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說千萬別去做文案,也不要碰涉及到公眾號推文的工作。

我假期在某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公司負責寫所謂的「老師」講課的講稿和公眾號推廣文案、課程詳情頁文案之類的,還要到處抄襲別人的推文,重新排版,把題目改掉重新推出去。

它要求你必須把標題改成「這4個建議可以讓你的孩子受用一生」、「再不學會就晚了,解決夫妻吵架的關鍵點竟然是這樣」之類的莫名其妙令人噁心的東西。

然後文字必須特別通俗易懂,並且必須一句話空一行,不能寫一大段,也不能用比較不好理解的詞語,必須用是個人就看得懂的文字寫出來。

也就是說,

你的推文兩句話之間明明沒說完,

也要強行斷開。

你必須像這樣,

在逗號後面打一個空格。

而且一句話不可以太長。

我一開始寫推文的時候儘可能寫通俗易懂的文字,用幾乎把文言文都翻譯成白話文的方式從王陽明解釋禮記裡面「冬溫夏凊」的角度說人盡孝應該發自內心,然後被審核的人說太專業,別人看不懂,我當場就迷惑了。

後來我看了這個公眾號推的其他所謂「傳統文化」類推文,基本都是類似於雞湯一樣的東西,完全就是曲解古人的意思,隨意發揮,不需要嚴謹邏輯,只要看起來不用動腦。

而且寫這個的意義不在於寫的多好,而是要點擊量,要吸引人眼球。

還有就是「老師」的文案。有時候是「老師」自己大體寫一下,發給你改,然後你會發現他給你的東西都是來自百度百科,並且中間毫無邏輯。甚至有時候你把「老師」給的東西改多了還會被罵,理由是人家「老師」寫的還能有錯嗎x

之前我拿到課程詳情頁的文案,發現裡面錯誤很多,那時候我剛去,不懂裡面的內情x就把語病和標點改掉了,花了不少時間,最後被老闆罵了一頓改回了原來錯誤的樣子。比如六七十冊,他們寫的是六、七十冊,約數不用頓號,可是他們就是不聽。

綜上,總之做這種工作是侮辱文字,侮辱文學。


不請自來。

首先需要理清關係。文學愛好者,是讀者,是接受者,受到文學鼓舞關照,熱愛文學。文字工作者,是作者,生產者,生產鼓舞人的作品。二者大有不同。

當你把愛好作為職業,意味著要把它與生活掛鉤,要吃飯,買房,種種問題。而現實情況下,除去真正有天分者,多數人僅靠文字實難生存。大學文學理論教程里有個故事,舊時的貴族以拉馬車為時髦,偶爾拉一拉,強身健體,但真要付給他們工資,天天拉,他們是不願意的。

成為文字工作者,你需要每天坐在電腦前,設想故事,為情節人物抓耳撓腮,讀很多書,然後被那些偉大的作品搞得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寫作的材料,輕則抑鬱,重則那啥。不是恐懼,且看看詩人作家死亡率。寫作是對創造力的考驗,能讀不一定能創造,就像會吃飯不一定會做飯。

文學家清貧者居多,名利雙收者甚少,且眼下因為寫文章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寫得卻都不怎麼好。你熱愛文學,就不願意粗製濫造。精耕細作,超出少收益少。大作家,近的有得了諾獎卻支付不了北京房價的莫言,遠的有喝粥度日的曹雪芹。而且寫作不必成為職業選手,卡夫卡一生在銀行上班,佩索阿也是小職員,納博科夫在計程車上寫完了洛麗塔。你可以業餘寫寫,然後試試投稿。周作人說的嘛,寫作最好是有一份可供生活的職業。不必將全副身家壓在上面,這樣你有了壓力,會迎合讀者,商業,寫出變形的東西。違心之作,畢竟不是你熱愛文學的初衷。

綜上,不必為了愛好失去生活。寫可以寫,慢慢讀慢慢寫,或許有一天真的你寫出了很厲害的作品,到那時再考慮要不要成為職業寫作者也不遲。文學使人熱愛,是因為它是一個偉大的美夢,你在其中得到的感動都是你的。但就像談戀愛,不必因為感動而誤以為自己愛的就是它。


謝邀。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不應該。

我不是單純從事文字工作,而是專門從事文學工作。

我可以說我比大多數不從事文學工作的寫作者對寫作有更"專業"的理解和感受,也比大多數只從事文學工作而不寫作的人更知道寫作是什麼。

可是僅此而已,我的工作讓我對作者有更「客觀」的建議。

而我的生活,是空洞的。

我們有不少作者,是文學業內人士,你們讀他們的作品,大概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好教練是好教練,好運動員是好運動員,同時是好教練又是好運動員的,也有,但少。從概率上說,你喜歡寫作,犯不著冒這個險去從事文學工作。你想當運動員,結果把自己訓練成了教練。文學上的最可笑之事莫過於此。

這只是一個方面,文學工作中,還存在更多消解寫作「意義」的事存在。你喜歡寫作,但做了一個天天勸退寫作的工作。

這是你想要的嗎?是的話就去從事文學工作吧。


看見 @白鶴奴 答的,忍不住想來答一下

有機會從事這個並且自己真心喜歡的話就做吧。我就很羨慕像@白鶴奴 想幹啥幹啥

我也要想辦法以後干文字工作了,第一也是因為喜歡,第二嘛,反正年輕,機會也更多鴨


工科研究生,同學眼中的「文青」,喜歡閱讀、電影,今年疫情在家期間,起心動念,開始計劃寫非虛構的小說,不久就體會到深深的挫敗感,我確實沒有多少寫作的天分,很沮喪。印刷和網路,讓人了解到世間優秀的文學作品浩如煙海,而只有自己坐下來寫的那一刻,才知道要想在其中留下自己的東西,是多麼困難的事情。最後我也釋懷了,既然沒有這樣的才能,就輕鬆的憑興趣閱讀就好了。我喜歡黃永玉在《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裡面的一句話「認認真真地做一種事業,然後憑自己的興趣讀世上一切有趣的書」,單單是一個不與生存手段掛鉤的愛好,也許是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對待文學的適宜方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