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回答


應該認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辭彙量還是清晰的邏輯。


提高辭彙量有兩種辦法。

一是看書,看各種古籍各種著作,也包括看現在流行什麼辭彙。必須要理解這些辭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淵源,否則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拿去用的話很可能鬧笑話,例如,杯弓蛇影這成語有多少變種你知道么?如果你覺得這樣書獃子式的考究沒用,那在你寫作時,發現使用杯弓蛇影會讓語感微妙,你又如何解決呢?

二是看字典,當你對文字研究得夠多,就可以自己造詞來用,這較第一點更難,但也並非大成境界才能施展。寫作時對於辭彙量的要求是多方面形成的,如果寫作技巧低,意思直白內涵低,對辭彙量的要求就低。

好比我現在寫的這個回答,沒用技巧也極其直白,不需要太多的辭彙量,小學生都能寫出差不多的來,可如果要寫得有美感,有韻味,有值得嚼味之處,那辭彙量的要求就相應提高——「嚼味之處」這四個字的辭彙就是我現造的,使用了我對「咬文嚼字」、結構助詞、語感等相關的理解,結合前後文和我要表達的意思,最終決定採用四個字的格式再摘取這四個字放進去。別以為這是自誇,給文盲半文盲中小學生之類看這四個字不一定理解我想表達什麼,讓這些人去表達相同的意思也不會和我有近似的辭彙,因此,決定用什麼文字辭彙還得考慮到讀者,這影響到讀者是否覺得你在賣弄,是否在生搬硬套,是否在故弄玄虛。

再有一種情況,同樣的意思,有時候用不同的詞有不同的感受,例如,上學時就學過「彷彿」「宛如」「如同」「似乎」「近似」「大概」「約莫」「大約」等等辭彙,相信許多人曾經為此費解,為何會有這麼一堆看起來可以互相替代的詞,等到自己認真寫作,卻由於語境反而覺得這種詞還不夠用,膩歪自己為什麼挑剔——這種情況就應該自己造詞,好比「宛如」常用在雅緻的地方,這詞里的「如」字已經足夠表達意思,「宛」字則提供情感色彩,考究起來,能發現這詞的起源複雜,甚至追溯到詩經的宛然左辟。

應當這麼理解造詞——我們之所以能互相理解對方使用的字詞,是因為同出一源,所以,追溯字詞的源頭十分必要,找到大家為何能理解出相同的意思,也就避免了歧義,才可以造出真正適用的詞。仍拿「宛如」舉例,詩經里描寫女子委屈順從地「宛然左辟」衍生出了「宛」字的一種含義,而「宛」字又有被用作地名的,後者被大量記載在百度百科裡,假設一個人看了百度百科認為主流是後者而不知前者,便理解不了拿宛字造的其他諸如宛若宛轉這類詞的意思。(多說一句百度百科對這篇詩經的解釋都是什麼鬼,什麼貴婦人扭動腰肢左轉身,宛然左辟顯然是寫縫衣女委屈順從往左避讓的樣子,春秋戰國時右為尊,貴婦人往左避讓給鬼啊)

總的來說,如果看的書足夠豐富足夠多,很難遇上感覺自己辭彙量不足的情況。


有兩個辦法,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寫作,辭彙量不夠就用簡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比如,多少前輩篳路襤褸開疆拓土,為我們打下盛世基業。

簡單詞就可以寫成:

多少老前輩用一生的辛勤努力和無私付出,為我們現在的一切奠定了基礎。

這種辦法可以用於一時,能暫時解決放下的需求。但是還不夠,那就是第二種辦法。

兩個字,一個是讀,一個是寫。

多讀書,多學習,多參考別人文章怎麼寫的。還有寫作是個慢功夫苦功夫,得用很久很久才能練出來,而且上不封頂。看的多了,這得多了,辭彙量就不是要擔心的問題了。但會有更多其他問題,哈哈哈


大量的閱讀,會增加你和詞語接觸的機會,但不一定會讓辭彙走入你的腦中。

還要能善於辨析辭彙,體會辭彙的差異,然後多運用,你就能提高辭彙量。


  • 這個時候就凸顯,唐詩三百首的含義了
  • 多讀書,尤其是成語,出口成章也是靠成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