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首頁看到一篇寫Gai的文章,底下評論有人懟「gai押韻能比的過貝貝還是劉夫陽」「wordplay 反拍比不過誰誰誰」諸如此類,很疑惑。個人看法,聽一首歌,難道不是聽歌的律動 聽感,歌詞其次,再其次才是韻腳編排,是否反拍,編曲複雜度這些,技術不是為聽感服務的嗎?如果一首歌編排再複雜,技術再牛逼,歌詞再有內涵,但是聽感和律動沒有,我覺得這就不算是一個成熟成功的音樂作品,好的rapper知道怎麼用自己的技術做出好聽的歌曲,在這點上我覺得劉聰和gai做的就很好。可能是近幾年嘻哈綜藝的狂轟濫炸,很多聽眾也想盡量變得專業起來,從綜藝的彈幕就可以看出,以前的彈幕最多的是「好聽」「難聽」「炸」這些,現在的彈幕「編排太滿了」「autotune開太大了」「flow太平了」...我不知道對於普通聽眾來說技術是否真的這麼重要,就像去一家餐廳吃飯,你是看重菜好不好吃,還是看廚子放油鹽醬醋的順序和火候是否準時準點?個人覺得有些聽眾聽歌,有點本末倒置了。


對於絕大多數音樂來說,聽感就是最重要的,只有好聽才能被大眾所接受,但是大眾接受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很好的東西,至少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大眾的審美還需要提高,不然抖音上面那麼多嘩眾取寵的低俗視頻就不會火起來了。說唱除了聽感還涉及到各種技術的考量,導致技術和聽感間的爭論此消彼長。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請你們思考一下,技術和聽感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嗎?你有沒有聽過技術在線但是聽感很舒服的說唱呢?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很複雜,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定性--技術好就好或者聽感好就好就能回答的。與其探究一首說唱好不好,不如探究說唱音樂與聽眾之間的互相匹配。

一個優秀的說唱歌手肯定是對說唱有自己的理解的,但是他的理解不一定就是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或許他在歌裡面製造了許多高級的設計,但是大眾根本聽不出來,或者聽出來也理解不了,「明明前面幾句對得都挺整齊的,這一句怎麼不一樣了?難受,不好聽!」。但是總有人能聽懂,總有人會覺得這段設計得很驚艷,在心中大呼nb,並加入歌單。

但是這些說唱歌手本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他精心設計的flow也可能就是一坨垃圾,就是這麼一坨垃圾,會有人討厭,也會有人喜歡。

現在中文說唱音樂多如牛毛,你不需要要求說唱歌手們都創作「好聽」的歌或者「有技術」的歌,你只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歌就行了,你不喜歡的也會有其他人喜歡。至於大眾,說唱歌手自己也有權利選擇去迎合大眾出歌,或者創作有自己獨到理解的歌,也不需要其他人來命令他。

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基本回答,下面說說我自己的理解。

我認為說唱甚至大多數藝術形式,重點是不能在迎合大眾上面的,大眾是文化作品的接收者,不是創造者,絕大多數人只能接受當前社會所流行的文藝作品。一味的去迎合大眾審美,那麼大眾的審美永遠不能提高,文藝作品也永遠不能向前發展。想想以前周杰倫剛出來的時候,社會上的爭議是多麼的大,現在再去回味他以前的作品,很少有人給出負面評價了,就是人們審美提高了,能get到他的點了。

所以文化作品的創作者們,就應該勇於挑戰常規,打破人們對當下的作品的慣性思維,有的人一開始不能理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失敗的會被掩埋,成功的會成為新的潮流,而大眾的審美也能得到提升。不然只想要大眾,只想要市場,那非常簡單,每段verse編得整整齊齊,押韻雙押就夠,旋律天賦高的副歌多來點旋律,旋律不行的在說唱間隨便穿插點旋律就是一首聽感很好的歌了,甚至可以結合說唱的特點,歌詞裡面寫點抑鬱症、同性戀、女權的東西,那必然是爆款。後果就是大家永遠不能進步了。


謝邀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本身就是沒有標準度量衡的事情

如果有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風格了

而題主的煩惱也不是來自於找不到評判rap歌曲好壞的標準

而是來自於怎麼讓那些爭論消失

答案就是聽自己喜歡的,可勁吹

別聽自己不喜歡聽的,閉上嘴


所有的音樂作品(除了實驗音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好聽。

但是好聽與技術並不衝突。你說的那些現象證明人聽音樂的水平在進步,不管他們說的對不對,起碼他比說不出這些東西的人懂點。

如果現在所有人評價一首歌只說的出「好聽」、「難聽」、「炸」這些詞的話,那音樂市場只會比現在更糟,我們聽得到的歌曲就真的像鄭鈞說的一樣「都是屎」了。

你所謂的個人看法,不能說錯,但你並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你這麼想。比如我喜歡技巧性比較強的,我喜歡在聽AR歌的時候發現wordplay的感覺,喜歡光光快嘴的時候那種速度感、喜歡貝貝《talking sh*t freestyle》的多押等等…這更適合和我同喜好的人聽,拿這些跟《星球墜落》比,你憑什麼說《星》更好聽?(我也喜歡艾熱,別噴我pl)

技巧性的東西和你所謂的聽感一樣重要,並且毫不衝突。比如你說的,你管我怎麼放油鹽醬醋,給你端上來的東西好吃就完事了。

每個人喜好不同很正常,保持尊重吧。


好聽,是評判任何歌的標杆吧。

從歌詞上來說,RAP歌曲的押韻是需要的,但不是必須的

很多歌手為了押韻而押韻,三四五六七八押

反而覺得很沒有必要,如果不是看著歌詞聽歌,都不會發現

現在很多歌手不押韻會死嗎,尷尬的押韻,空洞的歌詞

歌詞,必須要有意思,或者有深度,有共鳴吧,不是一個莫得感情的押韻機器

從歌曲來講,BEAT要有節奏感,或者律動好聽這樣。

然後,如果可以,再加入抓耳的副歌,大功告成。

技術這種東西,個人感覺沒有情感重要。


眾口難調,有的觀眾喜歡炸裂的舞台,有的觀眾喜歡猛烈的快嘴,有的觀眾喜歡多變Flow的,還有喜歡歌詞能引起共鳴的,很多很多。


謝邀 大概看了一下題主的問題描述 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我是認可題主的大部分看法的,音樂性確實是歌曲所必備元素,我也一直認為 說唱的flow語音語調和beat的融合度等技術因素 與說唱本身的內容傳遞 和說唱歌曲的音樂性 是一首說唱歌曲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而音樂性極為重要,它關乎著一首歌的傳唱度 能否被大眾所接受 ,說唱歌曲即是說唱 也是歌曲 而對於歌曲來說 音樂性不可或缺 縱觀說唱音樂出圈的作品 大多數也是憑藉著優越的音樂性 至少在中國,很少有說唱歌曲是憑藉厲害的技巧出圈的吧。

但題主的有些看法我也是有不同意見的,我之前提到了我認為的說唱歌曲的三個元素,而這三個元素,在不同的目的情況下所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個問題我在另一個叫說唱新手應該從技巧還是內容入手的問題中有仔細分析),而現在題主所看到的節目,大多數其實是說唱比賽,那麼既然是比賽,對技巧有要求是應該的事情吧(個人看法)而且就今年的幾檔說唱節目來看,片面追求說唱技巧而忽略音樂性的情況很少,反而是越來越多的說唱節目為了追求hit song片面追求音樂性,而忽略了技巧和內容不是么?(哪檔節目我就不說了,看過的自然懂)

再換言之,近來各大綜藝比賽的冠軍選手 艾熱 楊和蘇 jd gai 王日天 他們都是音樂性和技巧兼顧的人 或許有所側重 但卻沒有缺失, 一個好的說唱音樂人不就是這樣么?既保持音樂性 也保持技巧性,只是有所側重而已。

一萬個心中有一萬個哈姆萊特 每個人對說唱歌曲的鑒賞能力不一樣 著眼點都不一樣 這是應該接受的事 而一個真正厲害的說唱音樂人 應該是讓大部分鑒賞能力的受眾都能接受的人。

最後再補充一點自己的看法,其實我認為當下的說唱音樂 注重技巧性和音樂性的人都很多 但注重說唱內容 寫一些real talk的人反而少了 就算是做了real talk的歌 大眾的接受度也偏低 導致這種類型的說唱音樂越發萎靡 這才是讓我們難過的 我們到底是為什麼做說唱?確實說唱歌手也需要填飽肚子 需要人氣 需要利益 但當你已經得到了這些以後呢?不應該回歸自己的初心 做一些real talk嗎?但我們看到的是 大多數做著real talk的人 反而是那些餓著肚子做說唱的人 當某節目上連麻swimming的 丟人嗎 輸掉的時候 我們丟人嗎?


Gai寫詞拼的不是技巧啊

Gai的

窮人的頭啊你莫望到天

一往無前虎山行

撥開雲霧見光明

夢裡花開牡丹亭

幻想成真歌舞昇平

貝貝的

King of undergrouns 彈藥庫

收起你換湯不換藥的爛套路

讓你看到怵 幻到吐

絆倒 幹掉 趕緊回去換尿布

這根本就不是同一類型怎麼比

我個人覺得rap聽感第一 好聽最重要 如果唱的爛你詞寫的再好也是白扯 可以去聽法老的 我想 你就知道什麼叫一首合格的rap 另外 歌詞也絕對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