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希望能知道古代(所有古代,最好在明之前,明朝及之後也行,但更好奇前者)有關於政治、思想、文化、風俗、語言等的古今之變,今古孰是的討論,最好能告知古文出處,謝謝。


想到哪兒說那兒。我的回答和題主的要求不一致,但是,我自己很喜歡這個問題。

先秦時期,諸侯國的變法。漢代初年,儒家和道家。西漢末年,王莽恢復周禮失敗。

東漢末年,九品中正制出現,算是對抗大地主的一次有效也是有限的嘗試。

魏晉南北朝,佛家和道家。竹林是道家在主流意識形態的絕唱,而北方已經被佛教逐漸佔領。唐代,科舉是一次創舉,為打擊大地主奠定了基礎!還有,對門閥世族的打擊,但是並不成功。在地域管理上,對南方雲貴等地,創造了羈縻州制度。宋代,慶曆新政,然後是王安石變法,都是試圖對大地主對抗。所有權力收回中央。元代,其實比較遺憾,沒能發展。明代,為了對抗大地主,朱元璋甚至廢除宰相,發明內閣。發現內閣和宰相沒區別後,又培養了官宦來對抗內閣。繼續嘗試改土歸流,嘗試一條鞭法。結果大家都知道。清,繼承明代制度,但是更加註重實效。民國,最牛逼的事情,是中央財政制度的建立。今天,應該說營改增的稅制改革,把王安石張居正和四阿哥的理想真正實現了。

很有趣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非常大。所以,我就只選一個切入點:「士」如何對待死亡的態度是如何變化的。

首先,什麼是「士」?引用高中課本上一張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士是這個封建制度中的最小的貴族。這個以「宗法制」為核心,而建立的「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到了西周晚期開始分崩離析,很多沒落卻個人能力非凡的士,周遊列國,希望碰上英明賢主,得以重用,擇木而棲。之後隨著漢代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的變遷,士階層的流動性越發顯著,士的特點也發生巨大變化。但總體來說,他們的社會地位或者說社會起步地位仍舊是下圖中第四階層。

而我想說的就是這一部分人對待死亡的觀念的變遷。

上古對於死亡的觀念和我們現在是很不同的。現代人非常惜命,而古代尤其上古不是。你看《史記》里《刺客列傳》,沉鬱和悲壯之下,你會驚奇於:「啊?!這個人就這樣就自殺了嗎?」

這種自殺「隨意」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吧,

你的朋友告訴你,他要去刺殺希特勒,但是需要假借「獻上你的人頭」來接近希特勒。於是你二話不說,自殺了。

一個朋友告訴了你一個重要機密,他臨走前又囑咐了你一句不要說,你為表示自己為人靠譜、清白可信,自殺了。

估計有些小夥伴看到這裡表情是這樣的:

這真的是因為他們不珍惜生命,而是由於上古時代的士階層和之後的士階層看待生死的方式差別巨大。上古時代的「士」,重然諾,輕生死。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也。後代的士逐漸演變成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

而對生死觀念演變的原因,包括士階層組成的變化、選拔制度的變遷、市民經濟和市民文學的興起有關。很多宏大的主題被解構了,蕩氣迴腸的士為知己者死成為了細碎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上古的士

後來的士

古人喜歡說「人心不古」 喜歡「法古」,他們尊崇的具體說來是堯舜禹時代的古。似乎所有的文化和宗教里,都願意相信,在最初的最初,人類擁有最完美和最聖潔的靈魂和制度。而之後,大道衰微,人心不古。

其實,很難說蕩氣迴腸和細碎精緻哪一種更好。但前一種利他性更強,後一種利己性更強。社會學之父德爾凱姆在《自殺論》一書中,曾經專門討論過人類在不同的文化中如何處理自身與死亡之間的關係。在此,給其他知友一些思路,可以以「士」階層對待死亡的態度為一個切入點來研究從上古到中古到近代,社會文化的變遷。


古人說的最多的,應該就是秦朝了。為什麼呢?因為秦朝實在是太有代表性了,可以借這一個朝代說出很多道理來。一切論古都為諷今,這是一切論古文的前提,沒有例外。從戰國時的秦國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幾代處心積慮的發展終於達到最強「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以至於「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賈誼的《過秦論》非常形象地寫出來秦的創業之難,打拚之艱。而不僅僅從秦國的角度分析,人們的視野也落到過同時的六國上。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開篇一句話直接點出中心論點,直接說出六國的破滅之理。之後又對此論點進行對比,強化氣勢效果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蘇洵的《六國論》也對秦與六國的關係提出了獨特的論點。而且六國論是個話題,當時同朝之人對此寫了好幾篇文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下後人對秦的看法。秦終於滅了六國,一平天下,之後卻並沒有休養生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興土木。「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杜牧的《阿房宮賦》又提出了一個觀點,即積勞積怨最終又導致了秦的滅亡。你看,這才幾篇文章,都多少論點了?秦在後人里並不是一個朝代,而是一個典型。一個周期短到足以拿來做教訓的,盛衰如此的典型。這種思想貫穿《秦始皇本紀》全篇,闡述了了這位大譽大毀共同加身之人的一生。當然,寫秦的文章還有很多。我這裡舉出了一些即使我同學也能看懂的一些文章。如果想看更多,我可以給你指條路。雖然我看的也不是很多就是了。

你的問題不夠嚴謹啊!古人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樣,哪裡會知道什麼是「古今之變」?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重大的變革,變革前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深刻的巨變。

第一次是:殷周之變,中國由部落聯盟社會,變成了周王朝的分封制。

第二次是:周秦之變,中國由分封制封建王朝,變成了郡縣制。

第三次是:古今之變,中國由皇權專制社會,變成了人民民主專政。

變化雖然深刻,但是現在人們都還沒緩過神來,一大堆學者還在研究……


先秦時這種討論比較多,比較有名的孟子批判農家那一章。

論語中有一段也在談論這個問題,9.3章,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孔子說:「禮帽用麻布做成,這是傳統,今天禮帽是用絲綢做的,這樣節儉,我跟從大家的做法。在堂下行拜會禮,這是傳統,今天在堂上行拜會禮,對賓客不夠尊重,雖然大家都這樣做,我反對。」沒有傳統就一定是好,或者今天就一定是對這回事,變與不變誰好,不可一概而論,而是對具體問題理性的分析,才可得出結論。

歷史上最有名的變與不變之爭應該是北宋的新舊兩黨之爭吧,兩派人唇槍舌戰,留下的史料應該不少,有興趣可以去找找。

然後到了清未,革命和改良之爭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都還有人討論,這方面的文章就更多了。令我印象最深的話是梁啟超的一句話,他說「與清延之戰,猶是第二義,第一義是死戰革命黨人」(這裡的戰不是戰爭的戰,是論戰的戰)。

總的來說,中國人有個意識就是世變法亦變。中國有保守派,但幾乎沒有守舊派。不管是對政治的改變,還是新的思想文化的產生,中國人都持正面的態度。比如在其它國家都有個獨大的宗教,而在中國多種宗教並存也不會因此惹來麻煩,中國人不會對異於自己的思想的人產生仇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