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怎麼買新書了,新書價格不太了解。

最近看中的一套舊書,算下來,51本均價40

這種看平均沒什麼意思的,拿我了解的書法篆刻一類來說,一本書動輒一二百,隨隨便便就五六百,七八百才敢說自己是印製精良還原度好,一套書幾千上萬已經司空見慣了。可是,這些書跟不熱衷書法篆刻的人有什麼關係呢?熱衷書法篆刻的才幾個人呢。但這些書確實也被算進平均里了吧。一本書定價一元,另一本定價一百五,倆一平均,評論定價75.5是不是比68.5還可怕。這種還是看看眾數吧。

94年一版一印,定價56元,當年年平均工資4500,這本書相當於一個人四天的工資。

一五年的,也超出了今年的平均定價

再看,說的是平均定價,定價定價定價!定價跟售價還是有區別的吧,書店打折,九折八折七折,電商能六折起步,碰到活動,折後半價券六折七折券,起步就是定價一半了,按照現在好多人讀書的頻率屯一次看一年。

再有,不知道這個平均是不是把套裝書一套也算成了一本,如果是這樣算,那更沒什麼意義。

一套四本,200元,套裝價高於平均定價,每本書均價又低了

結論:對我來說平均定價68.5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僅僅是參考價值。證明我買的好多書都買的很划算,僅此而已


占發行量20-30%的高中教輔,平均定價100。


如今紙價高漲,人工成本也增加,而且定價雖高,折扣力度也越來越大,出版社仍舊不賺什麼錢


2010年我所在的出版社,當時統計數據,偶爾會拉一下前100名暢銷書的平均定價,大約在35元左右。

其實到12年這個定價就漲到了42,43的樣子,當時我還挺吃驚的。

現在我猜其前100暢銷書的平均定價要在80左右,2倍多一點。當然,這個只是根據他們新書的定價目測的。實際有可能更高。畢竟電商的滿100減50經常做,還有很多大部頭套書。

不過對比一下房價呢?

一個朋友2010年在大興(當時北京通地鐵的5環周邊算比較便宜的居住區了)買的二手房子大概是1.5萬/平,到2017年最高漲到接近5.5萬/平,3.5倍多。

前段時間朋友賣了這套房,正好是4.5萬/平出手的,漲了3倍。這還是在房價調控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調控呢?

這麼對比,新書定價漲的不算多。


結論就是:還得漲


在不蹭蹭熱點新華書店還怎麼開,真成了便利店了?


以後得紙質出版物必定成為奢侈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