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萌新一枚,最近入了森海塞爾大饅頭三代,然後一開始使用網易雲放歌,就感覺很明顯的人聲沉在音樂裡面,聽的不清不楚,完全比不上森海塞爾的小饅頭真無線二代。前幾天下了個tidal試了下,就突然感覺人聲比小饅頭二代清澈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播放器的原因。


好聽的耳機直推用29包郵的mp3也好聽

難聽的耳機就算換萬元前端也沒法好聽

你目前的這個問題是耳機難聽。

而且你拎不清*音源區別*,或者說*不同錄音的區別*,這個區別和*播放器本身性能的區別*是不一樣的。


下面那個關評的,也不能說真搞笑,這麼處理一通也許能改善PCHIFI數字方面的問題,

但,結果不說,這麼麻煩的搞一通就為聽個大饅頭聽個森海tws,人家還並不是在PCHIFI而是手機藍牙接藍牙耳機聽歌。

建議先讀題,先回點對題主這個水平這個情況有用的東西,再發揮。


理論上,換能器比前端影響更大。

實際情況中,前端往往是相對固定的那一個,對比換能器來說,除非出現非常不匹配的情況才會考慮換/增加前端。這時候,前端在實際情況中又顯得更「重要」。


發燒友們所說的更換播放器,是為了連硬體一起更換。那個才有根本區別。

網易雲、tidal、spotify這些只是軟體,只要不自作多情的劣化音質(比如酷狗蝰蛇音效)那麼聲音應該是沒什麼區別的。

當然,不同網站提供的文件碼率可能不同。但這個影響同樣沒有那麼大——普遍碼率都已經高到一定程度了之後,好上再好多出來那點區別很難這麼明顯的被發現。

具體到你說的情況,我覺得你是不是不小心開了一個均衡器導致的結果。


一般來說, 用戶自身的健康問題、使用錯誤或者設置異常帶來的改變要遠遠大於硬體帶來的改變。

三者中後兩者被 IT 界人士總結為 #ID10T 錯誤。

音樂播放器的選擇是不是比耳機的選擇更加重要?

不是。

為什麼我們可以輕易分辨720P和4K的畫質,卻很難分清音樂的128kbit/s和無損音質的區別??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在手機上感受不到隨著音頻文件體積膨脹而帶來的音質提升??

www.zhihu.com圖標

以上是短回答。 如果您只是要結論,那已經有結論了, 結論是否定的。

###########################################################

以下是長回答。 也就是太長不看版。

##########################################################

老麥,為啥我用了HiFi神器以後提升巨大但是一天一個聲?

Hi-Fi 是騙局嗎??

www.zhihu.com圖標

燒友私信問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換了發燒電源線、發燒牆插、發燒保險絲、發燒耳機線、發燒平衡線、發燒USB線、發燒SATA線、發燒腳釘、發燒耳放、發燒解碼器、發燒地毯、發燒地板、發燒牆面塗料、發燒空調、發燒電處、發燒路由器、發燒交換機、發燒網線、發燒方向盤、發燒輪胎、發燒地盒(骨灰盒的變種)等等 HiFi 神器以後提升巨大但是一天一個聲?

這個問題簡單, 因為這發燒燒的就是信仰和發票。

換髮燒電源線、發燒牆插、發燒保險絲、發燒耳機線、發燒平衡線、發燒USB線、發燒SATA線、發燒腳釘、發燒耳放、發燒解碼器、發燒地毯、發燒地板、發燒牆面塗料、發燒空調、發燒電處、發燒路由器、發燒交換機、發燒網線、發燒方向盤、發燒輪胎、發燒地盒(骨灰盒的變種)等等 HiFi 神器的操作當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

您需要摘下耳機或者改變體位包括姿勢。

提升巨大而且一天一個聲的的原因就是耳機的位置變了。

對於入耳式耳機來說就是插入的深度因為體位或者姿勢發生了變化。

對於音箱用戶來說, 就是您離開了皇帝位, 如果音箱的離軸響應變化很大。

舉個耳機的例子:

, 看到了嗎? HD800s 稍微戴偏少許, 您就能聽到天翻地覆的改變。

音箱俺就不提了, Dr. Floyd Toole 在他的書和視頻裡面講過無數次, 很多幾十萬的 Hi-End 音箱離軸響應慘不忍睹。 包括某知名的靜電音箱。

您發現的更換髮燒電源線、發燒牆插、發燒保險絲、發燒耳機線、發燒平衡線、發燒USB線、發燒SATA線、發燒腳釘、發燒耳放、發燒解碼器、發燒地毯、發燒地板、發燒牆面塗料、發燒空調、發燒電處、發燒路由器、發燒交換機、發燒網線、發燒方向盤、發燒輪胎、發燒地盒(骨灰盒的變種)等等 HiFi 神器帶來的巨大提升其實來自位置變化。當然您也可以通過信仰把位置變化想像成 HiFi 神器里的暗物質起的神效。。

千萬千萬別沮喪, 雖然您把數以萬計的血汗錢扔進水裡,但是從光明面來講。凡事都有光明面對不對?

您創造了 GDP, 您貢獻了稅收, 納稅最光榮。

麥文學:老燒見了就躲的免費高清耳朵聽力曲線測試軟體 --- 寫給全國愛耳日?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N屆「采櫻桃」盲聽大賽發現金耳朵如何評價?-- 麥文學看圖說話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 散文片段 摘自 《對話線材 – 我讀書少該怎麼玩線材? — 我讀書少您別耍我系列》

麥文學:對話線材 – 我讀書少該怎麼玩線材? — 我讀書少您別耍我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回「求科普耳機、前端、解碼器、耳放的相關知識」 -- 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 COPYLEFT, 不保留版權, 歡迎轉載, 不必支付稿酬。轉載時請用大家熟悉的「佚名」或者自己的任何網名替換作者名字。

網友邀請作答「求科普耳機、前端、解碼器、耳放的相關知識?新人入坑,想了解一下關於前端、解碼器、耳放、耳機這一套流程的相關知識,包括耳放與解碼器的作用以及什麼樣的耳機才需要這些東西,如果能全方位科普一下就更好了」

這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首先這個問題裡面有一些老燒和大濕自個擼出來的專有名詞,書上咋也找不到的, 咱可以先談談這個。

「前端」就是這樣的一個專有名詞, 老燒和大濕自個擼出來的專有名詞。

為啥「前端」是老燒和大濕自個擼出來的專有名詞呢, 說來話長。

每個人都長了腦子(毫無疑問吧),每個耳機用戶都至少有一隻耳朵(毫無疑問吧),電聲轉換的關鍵部位是耳機(毫無疑問吧),耳機要響就必須要電流推動(毫無疑問吧), 這個電流的來源就是一個電源(毫無疑問吧).

對於這個東西, 它的前端在哪呢:

〓礦石機技術區〓 - 礦石收音機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www.crystalradio.cn

大濕們傻眼了, 這東西能響嗎?

這踏馬的不用電沒前端也能響, 一定是天上掉下來的東西。

就象《上帝也瘋狂》裡面那隻玻璃可樂瓶。

空中的電波就能推動耳機,而且還是推動高阻耳機,上 1000 歐的高阻耳機。

這羊駝的推力邪了大乎了。

哎, 祖國的耳機音響發燒圈(JUAN4)不是已經約好的,

10多年前不是已經約好的, 高阻耳機吃電壓,沒有耳放就推不動嗎?

為啥, 這玩意連電池都沒有, 就靠空中的電波推動?

這科學嗎?

看看日曆吧, 現在是21世紀的第 20 個年頭。

手機和流媒體已經把 ipod、MP4 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ipod已經把 (CD)walkman、mp3 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mp3已經把 walkman、md 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唱片和電唱機早就在博物館裡長眠了。

當然您還能收聽到 FM,

甚至不用買,

華為手機裡面就有一個圖標。

不管您願不願意承認,

這場革命的後面就是所謂的數字化革命。

聲音從歌手的嘴巴和樂器奔向現場的麥克風的那一刻, 就是音頻數字化的開始。

為啥大濕們不把麥克風稱為 「前端」呢?

俺猜想, 那是因為他們賺不到那個錢吧。

「前端」這玩意只生存在大濕的筆下和嘴裡。

在教科書裡面找不到。

看回咱們的家裡,

最前端是哈?

DVD、CD? 還是您硬碟里,還是雲上的文件呢?

大濕們為了賣給你一件東西,

一件漂亮的傢具,

以便您能在幾千或幾萬人民幣一平米的家中合理地佔用一個角落來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發明了 「前端」這個高大上的專有名詞:

「耳機/音響發燒你不能沒有前端。」

這就象是聖經裡面的訓誡: 「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

重複 1000 次以後, 「前端」 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時髦的詞,

只要嘴上掛著這個詞, 就倍兒有面。

不懂 「前端」這個詞的話呢, 就倍兒沒面, 倍兒跌份,從此就會抬不起頭來。

所以老燒們見面的第一問就是 「嘛前端啊?」

你都不好意思說,

俺的前端是花了幾十萬刀買的100安培陳年老銅線入戶的二手老房子。

你知道嗎, 「前端」 必須得有一個用貴金屬顏色的油漆以及羅馬字母組合書寫的,

放在面板或者頂部的廠標,

而且發票必須得超過三位數人民幣。

這是一個鐵律。

房子呢, 只有數字組成的街道號, 所以不能成為 「前端」,

即便用了貴金屬顏色的油漆甚至用了金屬鑄造的數字。

數字式的衛星接收機算 「前端」嗎?

NO,NO,NO, 免費送給你的怎麼能叫 「前端」呢?

電腦音頻工作站算 「前端」嗎?

NO,NO,NO, 製作音樂的工具怎麼能叫 「前端」呢?

手機算 「前端」嗎?

NO,NO,NO, 巴掌大的電話怎麼能叫 「前端」呢?

你的東西不佔地不從大濕店裡買, 都別想擠進 「前端」的門。 沒門!!!

投名狀不交,

門都沒有。

新穎的耵聹 Cerumen(俗稱耳屎 Ear wax)調音法 -- 麥文學看圖說話系列

老麥自問是拙於言辭的人, 散文很散,敘事混亂。

很多簡單的事情經常會花比常人更多的時間才能理解後面的道理。

比如,

在這篇散文裡面說到了老領導的市政種樹理論:

麥文學:對話線材 – 我讀書少該怎麼玩線材? — 我讀書少您別耍我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暫且把內容複製粘貼過來:

老領導說了一個故事:某人天天擔心孩子身高不增加,直到某天市政在他家門口種了一顆樹。某人發現自從市政在他家門口種樹以來,他家的孩子身高增加迅速。於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門口種樹可以促進孩子長高!

老領導說,他小時候在蘇聯讀書,經常做一種練習叫 Facts VS Opinions , 給小孩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裡面的東西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比如: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製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

蘇聯人從幼兒園開始,就用這些超級簡單的例子去學會分辨嘛是事實陳述嘛是觀點陳述。

比如:

很多足球是黑白相間的(事實)

和跳舞相比,足球是更好的運動(觀點)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事實)

在海里會感到害怕(觀點)…

Fact(事實):就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比如,企鵝走路搖搖擺擺)

Opinion(觀點):表達一種信念、感覺、看法的陳述,無須證明(比如,我覺得薄荷巧克力冰淇淋最好吃)

戰鬥民族早就在貫徹現在熱門的 critical thinking,對外來的信息不照單全收,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要經過一定的質疑。培養孩子思維, 一個唯物主義的布爾什維克要從娃娃抓起。

在我們的論壇里,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或者宗教信仰,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老領導說, 任何討論我們首先要區分什麼是事實錯誤,什麼是不同觀點, 否則就會在不需要爭論時混戰一團。。

在這個高贊回答裡面, 俺提到過耵聹(Cerumen)的作用(當然不是俺的發現,俺複製粘貼而已):

長期戴入耳式耳機聽歌有什麼危害嗎??

www.zhihu.com圖標

正常的耵聹(Cerumen)並不是廢物,而且對保護聽覺器官具有一定功能:

1、耵聹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細毛能阻擋由外界的塵埃顆粒和微生物,保持耳道的清潔,而且還能使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起到濾波和緩衝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2、耵聹和細毛還能防止昆蟲等微生物對耳朵的侵害。偶然闖進來的小蟲等碰上密茸茸的細毛,被擋住去路;耵聹味苦,當小蟲嘗到耵聹的苦味後,便會「知難而退」。

3、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尤其對耳道深處的鼓膜可使其不致乾涸,從而使鼓膜經常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4、富含脂肪酸的耵聹,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有人證明,耵聹里的化學成分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另外, 俺已經抽絲剝繭地和大家分析了煲耳機為什麼沒有用:

耳機廠商為什麼不把耳機煲好了再賣??

www.zhihu.com圖標

有些同學依然認為自帶頻響曲線證書(出生紙)的 Etymotic Research ER4 可以

通過煲耳機獲得改變/提升。

在這裡, 老麥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擼出一個假說:「耵聹調音法」。

簡言之耵聹調音法就是耳機抽插的時候把耵聹捅到更裡面更嚴實了。基於耵聹的疏鬆多空隙的結構, 它能吸收一部分高頻, 讓您每戴一次就有另一次全新的感受,聲音越來越暖......這就是老麥總結的耵聹調音法, 當然前人啃腚也有總結, 但文獻應該有點難找。大家不妨搜一搜。

為啥要擼出新假說而不選擇相信煲耳機有用呢?

老麥覺得, 與其相信煲耳機有用, 不如相信市政種樹能促進自家孩子的發育。

怎麼證實某個假說呢? 也許可以用這個免費的工具:

麥文學:老燒見了就躲的耳朵聽力曲線測試軟體 --- 寫給全國愛耳日?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Yanny 還是 Laurel?破解 Yanny vs Laurel 事件的關鍵 -- 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後話: 不少同學到醫院掏了耳朵以後, 或者睡了一覺耳屎掉出來以後,

都發現耳機音質有立竿見影翻天覆地的變化。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 警告:請萬勿再往下閱讀 =================

您懷疑自己的耳朵裡面有 bug ?

嗯,

確實是有這樣的可能。。VOILA ~~~

補充:

記得到醫院醫院醫院掏耳朵,

別上那啥大保健的按摩房掏耳朵, 惹上一身騷以後回來抱怨。

///////////////////////////////////////////////////////////////////////////////

因為俺讀書少,

所以很多讀書人知道的東西俺不知道。

你知道么, 太陽和星星困擾了俺幾十年也折磨俺幾十年。

因為一直想不通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地球圍著太陽轉,而不是太陽圍著地球轉?每天從起床到睡覺,俺都感覺到地是不動的。太陽繞著俺轉了一圈又一圈,星星也是繞著轉了一圈又一圈,都是東升西落。俺覺得俺家是宇宙的中心!

太陽繞著地球轉, 俺可以拍著胸口斷言。你知道的, 俺喜歡實踐。

老領導對俺的俺家宇宙中心論並沒有什麼評論。 不過老領導說了一個故事:

某人天天擔心孩子身高不增加, 直到某天市政在他家門口種了一顆樹。  某人發現自從市政在他家門口種樹以來, 他家的孩子身高增加迅速。

於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門口種樹可以促進孩子長高!

老領導說,他小時候在蘇聯讀書,經常做一種練習叫 Facts VS Opinions , 給小孩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裡面的東西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比如: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製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

從幼兒園開始,就用這些超級簡單的例子去學會分辨嘛是事實陳述嘛是觀點陳述。

比如:

很多足球是黑白相間的(事實)

和跳舞相比,足球是更好的運動(觀點)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事實)

在海里會感到害怕(觀點)…

Fact(事實):

就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比如,企鵝走路搖搖擺擺)

Opinion(觀點):

表達一種信念、感覺、看法的陳述,無須證明(比如,我覺得薄荷巧克力冰淇淋最好吃)

戰鬥民族早就在貫徹現在熱門的 critical thinking,對外來的信息不能照單全收,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要經過一定的質疑。

幫小朋友學會區分 Facts Opinions,是培養孩子思維的起點。為什麼要區分呢?因為一個唯物主義的布爾什維克要從娃娃抓起。

在我們的論壇里,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

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或者宗教信仰,而不是事實。

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

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老領導說, 任何討論我們首先要區分什麼是事實錯誤,什麼是不同觀點, 否則就會在不需要爭論時混戰一團。

Floyd Toole – Sound reproduction – art and science/opinions and facts

########################################################

老麥,你怎麼看耳機音響發燒圈的笑話?

俺怎麼看其實不重要。您可以自己下結論。

麥文學:對話線材 – 我讀書少該怎麼玩線材? — 我讀書少您別耍我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Hi-Fi 是騙局嗎??

www.zhihu.com圖標消費主義是如何通過偽造文化來欺騙年輕人的??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我們可以輕易分辨720P和4K的畫質,卻很難分清音樂的128kbit/s和無損音質的區別??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在手機上感受不到隨著音頻文件體積膨脹而帶來的音質提升??

www.zhihu.com圖標

例題:為什麼音響發燒電源線會帶來開天闢地般巨大的航天級的音質提升?答案選項

A 電流流過不同類型的導體會產生各種變化例如繁殖、變異和進化。B 自古以來圈裡認為電源線必須要看作器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電源是「系統工程」,要從進家門的電錶開始燒,空開、插座、電處、電源線一個都不能少。發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C 插座或牆插是供電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電源線是器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 因為電源線存在電感、電容,它的阻抗和串擾大到能影響輸入的電壓,引起開天闢地般巨大的變化。E 你把電源線當成火箭的發動機好了,不同發動機會有不同的聲音,你拔掉電源線就沒聲音了,那麼這個線和火箭的發動機也是一樣的原理。F 就用過機線和垃圾線的陋)X(拿著線材無用論的瞎逼逼啥呢?G 自古以來圈裡的結論就是「器材」裡面對聲音提升貢獻最大的就是電源線,圈裡的老大你不信還能信逼乎的初中生?中二病犯了吧?H 電源線對系統的聲音究竟是改變還是提升這關係到量子力學,暗物質連物理學家都沒找到,但是淘寶上有現貨。知乎的科學家都不靠譜。I 圈裡的燒友告訴你有提升,就是有提升,這是研發人員才知道的。你不是研發人員,知道了也沒用。這是商業機密。J 發燒要靠自己實踐,歪歪是不會讓你發燒的水平提高的。年輕人要有好人品,聽不出提升是人品問題。K 你都買了上萬人民幣的耳機,再不花幾千塊升級電源線,就太可惜了。 好馬配好鞍你知道吧。L 從發電廠到家幾十公里的鐵絲無法改變,家裡埋的線無法改變,但是電源線就象濾水的過濾頭,最後一米很關鍵。凈水器你見過嗎?M 我從香港買的10000多港幣的電源線插頭是鍍金的,機線有鍍金嗎?一分錢一分貨。N 放大器輸出的電流,都來源於電源線, 年輕人飲水要思源啊。P 耳機「系統」輸出瞬態變化是非常大的,電流可能從0.00000安培瞬間跳到幾豪安,對於這種突髮狀況,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電源線會有不同的表現。發燒電源線才能負擔這樣的變化。Q 機線壓縮動態,發燒電源線能讓「系統」發揮 100% 的功效。你花了10000多買耳機,不升級電源線就浪費了。R 圈裡的燒友都聽出來了,沒聽出來的都是沒錢的陋)X(。S 盲聽大賽每年都有音響廠家的僱員拿獎。T 最後一米電源線起的是決定性的作用,科學性不容置疑。U 線材怎麼優化是廠家的機密,本人文科生,買就是了。V 發燒線材上的商標很好看,歐洲人還會騙你不成。W 我覺得 Hi-end 更高保真,我也知道真實樂器的聲音,我每年到歐洲和泰國旅遊,我有錢。X 燒HiFi是非常私人的事情,逼乎的閑人天天指手畫腳著急替別人省錢,你們自己不噁心看的人也早噁心了。Y 電源線的阻抗和電容、電感小到測不出來,燒友能聽出來,科學家都是**。Z 我是版主, 能封你的號。

俺的專欄裡面也有很多散文(散文很散),

您不妨自行取用

耳機和聽力保護?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耳機EQ補遺:Equalizer APO 使用簡單答疑 -- 麥文學喜迎618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雖然俺的文章寫得很爛很散, 但是大家 很給面子, 俺十分感激。 多謝各位!

麥文學:老燒見了就躲的免費高清耳朵聽力曲線測試軟體/軟體 --- 寫給全國愛耳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感謝各位知友的栽培。感謝知乎的全體工作人員。感謝 4千5百萬人次的各位網友。沒有大家的栽培, 俺不過是個論壇孤兒。

【此處省略 30,000 漢字】

麥文學:老燒見了就躲的免費高清耳朵聽力曲線測試軟體/軟體 --- 【萬人收藏千人點贊的測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其他限於篇幅不能盡錄的內容, 敬請通過以下鏈接獲取: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posts/posts_by_votes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posts/posts_by_votes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answers/by_votes

https://www.zhihu.com/people/mai-wen-xue-67/answers/by_votes

或者關注專欄:

麥文學:耳放/耳擴不存在「推力/控制力」? — 我讀書少您別耍我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耳機和聽力保護?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有一種情況,強化與行為間的關係是非理性的,斯金納把它稱為「迷信」(superstition),
或者「非相倚強化」。斯金納在實驗中,把給予小白鼠投食的方式從按壓槓桿引發,更改為每隔15秒固定投食一次。
小白鼠在投食間隔的偶然動作就會發展成「迷信」。例如小白鼠正在作揖,它就會在此後不斷作揖以求得食物;
如果小白鼠正在嗅通氣孔,它則會不斷嗅通氣孔以求得食物。人類也十分多見。
譬如天旱引發的祈雨祭祀,運動員對某種動作(如親吻戒指)、某種服飾與獲勝之間的看法
以及由此而遵循的行為等,都屬於迷信。迷信只有在多次無效的情形下,才會逐漸產生操作性消退。
但是,只要有偶然性存在,迷信就不能徹底根除。

鼓勵消費者為自己享受不到的好處/優勢付錢是不道德的,這是俺的觀點。當然不是俺發明的觀點。

為避免沒有認真閱讀短回答的讀者抱怨,

俺特地將短回答再貼一次在長回答的末尾。

音樂播放器的選擇是不是比耳機的選擇更加重要?

不是。

一般來說, 用戶自身的健康問題、使用錯誤或者設置異常帶來的改變要遠遠大於硬體帶來的改變。三者中後兩者被 IT 界人士總結為 #ID10T 錯誤。

以上是短回答。

如果您只是要結論,那已經有結論了, 結論是否定的。

為什麼在手機上感受不到隨著音頻文件體積膨脹而帶來的音質提升??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我們可以輕易分辨720P和4K的畫質,卻很難分清音樂的128kbit/s和無損音質的區別??

www.zhihu.com圖標

萬一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敬請不吝點贊或者讚賞。

再謝!


一般聽一首歌,有以下幾個過程:

音源-&>解碼-&>耳放-&>耳機四個步驟。

而一般消費者購買一套設備的時候,反而建議是反向買,也就是先買耳機,再買耳放,再買解碼,最後再升級音源。

因為一般人首先是對耳機的變化最為敏感,不同耳機的風格與素質,只要耳朵不是太木,不說分出優劣,起碼聽出區別是沒問題的。

而一個耳機反而是對耳放比較敏感的,所以一般耳放都是為了適配耳機賣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的耳放就長這樣 :

圖片里macbook只是作為一個數播,解碼是用的那塊金色的太子隨身播放器,最中間的那一大坨就只是個耳放

而解碼自然有專業解碼,就我們常說的DAC,DAC的素質只要夠高就能出不錯的效果,不需要像耳放和耳機那樣相輔相成。

最後才是音源,音源基本都是夠用就行,比如HR,普通無損,DSD這類的。

但市面上也有很多一體化的產品,即解碼+耳放+音源一體機,就我們常說的MP3或者隨身播放器,手機其實也是一個小型一體機,所以才會出現了同一個耳機在不同設備上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至於怎麼搭配才是正確的選擇,我只能說千人千耳,你只能自己去試試了,我的建議就是先選擇你覺得比較合適的耳機,再為這耳機選一個比較合適的設備,有心情搞分體疊羅漢就搞,沒心情就去試試各家的播放器哪個比較適合你的耳機。

以上。


首先,不是,耳機當然是比軟體重要的。

其次,網易雲它除了音源來源可信度有點低以外,整個軟體調音是有問題的,耳機好點就會發現聲底顯得臟,你得手動調下EQ(手機版)。

所以同樣的音源,你更換軟體後你當然會感覺好很多


播放器是排在線財前邊已經靠倒數要考慮的了。耳機的更換要比播放器的改變大得多。

這是我的一套便攜和單獨用的一副耳機。如果不是手機推力有限沒辦法控制底噪我也不會給大法耳機配個播放器。有些時候一個好耳機加一條轉接線足夠了。畢竟好耳機的上限就很高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


不請自來

說通俗易懂

就是在優先後端,畢竟後端如果只玩耳機的話,來來去去大耳就這些

反而是前端三大件是神坑,如果耳機沒達到一定檔次,就沒必要玩花精力搞前端


在上古時代是的,但早就不是了。

數字音頻播放器的素質主要取決於其「數字-模擬信號轉換器「,也就是DAC的素質。數字音頻經過多年的發展,DAC高度集成化,產量大、價格便宜。好的品牌手機配一個好的DAC的成本其實不高。

雖然可以做得更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需求,尤其是進入藍牙時代以後,藍牙耳機都需要自配的DAC,進一步限制了更高檔DAC的市場需求。我們都知道市場規模有限意味著價格很難降下來,意味著高檔DAC的價格邊際效用急劇下降。意味著你花幾倍、十幾倍的價格可能獲得是剛剛堪聞的聲音素質提升。

因此,絕大多數情況播放器都是智商稅,尤其是那些採用量產型DAC的平價播放器。


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你所聽到的這個聲音,本質上是一整套系統綜合而成的聲音,即所謂的「電聲」——把不連續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模擬信號再驅動揚聲器單元產生模擬聲波的過程

題主所說的「不清不楚」到「清晰」的區別,本質上是失真程度的不同,這裡就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HiFi。


HiFi即High-Fidelity,意為高保真。高音質的聽音系統本質上是最大程度的避免失真,因此「犯的錯」越少、對原始信號的保留程度越高,理論上的聲音也就越HiFi

完整的聽音系統應該包含四大塊:轉盤、解碼器、放大器和揚聲器。播放器本質上就是集成了轉盤、解碼器和放大器的前端設備,耳機即揚聲器。

數字音頻時代,你聽到的歌基本都是通過PCM(脈衝編碼調製)按一定位深和頻率進行採樣、量化、編碼而製作成的一堆二進位(0 1 0 1)數據,主流的位深是16bit、採樣率是44.1KHz,主流的PCM編碼音頻格式是微軟的WAV,還有些無損壓縮格式包括APE、FLAC、TAK、TTK等,有損壓縮格式有AAC、MP3、OGG等,這裡不作詳敘。

說回聽音系統的四大部分:

①轉盤(Tunner)

(數字)轉盤的主要作用就是對上面經過PCM編碼後的二進位數字音源的存讀取,再傳輸到解碼器的過程中,會「犯的錯」叫做Jitter(時基誤差),此時即會導致失真。Jitter的概念比較複雜,國外某大佬給出的定義是「對於數字信號在時間上正確位置有重大影響的短時間的改變」。簡單說就是,在轉盤讀取信號的時候,它一會「讀早」、一會「讀晚」,沒有按時精確地踩點,這個授時的時鐘是一個叫晶振(晶體振蕩器)的東西產生的。和手錶一樣,再精密的時鐘也有誤差,Jitter不可避免,只能儘可能精確,因此一些數字轉盤會選用「飛秒級」時鐘,就是希望從源頭上減少Jitter,減少拾取數字信號的誤差。

享聲萬元老旗艦MR1就有用到高精度的飛秒級時鐘

②解碼器(DAC)

DAC即Digital-Analog-Converter,意為數模轉換器。按架構分,主流DAC採用Delta-Sigma架構,比如歐洲飛利浦、日本旭化成、美國的ESS、Cirrus Logic、ADI等等,這種結構的DAC將數字音頻信號進行採樣、擬合(積分轉換),量化精度越高、採樣頻率越高,越接近原始波形。高端的Delta-Sigma架構的DAC可以支持32Bit 384KHz的PCM採樣,但傅里葉變換不可避免的吉布斯效應,導致擬合波形出現失真,另外20KHz以上的域外雜訊也無法根除

曾經是高端代表現已退市的另一種架構的DAC採用的是R2R架構:通過高速電子開關,把PCM編碼的二進位數據(0或1)直接驅動R2R網路中對應的分壓電阻,通過改變整個網路的分壓值得到與原編碼對應的模擬信號。相比Delta-Sigma架構的DAC,不存在吉布斯效應,理論失真更低,但良品率低、生產成本過高,目前市面已經沒有新的民用級成品晶元,經典的Burr-Brown公司的旗艦R2R DAC PCM1704K價格已被炒上天,不過實際精度只有19bit,因此一些追求極限好聲的hifi廠開始自己搭電阻網組R2R陣列,理論動態指標更高,但對精度匹配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價格普遍比較昂貴。相對知名的國內R2R DAC品牌有Holo Audio、何慶華,國外品牌包括荷蘭的Metrum Acoustics、義大利的aqua、羅馬尼亞的Rockna、法國的Totaldac等等,隨身前端目前也有一款,是來自中國樂彼的P6,售價近2w。

內置202顆人工配對精度的24bit R2R電阻陣列播放器P6

③放大器(AMP)

放大器通常被耳機玩家稱作耳放,玩箱子的一般說前後級功放。其作用主要是整流放大,降低有害失真、增加有益失真:在降低有害失真層面,放大器一方面提供充沛的驅動力給到揚聲器,讓發聲單元可以充分、低失真地振動發聲,另一方面提供足夠儲備功率,以應付大動態音樂較高的峰值功率需求,避免出現動態削波失真,實現更有氣勢、更自然的聲音。另外元器件電器指標包括電路設計對聲音也有可聞影響,這點從THD+N、互調失真、分離度等失真指標上也能窺見一斑。關於耳放的作用可以參考這個科普視頻:

HiFi科普丨推響=推好?榭蘭圖只需1mW推力,手機就行嗎?乙迷的視頻 · 4296 播放

增加有益失真主要是分頻電路包括OP運放對頻率的補償、二次修飾所造成的聽感變化,不同運放不同音色並非玄學,部分便攜耳放/播放器也支持可更換運放的設計,玩家可自行搭配出最適合自己的硬體調音方案。

採用可換運放設計的日本「蛙樂」播放器:VentureCraft VALOQ

④揚聲器(Speaker)

耳機或音箱,本質上都是揚聲器。頭戴式耳機是音箱的小型化產物,耳塞式耳機則是頭戴耳機的小型化產物,根據換能類型,揚聲器單元可分為動圈、動鐵、平板、靜電等。換能方式不同,驅動效率和音色特點各有不同:比如動圈普遍頻響寬低頻足、動鐵密度大瞬態好、平板和靜電音色更細膩自然。理論上靜電的失真較低,但驅動要求較高,平板類似靜電和動圈的結合,是未來頭戴耳機的發展方向,傳統動圈耳機技術相對最成熟、涵蓋產品線最廣、調音類型最多,動鐵體積最小最適合作入耳式耳塞(IEM),和動圈、靜電單元相互搭配補充是目前高端入耳的主流玩法。

Jomo旗艦Trinity,採用低頻動圈+中頻動鐵+高頻靜電的單元組合

頭戴式耳機,可根據腔體設計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一般來講開放式失真小於封閉式,主要體現在高頻頻域的滾降相對更少,但封閉式的隔音更好、低頻也更容易做足;從驅動特性講,頭戴耳機也分高阻和低阻,一般高阻頭戴在200歐以上,低阻頭戴在80歐以內,高阻耳機線圈匝數更多、更細,驅動效率更高、反電動勢更強,振動失真更低,但如果要達到足夠聲壓級,對前端壓擺要求較高。

目前兩隻主力耳機森海HD650和R70x都是高阻開放式設計

介紹完聽音系統的四個部分,幾個結論自然也就出來了:

  1. HiFi是「做減法」的藝術:少只香爐少只鬼。給播放器加個安卓系統、給耳機加個藍牙模塊,對音質都是有害無益;你也可以理解為啥有人願意花幾十萬買個幾十公斤重的CD純轉盤、買幾千塊錢一個的腳釘,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但Jitter它就是客觀存在的;為了伺候300歐的hd650、470歐的r70x,你必須得上個像樣的(平均壓擺7Vrms以上)台式放大器;如果你想體驗極致細膩的女聲,你最好準備3w買一套stax 009的靜電系統,因為它的音色無可替代。
  2. 回放設備的任何一個環節,對最終聽到的都有可感知的影響。非要分個輕重的話,我的觀點是:後端(揚聲器)決定系統的音質下限,前端(轉盤+解碼器+放大器)決定系統的音質上限。
  3. 錄音本身,對HiFi與否就有決定性作用。有一種說法:「錄音一結束,HiFi也就結束了。」


個人觀點是耳機更重要播放器次之!


非也

用電腦都可以達到需求,只要有EQ,能裝VST,比如本人從XP時代就一直使用foobar2K至今,配合臭氧插件,古典或搖滾,人聲或VOCALOID

至於出街,你不專心聽環境聲留意危險?降噪也要打開環境聲哦,還聽啥音質,有聲音就行了。不建議走路開大聲,損傷聽力。

在家用電腦,出街手機+降噪夠用了


謝邀。

其實大饅頭3人聲本來就會比小饅頭2 tws要偏薄偏少。

這是大饅頭3的頻響(不能發圖片所以只能麻煩大家自己去看看):

https://www.rtings.com/headphones/1-4/graph#1585/3992

(來源:rtings)

https://www.dropbox.com/s/i08mu1zprhxia0x/Sennheiser%20Momentum%203%20Wireless.pdf?dl=0

(來源:Oratory 1990)

這是小饅頭2 tws的頻響:

https://www.rtings.com/headphones/1-4/graph#10667/3992

(來源:rtings)

https://www.dropbox.com/s/oqyjf3q84i9h8wa/Sennheiser%20Momentum%202%20True%20Wireless%20%28Harman%29.pdf?dl=0

(來源:Oratory 1990)

雖然說我不是很專業,但是大概能看出來以下幾點:

大饅頭中低頻非常突出,而其他頻段基本上很均衡。在低音多的一些音樂里,高一點的人聲(如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女中音,女高音)會顯得更小。

小饅頭低頻不足, 100-400hz突出(這個頻段包含大部分人聲,是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女中音的音域,換句話說就是這些聲音的基波所在),2k到6k不足(這個頻段包括前面提到的人聲的3-4次諧波)。所以不難看出,小饅頭的人聲會聽起來比較突出,比較柔和。

不同耳機之間的頻率響應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至於播放器,雖然說不同播放器也會有差異,但是相對於不同耳機之間的差異要小很多——因此在改變聽到的聲音中耳機通常是比播放器更有效的。所以如果題主想要更渾厚更突出的人聲,不如換一款耳機或者去調eq。

當然,影響耳機聲音的因素除了頻響還有一些,不過僅從頻響中我們就能看出這兩款耳機聲音上有很大的區別。

當然,我說的很多東西只是一個大概,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如果想要了解更專業更詳細的聲學理論,不妨去問一問專業的混音師或聲學工程師;盡量少去向所謂的「老燒」去學。


根據題主的描述,我認為應該是Tidal的音源比較好,所以帶來了明顯的提升。

個人觀點認為不是這樣子的,相對而言對欣賞音樂影響的排序(個人感覺):

音樂類型/版本 &> 音源質量 &> 耳塞/耳機 &> 播放器 &> 其他

音樂版本屬於個人審美,比如有的人喜歡live有人喜歡錄音室版。或者不同的指揮,樂團,演奏者……這些屬於個人欣賞偏好。在固定這項之後,其他的幾項相當於你去選擇如何回放。

不過每一項都存在一個瓶頸,舉個例子,比如音源方面320kbps 的和128kbps mp3格式差距應該是能聽出來的,但是320kbps mp3和真高碼率flac 格式的差距對於某些人來說就不一定明顯可聞了。

耳塞和耳機也是一個道理,在能驅動的情況下(不一定要完美驅動,聽過筆記本直推的hd600其實也很好聽),耳塞/耳機對於聽感的提升會比播放器的提升大一些,在硬素質到達一個檔次後,更多的就是不同的調音取向了。

播放器也是一個道理,存在一些不同的調音取向,底噪控制……但是相對於從一個相對差一些的耳機換到高端耳機的差距,播放器帶來的提升並沒有那麼明顯。當然也不排除這種情況,有時候播放器帶來的提升有可能是因為耳塞在此播放器下得到了良好的驅動。


首先是音源,其次是耳機,再次才是播放器。


首要是音源,128K的MP3任你用什麼聽也不會好,這個決定了上限。

然後是耳機,決定了能還原多少,最後才是耳放解碼這些錦上添花的東西。

至於播放軟體,只要設置沒問題不去瞎折騰,關係不大。


我現在才發現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音樂本身,不是音源是音樂


不是!你可以去淘寶耳機租賃租幾個產品試試就知道了。


跟這個問題類比,切合度比較高的提問有:

丈母娘的選擇是不是比妻子的選擇更加重要?


耳機在一套音頻系統里是占著絕對比例的,不好聽的耳機換上好的播放器依然難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