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布的華為 MateBook D14/15 一共推出了 10 個版本,想知道這些新品的各方面參數配置如何?哪個版本最值得購買?哪些版本是不值得購買的?

華為 MateBook D14

R5/8GB/256GB SSD+1TB HDD/Vega 8,3999 元;

R5/16GB/256GB SSD+1TB HDD/Vega 8,4299 元;i5/8GB/512GB SSD/MX250,5199 元;

i5/16GB/512GB SSD/MX250,5499 元;

i7/16GB/512GB SSD/MX250,6499 元;

華為 MateBook D15:

R5/8GB/512GB SSD/Vega 8,3999 元;

R5/16GB/512GB SSD/Vega 8,4299 元;i5/8GB/256GB SSD+1TB HDD/MX250,5299 元;i5/16GB/256GB SSD+1TB HDD/MX250,5599 元;i7/16GB/256GB SSD+1TB HDD/MX250,6599 元;HUAWEI MateBook D 15?

consumer.huawei.com圖標HUAWEI MateBook D 14?

consumer.huawei.com圖標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但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手機廠商都犯了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急於獲得更高的利潤」。

「急功近利」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市場策略問題,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公司內部問題。

用做手機市場的思路去做筆記本市場是錯誤的。

做出幾款高性價比的爆款中高端手機打開市場後再出一些低性價比的韭菜機消費者也會買賬,因為韭菜手機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沒有什麼明顯的質變。

但是筆記本就不一樣了,屏幕從72縮水到45基本相當於閹割掉一顆蛋蛋,不僅如此,韭菜機也繼承了高性價比機型的散熱短板、拓展性短板,機身介面也進一步縮水。

筆記本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筆記本玩家也相對來說比較理智,把你的產品拿出來和其他品牌的競品比一比,是否值得購買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而且筆記本市場的輿論導向根本不是控評或者找恰爛錢自媒體吹幾波就能控制住局勢的,因為老牌廠商和各路邪教的戰鬥力真的很強。

另一方面,這兩年進入筆記本市場的品牌RD都是從一些老牌筆記本廠商那裡挖來的,

他們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

首先是研發能力,MateBook 13/14 作為打開市場的先頭部隊完美完成了它們的任務,口碑爆棚,銷量爆表,甚至幾度斷貨。

然後就是盈利能力了,MateBook 13/14 賣的很好,口碑很好,

但是,

不賺錢,

財報數據不好看

本就不高的利潤還被經銷商分走了大頭,如果此時無法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那麼將來PC部門能從公司那裡分到的資源會越來越少,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這個時候就需要幾款利潤更高的機型填補空缺,所以MateBook D 14/15應勢而生……

傳統老牌PC廠商都有豐富且龐大的產品線,良心機型、韭菜機型樣樣不缺,

韭菜多了就做幾款良心機型挽回一下口碑,良心機型多了就多生產一些韭菜機型反哺線上,可操作空間遠遠大於這些手機廠商。


依我說,手機廠商真的該學習那些臭不要臉的老牌PC廠商的營銷套路 —— 不宣傳

像「干7000 13/14/15」,「大舊 14/15」,「曰13/14/15」,「愚越 3000/5000」這種韭菜機型,一聲不吭直接上架,一夜間線上線下給塞的滿滿的,悶聲發大財!

開什麼發布會?

發什麼布會?

這種韭菜機開你mua的發布會!


準備好西瓜看明天的榮耀發布會。

低色域屏幕沒得洗。

兩個2.0 USB-A口,知道那個充電用的C口是什麼速率嗎?也是2.0。但之前matebook 14是3.0,magicbook 2019是3.1(AMD的通道比較良心)。

D15鍵盤鍵帽的塗層沒了,D14還有,參考X390和X395。

內部:熱管少了一根,我翻了翻之前菊花的AMD機器,都是雙熱管。但風扇扇葉多了不少,實測單獨壓個APU還是沒啥問題的。

其它布局都和之前的magicbook差不多,找個拆機圖對比下就知道了。

關鍵是這價格……低配3999元真不算香,這價格出來我突然覺得紅米14香了……


簡單摸了一下現場的幾台機器。遺憾的是,展區所有的電腦都沒連接電源,因此簡單的性能測試沒辦法現場做,只能後面有機器再去測。

先講一些不易通過參數察覺的內容:

1、MateBook D 14有鍵盤背光,而15英寸沒有(可以看到右邊的15英寸機型F3鍵上移除了背光控制的圖案)。

2、MateBook D 14的鍵盤表面有光滑處理,總體手感類似MateBook 14;而MateBook D 15的鍵盤表面稍顯粗糙,個人認為15寸機型的鍵盤要比14寸機型差一些。

3、MateBook D 14的電池容量為56Wh,在展示區的銘牌上有提到;而MateBook D 15的電池容量則沒有提及,查詢官網參數得知容量是42Wh。因此MateBook D 14的理論續航能力反而會高於MateBook D 15的同配置機型。

當然也因為此,MateBook D 14沒有2.5寸硬碟位(發布會上提到的雙硬碟只針對MateBook D 15)。

4、MateBook D 14和D 15都提供了8GB/16GB兩種內存容量供選擇。諮詢現場工作人員得知,兩款機器的內存都是焊死設計,無法後期擴展。

5、兩台機器都是單風扇散熱,MateBook D 14/15銳龍版只配有一根熱管,和英特爾版不同。

其他的一些參數都在官網上基本都有提:

——英特爾版本的兩款處理器是i5-10210U和i7-10510U,14nm製程的低壓,沒有六核版本的i7-10710U;銳龍版只有一款R5 3500U低壓處理器

——所有版本的屏幕都是標稱色域為45% NTSC的廣視角屏幕,250尼特亮度

——採用PCI-e NVMe SSD(註:官網沒有標註PCI-e的通道數是x2還是x4)

——開機鍵集成指紋識別功能

——附贈的65W充電器可以給支持超級快充的華為手機進行快充

——支持一碰傳和多屏協同,估計以後的華為筆記本基本都會裝備這個特性

MateBook D 14銳龍版R5/8GB/512G SSD(Linux版本)和MateBook D 15銳龍版R5/8GB/256 SSD +1TB 機械硬碟(Linux版本)售價相同,均為3699元,價格比較普通。

初步來看,MateBook D的規格和表面素質顯然都屬於入門級輕薄本的範疇,給一個能滿足日常上網、辦公的配置組合,再整合一部分華為生態圈的功能;而全系都使用低色域屏幕則是一個比較大的短板。個人推測這台機器的主要銷售渠道會放在線下。


低色域高價格的弟中弟,競爭力低的線下本,事實證明大家都是要恰飯的,誰都不能免俗。

真的葯買華為的筆記本,MateBook14/Magicbook Pro他不香嗎?


人在現場,看了這台筆記本電腦的全程發布,至於價格預測,很不幸我猜對了Sound X的價格因為我直接去搜了果子的HomePod的價格,但是今年我猜錯華為筆記本電腦的價格。

我想這次發布MateBook D14/D15的最大意義有以下兩點:

  • 英特爾,AMD,微軟,英偉達供應趨向於正常,大家懂的。
  • 華為MateBook 14/榮耀MagicBook Pro/華為MateBook X Pro等後期都有可能繼續更新。

這兩點很重要,發布會余大嘴也說了這點,雖然只有簡單幾句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官網現在很多機器都已經Win版本供貨正常了。


接下來聊聊關於這兩台筆記本電腦,畢竟也算是去了現場,希望對各位選擇有所幫助。

以下回答均基於AMD版本,英特爾?還發了英特爾版本,抱歉不記得了。

首先是華為MateBook D14 AMD版本

華為MateBook D14 AMD版本價格方面:

  • AMD R5 3500U 8G 512G 3999
  • AMD R5 3500U 16G 512G 4299元
  • Linux版本統一降價300元RMB

華為MateBook D14 AMD版本配置方面:

  • 屏幕45%NTSC色域IPS屏幕,屏幕素質較差。
  • 有Type-C介面,標配65W充電器,這個充電器挺好看的。
  • 指紋識別,彈出式攝像頭,都是基本操作。。。
  • 兩個USB2.0介面,一個USB3.0介面,我也沒看懂為什麼搞這麼多這玩意。

主要競品及簡單總結:

第一台:RedmiBook 14 銳龍版 R5 8G 512G 活動價3499

RedmiBook 14 銳龍版 全金屬超輕薄(AMD Ryzen R5-3500京東¥ 3499.00去購買?

  • 主要優點集中於便宜,便宜還是便宜。
  • 無Type-C介面,以及多屏協同等操作但是有小米互傳/手環解鎖。
  • 重量比起華為要重0.1Kg左右。

這個完全看個人預算和需求,如果你認為華為比紅米多出來的這些東西值得這500塊,那麼你可以考慮華為,但是如果你預算不足或者追求性價比適當的捨棄是沒什麼問題的,不過華為的Linux版本可以折騰以下也算是一個選擇。

第二台:惠普戰66 AMD高色域版本 R5 8G 512G 活動價3999,非活動價4699

惠普(HP)戰66 AMD升級版 14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銳京東¥ 4699.00去購買?

  • 主要優點集中於一線品牌,好屏幕,豐富的介面.
  • 重量比起華為重0.1Kg左右,沒有多屏協同互動。
  • 外觀顏值個人認為略弱於華為,日常價格略高。

如果你預算不足要修圖擋在你面前的就是屏幕,華為MateBook D這個屏幕全系都不太行,這台版本的非活動的價格還是要略高一些的所以正常買不急用追求性價比可以選擇本台,但是依然是之前說的多屏協同,以及更輕和直接購買價格這個需要消費者自行權衡。

以上為華為MateBook D14寸的大致總結以及向相關產品的對比。


其次是華為MateBook D15 AMD版本

華為MateBook D15 AMD版本價格方面:

  • AMD R5 3500U 8G 256G+1THDD 3999
  • AMD R5 3500U 16G 256+1THDD 4299元
  • Linux版本統一降價300元RMB

華為MateBook D15 AMD版本配置方面:

  • 屏幕45%NTSC色域IPS屏幕,屏幕素質較差。
  • 有Type-C介面,標配65W充電器,這個充電器挺好看的。
  • 指紋識別,彈出式攝像頭,都是基本操作。。。
  • 兩個USB2.0介面,一個USB3.0介面,我也沒看懂為什麼搞這麼多這玩意。
  • 無背光鍵盤!!!

主要競品及簡單總結:

第一台:榮耀MgicBook Pro AMD Linux銳龍版本

榮耀MagicBook Pro 第三方Linux版16.1英寸全面屏輕薄京東¥ 3999.00去購買?

  • 優勢集中於,屏幕素質好,散熱不錯,指紋識別。
  • 便攜性和重量榮耀16.1寸比起華為MateBook D15差一些,同系統下榮耀價格比起華為MateBook D要貴一些。

個人認為常規推薦仍然會以MagicBook Pro16.1寸優先,性價比確實足夠強勢但是榮耀的價格其實還是比華為MateBook D15要貴的,Linux版本貴了300但是非Linux版本貴出來600這個價格對於預算低的來講還是比較大的,建議根據預算量力而行。

第二台:惠普戰66 AMD色域銳龍版本 活動價3999,非活動價4699

惠普(HP)戰66 AMD升級版 15.6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京東¥ 4699.00去購買?

  • 主要優點集中於一線品牌,好屏幕,豐富的介面.
  • 重量比起華為重0.4Kg左右,沒有多屏協同互動。
  • 外觀顏值個人認為略弱於華為,日常價格略高。

如果你預算不足要修圖擋在你面前的就是屏幕,華為MateBook D這個屏幕全系都不太行,這台版本的非活動的價格還是要略高一些的所以正常買不急用追求性價比可以選擇本台,但是依然是之前說的多屏協同,以及更輕和直接購買價格這個需要消費者自行權衡。

以上為華為MateBook D15寸的大致總結以及向相關產品的對比。

至於為什麼能買和為什麼不能買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部分其他人打著筆電圈太極端的口號進來洗地,說白了收錢了不好意思不洗而已,你說你mua的鬼話呢吧。

希望有所幫助,晚安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