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打哪?有沒有什麼記憶深刻的工具?

說出你的故事(手動滑稽)


千萬別打自己閨女,不然她會恨你一輩子。

我現在看到我爸在家,就基本不說話

有什麼事都不會和他說

小時候幾乎每天都挨打,調皮是真的,但有的時候被打的原因我自己都不知道,打的我莫名其妙

我老哥跟我玩,我的腦袋不小心撞到桌角上,哭後挨打的尼瑪是我

原因是因為我爸嫌我哭了????

腦袋咣一下磕桌角上別說小孩了,要擱現在我也會哭上幾聲啊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就有過報復心理,小時候把老爸的紫砂壺偷出來,拿小尿盆在裡面灌水,作案工具當場被發現,結果又是一頓毒打

或多或少還有一些,我就不在這丟人了


我覺得吧,在被打這事上,我的經驗算是相當豐富,並且細細想來,我覺得我一出生肯定是把石膚這個天賦技能點滿了。

我媽:還不能被打的時候,罰貼著門板站軍姿;大點了,拿腳踹;再大幾歲,武裝帶(還會特意問我要星星還是要框框);上初高中,棗木齊眉棍(我初二就一米七五了,長得人高馬大身材魁梧,還抗揍),嗯,打斷了,然後就扔了,我該慶幸我媽沒練過菲律賓短棍;上大學(專業自由搏擊)後倒是沒打過我,反正。。。。也打不動,最近一次打我是在17年的4月底,因為五一要去山東見我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順便見下未來婆子媽,收拾行李的時候我媽非得讓我帶上她給我買的破洞牛仔褲,說見未來婆子媽一定要穿得時尚,否則會被嫌土裡土氣(我媽覺得我平時穿的運動裝太土氣),我嫌麻煩,堅決不帶,然後我媽看我不聽她話,就一個側踹踹過來,我拿肚子一擋,我紋絲不動,反倒把我媽震得噔噔噔後退幾步(在專業里練抗擊打的時候又不是沒練過腹部抗擊打),我一時間沒忍住就笑了,我媽立馬惱羞成怒撲過來就撓了我一爪。

我爸:在我還不能被打的時候,彈我一個殼轉(腦瓜崩)我就哭得汪啊汪的;再大點,就擰我;上小學了,就開始用大扇子打我,但很費扇子,經常是一下下去扇子就飛了半截,打我一頓要費七八把扇子(普通竹扇);又拿量衣服的尺子打我,然後尺子斷了;又拿鐵衣架抽我,然後衣架彎了;初中,什麼皮帶啦,摺疊凳啦,實心鐵晾衣桿啦;高中,又準備故技重施拿皮帶抽我,但我那個時候正好在練泰拳,抽上面,我就用肘擋,抽腿,我就用膝蓋擋,不疼還練反應;後來抓著我的頭髮往茶几上磕,結果茶几被我腦袋磕裂紋了;我記得我爸最後一次試圖用東西打我是在高二,正準備拿實心鐵晾衣桿來抽我,被我一把奪過來抓住兩端,直接掰成了九十度。從那以後我爸就基本上只BB我了,當然,也有幾次試圖撓我和擰我,但也被我抓住手腕動不了。再後來我大學畢業我爸那個時候更年期,天天跟我找茬,我偷偷跟我媽說:媽,我知道我爸現在更年期,但他再這麼找我茬我怕我哪天真忍不住了要打他。我媽勸我:莫莫莫,你想哈看,你爸那體格受得住你一拳邁?你一拳下去他進醫院了還不是我們伺候!我轉念一想,一拍大腿:媽你說得很有道理啊!那還是算了!


我媽媽在剛結婚時,因為結婚沒錢,被婆婆毆打,被媽媽嫌棄,被親兄弟姊妹謾罵,被小姑子小叔叔嘲諷。

我爸爸在異地打工,周末回家還幫著自己家裡人嫌棄我媽媽。

媽媽那時候不到20歲。

然後她就性格越來越內向自卑,生了我之後,對我更加偏激易怒。

我小時候幾乎天天都會被打,從皮帶,到衣架,到鐵的撐衣桿。

風扇忘了關,一頓打

放了學在外面吃零食,一頓打

成績沒考好,一頓打

跟朋友出去玩,一頓打

偷偷看課外書,一頓打

挑食,一頓打

她被婆婆欺負了,就會絞盡腦汁找芝麻大點的小事來打我。

如果我哭了,認錯,就會稍微打輕一點。如果我咬緊牙關不哭不認錯,就會被打到全身鮮血淋漓,全是血痕。

我小時候也是個倔脾氣,就是不服氣,只能換來爸爸媽媽的混合雙打。

直到現在,二十多歲的我身上還有幾條去不了的疤。

現在過了這麼多年,我跟媽媽聊天的時候說起這種事,我媽媽也有點抱歉:「是啊當年心情不好,只好發泄到你身上啦,如果你想報仇,就來打我幾巴掌唄。」

「你小時候太乖啦,想找你發脾氣都沒借口,只能隨便找理由打你啦」

「以前背著你做飯,不想背了,就掐你,你又憨憨的也不哭,就用力掐你,你一哭,他們就會把你抱走哈哈哈」

她說的很輕鬆。

但是對我而言,童年就是噩夢一樣的存在,每次想到都會哭。

以前會被我媽媽拿著棍子打到大街上,鄰居全都知道。

我媽媽也把我的所有書本,書包,衣服全部扔到樓下,逼著我自己一樣一樣自己撿回來。

其實我是獨生女,也知道爸爸媽媽很愛我,但是從小到大就沒有任何的安全感。

不敢交朋友,因為好害怕我哪裡做的不對他們會生氣。

不敢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見解。

甚至連出去吃飯都不敢自己點菜。

我平時看起來跟普通人沒什麼不一樣,但是有時候心裡受過的傷只有自己才懂。

很多同事同學都覺得我情商高,但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活得好累,總是習慣性察言觀色,謹小慎微,他們稍微挑一下眉,變一下臉我就會膽戰心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裡又說錯了做錯了。

慢慢的就學會了一些心理學,第一次見面就基本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喜好,跟她相處的方式。

有時候感覺自己好虛偽,好涼薄。

不相信感情,也沒有真正的感情,所有的關心和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裝出來的。

除了自己,誰都不愛。

還有一個表現就是看起來很正能量吧。

不知道該怎麼表述,就是看起來很陽光,很沒有經歷過磨難的那種。

打個比方:每個人都有一些負能量,有些人發泄負能量的方法是去跟人吐槽,或者大聲喊出來,或者玩刺激的遊戲。

如果把我比做一隻狗,負能量就是我拉出來的粑粑。

我如果隨地拉粑粑,我的主人就會打我。

如果我把粑粑弄不見了,地上乾乾淨淨的,主人就會誇我。

那我每次拉了粑粑就會拚命舔乾淨,以避免主人的毆打,得到主人的誇獎。

所以我的負能量都拚命埋在肚子里。

如果積累到一定程度,想要爆發,可能就成了抑鬱症吧?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抑鬱症,不過世界這麼美好,我應該是捨不得離開的。

總的來說,小時候經常挨打,現在的我不自信,敏感多疑,好猜忌,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

還有一點,就是會虐待動物。

我以前養了一隻小奶貓,我覺得毛茸茸的也太可愛了,我發誓一定會好好對它。

後來養了才幾個小時,給它準備的羊奶它不喝,還推倒了,但是我也不是特別生氣,但是有種想要暴虐的心情一直在我心底盤旋。

然後我捏著出生才一個月的奶貓的脖子,看著它掙扎的樣子,我覺得心裡好痛快。

那個時候有種想拿刀一點一點剮進它肉里的衝動。

後來突然發現:卧槽我這是怎麼了。

趕緊鬆了手,就好像失去理智,變得不是自己一樣,這個時候我才感覺電視上那些失手殺人後懵逼的場景不是假的了。

頓時感覺自己好可怕,趕緊把貓安撫安撫送人了。

好害怕自己再做出那樣的事情。

自從發現自己有這種暴力衝動以後,我就開始學禪修了,接觸了佛學,感覺性格溫和了很多,也不知道那種衝動是被暫時壓住了,還是消散了。

現在我還是有點膽小的,等我下次堅定一下,就去看看心理醫生,(現在好像有點怕,好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啊,再等等,等以前的事不那麼讓我傷心,我應該就會去看心理醫生了)

以後我生了孩子,一定一定不會去打她

對於她來說,父母就是她的宇宙,如果你也不能讓她信任,那麼她的宇宙就塌了。她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修復

我跟我爸爸媽媽現在關係還是很好啦。

我爸爸還是個暴脾氣,經常一言不合就跟我吵架,他一吵,我就比他更凶,他就梗著脖子不說話了,還有點老小孩的那種小可愛

我媽媽也很少跟親戚們來往,偶爾走走親戚,我爺爺奶奶對她也不錯,所以媽媽也變得溫柔善良

以前他們兩個的暴怒是被親戚的逼迫,生活的壓力造成的。

他們努力了好多年,從剛結婚時候的負債纍纍(一結婚就承擔了雙方家庭大大小小所有的開銷,我都不敢相信怎麼做到的),到現在一家三口的小康生活。

真的很不容易,不恨他們,也不怪他們,反而很心疼。

時間會改變一個人的吧。雖然他們真的給了我很難過很難過的一個童年,但是至少現在一家人在一起也還算幸福。希望歲月能善待他們

ps:壓力太大了,真的會讓人性格扭曲的


因為生了兩個女兒,我經常被問到,是不是捨不得打捨不得罵。

老大五歲,老二兩歲,我經常會發一些歲月靜好的朋友圈,也完全有條件假扮出一副"溫柔而堅定",對孩子不打不罵的好媽媽的樣子。

但是我必須負責任的跟大家坦白,我也會罵孩子,還會打她們。你還真的別不信,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媽五年多的心路歷程。

當媽媽第一式:

怎麼能打罵孩子呢?

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抱著軟綿綿的女兒,看著她的一雙大眼睛,真的能體會那種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感覺。根本無法想像有一天我會罵她甚至打她。

每次聽說誰打罵自己的孩子了,我心裡都會偷偷的翻個白眼,「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為什麼要打罵?這些人真無能!」

四年多前,啾啾剛一歲。每天晚上總能聽見樓上有孩子的哭聲和她媽媽的責罵聲。某天孩子的哭聲、母親的罵聲出奇的大。我忍不住上樓敲門。那天恰巧是感恩節,管完閑事後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

當時自己也還是一個新媽媽,完全無法理解這種行為。跟樓上媽媽隔著門對話的時候,我眼淚止不住流。

當媽媽進階式:孩子偶爾打罵一下,有關係嗎?

太陽底下真是沒有新鮮事,多管閑事後的第三年,我也做了回忍不住吼孩子的那種媽。

那是我剛生完老二才一個多月的時候,現在回過頭看,當時我就是純粹的在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次罵孩子的經歷,我之前寫過:我家老大,突然變成了小嬰兒)

坦白說,我也做過靈魂拷問,也懊惱為什麼會這樣失控,但我算是想明白了,咱當媽的人真的不是機器,我們也有情緒、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

我們真的不要因為偶然的情緒失控,讓自己背上包袱,孩子偶爾被吼一吼,真的不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但我們更不能讓孩子成為我們宣洩情緒的出口,稍有不順意就打罵孩子,把打罵作為我們展示自己「教育存在感」的工具。

我認真做過檢討,每次本能地提高聲音責罵孩子,這種教育其實是無效的。孩子也會同步被帶入到一種失控的情緒中,兩個情緒失控的人,是不可能有理性溝通的。

孩子只記住了媽媽很瘋狂,自己很受傷。帶著強烈的抵觸情緒,我們提高聲音講的那些「道理」,他們根本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怎麼樣的」打罵「才有效?

前幾天圖圖媽寫過一篇文章,說到如何管孩子的問題(放養6年後,我才發現孩子自覺全靠管),我非常同意她的觀點:愛與信任是教育的基底,但在此之上,還有必須要給孩子明確好原則。

那問題就來了,明確原則,樹立規矩,到底應該怎麼做?

是不打不罵?還是又打又罵?

前面跟大家分享了,在打罵孩子這件事上我態度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熊孩子的討厭程度與日俱增,另一方面也是我們被所謂的「溫柔而堅定」給搞得挫敗感很強。

無數次,被熊孩子惹到炸毛,我都在剋制自己的情緒,努力蹲下來同她共情,跟她講道理。

結果呢?

熊孩子對於這些媽媽蹲下來、壓制聲調說的道理,慢慢產生了免疫。跟她說過的話,最多起一天作用,第二天該熊還是熊。

因為對於她來說,這樣的「講道理」,沒有讓她感受到任何的「痛」!

直到老大四歲的時候,我們家出現了這個:

我和老公達成過共識:

絕不用戒尺作為我們發泄情緒的工具

戒尺一旦出場,就代表著有人觸碰了家裡規矩的底線。大人犯了同樣的錯,也一樣要接受戒尺的懲罰。戒尺懲戒不是裝樣子,一定要打痛。要讓孩子懂得,錯了就要承擔後果。

戒尺進家之後,使用率並不算太高。但它每次出場,我們都不會手下留情,一定是要孩子伸出手來,打到痛的。

這種手心的痛,孩子會深深記住。

這種痛讓孩子慢慢明白,家裡的規則要好好遵守,家裡的底線絕對不能破。

啾啾最近一次被打,是兩個月前。她趁著我在廚房的空擋,偷偷拿剪刀把妹妹左眼的睫毛剪了。看到她拿著剪刀對著妹妹的眼睛,我那一瞬間真的渾身一震。這件事太危險了,一定要懲戒了。

跟她平靜的說完道理,我拿出戒尺,讓她把手心伸出來,用力打了三下。小姑娘肯定是疼的,本來很鎮定地臉立馬變了顏色,哇地哭了出來。

戒尺在我家出現得並不頻繁,但僅有的幾次使用,是真的觸及到了我的底線。像用剪刀對著妹妹的眼睛這件事,真的太危險了,所以一定要一次性讓她記住,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更要讓她明白,犯了錯,就要承擔後果。

我們也慢慢悟到,對孩子的訓誡,也是需要一些形式主義的。大人口中的道理是無法真正威懾到他們的。

「這個形式」對於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來說,可能是這一把放在客廳高處的戒尺。以後可能會變成學校的規定,再以後會是公民的道德、國家的法規……直到這些威懾逐漸內化成女兒做人的基本底線。

我知道寫到這裡,難免會有人跑出來質疑我的這種做法,但我仍然堅持,要用有形式感的方式,做好女兒的底線教育。

最後我想說,給孩子建立規則,絕不能不打不罵不懲罰。但是以發泄情緒為目的的打打罵罵,給孩子帶來的只有傷害。

熊孩子難斗,不管男女都討厭,老母親們任重道遠。

--THE END--


我小時候是被打著長大的,額,怎麼說呢,身為一個女孩子,還是建議家長盡量不要通過武力解決問題。被打的話,的確讓我變得更堅強,很多時候比男生更決絕果斷、乾淨利落。我為什麼說不同意呢,因為儘管我愛我的母親,但是小時候被打,自己哭的喘不過來氣的感覺依然讓我後怕,我也沒有明白為什麼做這些事情會得到一頓暴打,不明白前因後果,所以我學會了隱藏事實,學會了撒謊叛逆,我覺得這樣會讓我免遭挨打。我學會了和母親一樣暴力的去解決一件事,因為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我被打之後會哭的很厲害,哭到喘不過氣,但媽媽會告訴我不能哭,可是這種惡性循環會讓我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學會了面對一件事自卑孤單,甚至懦弱。我知道這些性格的形成,不一定都和挨打有關,我也盡量告訴自己,我的父母在自己的那個階層上教育上,他們用了最大的努力去愛我,可每當我想到那種挨打的滋味,就會越來越委屈與敏感。

我想告訴家長們,不要去打一個孩子,他們是一張白紙,你教會他生命中寶貴的品質,勇敢善良堅強等等,他會懂得,需要很多方法,更需要言傳身教,這或許是教育需要學習的原因吧。

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在當老師時,經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想學習,不願意讀書。我看到的是,他們是孩子在讀書學習時,他們自己還在刷抖音看電視,你的孩子不會比你更聰明,他們在你這個年紀,面臨的誘惑更大,壓力更多,自卑自負各類負面情緒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暴露的越來越多,不要去責怪他們,而是去主動學習教育。生而教,父母們任道重遠,在這個時代,人類需要更進步發展,生育繁衍重要,更重要的是教育一個優秀的孩子。他們未來將會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更堅強韌性的走完生命的旅程,這些品質才是帶給他們最好東西。

抱歉講多了,講到女孩子小時候挨打,我看到了很多人教育問題。如果可以,請把你的孩子,當作小時候的你,重新回到過去,你希望以怎樣的方式去告訴一個你,你的是非對錯。我們都是第一次生而為人,都是第一次承擔著生命的責任,扮演各類社會角色,我們互相慰藉、互相療傷,互相陪伴經歷一生。願你幸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