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從2016年開始,越來越火,以前賣個課還需要依託QQ群,微信群,或者一些老牌的平台,比如騰訊課堂,百度傳課,網易雲課堂,現在專門做知識付費的程序公司很多了,比較知名的像荔枝微課,千聊,小鵝通,知識星球等等。

也有很多做知識付費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成功案例,與其說是市場不錯,不如說接受知識付費的用戶多了,觀念轉變了,支持正版課程的用戶多了,自然就有更多老師願意做品牌,做口碑,就有更多機構想著做大做強,結果就好起來了。

當然在形式上,不局限於賣課程了,給文章讚賞,付費閱讀,電子書,付費社群,付費音頻,旁聽回答,付費直播等多樣化的知識付費形式,也是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可謂是百花齊放。

有能力做知識付費的朋友,還是可以嘗試的,經營好口碑和品牌,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生意。


會越來越普遍,會越被社會認可,畢竟沒人喜歡被白嫖


知識付費剛開始火的時候,大家態度各不相同。有人嗤之以鼻,說這是販賣焦慮順便收割智商稅;有人欣喜若狂,凡是感興趣的知識統統付費買單;也有人順勢而為,抓住機會成長迅速。到知識付費飛速發展的2020年,最早接觸知識付費的那些人要麼已經升職加薪、功成名就,要麼自覺躺下,在一盤盤韭菜炒雞蛋里擔任點綴。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被收割過或正在被收割的「韭菜」。

一、「韭菜」們為什麼要選擇知識付費?

有人把年輕人買知識付費產品比作老年人買保健品,都是花一大筆錢買一份心安。沒辦法,當下年輕人真的太容易焦慮了。自己在王者峽谷五殺超神,卻擔心屋裡的室友在偷偷學習;在地鐵見「地中海」的上班族,立馬點開某寶買生髮產品;聽父母暗戳戳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升職加薪,想發出去的辭職信只能換成一句領導的馬屁。

焦慮是不會停止的,能做的只有緩解這種焦慮。知識付費就是緩解這種焦慮的一種有效手段。微博上的健身視頻收藏了就是做過了,PS小技巧轉發了就是學會了,知識付費產品買了就代表已經在學了,已經走在平坦開闊的羅馬路上,馬上就要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成年人了

二、門檻低,造就了一批韭菜收割機

在知識付費的產品里,能看到北大的經濟學、青春期教育等優質課程,也能看到一分鐘了解XXX,七天成為XXX等劣質課程。沒辦法,現在知識付費的門檻是真的低。

付費平台上打著「限時9.9元入群」、「有xx人已報名」的口號,標著原價199現價9.9的課程鋪天蓋地,好像誰的價格最低誰就能打贏這場仗。「如何做一個賺錢的抖音號?」、「百萬精英理財課讓你睡後十萬+」等大量的同質化內容,滿篇充斥著「賺錢快」的明示,等買了課程想要學習時,才發現那8節課的音頻內容在某度上也能搜得到。很多人就是買了這樣的課後,發現基本上都是爛大街的內容,或者看不懂也完全沒有人教,也找不到人來問,就這樣稀里糊塗做了韭菜。

三、買對課,也會成為韭菜嗎?

一般來說,付費完成當天就能看出是不是當了韭菜,但也會有那種時隔很久才恍然大悟的韭菜。今天感覺吳軍的得到專欄很漲知識,明天又覺得張哥的知識星球很有意思,平台首頁溜達了一圈,不管是聽書還是技能視頻都覺得自己很需要,像家長給孩子挑補習班,生怕自己輸在職場的起跑線上。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花錢買的這些知識看倒是看了,但除了出現頻率最高的專有名詞,什麼也沒記住,只知道這位老師講得不錯,學習過程很有意思。這大概就是韭菜中的隱形VIP,表面上誰也割不了,實際上誰都割了幾茬。

四、如何避免被知識付費割韭菜?

互聯網時代下,知識付費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我們無法避免與知識付費的交手,但沒必要哪個坑都去踩一踩,如何避免被知識付費割韭菜?為大家送上三點建議,注意避坑。

第一、找好平台,慎重付費

現在開課的門檻越來越低,在找尋一門好的課程時,要多注意平台的穩定性和老師的個人經歷。如果對方宣傳的信息與查詢出的內容不符,或者有大量的負面報道,購買需要謹慎。

第二、思考總結,轉為己用

花錢買的知識不要放在角落吃灰。不要只耳熟那些名詞,把專欄中看的知識分析總結,然後拿到工作和學習中去實踐,這樣才會慢慢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波付費才有價值。

第三、找好目標,循序漸進

好課有很多,但也得選擇適合自己的。不管是提升原有技能還是走一條新的副業,都是為了讓現在變得更好,不要眼高手低忽略實際情況,腦子一熱只想放手搏一搏。


知識付費可以理解為花錢換取時間成本

網上有很多免費學習資料,但往往需要花時間找且不系統。


知識付費主要是指知識接收者為了學習知識付出資金的現象。其次如何看待知識付費以及市場需求情況知識付費使知識的獲得者間接向知識的傳播者與篩選者給予報酬,而並非讓參與知識傳播鏈條的人通過流量或廣告等其它方式獲得收益。


有價值的知識和頭腦,市場會給予反饋,調整優化,越做越好。

腦袋裡沒什麼東西的,就會被市場拋棄,直到它重新添補,產出智慧,才能供應相對的人群,獲得報酬。

知識付費,只是腦力勞動的一種延伸。


知識從來是免費的,交付可以付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