面準備飯菜。

房間里還有聲息監控器,如果半夜房裡沒有呼吸的聲音,辦公室值班人員會上樓來看看。像這樣特殊的公寓在整個大樓上下僅有十套。

在這幢老年公寓樓還住著我的一位老朋友鍈姐,我們順便去探望她。三周前她半夜突然左耳穿孔流血,是感冒後未及時服用抗菌素引起的感染。

她連忙按了床頭的警齡,大樓辦公室的值班人員立即到她房間來,他們見狀撥通了911報警電話,救護車風馳電擎地趕來,看了急診,住了三天醫院才回家休養。

因為她很虛弱,她的老伴正回國探親,辦公室根據她的具體困難,每天派人免費幫她打掃房間、洗頭洗澡等,一日三餐可以向公寓的食堂預先訂購,一頓大約6加元左右,一個月里每天的菜單翻花樣,營養搭配得不錯。鍈姐感慨地對我們說:「我現在真心體會到老人公寓的好!」

雲妹聽了鍈姐的生活後,為她丈夫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感到欣慰。我們旁觀者也為他們高興,加拿大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令人感動!


講道理,我在國內生活了十五年,我都說不出中國這個國家好不好。

更別說我才在加拿大住了七年。


氣候太差了 一年四季除了短暫的夏天 其餘都是冬天 不過工作壓力小 生活質量可能會高些 然而再過一兩年 入籍後我就打算回國了。。。


謝邀。

但是你這個問題提問得沒有具體意義。首先,你沒有闡明自己想問的是哪方面。其次,每一個人對一個國家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可能別人覺得好但是你覺得不好。如果有人列舉了一系列不好的地方,你會因為別人的言論就放棄去那裡嗎?你怎麼知道別人不喜歡的地方你自己無法適應呢?

因此,自己實際慢慢體會最重要了。


這個話題太太太大啦。。。。

世界沒有天堂,任何一個國家和城市都有好和不好,但是加拿大我感覺最好的地方大概就是沒有那麼多加班,還有生活沒有那麼大壓力,不用考慮學區房之類的問題吧

我的微信公號裡面有具體的各種加拿大和國內生活對比,可以供你參考。公號ID:酸甜苦辣加拿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