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安大學畢業作品就是第一,這個就賣了些錢,有不少人看好他,想要找他投資的,只不過他自己挑挑揀揀嫌棄預算少,不打算拍。

後來在台灣,寫了個劇本比較好,就拿到了政府資助的40萬,還是嫌棄少,而侯孝賢十分欣賞李安,給他牽橋引線介紹了投資商,拿下了一千多萬台幣,但是!李安還是嫌棄少了...

後來侯孝賢極力勸說,才有了後來的推手

所以,李安並不是媒體裡面一無是處的樣子,人家的才華是大家都看得見的,他老婆也不瞎,只是他嫌棄錢太少了而已,並不缺少給他送錢的人。

所以你要是有看得見往外冒的才華,就是那種不缺人給你送錢的那種,我覺得沒問題,但你要是真.一無是處,那就別談。

所以,有人給你送錢嗎?


你媽至少養了你十六年,你成李安了嗎,還不一樣心安理得。

===

原來這個回答可以體現出我的「暴躁」

看到第一次那麼多人點贊

當然要爽快的認了,

我,很,暴躁。

?(???‵‵)?

————

再續,其實我一直知道有邏輯漏洞,贊多了還是認真回答一下。

李安並非被養,而是當家庭煮夫,操持家務,也是很辛苦的,也因為在家的幾年,對飲食的一些了解,加上對中國式家庭倫理親情的思考,才能拍出飲食男女這樣的作品來。

我真的很喜歡《飲食男女》。當然,三部曲整體都很好。

其實我的初衷是,不要抱有被養的心,而是要有胸有人文關懷,關心世界,才能成為李安。

所謂「厚積薄發」,也許漫長而沒有人理解的積累,李安沒有「死於家樂」,世界沒有多少人能做到的,這才是李安可貴的品質,平淡中時刻學習和時刻進取的心。


李安在家閑賦六年之前,在台灣讀大專得過台灣話劇大專組的最佳演員,去美國讀本科和研究生時拍過兩個片子,一個拿了紐約大學的獎學金和台灣的金穗獎最佳短片,一個是畢業設計拿了紐約大學當年的沃瑟曼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雙獎,李安是證明了自己有天賦才會被老婆支持在家裡安心修鍊的,事實上李安中間內心很愧疚,想要轉行去學計算機,但是被老婆勸回來了。

所以,同學你能在學生時代拿到足夠多的獎證明自己,當然會有人願意等你啊,否則的話,能夠無條件支持你的女人,大概率是你媽媽。


謝邀。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對於女人「願不願意」這個問題,驅動女方「願意」的因素,我認為分成兩個層面。

第一個是感情層面:她基於一種對伴侶的情感羈絆,從而以感性思維的立場出發,選擇了「支持伴侶的夢想」。

在這個層面上,有可能存在這樣的女人嗎?我認為完全有可能,而且絕對不會少。

第二個是「投資」層面:她看到了男方展示出的專業潛力和導演天賦,認為「此公未來可成大器」,因此做出了對男方的「長線投資」的押注判斷。

在這個層面上,我認為也完全有可能,而且比第一種層面來得更不會少。

但是,這兩個層面,都共同需要一個前提:男方要真的擁有足夠的天賦。

在情感層面上,女方可能在短期內不會非常看重天賦的開掘和發揮程度,而是單純地在感性上「願意去相信才能的存在」。但是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情感因素往往都不能超脫于于物質生活而獨立存在。當天賦始終無法展現並換得報酬的時候,生活的壓力終將讓一肩挑起的女方產生負面情緒,而這就會動搖作為一切之基礎的「情感羈絆」。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天賦,那麼即使出於情感因素而女方「願意」,她也會變得「不願意」——時間長短問題罷了。

在「投資」層面上,如果沒有給她展示出足夠的才能,那麼她從根本上即無法相信這筆投資的可行性。投資邏輯不成立的情況下,當然一切也就無從開始。

所以,在考慮「會不會有女人願意養我」之前,更應該優先搞清楚的,是「我值不值得讓她這樣做」。

作為影視行業,「從業者」和「藝術家」之間,是有著涇渭分明的區別的。從業者,可以做這個產業中的一個螺絲釘,用被培訓的專業技能換取報酬;藝術家,則不是螺絲釘,而是一個利用產業而又不完全受制於產業的「創造者」。從業者無需絕對的天賦堆積,有專業技能就可以安身立命;但藝術家的創造,沒有絕對意義是的天賦,是不足以支撐的。這個區別,可以是不同工種間的區別,也可以是具體到導演範疇內的區別。

如果是從業者,那麼不需要「養」,幹活就能獲得經濟來源。需要「養」的,顯然是「藝術家」,而想成為藝術家,無疑先要客觀地審視自我的天賦程度是否匹配。

李安被養了六年而成功,忻鈺坤和李安的經歷類似,也走向了初步的成功。

但是在這樣的個案之下,埋藏著無數的失敗例子:他們被供養多年,一門心思鑽研藝術,但始終未能天賦兌現。這樣的人,最終在現實里也只能是成為一個「自認為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中年無為的「軟飯男」——包括但不限於電影行業。

這樣的失敗案例存在感稀薄而又不稀薄。稀薄,因為他們是失敗的無名者,而媒體和社會往往聚焦的是成功者。不稀薄,因為他們實際上無處不在,烤串攤、酒吧、夜晚的街頭,環繞在周遭的日常生活中。

李安和忻鈺坤的事例被報道、被傳頌,恰恰是因為它的稀缺性,而不是普遍性——滿大街都是李安,那李安的媳婦怎麼可能還算「感人的真愛「呢?而稀缺性的根源,恰恰在於「天賦是不批量的」。

一個人的人生,往往取決於自我審視的能力。只有自我判斷的客觀性,才能夠幫助人找准自我的定位,站在自己適合發展的平台上。對於藝術家來說,尤其如此。

何況,從現實角度上看,一個女人願意養一個男人,更可能是情感和「投資」層面的雙重作用:既想養你,又覺得你值得被養。因此,首先的自我才華判斷,就是一切的基礎。

並且,在這個時代的影視行業,我認為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才能埋沒」。相比從前,我們擁有了更多對年輕影人、草根影人的發掘機制——first電影展及相關的投資對接,金馬創投,等等。並且,相關的作品,也不會再因為體量上相比商業大製作的絕對劣勢而無從完成上映——《心迷宮》這樣的好作品會被推上商業院線、相對弱一些的作品也可以投諸於藝術片院線,而實現一定的商業回報和進入公眾視野。

馬凱一部投資幾萬元的《中邪》都能夠走出來,還有什麼絕對的「不可抗力」的大環境壓制呢?

但是,就像「有沒有女人願意養」一樣,這一切都建立在絕對天賦的前提之上。

畢竟,首先,我們需要去向別人——女人以及任何提供金錢的人——說明:我是一個潛力藝術家,而不是一個純粹不想上班的無業游民。


謝邀,但您這個思路我實在不懂……

是要脫產創作?或者就是找個話口找對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