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遇到過一個特別噁心的西班牙人,是我當時女朋友的房東。因為有些留學生為了方便,就沒有和西班牙房東簽合同,都是口頭協議,前女友也是這麼個情況。

所以在她提出搬家的時候,房東就千方百計找事情,想扣掉所有的押金。搬家的前一天還相處和平,噓寒問暖的,搬家當天提到押金的時候,就開始各種事兒。我們走之前把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他還是會以桌子舊了,床墊子髒了等等理由拒絕退還押金。

我脾氣也不太好,想著既然不退就算了,可是他和我說話的時候手指來回比劃,我就忍不了了,這個在中國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可能在老外看來不算什麼,但我也並不會因為他是老外而怎麼樣。

我就直接說,「你別特么用你的手指我」,他說在你們中國這樣不禮貌,我們西班牙人說話都這樣(他還知道這個點)。我一下就煩了,指著他鼻子罵,當時剛去幾個月,語言也不好,就會說個Cabron什麼的,急的我用中文罵cnm,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聽懂。

他可能覺得塊頭沒我大吧,怕打不過我,也就沒再說什麼了。當時真的給我氣壞了,要不是怕被遣返回來,我肯定就動手了。自那之後,我沒事兒就去健身房混,認識了很多「逗逼」西班牙擼友。

哪個地方都有素質不錯的人和劣等人,平常心看待就行,健身房那群朋友也是西班牙人,都很熱情,也會指導你練習什麼的。現在回國了,就沒堅持健身了,已然發福。

PS:男孩子多健身沒什麼壞處,尤其是準備出國的,西班牙人相對還是比較怕事兒的,東歐我可就不敢保證了。一個個人高馬大的,看著直撓頭。


坐標義大利

某年突然爆發蕁麻疹==去掛了急診 大夫也開了葯 還說我這個很嚴重,然後。。。沒治好我。。對沒治好。。。葯也吃了,口也忌了,愣是拖了一個多月沒好!!!最後等完事了 回國治的,不到一周,好了。。。

太讓我難受了。


瀉藥。

我覺得是找不到靠譜的隊友。或者說是一起努力的人。我是從國內上了一年轉到國外的,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國內同學更上進,每天想的事情都是和自己未來工作或者是讀研相關的,每個人都在狂刷GPA,狂參加活動,活著狂找實習。但是來澳洲就發現,周圍除了我好像很少有人會想這些,大部分都是沒事泡酒吧,出去玩,然後組隊寫assignment的時候再一窩蜂的找大腿抱。

國內大家都在一起上學,不只自己的專業,其他學院誰學習好一打聽就問出來了。所以要組隊打比賽或者幹什麼的時候就特別方便,至少不會被隊友坑。澳洲這邊呢,沒有班,還不排名,所以根本就不能有目的性的找同樣厲害的人一起努力,而且隊友的質量真不能保證。很多都是第一次見面的,我就被隊友坑過好多次,到最後各個環節都自己檢查一遍才能安心,因為你真的不知道能在哪出問題,題都能給你讀錯,還信誓旦旦的說自己check過了。還有我之前想打美國數學建模比賽,對將來的申請有幫助,國內的同學整個學院一起報名,一起熬夜做東西,結果我在周圍問了一圈都沒人聽過這個,那自然就不了了之了。最後就發現申請master的時候,國內的朋友簡歷上的團隊經歷比我多的不是一星半點,學校反而比我這個本科就出國的人申的好,雖然我也是first class畢業的,但奈何其他的經歷少啊。

可能有人覺得這種問題自己還是能克服的,畢竟不是所有經歷都要組隊,都要跟別人一起。但我想說的是,國外有些地方的安逸環境真的能把人呆廢的,而且你周圍都是不愛學習的人的話,自己即便能堅持一直學習,信息方面也會比較閉塞。要麼澳洲為什麼講究connection,講究人脈,大家經常互通有無才行,工作機會出來之後也會優先考慮自己身邊的人,而不是靠單打獨鬥。

所以樓主有機會的話還是盡量的多認識上進的人,不是為了臨時抱大腿,而是要大家一起努力,同時不斷提升自己。這樣人家也才會願意接受你,而不是覺得你來就是想寫作業的時候做free-rider的。


這次疫情啊!

日本語言學校在讀。

原計劃今年要參加修士考試明年入學的。

日本的托福取消。還好又通知可以網上考試。

打算用日本EJU日語成績出願大學院的,現在看來6月份考試很有可能取消。

7月考JLPT出結果的時候有些大學出願已經截止了。

語言學校也停課了。

今年考不了,明年簽證就到期了!

MMP!


應該是長胖。

日本的零食太tm好吃了QAQ根本停不下來


1.語言交流:

我一開始住在寄宿家庭,每天都有機會和寄宿家庭的阿姨和她的家人用英語交流。剛開始,我根本不敢說話,因為總害怕說錯,或者不知道某個詞用英文怎麼說。更要命的是,有時候說英文,說著說著就蹦出個中文的詞來,很尷尬。

在學校,最大的挑戰是,一節三四小時的課程,全英文授課。老師還會隨時提問,所以剛去的時候總坐在最後幾排,減少被點的概率。雖然課表時間不像國內的高校一樣,每天都排得很滿,但國外的課程不僅有期末考試,還有期中測試,周測試,演講,論文,小組活動...任務繁多,對於初到國外的留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國外高校的制度很嚴格,如果你修的課程中有不及格的,那麼你需要下學期重修,當然學費是本地學生的兩三倍(和借讀生同理)。另外,如果留學生不及格的課程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將被勸退,甚至不能再去該國家讀書。

辦法也不是沒有,你需要每周為自己規劃學習時間,盡量多地和說英文的同學和老師溝通交流,時間久了,自然也就適應了。

2.生活習慣:

國外人的飲食習慣,會讓留學小白吃不消。他們每天吃的Cheese,薯條什麼的,熱量非常高,剛去國外的你,一定會非常想念中國美食,尤其是火鍋!好在經濟發展下,有很多華人超市和餐廳都在海外開起來了,沒事可以去改善一下伙食。

另外,過馬路的燈,是路人控制的。一定不要站在那乾等,按一下路標杆上的按鈕,紅燈才會變綠。乘坐公交車,如果到站,也是需要拉一下窗表上的線,提示司機停車(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3.交友:

很多中國留學生,初到國外,容易和同國籍的同學扎堆,因為大家語言相通,生活習慣也相似。這樣不是不好,但如果只是待在一個圈子裡,你就失去了體驗海外生活的樂趣。

你可以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參加學校和社區組織的志願者活動或者社團,在裡面和小夥伴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坐標加拿大AB省。我說說我的經歷吧。真是一段又一段的辛酸史。我怎麼也沒想到我會經受這麼多次生活的毒打哈哈。

我是今年2月中旬,作為公派留學生到加拿大交換三個月。當時正是國內疫情的高峰期,猶豫了好久,但實在又不想放棄這個機會,所以還是飛來了。

動身前一個月看中了一間公寓,對方是UA學生,畢業回國,把公寓鑰匙給了她室友,囑咐室友到時候帶我去辦轉租手續。我2月16號晚抵達加拿大,15號已經在首都機場轉機了,結果她室友突然給我發消息,說不想轉租了,讓我另外再找地方。我發誓,生平第一次碰到這種奇葩,真的把人往死里坑……臨時找房子本來就很難了,再加上那時國內疫情嚴重,很多房東一聽我是從國內過來的都恨不得退避三尺,更別說把房子租給我了。

我當時真的差點就要去住motel了,70刀一天的那種。不過運氣還可以,有個華人房東讓我在她家住了一周,一周後我另外找到了合適的公寓,搬了過去。至此才終於安頓了下來。同時也暗自慶幸沒有住進原先那個公寓吧,不然以那位室友的騷操作,合租的日子絕對是雞飛狗跳。

然後在AB省蹦噠了不到一個月的樣子,就發現,加拿大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了,眼睜睜看著確診人數由兩位數變成三位數,再到四位數,看著我在的AB省淪陷、學校停課、加拿大封國。只能無奈地取消了去Banff,去jasper的計劃,更別提去看極光了,而且也很遺憾,我連West Edmonton Mall(號稱北美最大的購物中心hh)都還沒來得及去逛,就被迫按在了家裡不敢出門了哈哈。

居家隔離的日子總體很舒服。但這個時候智齒髮炎了,半夜痛醒來,吃止痛藥都不管用,眼淚嘩嘩地直掉。最慘的是,因為疫情,基本上所有的牙科診所都關門了,倒是可以看急診,但又看到新聞報道,3月初在溫哥華舉行了1.5萬人的年度牙醫大會,已有30人確診,一邊感覺都快要痛死了想去急診,一邊又怕感染病毒,痛得打滾都不敢去。

再後來吧,因為父母實在擔心這邊的疫情,每天都是500多例甚至700多例的新增確診人數,讓我趕快回國,我就開始辦提前回國的手續。剛備全材料準備遞交大使館,民航發布通知,航班大幅削減,機票價暴漲,像廈航票價就翻了將近10倍。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去了,可能要留在加拿大當失學兒童了吧。其實我自己倒沒什麼,就是害媽媽在國內那麼擔心我,我挺自責的。只能每天和媽媽視頻的時候,開心一點,積極一點,安慰她說,我不出門,冰箱里滿滿都是吃的,我很安全,回不來也沒關係。

我閨蜜說我今年是不是有點水逆,不然好好的留學怎麼會這麼慘,美強慘本慘哈哈。不過其實吧,我已經挺知足的了,至少還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倒是很心疼那些停課了被學校從宿舍趕出來沒地方住的留學生,他們回國的路又被斷掉了,現在又能去哪呢,唉。希望一切趕快好起來吧,到那時,陌上花開,君可緩緩歸矣。


中介吧……

中介真的是花留學生最多的錢 背留學生最黑的鍋 (反正考差了就不說出來 那幾個經典案例一擺誰知道多少人栽在他們手上)

先介紹一下自己吧。我8年級開始在加拿大讀書,然後今年在美國讀大學。我覺得這個問題我有回答的權利。

為了安全感我在10年級的時候在國內找了中介。貴得要死,但吹得天花亂墜。我當時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就央求著我爸媽給我買10-12年級的留學服務。

他們是這麼說的:「一定會讓你考上top 30的!你放心!」 但是沒說是全美top 30啊還是全國top 30啊還是某個村的top 30......

然後我就回加拿大悶頭讀書了。壓力太大(也有請了這個中介的原因吧,覺得自己真的要很努力)又要SAT還得同時考我那些個AP還要補美術 到最後在每周例行的回憶里就哭了出來 嚇到了中介 於是中介跟我爸媽說也許我承受不了 回去讀算了

呃。我爸媽含沙射影地欲蓋彌彰地向我提起回國這件事,我當時腦子一熱還答應了。但是我爸媽愣是一直耗到我SAT考完,一切都明亮的時候問我「最後一遍。」我拿著自己SAT的分,手因為喜悅而有些微微顫抖著。我當然說想要繼續讀下去了。

我於是繼續讀書。但是在申請季的時候我的中介突然大換人,新的導師對我表示「我看你不行。」我那個慌啊。他大毛畢業的嘛,所以我還蠻信任他的,但是每次都打擊我,說加拿大的大學也好,你看我們村裡那個UVic就不錯啊……

但是我不是要top30嗎?敢情我是真的村中top 30啊?

我有些義憤填膺。於是更加努力地搞活動,時不時揪住老師的衣領逼他們為我寫推薦信(不是)。但是我一個要申建築的在要申請的最後兩個月更我講我得搞作品集……嗯?

我家人都和建築沒有關係,所以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在花了如此代價請了中介以後就希望他們可以規劃地稍微有理由一些吧……然而並沒有。雖然我也應該記得這件事但是我私認為和中介也有點關係吧……然後最後兩個月就把我兩個AP Art里的東西東拼西湊一下就完事了

然後中介在申請的時候讓我申哈佛(本科沒有建築)的民俗文學系,emory的教育(這個大學壓根兒沒建築系),USC的哲學系......反正很多都和建築沒關係。

相反,加拿大大學都是我一人包辦的。那個時候結果都已經出來了(全錄+獎學金)所以我對自己底氣還是很足的。但是我那中介死也不認為我能爬藤 死也不認為我能申上我的夢校(伯克利啦...對於建築狗來說是一個蠻奇葩的夢校 但是是因為我個人歷史原因)

所以到最後差一點就ED2 WUSTL了......

其實WUSTL的建築比伯克利好......但是我一個耿直的女子到最後還是沒有ED WUSTL,然後被夢校錄了(然後W也錄了但是我對伯克利真的有執念)

至於說這麼多有什麼用嗎?

我的中介已經是所謂的神仙中介了吧(畢竟還是幫上很多忙) 但是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人在有這種安全感的時候就會盲目,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也不會多想,感覺隨波逐流就可以了。試想如果我選了一個很多知乎上的那種中介,也許我就是死貓一隻了……也不會吧也許我在美國上學的夢就破碎了

但是一個人如果真的很優秀 大學自然會錄 如果一個人不優秀 如果不是很貴很貴而且很負責任的中介 大學也不會錄

媽的現在為什麼有點想誇我的中介了……嘖

雖然當時覺得我建築不行真的很令人爆炸......但是作品集那麼倉促也難免吧……嘖


那可能是來自道德的挑戰。

_(′?`」 ∠)_

背景說明:歐洲的公交車和部分國家的地鐵沒有硬性的檢票口,上車不用刷票,車上也不常設檢票人員。(特別是在德國的時候,進出地鐵站暢通無阻,走到站台才發現,旁邊一個小小的紅色票務機)可以說,買票全靠自覺。

剛到歐洲那會兒,坐一次車,買一次票。我在米蘭讀書,一張車票是2歐元。一個月下來,出行費用比在國內的時候高了2-3倍。

後來就發現,當地人的買票自覺性其實也不那麼高,身邊也開始有同學逃票了。每次都乖乖買票的我,像是在繳納某種道德稅。

我的內心出現一個聲音:

為什麼不逃票?

買票,還是不買票,這是一個問題啊。


在英國的中餐廳吃飯,被坑的服服帖帖的。

就不提那服務員是哪兒的人了,估計大家也能猜得到。


在德留學四年

第一個想到的挑戰是一件說起來其實沒什麼但要每天都適應改變的小事,德國的各類生活服務文件。

比如保險,電視費,網費,醫療費,郵件,銀行賬單。在國內家庭已經完全收不到以信件為媒體的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德國的各類傳統行業文件通知還是主要以紙信為主的。導致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我,在匆忙的學習間隙,老是忘掉取信付賬單,或者不小心丟掉了賬單,最後要交相當一筆罰款。

這件事其實和第二個挑戰也有關聯,獨立性。

在國內我的經歷從幼兒園到大學是這樣的,無論你遇到什麼麻煩,在你之前都在他人身上發生過,無論你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做了什麼樣的選擇,你都不是一個人。智慧的大眾群體早已經給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填好了答案,只要和大眾方向一致,就不會走丟。

到了德國以後因為這種習慣性思維讓我沒有主動查找消息,計劃學業,計劃假期的習慣,從而錯過了很多最佳時機。大家更少的在乎其他人在做什麼,更多的去想什麼適合我,我想要獲得這麼樣的生活。獨立思考的人多了,就什麼花樣都有。

但是這種差異也允許每個人都做自己想做的「怪人」,沒有必要遵從群體決定,隨意單飛。更喜歡哪種環境,因人而異。

還有社會生活的挑戰。

中國這一代年輕人大都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什麼自由時間,從小學到工作一路都在衝刺,慢一個月都要趕回來。導致大家性格相對來說比較緊繃,比較焦慮,比較急。也很少有人真正的愛好,真正思考過關於生活的一些話題。

這樣的特質和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碰撞在一起,會有一些矛盾,需要自己去斟酌適應。

這些是我四年來個人的感受和觀察,不是嚴肅學術調查,如果和你的觀點不同,請友好評論,做不到的話我可能也會做不到。


無數個通熬夜換來的不掛科,

被幾個吃蝙蝠的給弄快gap了。


很多東西都不如國內自定義性高


謝邀~

坐標俄羅斯莫斯科,某理工類大學能源專業

眾所周知,俄羅斯理工類大學中有很多優秀教授會被返聘,再加上青年一代實在沒有啥好的人才,導致奮鬥在一線的大部分都是老大爺老大媽

我們系有一個專業是電能下面的特高壓安全裝置,這個系難度畢業難度大,而且能考進來的學生不多,導師也只有一位。當然這個導師是行業大牛,俄羅斯國家電網天天來找她請教。

她手裡有5個博士生。2014年的一天,當我背著小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的時候,看到這五個博士生齊齊的在校門口站了一排。俄羅斯人寬厚的肩膀和190的身高顯得各位突出

五個人圍著校門口的一個黑框框,裡面有一張黑白照片.....

他們的導師昨天喝多了,駕鶴西去了,享年81歲

五個1米9的俄羅斯男人,圍著一張照片哭的是真慘

後來聽說,他們是博士最後一年,除了他們導師,全俄羅斯沒有第二個會研究這個方向的老師。學校幫他們重新改了研究方向,論文全部放棄重來。我畢業的時候,五個大哥還都重新發論文呢

所以各位,在俄羅斯挑導師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了,他生命力一定要比你旺盛才行


謝邀。 坐標美帝。

與其說是挑戰,不如說是不停的輪迴。剛到美帝,一切充滿新鮮未知。進入校園,有歡笑有眼淚,也有不停的鼓舞士氣和傷心沮喪。本科畢業了,找工作又開始了在異鄉還是回家鄉的抉擇。工作幾年後,又開始思考該不該繼續求學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要思考家庭婚姻的問題。

一環扣一環,我都始料未及。試著取其精華,也但願能樂在其中。


生活不便吧。出乎意料。

選學校的時候我最看重的是交通便利,因為早有耳聞(村,田,窮)。所以百度了各個城市,最後選擇了爾灣,如圖。百度和谷歌把爾灣吹上天,我自然而然覺得坐坐巴士地鐵應該4年可以開心度過了。

來了歐文後。。哎。第一年,坑比宿舍還離學校2.5公里。真的辛苦。華人超市離8公里,老美超市2公里。我就只能自行車搬運各種糧食水,很辛苦那一年。哪也去不了,去哪要求人,那時候uber還沒多少司機。學校附近五公里都是住宅區。去商場買個衣服,要提早半個月預約同學的車。爸媽又不給買車,「大學生買車?你是炫富啊!」。真的苦那年,後來我說不給買車就退學,家裡沒法給買了輛,爸媽就嘀咕著,好好的孩子怎麼一出國就開始喜歡炫富浮誇了。


看病

美國醫療價格高昂是眾所周知的,所以留學生都有保險,可以抵扣大部分的開銷,但是要找到一個醫生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假設你感覺胃疼一個月了,在國內的話上醫院就看病了

然而美國不是這樣的,我來給留學生們寫個看病指導

1)首先,你需要先找到你的家庭醫生,這時候你就一臉懵逼,我一個來美國的留學生有個×的家庭醫生啊!?

2)所以你需要先到保險的官網找到你的保險類型【30+頁的保險覆蓋規則了解一下?】

3)然後根據你的保險類型上保險官網找保險network里的醫生們,注意哦,不能直接找消化科的醫生【沒有推薦信他不會給你看病的】,要找primary care/general care的醫生,留學生可以找校醫院

4)然後在一堆醫生里找一個看得順眼的醫生打電話過去預約,預約電話里會包括找什麼醫生?什麼毛病?什麼保險?哪家保險?保險類型?保險號?組織號?緊急聯繫電話?然後一堆登記,最後告訴你,對不起,保險不包我們這裡/保險已經不和我們合作了/我們醫生不看這種癥狀的/我們醫生的另外一個辦公室才報這個保險/我們只接受年費會員/我們不接受新的病人等等等等亂七八糟的理由拒絕你,然後你就要繼續打電話。。。運氣好第一個就找到了,運氣不好。。。找保險公司吧,讓他們幫你介紹一個醫生吧。。。

5)然後就是預約時間,是不是很開心?是不是鬆一口氣?秘書會告訴你,醫生的最近預約時間是4個月以後,差點一口氣上不來好么!!!有的甚至到6個月。。。呵呵

6)預約好了醫生,就可以看醫生啦!恭喜恭喜恭喜!請記得,這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你只看了家庭醫生

7)如果是個普通感冒,你的長征路到這裡結束了,但是,你是胃疼啊!!!醫生說需要做個胃鏡。。。

8)來來來,把3-6步再重複一遍,這次是找做胃鏡的地方

9)做好胃鏡,給醫生一看,哎呀,這個要找專科醫生看一看哇!

10)好的,把3-6步再重複一遍,這次是找專科醫生

11)終於,到達了你的目的地,你最初的目的就是找個專科醫生看一看為什麼胃疼

12)然後專科醫生給你開了一些葯,回家休息去吧

13)然後找個藥店吧,拿著醫生的處方配藥,這個很快,半小時-一小時就能給你

14)如果很不幸你還有複查,那麼再來一遍。。。

想像一下,本來英語就不好,還要這麼一個個電話打過去,簡直折磨。。。完了還要付錢,保險扣完都貴的要死。。。所以身邊無數同學都是打飛的回家看,2天搞定一切。

PS:其實很多醫院是提供immediate care的,也就是上醫院就能看,其中有的醫院是和保險合作的,實在著急可以打個電話問問。


澳大利亞的火災是我始料未及的


說一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當時決定出國留學,但其實對美國一點都不了解,甚至連到美國該怎麼找房子都不知道,就很天真隨意地在Airbnb上面短租了一周的房間,然後踏上了第一次去美國的飛機(那也是我頭一次使用Airbnb)。

落地之後按照之前聯繫的接車師傅把我送到目的地,然後師傅就一溜煙地走了~~留我一人在大門口前一臉懵逼,我連怎麼打開門鎖都不知道,於是在門口乾等著,希望能聯繫上Airbnb房東。

沒幾分鐘,來了一個亞洲面孔的人在大門口抽煙,我看了看他,他也看到我,可能這樣產生了某種connection,他向我搭話了:

「你是剛搬過來的嗎」

「我今天剛到,頭一次來美國」

他見我有很多行李箱,於是主動說幫我搬上去(他也是這棟樓的住戶),我們交換了微信然後就離開了。到了樓上進了門,才發現是一間非常非常殘破的房間。裡面只有一扇小窗戶,窗外也是對著一堵牆,桌子地板甚至都布滿灰塵,洗手間里甚至還有看到毛毛蟲爬過。當時我有一種極大地失落和荒蕪感,但是大概是乘機的疲憊讓我沒法仔細思考更多,我就這樣先昏沉的睡了過去。由於時差的關係我半夜忽然醒來,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布滿塵土的房間里空蕩蕩地只有行李。在這樣幽閉的空間里我想找個人,可能想傾訴,可能只是想要有人陪伴,找一點安全感,想找一個熟悉的人,一個活人,然後就在那瞬間猛地意識到我在這個地方無一人相識,且這個國度離我熟悉的地方距離萬里之遙,我就這樣迷迷糊糊一無所知地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任何依靠,沒有回頭路,沒有回頭路了。

可能也因為這樣,我甚至無暇顧及更多的失落、恐懼等情感,馬上投身於找新房子,辦銀行卡,去學校報道等事宜,慢慢了解以後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未知和不安了。(也要多謝那天在大樓門口遇見的那位哥大同學,是他帶我去的銀行,幫我找學校;還有後來入住的另一位NYU姐姐,她教我下載使用的google map,當時的我真的對國外一無所知)。

後來,因為時差而過早醒來的紐約第一晚,我在黑暗中乾等了漫長的幾個小時,終於等到了天亮。我走出大樓,頭一次漫步於夏天上西區的清晨,有剛升起的陽光從翠綠的樹葉中灑落,早上略微清涼潮濕的空氣潤澤著我的肺部,我走進街角的一家已經營業了的Grocery store,店裡異域面孔的鬍子大叔帶著口音對我說Morning,頭一次用不流利的英語打了招呼,還買了一塊藍莓丹麥起司酥和另一塊我不記得名字了的麵包,忽然感覺一切並沒有那麼糟糕 ; )

感謝紐約,我想也只有紐約這座城市能讓我在如此的境地下完全沒有感覺更多的失落,沮喪和抑鬱(試想一下早上起來看到的是美國一望無際的大農村景色),反而是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我非常無比慶幸自己去的是紐約,我真的好愛紐約

——————————————分割線————————————————

好像偏題了,留學過程中的挑戰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獨自一人搬家,裝傢具;出門被跟蹤,旅遊被打劫;被室友坑;跟美國人文化觀念不和難以融入等.....但是在這個過程,我成長了,學會了組裝傢具等生活技能,也變成了大廚,然後也有非常非常多快樂的時光,和留學才能認識的朋友們。是非常非常寶貴的經歷,我覺得很值得。


出國之前我只以為現在哪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都很多,我只會想家,沒有想到會感到孤獨。很羨慕那些情侶或者夫妻一起出國的人,因為那樣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你也知道有人陪你一起承擔。

1 學業上難度的增加

一般不管去哪個國家留學,大部分留學生的步驟應該都是第一年讀語言,第二年開始讀大學,而這兩個階段如果想認真應對的話是真的很累的。就比如說我自己的一段經歷,有段時間狀態特別差,老師布置的作業又很難,馬上到該交的時間了,但是我一點思緒都沒有,一打開word大腦就一片空白,關上又很焦慮,再加上那段時間還有很多其他的破事,真的特別崩潰。

2 生活壓力

在國內的時候要麼就是父母幫忙,要麼就是大學校園裡面生活措施也很齊全,反正就是不怎麼用擔心生活方面的問題,但是在國外是不一樣的。

衣食住行樣樣要自己操心,要自己去租房子,自己做飯洗碗,語言不好的時候硬著頭皮去開證明,上課或者下課太早太晚還會害怕。不找到釋放情緒的方法的話,每天這樣下去壓力很大的。

3 融入社會

有些大學是要實習的,留學生一般沒有工作經驗的話,開始這一步驟還是蠻難適應的,我自己讀的是教育類專業,現在就剛剛開始實習,剛剛開始工作會有些手足無措,看著前輩們個個遊刃有餘,真的很容易產生挫敗感,這種情況下就一定要注意排解情緒,和家人或者身邊的朋友多聊聊天,不要憋著。

很多人都會對留學生有誤會,覺得他們就是在國外揮霍著父母的錢,天天不幹正事兒,而大部分留學生也確實是嬌生慣養的,心理方面也沒有特別成熟,所以我建議每個小夥伴出國前都考慮好自己的定位是怎麼樣的,有目標才不會迷失。不要太過於注重別人的看法,努力了就好,有時候不要太過於看重別人的評價。

留學真的是一段很不一樣的經歷,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從中學到些什麼,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真的一點都不後悔選擇留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