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干社會公益事業的,也算小有成就,但是沒有收入,我媽在我出生後就去美國了,從來沒管過我和姐姐,而且我爸工作忙,也不管我們,我和姐姐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即使生活在城市,我們的性質也跟留守兒童差不多,不過還好爺爺奶奶以前是在大學工作,生活還過得去。

小時候我爸為了減輕爺爺奶奶的負擔把我們送到一個比較偏遠的山區生活了三年,但是那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每次院子里丟了東西,都怪我和姐姐,可是我們根本沒偷,然後她們就說我們說謊,然後她們就開始打,我們不得已承認了,然後一次次的惡性循環,還有一次她們因為我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而把我大晚上趕出去。這些經歷稱不上是苦難,但是我真的打心底痛恨那些人,那個地方,我知道這不是我爸的錯,但是我也不會喜歡他。

後來我爸和我美國的媽媽離婚了,娶了另一位媽媽,但是新媽媽和我爸的工作性質一樣,我很少見到她,自然也沒什麼感情,可是我爸要求我們去愛新媽媽,我該怎麼處理這種關係?(其實她也非常好,就是有些出世,但是媽媽這個詞對我來說僅僅是名詞)

我在學校時經常一整天都不說話,明明很孤獨卻對人冷漠,也許是自己無處不在的自卑。。。。。。


這份傷害給了你什麼禮物,另外,也影響了你目前的什麼生活狀態?你希望父母怎麼作你更快樂?如果處理好這個傷害,你覺得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
這不是一件你問一個問題、獲得幾個答案就能解決疑惑或解脫那麼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很強烈的動機想要去療愈自己曾經受傷的這個部分,建議還是尋找專業的支持,做穩定的規劃,在可靠的關係的陪伴下,逐漸找到你自己的答案。祝福。

對於自己的父母 我們可以盡量的選擇原諒


把你對父母的責任盡到就是,至於更多的,看你自己吧!傷害,很多人都會有,的確很難抹去,回想起都是恨,悲,無助。我想說保持自己應該有的,本來美好的心。警惕那些可能的傷害,生活向前看,找你信任的人一起生活,多想想關於信任的問題,自己的,別人的,要堅信美好依然有。
我的觀點可能並不太符合主流,所以你隨便聽聽,不用信。我的原則是,你對我好所以我對你好。親情和血緣關係不那麼大。所以呢,你媽不愛你們,只愛自己。

你爸,做慈善,看上去偉大,但是沒有安頓好後方的慈善就是沽名釣譽,更別說什麼仙一般的後媽,都是扯淡,說白了就是自私。

你看王菲,很仙,所以現在很有爭議,但是人家對自己家孩子可是百分百呀。所以仙和愛孩子沒有衝突。所以如果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就是有問題,就是自私,假正經,沽名釣譽。連自己的孩子都TM不愛,你說你愛世人,你怎麼不去死呀!但是怎麼辦?我真的不好說,但是我覺得你應該和你的父親談一下,如果不行,那麼就分開過吧。就和鄰居一樣,挺好,自在。另外有點奇怪,一個沒收入的人離婚的時候是怎麼得到兩個孩子的撫養權的?最後,祝好運。
抱抱。如果你忽視你的父母,你的創傷就永遠不可能癒合。一段心路。你可以在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下,重新建構和父母的聯繫,接受父母給予自己生命的恩情。他們當初一定是因為愛,才會結合,才會有了你和姐姐。父母離異,父母未曾盡到自己的養育責任,這是他們的責任,這是他們的功課。把屬於他們的責任,憤怒留給他們,交還給他們。你擁有自己的生命,你擁有自己的力量,你要去創建的是自己的人生。

至於父母要求你們愛新媽媽,愛,從來都是上一代給下一代的,下一代對上一代只有敬。 但他不明白 你也無需和他爭執,反正我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愛說可以強迫的。

祝好。
謝邀!從小在爹媽關愛下長大,不知道被忽視是啥感覺。(希望這個答案發出去後不會被打)

你要明白你想要什麼,一個人要獨立,你也要理解你的父母


休養中,用心碼下的文字,希望題主能認真看完。

我沒法給你答案,沒有指導性的1.2.3條,它不是工作照著去做,執行能力強就可以完成,更多時候它是一種感悟力,從別人的路別人的故事裡找到力量。

每次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被父母,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孩子,很多時候我就只能旁觀著,我會有擔憂我會有無力,然而除了管好自己,誰又有能力改變和影響他人的思維?

我從最初覺得自己是拯救者,試圖平復安撫一樣被他的原生家庭傷害,忽略,粗暴對待的前夫(他只是成長過程中精神上受控制和被粗暴對待)後來,我發現我拯救不了他,反而備受傷害,轉而我明白我只能做我兒子眼裡民主和可信賴的媽媽,後來,孩子的教育我也插不上手了。

然後,我工作中遇到這樣的學生的時候,我總是擔憂我的孩子在那個不太平和的家庭里以後會不會有這些心理問題,他有人可訴說有人會引導他麽?我總是希望能減輕一點心理負擔,所以對這些學生多一些關注和引導,然後有個學生開始糾纏我……

後來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試圖拯救別人,遇到掉進坑裡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離他。

寫到這裡,我不知道你多大,是否足夠理性看待和理解這些文字?知乎從來都是要政治正確,咬人的狗也挺多,我也是做好了萬一被咬的心裡準備。

人一旦佔領道德高地,最後就會變得虛無,走上神壇就很難接地氣。就像你的父親做著公益事業,他會被那些被他幫助過的人供上神壇,然而犧牲了自己的子女和家庭的既得利益。這是他選擇的人生和責任,這也是為什麼你父母會分道揚鑣的原因,你的父親出世,你的母親在你父親眼裡俗不可耐,你父親在你母親眼裡也應該是個徒有虛名卻對家庭毫無責任心的男人。現在的媽媽其實更適合你父親,因為一樣出世,畢竟為大家舍小家這種道德高度,你懂的。

這世上唯一的不公平在於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在於無論多麼糟糕多麼不合格的父母,依然要感謝他們給了你生命。

童年的傷害,我知道它永遠會在,那個被誤解被中傷,那個孱弱無力的,被父母丟到偏遠山區的,跟父母之間永遠沒能有的和諧親密的缺憾和憤懣永遠都在。但是,這世上誰不是帶著傷害在奔跑,誰不是負重在前行?跟自己和解,跟傷害和解這是一生中最漫長最艱難的修行。

萬事有利有弊,我也是因為父親的政治前途被父母丟到農村長大的孩子,這種總覺得自己多餘,寄人籬下的童年陰影在我並不成熟的年紀,它影響著我人生很多很多抉擇,大到擇偶婚姻,小到大學專業……

然而現在看來,它一樣帶給我很多益處,因為童年經歷我更富有同情心更包容,更善於察言觀色更獨立自主……

時光無法倒流,過去的經歷,都已經切實發生過,你沒有獨立能力的時候,除了接受和忍耐沒有第二條路。人性有時候說得功利一些,拋開情感,家庭也一樣,無非就是誰底氣足誰的話更有分量。

如果是學生,好好學習,如果是上班族,好好工作,當你有了更多選擇權的時候,願不願意喊她媽媽,那是你說了算的事情,你發自內心接受她,喊她媽媽和被你父親逼著喊媽媽,感受是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