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義者分兩大類。

一種很粗鄙,只要利不要臉,全然不講道理,或者只會粗略的利用邏輯或者道德胡攪蠻纏。利用自己的直爽坦誠來粉飾自己的自私。赤裸裸的自私自利。

一種很精緻,要利又想要臉,很會講道理,愛將自己的需求自我合理化,再將對立的需求污名化。利用自己的精緻文明來粉飾自己的自私。當了婊子又想要立牌坊。

當他們走向極致的時候,一種是禍亂社會正常秩序,並導致世間動蕩不安與混亂不堪的惡棍。另一種是挖牆腳鑽漏洞並編織操弄,利用潛規則大網兵不血刃活活絞殺異己弱者的黑手。

兩者在生活中有競爭和對立,但也有合作。更多的,他們如同刀俎、刀叉,亦如同兩根筷子。


極度利己只是說法好了很多,意思還是這個意思,本來稱為自私,但當這種自私的團體很大了之後,就會形成光明正大的自私,又不想叫的太難聽,所以這個團體統稱為利己主義者,就像有那麼一些人,說:「現在社會情況就算有人出車禍倒在我面前我也不會救,不會管,因為害怕被訛」但說這話的80%人都屬於以前沒出現訛人情況時候,也不會管,只是現在因為有「會訛人」這個借口,顯得自己不是那麼冷血,表現自己是害怕好心沒好報。(非利己主義者比喻自己是利己主義者不算這類)


這種人一般挺知道自己要的是啥,但一般會錯過一些過程中美好的東西的,因為太奔著目標。


利己主義,是人的一大弱點,缺陷。當然,也是人性的流露,若是極度利己的話,那就是真的自私了,雖然大多數人都是自私的,但是極度利己可能不僅僅是自私了,可能會傷害到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抱著這樣一個態度:關我屁事

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讓自己也自私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利益,並適當予以回擊


這個世界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聯繫著的。

一個人如果自私到極致,那麼她(他)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短時間可能看不出來,甚至還有點得意。

可是,人不可能一帆風順呀。但凡遇到點事兒就知道了。苦頭在前頭…


遠離他們,不招惹這類人,

你如果離他們太緊,你會被他們以朋友的名義榨壓。不客氣說,實質上,你就是自動提款機,

如果你招惹他們了,一般極度利己主義者都心胸狹窄,會記仇。要提防他們報復。對你來說太累。


這種人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知,極度利己主義不能和自私劃等號,自私太低級了。

我認為他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其對立面是「日常生活主義」(不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做出某種行為,只是單純地生活。)


極度的話我認為就過了,我雖然也是利己主義者,但有朋友有親人有牽掛,我會心甘情願的放下利益給在乎人和事給予支持和幫助。


儘管人人都有私心,但是那些過於聰明的人真的讓人看不慣。

他們或許十分優秀,有許多朋友,但是,像我這樣極度敏感的人和他們做朋友怕是要被氣死。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想起一件因為他們的極度利己而使我自己利益損失的事情,很窩火,卻又沒有辦法發泄。因為他們就是很聰明啊,聰明得讓人討厭。我覺得這樣的人是不會有真心朋友的,沒有誰會那麼傻,願意待在一個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利用的人身邊。

舉個例子吧

昨天晚上,11.30左右,我在看書。突然a給我發微信,「要不要鎖門啊,b出去回來了沒?」(我和另一個同學這周打掃寢室,我和a關係挺好,a是學霸)「無剛鎖上又開開了,b可能不回來了,,你要不鎖上吧。」(她既然已經下床了為何不自己再去一次鎖上門?他住在一層。我完全不知情b同學出去的事情)

後來,我就去鎖了門。十二點多,我剛要睡著,聽到了敲門聲。我也是傻,直接喊著b同學的名字,以為是她回來了,但是我膽小,怕是別人又猶豫了會才下床,在門口問,「b,是你嗎」她沒有回答(當時站在門口的就是第二次敲門的b,她肯定覺得,我已經知道是她了還不給她開門,我明知道她出去了,還鎖上了門)。之後,開了門,b有一絲不高興。(大家都知道女生心思細膩,b是特別直爽的人,她當時出去忘了帶手機,我們聯繫不到她,要是我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生氣吧。)

今天早上我六點就醒了,越想越生氣。

好吧,睡眠不足的人是我,惹b生氣的人也是我,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我做的

a是我認為很好的朋友,a學習成績很優秀,a有些清高,在我看來,她除了男朋友,沒有再解除更多的人了,但是,可能是因為成績好吧,很多人認識她,並且認為她是個很優秀的人。

好吧,這樣的人不值得深交,聰明的人不會讓自己利益損失,那必然,就有可能損失了別人的利益。

在我和她做朋友以來,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而我,似乎從來沒有見過她的利益被損失過。我累了,我想還是不要過多接觸了吧。


利己是所有飛禽走獸的共性,在人類還沒成為人類以前就已經是利己的了。

所以很正常,社會主流對此是寬容的話,自然是只要有能力有機會利己,就要多利己一點。大家都認同那就無可厚非。


對咱們普通人肯定關心的是不管他對別人怎麼樣,但這種人不是能掐會算就是膽量過人,有很多優秀成分。

只要他能對咱們好,咱不是嫁給他,就是就把她當閨蜜,哈哈。


極度利己主義的人只要夠聰明往往不會暴露出他的另一面,反而對大家都會給予好處。

只要你也有價值,他會把你養起來種起來,按照價值的大小和種類,安排和擺放好大家各自的位置,技術類、智慧類、趣味類、融資類、情感類、精神類、人脈類等等等等,在乎你關心你並予以相應的扶持,除了動機本質上比較陰暗,但行為上只要能夠做的足夠精密其實觸感是類似的,所以其實也沒那麼壞。


越少越好!

只能是我,不可以是其他人最好


這個提問者已經註銷了嗎?


人都是自私的

但自私要有一個度


人類本性罷了,在不違反底線的情況下獲取最大利益沒有錯。

你看見老人摔了你扶不扶,可能被訛和過去扶他你選哪個。

助人為樂一開始是違背本心的,各國的書都提到過,戰爭時期沒法上學的小孩,會欺負殘疾人之類的。

人一開始助人為樂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樹立了助人為樂是好事的觀念,他自己之後才會主動助人為樂。所以他就是一個好人,百年一遇的好人,人們因此尊敬他,他獲得了榮譽感就會繼續助人為樂。

但當助人為樂的風險太大,而且連被幫助的人都覺得你是壞人,那你不會去的。甚至說你一直幫人,只因為有一次你有事幫不了,你就被許多人說是壞人了,這時你是願意繼續助人為樂還是當一個冷血動物?


利己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我堅決抵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