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際交往和人說話時總是去加上「據我所知」、「我覺得」、「我個人認為」、「可能」等前綴,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我曾經和日常生活中的人說話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畫風,可是得到的都是比較負面的評價。有些人覺得我這樣說話是不夠自信的體現,有些人又覺得我是在刻意與他人保持距離感不近人情,有些人甚至說我這樣是一種傲慢。還是說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嚴謹的說話態度根本就是大炮打蚊子小題大做?


我個人認為,甜粽子可能不太適合我的口味,吃不慣

你覺得,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平時說話就這樣?還是我不自信?還是我不近人情?

如果我直接說【甜粽子很難吃】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

PS:我拿粽子舉例已經是很輕微的事情了。


這是職場社交術語,當然很多人也用來表示自己不摻雜任何案例的個人想法。

你不自信是真的,畢竟這種問題你都要拿來問,等到別人說你這樣不是自信的體現,你點頭笑笑繼續這麼做,他下次就不會這麼說了~


我平日里說話也是經常加上「我覺得」 「我認為」的。

首先它是一種習慣。

溝通前提在於,溝通的各方是平等的。加上這些,意在強調是我個人看法,並不會強加於他人。

再說簡單一點,我只是說出我的看法,並強調這只是我的看法,並不強迫在座的各位去接受。

其實更重要的是你的看法,這種用詞上的推敲,實際意義並不是非常的大。

如何能擁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能夠屏蔽一些不必要的語氣助詞,能夠直接聽懂別人說的話它本身的意思,反而更重要一些。

當然只是我個人看法,最後還是得看與你對話的那個人,他是偏理性一些,還是偏感性一些。

細節上恰到好處的拿捏,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據我所知」會讓人覺得說話太正式。

「我覺得」會讓人覺得太自我。

「我個人認為」會讓人覺得太拿腔拿調。

「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態度過於敷衍,不實在。

然而,然而,如果換了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來講這些話,那麼:

「據我所知」會讓人覺得說話很嚴謹。

「我覺得」會讓覺得很自信。

「我個人認為」會讓人覺得很謙遜。

「可能」會讓人覺得很認真,很負責,不亂講。

人際交往不僅僅是你的問題,也是別人的問題。

這些措辭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你看我很喜歡說「問題」,可我不在意。


我個人認為,這跟自不自信關係不大,而是一種性格謹慎的表現。這種說話方式,即使說錯話了,也能把得罪他人的程度降到最低。

比如說,我問某人,某部電影好不好看,他說「我覺得不好看」,那麼我會覺得這只是他的主觀意見,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見。那麼即使我是覺得這部電影好看的,也不會太在意我的看法。

但如果他直接說「不好看」,那麼我就會認為他覺得這電影是客觀上的不好看,其他人也會覺得不好看。如果我是覺得這部電影好看的,我就會覺得他的意見也包含了我的意見在內,容易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


個人也會這樣說話。

我覺得這裡面就沒什麼自信不自信的問題。我的理解是——我作為一個人,我的認知畢竟是有限的,我之所以這樣說話是對自己、對自己的話、也是對別人負責。

我在想另一個問題,那些說你不自信的人是因為什麼這樣說?我想到兩點∶第一,你的語氣、肢體語言、狀態等給人一種不自信的感覺,而不是單純話語的內容;第二,有的人比較「自負」,覺得別人的說話習慣自己不能接受,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光是你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話語的純內容相比於自己的狀態、體貌、語氣的堅定等內容開講,後者更重要。


我就愛這麼說話。一是為了避免杠精,二是我也沒覺得我說的話就是真理,也沒有想要改變你的想法,你愛咋想就咋想,我愛咋覺得就咋覺得。

至於利弊,對我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了,因為這樣確實會少了很多人杠啊,沒有麻煩事上網衝浪都輕鬆很多。


說真的,大多數人一開始說話都不會習慣加一些什麼我個人認為這些話的。

直到被噴子噴怕了,才會習慣性的在說的話前加一句我個人認為。

比如我之前的表述方式大多數都是,

我不聽流行音樂

現在的表述方式硬生生的被噴子和杠精逼成了

我個人認為,流行音樂這種音樂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不是這種音樂不行,而是我主觀上不太能接受這種音樂形式。我覺得流行音樂的技術含量,相比於更加複雜的音樂來說,還是略遜一籌。當然流行音樂和其他音樂各有各的優勢,只是我個人更傾向於搖滾樂。

上面這麼多廢話,提取出來其實就是我不喜歡流行音樂的這個觀點。這是他的弊

但如果不寫這些,相信我,無數多的人看見你不聽流行音樂這幾個字,就會直接衝到評論區質問你。加一句我個人認為,能讓你和杠精對線的時候佔據一些優勢

說白了,太多天天沒事兒乾的人站在制高點挑刺了,弄的大家說話越來越繁瑣。


語言組織要分語言環境,包括交流對象和話題性質。不能大多語境都這樣引用,因為這種包含個人意志的表達,實際上適合比較嚴肅話題的時候,比如開會,發表意見,公眾場合演講這些等。如果是日常交流,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的嘮嗑拉家常這些,這些用語就顯得有距離感,缺乏親切。因為很多時候就是擺龍門陣一樣聊天,就應該隨意一些,各抒己見,沒必要這樣嚴肅的作文式的論述。

有時候這樣表達顯得比較嚴謹,認真。只是還是應該區分一下,總是這樣就是顯得刻意了。


據我所知,明天要開學,

明天要開學。

我覺得華為手機要完蛋,

華為手機要完蛋。

我個人認為豆腐腦比豆花好吃,

豆腐腦比豆花好吃。

你可能不太聰明,

你不太聰明。


「我個人認為」

這麼說話只代表你自己,沒有強加的意思,比較婉轉。

比「我代表中國,代表十三億」

委婉多了,畢竟只是一個普通人。


  1. 這類人,表象是,行事比較謹慎;

2. 內心缺乏自信,可以多嘗試挑戰新事物,經歷的多了,自然也就拋掉了這些字眼;

3. 結合別人的建議檢視自己的言行,若真有趕緊調整,身邊人就是我們的鏡子,珍惜給我們建議的人。


我覺得,這樣說話可能是為了預防出現一些杠精來和你杠,我個人認為這樣說話是可行的,據我所知效果還不錯。


我換個角度,給你開解一下。

你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負面評價么,說你不自信、不近人情、傲慢(這種無敵腦迴路)?

因為他們覺得你好欺負!因為你的客觀、謙遜、對人沒有攻擊性,讓他們覺得跟你說話可以沒有顧忌,很多人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下,下意識的就會有居高臨下的姿態。你要是態度囂張,逢杠必抬,他們絕不會這麼說,不是因為你自信了,而是他們自己覺得惹不起。

這樣的語言習慣是對的,大家都說了,你明白了道理,堅持去做就好了,真不必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尤其是這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對錯的。

再送上幾條,淹沒在這樣的聲音里的話,你看看是不是感覺相似:

上課從來不遲到,作業從來不晚交,你咋那麼賤呢,就你是老師的乖寶寶哈?

見人就說你好,又打招呼又點頭的,你咋那麼貧呢?

行人過馬路還等紅燈,你可是夠慫的。


就注意一下你想表達的立場唄。

如果想表達強硬,事實,客觀類型的事或者思想,就不需要用用這些前綴。

比如,

狗b,還錢!

太陽從東邊升起。

昨天下雨了。

如果表達的是害羞,猜想,主觀類型的,就可以用這些前綴

比如

我可能喜歡上你了。

我覺得母豬就是會上樹的。

據我所知,點贊的人一年內會升官發財,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就我自己的話,現實生活很少用(看,像不像就「我個人認為」,畢竟「我」很多言論確實不了別人)。

網上用的多些,純屬是為了預防摳字眼的杠精。

而且現在被逼到括弧裡面備註,諸如(我說的是大部分情況,極端事件另行討論)之類。


我個人認為——我僅代表我自己,不代表所有人。

可能——也許還有其他可能。

據我所知——我說的是我所驗證過的,不確定的也不胡說。

這麼說話不自信?這麼說話討人厭?

那咱換一種。

XXX一定(絕對、必須、肯定。。。)XXX——你閉嘴,別反駁,XXX一定XXX這是真理。你只需要按我說的想就可以了。

不可能!——你說的就是錯的,閉嘴吧。

你不懂!——我說的就是真理!你真沒見識!


我覺得是利大於弊,我個人認為所有人的認知都不能保證全面和正確,所以我們向他人闡述觀點的時候要告訴他這是據我所知得出來的結論,而不是完全保證客觀。可能就這個理由了吧。


不要刻意去追究這些前綴,而要從你說話想表達的內容出發。有的地方放這些前綴合適,有的地方放就不合適。

嚴謹的說法是人成熟的一種表現。不要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人活著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別人而活。


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在將觀點中的不確定因素拋給對方,雖然對方大概率會喜歡獨立思考問題,但是又有誰不喜歡對某問題有個直接的參考建議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