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或者古代的~比較早的很有名的那些看過不少,想再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好一點的。其實是我一直沒怎麼看到過講人生哲理的,就想來問一下。。。主要是想知道當代文學有沒有比較值得讀的散文呢?


除古代八大家及明清等而外,梁實秋、周作人、賈平凹、余秋雨、陳丹青的散文、隨筆類作品都很好


推薦梁實秋和汪曾祺的散文。

友情提示:這兩位都是資深老饕,讀他們寫的有關飲食方面的散文,得在吃飽飯後,否則你會按捺不住食慾的。


人生哲理去看《讀者》吧,具體哪段好不太了解。

沒啥哲理的我倒是可以推薦汪曾祺,沈從文,張岱。


沒有看到女作家,那麼加上冰心,蕭紅,嚴歌苓。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最好是身臨其境


我感覺比較好的

張煒《融入野地》

劉墉《庭院深深深幾許》

余光中《思台北,念台北》

梁實秋《雅舍》

柯靈《故園春》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

梁遇春《春雨》

狄更斯《尼亞加拉大瀑布》

惠特曼《在海邊的一個冬日》

蒲寧《靜》

芥川龍之介《大川河的水》

高爾斯華綏《遠處的青山》

井上靖《春將至》

安徒生《光榮的荊棘路》


以下節選自張煒的《融入野地》


心弦緊繃,強抑下無盡的感慨。生活的浪涌照例撲面而來,讓人一拍三搖。做夢都想像一棵樹那樣抓牢一小片泥土。我拒絕這種無根無定的生活,我想追求的不過是一個簡單、真實和落定。這永遠只能停留在願望里。尋找一個去處成了大問題,安慰自己這顆成年人的心也成了大問題。默默捱蹭,一個人總是先學會承受,再設法拒絕。承受,一直承受,承受你的自尊所無法容許的混濁一團。也就在這無邊的踟躕中,真正的拒絕開始了。

這條長路猶如長夜。在漫漫夜色里,誰在長思不絕?誰在悲天憫人?誰在知心認命?心界之內,喧囂也難以滲入,它們只在耳畔化為了夜色。無光無色的域內,只需伸手觸摸,而不以目視。在這兒,傳統的知與見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神遊的腳步磨得夜氣發燙,心甘情願一意追蹤。承受、接受、忍受--一個人真的能夠忍受嗎?有時回答能,有時回答不,最終還是不能。我於是只剩下了最後的拒絕。

人需要一個遙遠的光點,像渺渺星斗。我走向它,節衣縮食,收心斂性。願冥冥中的手為我開啟智門。比起我的目標,我追趕的修行,我顯得多麼卑微。蒼白無力,瑣屑庸懶,經 不住內省。就為了精神上的成長,讓誠實和樸素、讓那份好德行,永遠也不要離我,讓勇敢和正義變得愈加具體和清晰。那樣,漫長的消磨和無聲的侵蝕我也能夠陪伴。


汪曾祺先生的吧,再有就是白洛梅的散文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