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加里比多倫多更靠前,卡爾加里宜居性能和溫哥華多倫多相提並論嗎


幾位回答者是不是對「宜居」有什麼偏見?

溫哥華的氣候是全球難得的,冬暖夏涼,現在溫哥華當地晚上10點20,室外6度室內26度。夏天最高不到30,冬天基本0度以上。臨海但沒有颱風颶風之憂,除了要下半年雨以外氣候方面無可挑剔。相似的還有澳大利亞墨爾本,同樣是宜居城市TOP3。如果連偶爾的零下個位數都接受不了的話,那就只有夏天50度的地方可以去了。

大溫地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46萬;北京市區規劃500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至於說天車擠的那位童鞋,誰讓你去趕早晚高峰了啊:P,我以前每天上午坐加拿大線下午坐世博線晚上坐千禧線(沒錯,這仨可以連成一個三角形),很少站著。除了早晚高峰基本上上車就有座。地廣人稀不是白說的。

政治穩定,氣候適宜,治安良好(別去幾個著名的流浪漢聚集地),醫療免費(慢是真的),教育免費(質量也不錯),人文環境也好。這夠個宜居城市了吧?

房價真高,生活成本真高。這是宜居城市的通病,生活環境好所以有錢人就來了。君不見溫哥華有多少正房村和二奶村,有錢人的家屬都在這呢。這就是用腳投的票。


瀉藥~

沒去過Calgary,但是Vancouver不宜居是真的.......就感覺特別鬧心,人特別多,skytrain超級擠,高樓大廈特別多容易迷路。Toronto沒去過但是去過GTA其他地方(Markham,Newmarket),感覺更不宜居

2019年補充一下,去了多倫多也去Calgary了,感覺Calgary比溫哥華多倫多更宜居.......溫哥華多倫多的交通真的.....去過的人都懂。多倫多真的非常鬧心了,交通巨亂,停車找不到地方,圍著目的地繞八圈停到好幾公里開外,停車費一個小時四塊.....而且多倫多交警是世界上最勤快的警察,貼罰單特別利索......


展示一下最近幾天尼亞加拉瀑布這邊的溫度

體感已經達到了零下三十多度 這還是這幾年冬天很正常的溫度 我第一年來多倫多的時候最冷 體感零下四十度 那個時候和同學開玩笑查了下北極的溫度 體感也才零下二十度左右 所以 我並不是很懂那些說宜居的人 真的是體會不到有多麼冷嗎???相比於多倫多這種最南邊的城市 卡爾加里那種北部地區難道不是更冷嗎?我有朋友在埃德蒙頓 那裡冬天下雪的時間普遍是多倫多的1.5-2倍 溫度更低 說實話 不知道評論里覺得不冷的宜居的真的是怎麼過的???畢竟我真的體會了五年 現在冬天都要穿護膝出門 不然晚上睡覺腿是真的疼………

…………………以下原答…………………

我覺得這三個地方都不是人呆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被評為宜居。。。卡爾加里辣么冷 誰願意去那生活啊 but 要是三個地方做一個排名 個人來講 1多倫多2溫哥華3卡爾加里

多倫多也冷 但是沒有Cal那麼冷 正常冬天最冷差不多零下二三十讀 但是我剛到多倫多第一年寒冬要零下四十度 卡爾加里冬天正常最冷就要四十度了 有時候五十度 溫哥華的話 覺得下雨天太陰沉了 不喜歡 而且其實也沒有很暖和 冬天有時候也零下 只不過是零下個位數 溫哥華是濕冷 多倫多是乾冷 非要選的話只能選多倫多 雖然我並不覺得多倫多很宜居 畢竟我呆了幾年給凍出老寒腿了。。。


所謂宜居的前提是你要有生活下來的本錢,如果實現了財務自由,每年不工作還能賺個百八十萬,可以享受生活了,那麼找個人少空氣好的地方,在哪裡呆著都宜居。如果每天為了溫飽問題還要來回奔波,在哪裡都不宜居。


我們應該理解《經濟學人》給列出這樣一個排名的最初作用,是為了企業僱主為調遷勞工工作地點的時候給予津貼補助的使用參照;而進行這樣的統計排名,不是按照某一項的絕對優勢或者居住地居民的直觀感受進行評比,而是按照城市五項評分標準進行的分數整合。

根據Business Insider網站的相關內容,《經濟學人》評比2018 Most Livable City的五個標準是這樣的:

Stability- 生活穩定

此參考標準參照了小規模流行病爆發、暴力犯罪、恐怖事件和軍事衝突的威脅機率

Healthcare- 醫療水平

考慮了包括公立和私立醫療共同的質量和有效性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文化與環境

考慮了包括氣象、腐敗程度、審查程度和體育活動的參與水平

——所以這裡請大家注意,當我們討論《經濟學人》進行對最宜居城市的統計和排名的時候,從環境方面考慮到的不僅僅是天氣,而單就「氣象(climate)」而言,就把所有的氣溫、氣候、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等等內容全都涵蓋進去了

Education-教育

考慮了包括私立教育機構的質量和有效性includ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of private education

——這個我必須給原文了,有點意思,只強調了私立學校而沒提公立

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

考慮了包括城市道路網和公共交通的質量,高質量居住的有效程度、遠程通訊質量以及水和能源供給質量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提到的交通問題只是一方面,而除了我們平常所直觀感受到的道路擁擠以外,城市道路規劃也作為「交通問題」的一部分。

按照這個評分標準,前十城市分別是

維也納

墨爾本

大阪

卡爾加里

悉尼

溫哥華

東京

多倫多

哥本哈根

阿德萊德

在以上五項評分里,卡爾加里在「文化與環境」一項上拿到90分,其他四項均為滿分一百;溫哥華在「生活穩定」和「基礎建設」上分別得分為95和92.9,其餘三項均滿;多倫多在「文化與環境」上得分97.2,「基礎建設」上得分89.3,餘下三項均滿。

個人認為這些評分里,應該是考慮市中心區域水平,而並非例如把多倫多附近的萬錦北約克等地涵蓋在內,畢竟按照「大多倫多地區」除了GTA這個名詞以外,還有個所謂的「金馬蹄地區」,甚至可以把漢密爾頓阿賈克斯等城鎮也算在其中;而當我們提到東京的時候,也很少會把千葉縣也算在其中。

所以按照上行標準評比,這三個城市勉強可以躋身於前十。

而按照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他們還總結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 近八年來第一次,墨爾本被擠下第一的位置
  • 美國此次有少數城市進入排行,但沒有一個躋身前二十。

Ref: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ost-livable-cities-in-the-world-2018-8?

www.businessinsider.com


溫哥華氣候宜人 風景優美 華人社區大 購物方便

不足的是專業工作機會較少 大部分都是服務業


卡村是我在加拿大唯一願意長期居住的城市。 如果你喜歡戶外到這裡來就是老鼠掉進了米缸。 如果逛街夜生活什麼的對你很重要卡村就是非常不友好了。


所謂宜居,都是洋人的說法,洋人的思維和我們真的不一樣。我不認為加拿大有宜居的城市,夏季還可以。我認為就業是最主要的,有足夠的收入再談宜居,沒有收入,在哪都不宜居。你認為在溫哥華或者多倫多有什麼特別適合你的工作?假如完全是養老,是去消費,那也輪不到加拿大。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哪裡宜居,不能光憑網上的各類排名,要多了解實際。對張三宜居的地方,李四未必宜居。


卡爾加里除了房價便宜,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我咋賊喜歡溫尼伯呢 哈哈哈 物價房價都低 生活成本低 城市規模還挺大


一直以來,感覺多倫多的「宜居」是指因氣候惡劣而導致居民適宜居家避寒避風避雨避雪……


鼓吹加拿大宜居的人,就好比一個人掉進水裡,圍觀的問冷不冷啊,水裡的人說不冷不冷好暖和賽溫泉,你快點下來


卡爾加里的氣候肯定比溫哥華更寒冷,但是卡爾加里沒有省稅,只有5%的聯邦稅,所以生活成本更低。


從16歲來到溫哥華,現在已經快28歲了。空氣、環境好,文化包容性強。如果說卡爾加里是狂野美,溫哥華就屬於恬靜美。不管這個排行榜的數據是如何計算的,我們大可不要太當真,只是身臨其中去發現,去感覺,才能得到屬於自己人排行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