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炫的歌是追求雋永耐聽,如果有耐心多聽幾次,會發現這些歌都很美妙動聽。你知道志炫的《時間的味道》這張專輯所有的歌是怎樣選出來的嗎?據他自已講,他將挑選出來的每首歌做出小樣,然後他和韓賢光老師(長期合作的製作人)、樓姐姐(長期合作的詞作者)組成三人評審小組,每個人會對這首歌進行長達兩周的反覆試聽,如果三個人試聽兩周,都覺得這歌依然好聽,才會最終收錄進碟子里。這還是收歌都如此折騰。錄歌更不得了,精雕細琢得讓製作人都受不了他。這張專輯我聽了十多年,到現在依然會覺得每首都好好聽!就像志炫說的那樣,他希望當我們搬家的時候會捨不得丟掉他的CD。他的每張專輯我都儘可能收藏,除了優美的歌聲還有一顆赤誠之心。

志炫是希望將他的音樂做成可以傳世的經典,所以必然不會屈從當下的流行元素,就像名茶入口澀回味甘。好東西都需要細品,不是嗎?


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他的歌不難聽,你覺得難聽就繞道。歌手,藝術家,作家,演員,各行各業的優秀的專業人才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而一個觀眾也不可能喜歡所有類型的歌手。

他有他的受眾,你有你的口味。你倆沒緣分,你倆的品味沒啥交集。這跟實力沒啥必然聯繫。周杰倫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也覺得他的歌怎麼那麼難聽。但是這跟人家歌手沒啥關係。人家唱自己的歌,也不是唱給我聽的,我不喜歡是很正常的事。和他們紅不紅,厲不厲害都沒關係。

有緣你就多聽點,沒緣你就少聽點。多大點事兒。


首先不能苟同您的地方是

林志炫歌曲,都不難聽


首先,我對這個問題提出質疑。

為什麼你是覺得他的歌有點難聽…?

是在《我是歌手》上選的歌難聽,還是在《夢想的聲音》上選的歌難聽,還是在《蒙面唱將猜猜猜》上選的歌難聽,還是個人巡演上選的歌難聽?

羅大佑張學友齊秦齊豫蔡琴王力宏周杰倫林俊傑張惠妹還有維塔斯席琳迪翁皇后樂隊空氣補給樂隊可能會排著隊來打你哦…

林志炫的音樂審美是有的,而且很高。

像《單身情歌》《蒙娜麗莎的眼淚》被他嫌棄了好多年。如果不是商演必須要唱,他基本很少唱這些的。

有些場合的選歌是他決定不了的,但只要他有可以自由選歌的機會,他就會把他的世界曲庫搬出來…

他在《我是歌手》的採訪里就選歌問題說過——

「表達這件事情,我看得比什麼都重。在選歌過程中,我不會去思考聽眾想聽什麼,而是很執著地去想,我想唱什麼。」

而且我覺得他在那個舞台上的每一首都很好聽啊。

如果像問題所說,覺得一個歌手的大部分歌都不好聽,那是對他的音樂審美提出了很大的質疑,其實是挺打擊人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合理懷疑你是想說你覺得他自己的歌不好聽?

然後我繼續提出質疑…

要是說他中期的歌不好聽,那我認同。

但是早期…

早期的歌難聽嗎?

優客李林時期的作品難聽?

《認錯》要是難聽的話,還能在灣灣銷量破一百萬?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難聽的話,能被那麼多歌手拿去翻唱?

畢竟我是看《我是歌手》入坑,回去考古的時候覺得優客時期的作品在那個時代來講真的算很良心了。

如果要是中期的話,他的公司給他的定位應該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

他談到《離人》的時候說,當時他和學友是幾乎同時在收歌,但是由於他唱片公司的拖延,他和這首歌擦肩而過了,所以一直十分遺憾。(原話我忘了,但是大概是這個意思)

《離人》那麼好的作品,公司猶猶豫豫,怎麼收《單身情歌》的時候就那麼果決呢…(我想捶爆那個唱片公司)

後來,他正是因為和他公司在選歌觀念上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才提出解約,組建自己的公司,也就成了獨立音樂人。

獨立音樂人哪有那麼好當啊,至少資源越來越少了。少了這些曝光的機會,也就成了好多人所說的「過氣」。

直到在《我是歌手》上的再一次翻紅…

好像跑題了…扯回來扯回來!

其實要是中期他自己的歌,說實話,我也覺得大多數都不好聽(我真的是炫炫的知音,真的)

但是滄海遺珠也是有的!

最後做個小小的推薦吧。

《鳳凰花開的路口》很好聽,尤其在畢業季聽的話很感人。

《散了吧》也不錯,原曲《comme toi》也是值得一聽的。


早期的歌難聽?emmm,這或許就只是喜好問題吧


你的審美吧,跟他不是一個路子,不喜歡就別聽他的作品了,換個人吧。他也不缺別人聽他歌


這個早期的歌曲…指向不明。而且這個大部分,恕我不敢苟同。但是我還是想說兩句。

林志炫是技術流歌手,發聲非常科學,有獨特的唱法。早期大仙的雞尾酒還未大成,還沒成仙,有些時候確實有一些生硬。我個人對《哭砂》中的部分音就不是很喜歡。而且早期的混響有時候也一點奇怪,加上早期有些略顯尷尬的咬字,導致部分歌曲不是很悅耳。

但是這僅限於一部分歌曲,大仙整體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這種特別主觀的東西就很難說明白。青菜蘿蔔個有所愛。就像你不喜歡吃橘子,但是你又沒有跟大家描述具體情況,然後反而問別人,要別人回答 為什麼你不喜歡吃橘子,就很奇怪。我怎麼知道你為什麼覺得橘子難吃啊?我也沒有讀心術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