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願意,我這又不是開繪本館的,也不是做慈善的,再說我個人是覺得衛生的問題,孩子本來玩就喜歡亂摸亂碰的,特別是今年疫情讓我更加註重起這個問題。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寶媽,目前做的是嵌入式繪本館行業。當時因為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所以選擇的自己創業,嵌入式繪本館就是把繪本館開進幼兒園裡,不需要人工和房租,投入也很低。

大概是因為做的這一塊,所以特別注重孩子的閱讀培養,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買繪本,當然選擇買就是因為考慮到衛生的問題,還有就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東西負責,培養她的責任感。

繪本這個東西說來小,但是牽扯的問題卻有一大推,比如這個人自不自覺,如果她是考慮成本的問題你可以提議她直接去繪本館借書,如果只是單純的想佔佔便宜,那就真的太過分了。

就拿把書弄壞了來說,按照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她要是不賠,我們也不可能去找她賠,但是不賠,自己又會不開心。

所以為了不給自己找不痛快,我是不會借的。


這個問題很好。你說朋友隔三差五來,說明你倆住得應該不遠,可能就是鄰居?

先給你講個故事吧。

大概在我上小學那會兒,我就開始辦「家庭圖書館」。因為那個時候家裡藏書比較多,還有全套的多啦A夢(大概也猜到我的年齡段了,哈哈)。我在卡片紙上寫上「借閱卡」三個字,還用我外公不要的章假模假式的在上面蓋上章,以免別人冒充。

我邀請小區里所有認識的小朋友來我家借書,大家可以來我家現場看,也可以借走,但是我會規定歸還時間,如果預期歸還或者歸還時有破損,就會影響他下次借書。

說來也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小朋友,可能也是書籍相對匱乏吧,大家還真的挺珍惜書的,說好的規則也都比較願意遵守,畢竟誰違規,他就會冒著其他小朋友不跟他玩的風險。

現在講起這個故事,臉上還微微一笑,像回到了那個青蔥年代。多好的時光啊。那個時候住筒子樓,一層樓就十幾二十個小孩,大家年齡還都差不多。想想,我們一起安安靜靜看書,相互借閱,多好的一件事啊。

如今,大家住的都是高樓大廈,很多人連對面的鄰居叫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來往借書了。

如果有鄰居朋友來借書,我會很開心,很歡迎,甚至我會提議多讓孩子們一起讀書,今天在我家,明天去你家。相互借書。還能一起做一些家庭讀書日的活動,會講繪本的家長,就給孩子們講故事。

這不僅是給孩子們營造了更好的讀書氛圍,也能和朋友多交流買繪本的心得。而且,還能省錢啊。很多書,你自己買過來,孩子不一定喜歡,如果朋友家正好有,你去借,也能看看孩子是否喜歡。

如果對於這個問題,你的心態是:他找我借書,我也找他借書,那不吃虧啊,是件很好的事情。如果你借給他,他不借給你,那就另說了。


我不願意別人來借書,如果我確定有的書孩子不看了,可以送別人,但是隨時還看的書不能借。曾經有個人(朋友的朋友)讓我給他推薦孩子的書,後來問我借書,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說你錯了,以前的人是因為窮沒錢買書,所以特別珍惜借來的書,現在還有這個原因嗎?你借來的書不想考還是不看。

我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觀察她喜歡哪本書就買回家反覆閱讀。因為讀一遍只是大致了解,反覆閱讀才能吸收精髓,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能舉一反三地輸出。如果是借來的書,剛看了一遍就還給人家了,就有一種半生不熟的感覺,似是而非,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時間久了孩子會養成不能深度閱讀的習慣。

我娃讀書一般都是讀五六遍,有時我問她為什麼看得非常快,她說這一遍我重點看人物的出場描寫,有時重點看戰鬥場面描寫!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盡量不要打斷不要隨意干涉,就是最好的培養,不要照搬某些專家的觀點,沒有誰是完美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因人而異吧。

我喜歡書,所以對書的愛護也是超乎尋常。

如果孩子的朋友或者同學來家裡恰巧看到了他/她喜歡的書,想借閱看幾天,那我還是很贊成的,對孩子喜歡讀書的熱情表示讚揚,但是要保證還回來的時候和借閱的時候沒什麼兩樣,即便特殊情況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屢次三番借了不還,弄丟弄髒等,那就不建議再借了。

我們家確實也很多書,自從有了繪本童書低價購買渠道,書量又與日俱增了,曾一度有個想法,在家裡開設一個讀書吧,周邊的鄰居家的孩子,同學,只要熱愛讀書,都可以來家裡,免費讀,且不定時小組討論,打造一個好的讀書氛圍和環境。


我一直覺得爺爺奶奶帶孩子比我帶孩子更認真,不會讓孩子看很多電視、吃很多零食,但現實卻狠狠地打了我的臉。

有一次我中午臨時回家,家裡門開著,婆婆在客廳做一些縫縫補補的事情,我閨女(那時候一歲半多點)自己在卧室看電視。婆婆身邊已經縫了好多布料,我推測孩子看電視已經好長時間了。

看到我回來,婆婆有點驚訝,趕緊把手裡的事情放下,給孩子關了電視,因為我給孩子規定了每次看電視的時間,最好看兩集動畫短片就關掉。婆婆突然關電視的動作,很自然地惹孩子一頓哭,因為她電視正看得很嗨,被關的莫名其妙。

那一刻我的心好痛,不只是因為婆婆放任孩子看電視,還因為孩子的孤單。她一個人在家裡,婆婆對她的玩具和繪本沒有興趣,只能放任她自己看電視。

而這樣的情況,後來發生了不止一次。

所以如果有朋友來家裡借繪本,那我會很歡迎,即便不是特別親密的朋友!因為這意味著TA家裡有寶寶,TA家的寶寶也需要玩伴,就像我家寶寶需要玩伴一樣。

現在的寶寶普遍面臨一個現象:寶寶的玩伴很少,尤其是固定的玩伴。

現在的寶寶還面臨另一個現象: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父母平均陪伴時間是2h左右/天。

這兩個現象會造成:

寶寶的繪本通常是爸爸媽媽回家了陪著看,寶寶的逛公園通常是和家裡老人玩,如果一旦天氣過熱或者過冷不方便外出,寶寶多半是和家長呆在家裡,往往一呆一整天。

所以我帶閨女出去玩,總會多帶幾份小零食、多帶一個小玩具,就是為了在其他小朋友那裡刷刷好感,吸引小朋友和我閨女一起玩。碰到我婆婆比較談的來的,也會邀請老人帶著小孩到我家去,老人有人陪、孩子有人伴,付出一些繪本、吃食,或者多花一些時間收拾被孩子們折騰的家,也甘之如飴。

我多麼渴望有小朋友經常來家裡,有小朋友和我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她自己形單影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