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九一八之前去影院看完了講述日劇時代朝鮮人刺殺賣國賊的這部佳作。一開始只是沖著奪寶聯盟原班人馬感興趣,後來在觀影時看見了當年讓我愛上韓國電影的假如愛有天意的男主曹承佑,眼前一亮。也許是我觀影歷史不長,但的確是我在電影院看過的最棒的電影,沒有之一。情節環環相扣,韓國電影的經典笑料層出不窮,編劇埋下一個個伏筆,最後都能一一合理回應,而不是不合道理蠻不講理的硬轉,可見編劇的功力。攝影的長鏡頭運用非常到位,服裝和場景也極具特色地重現了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以及京城,即首爾。最後,借用豆瓣里的一句熱評:從未想過抗日主旋律電影可以拍得如此精彩。 李政宰,全智賢,河正宇,吳達洙,一提名字腦子裡浮現的就是滿滿的要溢出屏幕來的演技。從他們的奪寶聯盟到河正宇的黃海再到達洙叔的七號房再到河正宇自導自演的許三觀賣血記,大略就是我這幾年的韓國電影觀影史。當然談到韓國電影,不能少了宋康昊以及金允石兩位大神。從殺人回憶到辯護人,觀相到雪國列車漢江怪物再到好傢夥壞傢伙怪傢伙,每一部都是都是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韓國地處東北亞,靠近中國,因而他的電影里會有很多東亞甚至中國的元素在,但又因為相對中國開放的電影環境和審查制度,他的電影又總是能還原許多在韓國近代史甚至現代史上的真實事件。舉個簡單的例子,辯護人中發生在1981年的釜山事件以及先前的光州事件,當時處於全斗煥將軍軍事獨裁統治下的韓國逐漸開始民主化運動,學生們聚集在一起看一些民主書籍卻被政府特務部門抓走遭受酷刑折磨得面目全非,在當時的韓國社會激起了極強的民憤,而當時的一名由宋康昊扮演的平民律師卻以一己之力與整個政治體制進行法律博弈。如果不是看了這部電影,我便不會去百度這段歷史,如果不去了解這段歷史,我也不會得知這位辯護人的原型就是韓國第16任總統盧武鉉,也不會得知這位總統是我的老鄉——祖籍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盧宅。沒錯就是東方好萊塢的橫店那個東陽。更不會知道這位草根總統在卸任之後因為腐敗醜聞最後跳崖自殺。 巧合的是,暗殺這部電影也讓我認識了韓國的國父,一位名叫金九的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以及另外一名日據時代獨立運動領導人後來成為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第一任監察相的金元鳳。 暗殺這部電影里有一個特別恰當的比喻,把日據時代的朝鮮稱為是被閹割的豬,因為被閹割後的公豬就沒有了脾氣,不會記得反抗。而吳達洙扮演的老頭在回答HawaiiPistol被日本人重重包圍的時候問他怎麼回來了時只說了一句:我才不想被閹呢!

1931.9.18 — 2015.9.18 八十四年 以史為鑒 有國才有家 吾輩當自強


《暗殺》這部影片,劇情上我沒什麼特別的感受,演員俊男美女,沒話可說,但是勾起了我很多聯想~

回望歷史:明朝中國對朝鮮有「壬辰再造」之恩,1592年4月,日本權臣豐臣秀吉派遣16萬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朝廷很快便派出4萬大軍前去救援,日軍受挫後和明朝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結束。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緊急調4萬兵力赴朝迎敵,明朝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朝鮮李朝肅宗曾言:「神宗皇帝於我國,有萬世不忘之功矣。當壬辰板蕩之日,苟非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則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主將楊鎬,雖然因蔚山之敗被罷免,當時的朝鮮建設供奉他雕像的生祠,他死後朝鮮人祭祀不斷。1705年,明朝已滅亡60年,朝鮮君主依然建設「大報壇」,紀念明朝對朝鮮的恩義。大韓民國1926年在中國上海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庇護了這些亡國奴,流亡者,他們在中國策劃復國運動;另一邊,後來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他的領導集體從抗聯,從延安,武裝起頭腦,武裝起軍隊,最終建立國家。

朝鮮半島這兩個自高自大到創造了宇宙的小國,真正與我們血肉相連。

金燦榮教授總結的歷史經驗:日本強大了必然打朝鮮半島,半島一定不是對手,必然向中國求救,中國贏了,半島和平(唐朝、明朝);中國輸了,半島慘不忍睹(清末淪陷,民國被徹底佔領並殖民,整個二戰時期成為日本的主要後方);

朝鮮戰爭,中美在半島打了一個平手,南北僵持至今。歷史是有規律的,小國,弱國的命運就是這樣,大國,強國博弈的棋子甚至戰場,鬥爭的砝碼,最優先的犧牲品。《暗殺》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安重根義士(這樣的人在中國稱為義士),還有韓國現任總統大公主朴槿惠的父親,韓國前總統朴正熙,這兩個人是我為數不多的願意高看一眼的半島人,他們是屬於朝鮮半島的,屬於朝鮮民族的。同樣的心念果決,百折不撓,願意犧牲一切。一個,為國難,匹夫一怒;一個為國家,背負罵名,相忍為國,更把韓國經濟帶入崛起。

還有這些流亡者,復國者,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身死,那又怎樣?每一個國家,民族,都需要這樣有家國情懷,捐身負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人。

唐末板蕩,河西淪陷,我華夏子民被回紇、鮮卑、吐蕃等異族奴役,妻子不得保全,公元781年沙洲(敦煌)淪陷,漢家衣冠在西域最後一個州府被吐蕃攻破。

自此,河西淪陷60多年,河西漢人淪為異族牛馬!

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皇朝乘機收復了陷於吐蕃的三州(原州、樂州、秦州)和七關(石門、驛藏、木峽、特勝、六盤、石峽和蕭關)。極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統治的鬥爭。

不久,吐蕃尚恐熱率五千騎兵來到瓜州,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不僅激起了河西人民的極大憤慨,而且使他的部下怨望不平,「皆欲圖之」。張議潮起義原陷於吐蕃的沙州首領張議潮,暗中結交豪俊,密謀歸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見時機成熟,遂發動起義,「眾擐甲噪州門,漢人皆助之,虜守者驚走,遂攝州事」。張議潮等率眾驅逐了吐蕃守將,光復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師告捷。當時,涼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東道受阻,張議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東北的天德城,至大中四年正月,才因天德軍「防禦使李丕以聞」。接著,張議潮又「繕甲兵,耕且戰」,又先後收復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八月,復派其兄張議潭和州人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並獻瓜、沙等十一州圖籍。至此,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小說《夏鼎》:

陳德正色道:「令先祖張公,以一介書生,白身聚義,驅逐韃虜,光復我河西故地,使十一州華夏子民,不受異族牛馬役使,此功此業,足以彪炳千秋,流芳萬代。德少時束髮觀書,每當讀至此,定當為之擊節,偉哉張公,乃兩百年來的真豪傑。恨不能生逢其時,仗劍追隨。今日這一禮,便是敬張公後人。」說完又對蕭九、李斯二將道:「張先生乃是忠烈之後,你二人再來見禮。」我恨不生逢其時,為國赴難,捐身不悔!活在當下,有此心,怎能不由衷感激革命先烈,偉哉太祖,英明太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沖著河正宇去看的~

他和老頭開始各種立flag的時候就猜到大事不妙了,但當時以為老頭肯定會死,河正宇應該有主角光環加持,萬萬沒想到……

以為廉隊長找到的出口會是錯的,以為會有大反轉,萬萬沒想到,特么兩人一鑽出來就被打成了篩子……

看到河正宇挨了那麼多槍還能撲過去插人一刀的時候,感嘆主角光環果然還是存在啊,特么居然沒把人插死……

韓國電影界的春晚、無論主動被動,都是英雄!

從《盜賊聯盟》的金允石,金惠秀,李政宰,全智賢,金秀賢,金海淑,任達華,吳達庶,李心潔,再到《暗殺》的全智賢 、李政宰、河正宇、吳達洙、趙鎮雄、李璟榮、崔德門、金義城、朴炳垠、陳慶、金海淑、曹承佑、河知元。崔東勛不亞於又一次舉辦了一場韓國電影界的春晚,這部Caper Film出品的電影,不再是高智商推理犯罪題材,走起了略為寫實的風格。特別是沒有黑化的騷年李政宰實施暗殺時,那驚恐的雙眼似乎在咆哮著我不要、舉槍顫抖的雙手對著親日派走狗只求放我一條生路、急促的呼吸由小到大彷彿成為了他證明自己還活著的唯一證據。如此細緻入微的刻畫,顯得他是如此膽怯,也為後來的反骨埋下了伏筆。但是李政宰的這次暗殺,無關懦弱,只是對死亡的恐懼。你是暗殺者,可首先你是一個人。

反倒是片頭那個被爆頭的女人,似乎她自己也沒想到嫁給了這樣一個六親不認的畜生,所以從藏匿暗殺者,到大搖大擺離家出走,再到被爆頭,一氣呵成,他的丈夫向她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冷血的boy。也再次為後文槍殺自己的女兒埋下伏筆。

作為整部電影的背景和基調,崔東勛本想用黑白表現這一段過往,但是出於商業的觀賞性考量,他妥協了第一次。

作為一部標準的Caper Film,最精彩的莫過於找到每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是杜琪峰的《槍火》召喚阿鬼(黃秋生)、阿來(吳鎮宇)、阿MIKE(張耀揚)、阿信(呂頌賢)和阿肥(林雪),還是《十一羅漢》里丹尼的神偷小組拉斯提·瑞安(布萊德·皮特)、萊納斯·考德威爾(馬特·達蒙)、巴舍·塔爾(唐·錢德爾)、魯本·蒂什科夫(埃利奧特·古爾德)、弗吉爾(卡西·阿弗萊克)、特克(斯科特·凱恩)、弗蘭克·卡頓(伯尼·麥克)、索爾·布盧姆(卡爾·雷納)、利文斯頓·德爾(艾迪·傑米森)and袁(秦少波),就連《少年班》孫紅雷糾集吳未(董子健)、麥克(王櫟鑫)、方厚正(李佳奇)、王大法(柳希龍)、周蘭(周冬雨)都能看得觀眾熱血沸騰,更何況神槍手全智賢、速射炮趙鎮雄、黃德三崔德文三隻一隻比一隻呆萌和逗比!

李政宰集齊暗殺三人組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按照以往的套路,李政宰會毫無懸念地稱為三個人堅強的幕後媽咪。萬萬沒想到,李政宰黑化了。萬萬沒想到,崔東勛會這麼快地丟出李政宰是叛徒這個包袱,萬萬沒想到,如此直白地坦誠人物關係,確定編劇不是中國請來的?更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此快且直白丟出的轉折,竟然成為了本片的結束鏡頭語言,格局多少有些小了、眼界多少有些低了。白瞎了這麼好的題材、這麼多的大咖、如此好的表演、神還原的場面調度。

金九作為韓國當時流亡上海的政府主席,不僅被李政宰用一把沒有裝子彈的槍給糊弄了過去,而且派了兩個悄悄地拿下,打槍的不要的手下去抓李政宰,結局可想而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被李政宰弄死得死死的手下,竟然跑到了結尾詐屍,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畢竟他既沒有跟李政宰是關係戶,也沒有對推送劇情起到任何作用,可有可無的一個人,你就讓他安心地領完便當,何必最後還要出來打個醬油呢?

與金九結盟的金元鳳,由《老千》的曹承佑飾演,雖然讓暗殺三人小分隊拍照的時候頗耐人尋味,但是在橋上抽完一支煙、在房間里說了兩句無關痛癢的話之後,就銷聲匿跡了,存在感微乎其微。

反倒是半路殺出來的第三條線索上的河正宇和吳達庶頗為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通過大義滅親的殺父來完成弒父情結,更重要的是他們骨子裡的浪漫,為這個亂世增添了一抹顏色。只可惜最後河正宇能不懼子彈的挑戰,手持匕首身中數槍依然捅了李政宰,頗有國產抗日神劇的遺風和神韻。當然,這還並不能跟身重數十槍卻依然走到導演規定位置才去死的李政宰比。不僅神勇而且再一次挑戰了觀影底線和觀眾對智商所受侮辱的程度。

與河正宇的殺父聯盟不同,全智賢的殺父還是通過河正宇完成這意味著她沒有走過親情的禁區、擊穿倫理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是她跟她父親的區別,因為他的父親可以不用思考就了結親生女兒的生命。她卻見到了數十年不見的妹妹卻倍感親切。全智賢繼星你的女神和女神經之後,再一次精分飾演了大腦無腦和保家衛國的韓國姐妹花。

當全智賢提著衝鋒槍衝上去的時候,配合慢鏡頭,幾乎每個對日本有仇恨情結的名族都會被點燃,但是我國的抗日神劇輕則上飛機撒雷、手撕鬼子,重則下褲襠掏雷、500公里擊斃鬼子,實在不敢恭維。這一次,韓國人又打了國產影視行業的主旋律作品狠狠一巴掌。

本片兩個有意思的人,一個是速射炮,從愛財如命到為國捐軀,第二個是波馬豆,同樣愛財如命,卻被迫為國捐軀。但是有一個細節就是吳達庶飾演的波馬豆被擊中之後,奮起掃射了日本兵,配合臨別前說的那一句別忘了我們,顯得就像是慷慨赴義、激昂萬分。這就是英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

有意思的線索是親日派、日軍、獨立軍、殺手都在這一次的暗殺行動中,4條線索雖然造成了任務的失敗,卻造就了本片的多線敘事。簡直贊到沒朋友。

不足之處也很明顯,河正宇顯然跟全智賢不怎麼來電,最後的表白過於突兀。

河正宇也壞地很徹底,如果片尾他能成功洗白白,幾乎要成為繼《我要復仇》之後,最令人恨得牙痒痒的男演員了。
面癱帝不適合和女神配對,柏林里就是這樣了
年輕嘴下不留情,其實這個電影好不好我一個人定義不了,不過這中間有雙胞胎替換,不說了,看過電影你們自己感覺吧,另外那些不能說是跪舔韓國電影的吧,你別忘了,韓國人什麼都是他們的,端午都是他們的,預言,韓國電影必定會衰敗,就像韓國註定也會衰敗,只不過是文化輸出的關頭,這幾年,另外這部電影真的就是水……看的多你註定就懂了…匿名了,相信我這電影完全可以為你硬碟省一個G,不論演員,劇情走向和細節簡直讓你分分鐘齣戲,人物一點都不真實,都是導演一個人在強姦你,我被強姦了一半,已經報警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