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很熱心於公益,

負責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有人和我說:「哇!沒錢你也做?有什麼意義?」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招募志願者的時候常寫道:

希望你有「三心」——愛心 恆心 耐心

我理解的公益不應該是只是一次籌款義演,不應該只是今天有空去憐憫一下弱勢群體沒空我就不去了,而是持之以恆地給予他們一些幫助。我曾接到幫扶的小朋友電話,她問我「那個大姐姐怎麼今天不來家裡教她?她等了好久……」 有時候有些志願者因為私人的原因就沒法去參加了,沒去的次數多了就索性想退出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勸服他們堅持下去。那種感覺很無力。一方面,能堅持的志願者太少,挺缺人的;一方面,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很多。學校總會組織捐款阿捐書活動,但是身為發起人你會發現,大家都不積極。我有想過為什麼,因為這是只出不進的一個東西。大家會覺得,我上次捐過了,這次又來了?我覺得,這樣的捐款缺少一個反饋機制,應該讓捐款的人知道,自己捐的錢和東西到底去了哪裡,幫助了誰。每次去社會福利中心,小朋友都特別熱情地迎接我們,要走的時候他們總是抱著你的腿說「姐姐姐姐,你們什麼時候再來呀?」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社會福利中心,遇到了一個1996年出生的男孩,2011年的時候他才讀初一。他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產而死,父親和情人去了其他城市生活,只有爺爺願意撫養他。結果前幾天,爺爺過世了,他沒有可以找的親人,房東只好把他送到社會福利中心。那是他去社會福利中心的第一天,他一直哭,不肯和我們說話。後來我記得,他畫了一幅畫給我們看:那是一隻被關在籠子里的在哭泣的小鳥。他指著畫說:它想出去!我想我此生都不會忘記那個畫面。有時候做志願者很有成就感的。小朋友的媽媽發簡訊給我:明明這次考試又進步啦!謝謝你!!有時候卻陷入了深深的無力感。其一,基數太大。需要幫助的人太多太多,總不能選擇最慘的才幫,而且力所能及的真是太少太少。其二,深度太淺。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時間短,能給的太少。做公益卻讓自己陷入了很是悲觀的階段,我也不願再去做太多的公益。不是說麻木了,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堅持。


謝邀。習慣於潛水,被這個問題邀請之後也一直沒有想好怎麼回答,最近有了點想法,嘗試說一下。

身為一名以公益為職業的北漂,我最想說的是,公益是一個行業,是三百六十行中普普通通的一行。

作為一個行業,公益並不天生就比其他行業崇高,當然也不比其他行業齷齪骯髒,它就像其他行業那樣,有許多閃光的時刻,也有灰色和不規範的地帶,尤其像許多原先被國家包辦現在新興起步的行業一樣,它的很多灰色和不規範不是因為從業者的問題,而是制度不完善或根本就不想完善還施以國字頭的各種掣肘逼的。現實是,官方半官方的慈善機構效率低下,民間公益組織想做事情但缺乏財力人力物力,造成的後果就是,想做些公益的人、熱心做志願者的人,如果沒找到靠譜組織就難以持續做下去,往往還會發現事情沒有下文而寒心。

但至少公益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行業,這麼說可能很多同行不同意,但我這個入行沒多久的小青年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對於樓主這樣的熱心人,我覺得你不必灰心,你只是還沒有找到組織。現在認真想做事情的團隊相對數量不多,絕對數量還是不少的,當然你要跳出大學志願者社團這樣的級別,而是去通過一些活動尋找建立時間比較長的、組織結構比較完善的公益機構,一定會有一款吸引你~

說說我為什麼堅持公益,吸引我的並不是這個行業,而是這個行業里的人,想必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最初因為各種原因進來,而留在這裡,是因為身邊的牽掛。公益這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付出和(物質)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最普遍的情況就是,我們像其他北漂上班族一樣忙成狗、沒日沒夜沒周末地加班,收入卻低得可憐,還要面對「為什麼公益機構要有行政經費」「為什麼做公益的還拿錢」這種奇葩問題。這就讓這個行業里聚集了很多理想主義者、心思(相對)單純一些的年輕人,真誠,厚道,不斤斤計較,讓你有種從大學裡走出又回到大學裡的感覺,拿本人所在的機構為例,十幾人就像一個大家庭,感情堪比學生時代的死黨,這種同事關係在步入社會後對大多數人人來說絕對是奢望(當然這種關係長遠看也有問題,但草根公益機構沒有這種凝聚力是不可能堅持下去的)。

至於說,為什麼需要職業的公益人,只要問一句話就夠了。

為什麼要花錢養著政府?

NGO和GO,都是負責社會福利的二次分配,其實性質是一樣的,而且少了哪邊都不完整。

洋洋洒洒,可能已經離樓主的題目萬里,過了這麼長時間,也不知樓主還能不能看到。

這是2014年的問題了吧,剛好昨天在一個公益群里有一次發言,將自己心中的公益分享了出來,也算是接觸到公益之後一年多的時間心中的想法的小總結,現在可以放在這裡,希望自己不同的公益觀會對朋友們有一些幫助:

〖個人理解,公益的意思是把「大家」的某些方面向更好更有益的方向推動發展

全職公益人是選擇將公益作為事業,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及精力

全職公益人或許會失去一些東西,不過若是清醒的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為之努力,遵從本心,或許得到的遠遠大於失去的,就看我們的信念、信仰及初心如何了。

由衷欽佩全職公益人,他們在公益事業中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就像太陽指引著一個又一個方向,讓那麼多有著相同信念的人聚集在一起,無論前程後路如何,都需要我們的感謝。

我自己之前也想過做全職公益,但就像呼嘯兄對我說過的,做好小家,才能呵護「大家」,也正是這一點,我才徘徊很長時間

對公益的執念陪伴我度過無數個日夜,直至前些日子心裡才有了「平和」這個詞公益是一種總的理念,但方式無定式,能以什麼方式,做到何種程度,或許沒有什麼標準,或許最好的標準就在自己的內心保持平常心,享受這個過程,對公益,對自己都是最好的呵護。

生活中對人對事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培養自己禮貌的習慣,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節約用水,路不拾遺,遇事理性分析,換位思考多包容,多微笑感染別人,以及很多生活中觸類旁通的事情,這些都是我心中的公益。

大家覺得星空好看嗎?我們的世界就像那星海,我們每一個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小點當我們每個人積極做好自己,從一點一滴向更好的方向改變,散發出自己的光芒,並相互感染,總有一天,我們的世界就像那燦爛的星空絢麗而奪目!

長大以後或許都會發現世界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與小時候的世界不同了,多了很多複雜的負面東西,但變得是世界,不變的可以是我們的初心,那些純真與善意,我們會堅持自己,不屈服於現實,不隨波逐流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簡單的想法或許會是無限艱難才會實現的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發出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的家人只是此山至高,你、我、ta,願意做那個愚公嗎?

以上就是全部的內容了,或許有點文筆凌亂,大家就多多包涵了,只希望這些會讓朋友們有更多的思考,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好一點。

再說一下,那個公益群屬於「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中心」,是做老人臨終關懷這一方面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文中的呼嘯兄是組織中的一個全職公益人,挺棒的,向他致敬。

謝謝。

我做公益的目的並不單純,想法很多。

上學的時候,基本都是國家有難,學校號召捐款所以捐了一些,其他的完全沒想過主動去做什麼。

在上大學時,手裡有些閑錢,意思是除了父母給的生活費我自己賺了一點點錢,有時知道某某同學需要捐助,我會主動捐一些錢,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我本人是十分精打細算的,活得很累,錢從我這出去我的心很疼,但是沒有辦法,覺得遇見了就一定要做點什麼。

工作以後,最大的一筆款是捐給武漢的,拿了我年終獎的1/6,對我而言是很大一筆錢,那段時間真的太壓抑了,我想買物資捐給武漢,後來才發現國家都搞不到物資,我從淘寶又怎麼能買得到呢,無力感襲來,只能直接捐錢緩解我焦慮的狀態。

我想要持續做公益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我依然很窮,但勉強算經濟獨立,平時浪費的錢也不少,如果把這些錢拿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那更好。很難描述這種「有錢了就想為社會做點什麼」的心情,我也並沒有那麼強的社會責任感,但總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我就要做一些事。

下定決心是從3月開始的,原因是我喜歡的明星被全網黑了,我整個三月過的很痛苦,不知道能做什麼,大概三月底知道了這個明星有公益項目,我開始去了解,最後選定了希望小學這個項目,決定每月捐款,到這個月已經執行了兩個月,期間也捐助過其他項目。每次我感到特別難受我就會去捐點錢,捐完了心裡會舒服些,最近他好些了,我在很開心的時候,也想去捐錢,很有意思,我覺得這種宣洩的方法比較好。

現在我對這筆錢依然很心疼,如果我不捐我可以買很多吃的,還可以買衣服,只是捐了,說實話對我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我對錢太敏感了,我的錢一定要花到我想的地方,利益最大化,我對明星氪金方面不怎麼上心,最近一段時間特殊情況會花的多些,我目前捐的錢,都是我想為這些明星花的錢,我當然知道直接對明星產品氪金不划算,倒不是因為我不是真愛,只是每個人想法不同吧,如果我有一筆錢,與其拿去買他代言的產品,我更願意把這錢捐出去,以他的名義,這樣對他也好,對我也好。

我是個利己主義者,公益對我而言的回報應該就是獲得社會讚許,包括我和我喜歡的人,填補了我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遺憾,就是想為別人做點什麼,再有就是略帶迷信意味的相信善有善報,希望通過公益積累福報。

捐錢以外的公益活動我沒有參加過,也不知道有什麼途徑可以參加,如果有我倒真的願意參加,當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堅持多久,但是我覺得,哪怕只做一次,也是值得肯定的吧,像題主說的問題肯定普遍存在,但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只能說對公益,儘力堅持吧,哪怕多堅持一秒也是好的,如果堅持不下去,也盡量理解吧,我相信人心都是向善的,絕大多數時候。


個人想法:

公益是個人價值實現的一種方式,是個人為彌補社會相對公平缺失的一種手段。

個人公益:

出發點還是社會責任與個人價值實現吧。我本人原生家庭應該算是貧窮吧,三歲父母離婚,自此沒見過生母,所以我知道單親家庭的痛;後來父親常年在外,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所以也理解留守兒童的一些無助;家庭條件嘛,讀大學之前家裡一直是欠債的,自卑感也能深有體會。但好在自己比較爭氣,薪水在同齡人中算是很高吧?也愛讀新聞,可能是長期以來的親身體會使得自己更容易被新聞中的弱勢、貧困所觸動。也是因為家鄉多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庭條件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變好,也是由於喜歡政治?喜歡歷史?認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認同」社會主義的目標—共同富裕「,但同時也認同,先富帶動後富必然會犧牲同一時代下後富的那個地區部分當代的人。這是個人社會責任感的一個由來吧,想要盡自己力去為時代的相對公平做點貢獻。

以前是看到水滴籌會捐個幾十一百之類,支付寶也偶爾捐助一點,但當時依舊對自我價值有點迷茫。後來想到一對一資助會不會好點?畢竟你可以通過幫助具體個人,看到他們的成長進步、不為錢而省吃省穿、放心的學習。後來一個人跑去湖北某地,在當地幹部的帶領下入戶選擇自己想要長期資助的學生。當時的確也產生過一種異樣的心態;比如,幹部們都有自己精準扶貧的指標,他們帶你去的可能是他們指標中的困難戶,而不管這個家庭品質如何,如家長酗酒、有家暴、懶惰不顧家庭、孩子也根本不愛學習。最後出於一些人情世故,給了幾百塊錢作為慰問。當中內心也有點複雜,這樣的家庭是否值得被幫助?還有那麼多真正需要幫助的孩子我卻沒有辦法接觸到,怎麼辦?帶著這樣的心態,度過了在當地最後一個晚上。第二天,自己擬了兩份協議,主要也是想約束自己強制自己去履行這份責任,簽完後離開了當地,回家的路上可以說是思緒萬千了。

當時心態挺複雜的,比如:

  1. 暫時一共就打算資助兩個孩子,總覺得最終確定的一個孩子並不滿足心中想的那種貧困,感覺自己本身貢獻就微薄,卻還沒有用到刀刃上
  2. 為什麼一入戶幹部們就直接說我是要長期資助他們家的,搞的自己有點被動,為什麼公益也不能擺脫掉人情世故的說辭

上述的那種心態說實話,現在還有,但好多了,也認知到自己目前思維的局限性。畢竟社會責任感在自己心裡大於個人價值實現。將來還想創業,獲取更大的財富,然後配合國家播撒到需要這筆財富的地方,算是夢想,也算是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除此之外,也深知一旦社會的公平性無限缺失,最終必將引起動亂,這個時代的問題若日趨嚴重則將會導致後果提前到來,後代將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我知道這一天勢必到來,但我希望它晚點來。


一直認為公益是一種心態,一種為了推動社會進步而個人付出的心態;

談到心態我們這樣認為的,

縱觀之前接觸的公益多種多樣,總的來說是有門檻的,無論是做公益的初衷,還有後期的實施,都是需要公益發起者有一顆堅定的心,確如提問中所言恆心、愛心、耐心。

至於堅持公益這件事,我們認為恆心更加重要。從操作層面來講,做公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實施過程中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有時還要面對各種不理解,除非有堅定的心,否則很難堅持下去。

從更深的層次來分析,公益活動大致分為初始動機、社會影響和最終目的三個因素;

其實最難的過程是達到最終的目的,但是我們認為只要你持續的做,關注也能造成好的公益社會影響,當然好的初衷動機也是公益的一部分。

我們基金會現在就想在實施的手段上盡量的與時俱進,降低公益的門檻,讓大家參與公益,堅持公益的成本沒那麼的高。

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只要你有顆公益的心,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啦,實施能力強的人,我們幫助、輔導甚至資助,暫時不具備實施能力的人,您的瀏覽、點贊、關注甚至留言,對我們來說都是做公益,來吧參加我們吧

微信掃描小程序-家庭公益夢想計劃


你好,我想簡單針對你提到的基數太大和深度太淺這兩個點,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其實如果從推動社會向好的角度來看,無論選擇幫助誰,還是幫助的深淺上,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了公益比沒有選擇公益更能為社會帶來正向作用,那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