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故事,有機會獲得山下學堂限量周邊。

是否有一個影視或文學中的人物,TA改變了你的生活態度,拓寬了你的心靈,改變了你的生命軌跡?

我們相信,優秀作品中的人物能影響人類的精神生活。

本題源自山下學堂2020新人班視頻考題,如果是你,將有怎樣的答案?

我們將從回答中選出7位知友,送出山下限量版周邊紀念品。

山下學堂還將把你的精彩回答分享給更多人。

我們將在2019年12月20日,抽取7位回答者,送出山下學堂限量紀念品。

【活動說明】參與回答本問題,代表你同意授權在知乎站內、山下學堂自媒體(包括但不限於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二次傳播中使用你的回答內容並註明作者。

如需在其他平台使用,我們會與你溝通並預先徵得同意。


我想我此生的成長,大抵是要借著別人的憐愛、廉價的自我陶醉和那些恍惚而不可得的時光,支離破碎地拼接起來才好。

1、太宰治《斜陽》,人物:弟弟直治

太宰治先生的作品裡,對我來說,最觸及到內心的人物並非他廣為流傳的《人間失格》里癲狂的主人公。相反,恰恰是這個出現在《斜陽》中,甚至連敘事主人公都算不上,全篇從未正面出現過的弟弟直治,給我留下最綿長的餘韻感。

他像是一根煙,是的,抽的那種,最普通的煙,我一直這樣覺得。

大約是幾年前,那段時間,我的人生滑落到一種混沌的狀態中。有天夜裡,一位朋友送我到宿舍門前,臨走前點了一支煙,他拿手夾著煙,我卻是盯著那個一閃一閃的煙頭有些出神。其實,只不過是煙頭太小,若是放大了,感覺和那些接頭成排的路燈也許是差不多的亮度。橙色的火紅,烏突突地。想著覺得好笑,說不準那些支起來的一排排路燈,也是馬路本身支起來的一排排煙,紅頭白桿兒,汽車尾氣的裊裊,和那些停停走走地發動機轟鳴聲,像極了人呼哧帶喘地吞雲吐霧。

然後突然就發了笑,跟朋友說:「要說到目前為止,看了這麼多電影,仍然沒有一個拍煙的鏡頭,讓我感動的。」

朋友煙拿地優雅,卻扭頭掐掉了,跟我說:「忘了你對煙味兒不舒服。」末了停頓了下,補了一句「你可別瞎跟著學。」

那個時候,總覺得,點煙總應該是為了點兒什麼才對。每次這麼想的時候,就總會想起來《斜陽》里的直治。

《斜陽》這個故事,也好理解,以姐姐和子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家道中落的日本貴族家庭。而全篇弟弟的出現,都是由日記或者跟姐姐的書信展現出來的。

這是一個怎樣的男孩兒呢?他日記里這樣寫:

我一做出早熟的樣子,人們就說我早熟;我做出懶漢的樣子,人們就說我懶漢;我做出寫不出小說的樣子,人們就說我寫不出;我做出說謊的樣子,人們就說我說謊;我做出有錢的樣子,人們就說我有錢;我做出冷淡的樣子,人們就說我冷淡。然而,當我真的痛苦得禁不住呻吟時,人們卻說我偽裝痛苦。

驢唇不對馬嘴。

有點兒可愛。

可他也是個十足的混混,酗酒,拿著家中母親和姐姐積蓄下的錢,跑去逍遙,欠下一屁股的債。可即便是討債的人催上了門,他也是一番強硬,倒不是跟人打了起來:

在藥房里負了近一千元債。今天偷偷地把當鋪掌柜帶到家裡來,讓他進我的房間。我問他這屋裡有沒有比較值錢而可當的東西,有就拿去,我急需錢用。掌柜也不好好看一下就說:算了吧,又不是你的傢具。好,那就只把我過去用零用錢買來的東西拿走吧,我一面說大話,一面把一些破爛東西湊在一起,可是可當的東西一樣也沒有。

首先是那石膏手像。這是維納斯的右手。一隻像大雨花般的手,一隻雪白的手,它下面只墊上一個座子。可是你只要仔細一看就明白:這是維納斯被男子看到她全裸,大吃一驚,羞得整個裸身都變成淡紅色,亂扭著發燒的身子時手的姿勢。通過指尖無指紋、掌上無手紋的一隻雪白嬌嫩的右手,維納斯感到喘不過氣來的害羞表情完全表現出來了,使人看了甚至會憐憫得心裡難受。然而這歸根到底是一種不實用的破爛東西。掌柜估價為五毛錢。

其他還有巴黎近郊大地圖、直徑近一尺的賽璐珞陀螺、可以寫出字來比絲還細的特製筆尖,當初無一不是當做意外收穫買來的,可是掌柜笑著說他要走啦。等一等!我攔住他,結果又讓掌柜背了一大堆書回去,領款五元整。我書架上的書大都是廉價的文庫本,而且是從舊書店買來的,所以當的價錢自然也這麼少了。 想還一千元的債,結果僅得五元整。我在這社會裡的實際能力大致如此。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讀到這裡,倒使我興趣盎然了起來,這紈絝的落寞子弟,卻也好像《末代皇帝》中的溥儀一般,那孩子氣般表達對世界不滿的方式,似乎除了反覆扔一隻老鼠以外,也別無其他了。想嗤笑,卻覺得兩人又不太一樣。我想了許久也覺得溥儀應該萬萬是做不出這等下作的事來。

卻意外地,我不討厭直治。五元整,大抵就是他在這世間的價值了。他心中清楚的很。

後來每每情緒低落的時候,我總會在腦中去想像一支煙,點燃,拿在手裡,不去吸它,單單就是看著它燃著。朋友會嘲笑我這個古怪的習慣。直到有一次拍攝的時候,被問到為什麼如此執著在一根燃燒的煙上?

「這世界上有一根煙跟你一同腐爛掉時候的感覺,會給人一點點的存在感。」

當時的我是這樣的解釋的。朋友笑稱,我居然還能跟一支煙共情。

人們習慣將和同類的感同身受叫共情,和事物之間的感情卻好像透著一種猥瑣般的噁心。想一想,似乎和那些對直治討債,甩給他五元錢的債主並無差別。大抵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看透那些事物背後存在的一點點情緒的意義罷。我知道,這種話我講出來,一定會被罵的,人們會飄飄白眼講,真矯情。

當初那個戰後混亂的日本,所有的一切崩塌,道德,秩序,人們回歸到一種精神的原始狀態,混亂而迷茫。直治多清楚,多清楚自己貴族身份的逝去,他像是卡在了中間,望著母親,斷然不敢靠近,那些美好,會映得他自己越發清晰地醜陋。

然後呢?但真的面對那些人世間所謂的「名流之士」時,直治又是出言不遜道「虛偽、瘋狗、吹牛家和在雲上撒尿的人」

矛盾。

是的,矛盾體本體。

他背過了臉去,不去看被自己真正貴族的母親。他試圖融入到身邊的「大眾」去。如此不情願地看向這普世中的人們。然後呢?拙劣地模仿,他開始用粗俗地語言,上不了檯面的陋習,讓自己融入到這群人之中。被他尊為老師,實則是「名副其實的不良」的狐朋狗友上原。拖著他,一點點看清自己如此地分崩離析。

於是他終究是承受不住了。他給他的姐姐寫了這樣的一封信:

姐姐。我還是死了好。我沒有生活能力,無力在金錢上與人競爭,連敲竹杠都不會。我和上原先生一起玩的時候,我的賬總是自己付的。上原先生認為這有點貴族的傲慢氣味,非常不高興,可我並不是因為傲慢才會鈔的,而是怎麼也不敢用上原先生工作得來的錢去喝酒,去玩女人。簡單地說是因為尊敬上原先生的工作。不過那也是胡扯,實際上我自己也鬧不清是什麼原因。我只是覺得受人請客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受到靠他雙手所得的錢請客,這會使我更加難過和於心不安。

因此,我只管把家裡的錢和東西拿出來,這叫媽媽和你感到傷心,而我自己也並不感到快樂。我之所以計劃搞出版事業,完全是為了裝飾門面,其實一點也不想認真去做。即使真心想做,對一個根本不敢受人請客的人來說,怎麼也不會賺錢的,儘管我很愚蠢,這一點還是清楚的。 姐姐。 我們已經窮了。我本來想活著的時候款待別人,不料不靠別人款待便活不下去。姐姐。那麼我為什麼一定要活下去呢?已經沒有希望了。我決定死。我有一種葯可以死得不痛苦,是在當兵的時候弄到手的。姐姐是個漂亮賢惠的人(我一直以有這樣漂亮的母親和姐姐而感到自豪,因此我對姐姐的事並不擔心。我甚至連擔心的資格都沒有,正如盜賊關懷受害者只會叫人覺得臉紅。我想,姐姐準會結婚,生孩子,並依靠丈夫活下去吧。

他還是禁不住,死了。像是用盡了力氣,卻發現自己站在這世間的灰色地帶一般,正反也看不到自己的模樣。

像極了那些長在自然界的煙草,被燒乾後揉進一條條冗長的煙管中。商品的世界,被規模化、機械化的物品。和那些被規則、被教育、被生存的世界規訓起來的人類,如此地相似。而當一切被打破的時候,卻又是如此混亂。

歸根到底,我的死是一種自然死亡。僅僅由於思想,人是不可能死的。我還有一個很不好意思的請求。媽媽遺物中那件夏布衣服,就是姐姐說讓直治明年夏天穿而特地為我改的衣服,請你把它放在我的棺內吧。我真想穿它啊。

天快亮了。讓你長期操心啦。再見吧!昨夜的酒完全醒了。我不是喝醉酒尋死的。再一次向你告別了。

再見!姐姐。我是貴族。

我是貴族。這個墮落地無止境地紈絝子弟,仍在死前說出來了,那句他心裡仰望了千萬遍,卻哆哆不敢承認地事實。

令人動容地並不是他到死時的那份不甘。而是他終於在混沌中走過一遭後,終於知道,那一片糜爛中,最難的還是知道自己是誰。他的覺醒,對於全文和那個時候的日本來說,在我看來,代表著對那些曾經的美好和世風道德的嚮往,但他的死,同樣地,也告誡著人們「下降指向」的悲哀。

你說,他的死,到底是認了這世界?還是沒有認這世界?

直治這根煙,只有在點燃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了他醇厚的味道。吸還是不吸?

並非是自己是否為貴族本身這樣簡單的階級劃分。這是存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命題,你所堅持的,你所厭惡的,你所嚮往的,你所守護的。你到底是誰。

大抵就是這樣一個內心美好的男孩子,即便生生把自己的人生糟蹋成這個樣子。卻讓人心生憐惜。這是太宰治先生作品中,我非常喜歡的角色。

(後續待更)


「謹以此片送給王彩玲」

黑幕緩緩落下,《立春》這部影片的劇情告一段落。心中百味雜陳,這部影片是在十年前上映的,整整十年過去了,十個秋去冬來,數不清的日日月月。

王還在追尋著她的夢想嗎?我們都是局外人,不得而知了。

那究竟是有多少個「王彩玲」在這個社會上呢?小生自覺比比皆是!

這部電影還沒開始之前,我的文學老師就告訴我們嚴肅對待。我很看重,畢竟老師第一次這麼認真對待。影片開始,嚴肅的人物形象撲面而來,和現在社會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主題曲截然不同!劇情很緊湊,卻不亂。或許是我很用心的緣故吧!

在劇情的推進中,我不斷地審視著人物的內心,努力把自己帶入到各個角色,體會他們心中的一切心路歷程,也在思考究竟影片是哪裡引起了文學老師的精神共鳴!慢慢的我發現他們當中的結局會不會就是某一天以後得我呢?雖說,我是我的局內人,依舊不得而知了!

回顧一下這部影片的劇情吧!

女主角面對兩個和自己有點同病相憐的人,有著不一樣的態度。看到王的抉擇,我有點兒討厭她,明明有一個非常喜歡她的人,她卻非常反感他。王選擇了另一個人,她覺得黃可以給他精神上的滿足。

面對追求者和自己追求的人,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我們都得明白一點,王雖然是個小老百姓,可是她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追求的女性!在「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之間,王的選擇無可厚非。她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她還沒有經歷過男歡女愛,第一次的心動她選擇了自己愛的人,哪怕這個人不喜歡她,哪怕會有惡果,甚至讓自己遍體鱗傷!雖然王一轉身就可以放棄黃而選擇周,我對王的「恨」慢慢的變成了恨其不爭。我開始欣賞她,欣賞她為了初衷,不惜一切代價的勇敢。

看著劇中的另一個人人物「黃」,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如果自己是他會怎麼抉擇?

黃首次見到了真真正正的裸體女背,對於一個追求繪畫藝術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場饕餮盛宴!滿足了黃幾乎所有的幻想。

王對於黃而言,是奮不顧身的。黃肯定明白王對自己是有意思的,哪怕是那麼一絲一毫的感覺也會有。黃自己也是一個失意落魄之人,他非常糾結,自己也是也是一個無根之萍。自己的藝術追求之路還沒有完成,怎麼能被這麼一個一廂情願的醜陋女人耽誤呢!黃在精神層面上有些近乎於執拗的想法,一旦觀點明確,絕不更改。哪怕負天下人!更何況王僅僅是為自己奉獻了一次作畫機會,單單從黃的角度來說,這不得不說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能因為曹孟德氣吞山河統一北方就說他的負天下人是大仁大義,就說黃為了精神乾淨而辜負王是狼心狗肺!這是不可取的。

《立春》這部劇是已經確定了主角,站在了主角的角度看這個世界,價值觀就已經形成了,我們不妨拓寬視野,換個人物角度,來看一看這個剛剛改革開放之後的世界,和這個新世界裡的文藝人!

世界上沒有兩個龐貝古城,可是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是截然不同的!

周這個人物是最早和王有了精神層面共鳴的 人物,在自己的朋友黃插足之後,影片沒有表現此時此刻周是古井無波還是歇斯底里,不過我可以想像到周的無可奈何和憤懣不堪。在黃王爭執之後,黃憤然離開南去廣東,這個時候周是非常高興的。他滿臉都是得意成功的神色,雖然王還是不會愛他,雖然王馬上就要離開這個城市,雖然自己還是不可能被王接受。不過,我還是要為周喝一聲彩!他雖然在愛情中有點兒不可理喻,但是在當今社會,有多少人在面對一個自己深愛的女人,害羞自卑不敢開口表白,表白被拒絕後歇斯底里,自己的朋友成為情敵以後還能夠不忘初心自始至終一直追求心中的那一絲絲愛意呢?在我眼中,周比大多數人強過千百倍!

這段故事告一段落。王開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一個舞蹈老師胡的出現,又一次讓王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在廣場街頭,王和胡的用心表演不被人們接受,沒有觀眾的演員心中有多麼悲痛,我們可以想像出來!

就這樣,一樣的身份,一樣的愛好,一樣的追求,一樣的藝術,一樣的悲劇,一樣的不被任何人認可!胡開始追求王!

……

王看著從看守所接待室出來的胡,剃成光頭的胡用布鞋頑強執著的站出了芭蕾舞的舞姿,數次告訴王自己過得很好。這一刻,我非常的遺憾。倘若這兩個人能夠在一塊兒的話會有多好啊!有這麼多的共同點,卻沒有結成佳人。悲夫!

王一直都在追求夢想,她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天站在國家歌劇院的舞台上,在五光十色的聚光燈下,在數百人的伴奏合奏團里,面對著數萬人的觀眾,引吭高歌,餘音繞梁!自己已經是人老珠黃了,有一個年輕女孩拜她為師,她是拒絕的,她不能夠讓自己的夢想被別人剝奪,更不允許別人繼承。可是王畢竟是個善良的人,知道了女孩子的「身世」之後,王還是選擇了幫助她。而後,女孩兒站在了舞台上,光芒萬丈!喜極而泣的王還沒有來得及消化這一刻的榮譽就得知原來一切都是騙局,自己的努力只不過是騙局中的一枚棋子罷了!王的夢想被別人肆無忌憚的凌辱,被當做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王受到了這個世界給她最沉重的一記左勾拳!

《立春》的配角基本上聊完了,開始我們的主角吧!

影片開始的時候,便是由王的引吭高歌開始的。頗有幾分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感覺!這部劇的背景是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人們,都是一副嚴肅的模樣。

就像文藝復興一般,每個時期壓迫到了極點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反抗。而最早開始的就是人們的思想,王也是其中的一員,她的精神有了波動。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為了證明自己和芸芸眾生還是不一樣的。王又一次站在了國家歌劇院主任面前,主任決絕果斷的拒絕了她,王卻依舊唱了起來。主任說:去年就來過了。

這句話說完,我和王一樣都懵了。王是怨恨沒有伯樂,我是開始重新審視王這個人物,她本來就是一個農村音樂老師,為了自己的文藝夢想拼的頭破血流真的好嗎?

醜小鴨並不會全部都變成白天鵝。

王希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王肯定自己就是這一個!

有句話這樣說:「沒錢還不漂亮,憑什麼玩文藝?」

看似偏頗,卻是赤裸裸的擊中人心!

王在喝醉酒之後,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有些不切實際,可那麼的直白,畢竟王不覺得不切實際!

王的這一生悲劇組成了這部電影,讓這部劇的情感基調一直是壓抑沉悶的。讓人感受到從四面八方涌過來的壓力!

大齡青年+沒錢+不漂亮=空談文藝

這個等式究竟成立嗎?

這恐怕是最矛盾最悲劇的事件集合體了.

「謹以此片送給「文藝青年」」

你,我,還有正在到來路上的他,不都是王撒下的種子嗎?不是嗎?

是的。

不是的!


處女,不再是處女,一個純潔的女人,吃虧的總是女人。


很小很小時候讀的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多夫。


有《飄》里的斯嘉麗,《白夜行》里的桐原亮司,《巴黎聖母院》里的卡西莫多,還有《阿甘正傳》的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