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重心控制,是貫穿船舶設計、建造全周期的一大重點。

在設計、建造的不同階段,獲得船舶重量重心的方法不同。粗略劃分的話,大致有:

一,概念設計階段

這時只有船舶功能定位和主尺度。

船舶重量重心其實不是「算」出來的,而更應該說是「估」出來的。

至於「估」的依據,主要靠「母型資料」和「經驗公式」。

二,基本設計、詳細設計階段

隨著設計程度逐漸深入,船舶重量重心才能越來越準確,用不斷完善的明細表、或者用不斷細化的計算機模型都能得到。

這個階段的船體鋼料重量、大件設備重量,基本是準的了。但焊材、局部結構、小型設備、風道電纜管系等,通常還有誤差,需要打個餘量把這些都涵蓋進去。

如果這時發現跟前期估算的船舶重量重心誤差較大,有必要校核重要設計指標,甚至有可能修改設計方案。

三,生產設計、施工階段

這個階段船舶重量重心控制主要靠船廠。靠生產設計部門精確放樣,施工部門逐件稱量。

如果船廠發現前期估算的船舶重量重心誤差較大,需要及早聯繫設計院,想辦法解決問題。

四,完工階段

實船傾斜試驗——直到這時,才能認為整船的重量重心是準的。

————————————————————

然而題目說只知道長寬高……

首先這個說法就不嚴謹。

比如「長」是什麼長?總長?水線長?垂線間長?載重線船長?規範計算船長?

「高」是什麼高?設計吃水?結構吃水?型深?干舷甲板高?艙壁甲板高?強力甲板高?桅頂高?

應該說清楚。

其次不同功能的船舶,即便主尺度相同,重量也可能差很多。

所以船舶的功能定位是必須明確的。

她是貨船?客船?軍艦?

貨船的話,是液貨船?散貨船?集裝箱船?

液貨船的話,是原油船?成品油船?化學品船?

航區是內河?近海?遠洋?

……

把上述種種問題明確了,寫成規格書,才好進入概念設計階段,根據「母型資料」和「經驗公式」來估這條船的重量重心。


沒得算。要麼上秤,要麼用吊車測,要麼扔水裡用秤象的辦法。想要通過計算得出來,就得有型線圖、外板展開圖、各肋骨位的橫剖圖、縱剖圖、總布置圖等等,這些也只能算個大概數,精確的話還需要很多圖紙和數據。


僅僅知道長寬高是無法算自重的。

通常如果有母型船尺度接近布置接近可通過三維比例放縮得來。

如果沒有母型船,只能各個專業分別計算大概重量,組合而成。這裡的各個專業包括總體、結構、西裝、輪機、電氣。


船舶自重即空船質量,也就是無載重狀態下的排水量(重量),可通過船舶排水體積公式計算。

在已有長、寬、吃水的條件下,乘以兩個估算係數1.025*1.006,最後僅需確認一個參數--方形係數。在沒有準確的方形係數情況下可通過船型直接估算。所有數據相乘即可。

不知道吃水,可以百度船舶吃水和型深的區別。


只靠這些算不出來


扔水裡,看看進多少水?一般自重就是建時就開始一點點統計重量


這算是來應該有點困難吧,因為只知道船的長寬高,是不是忽略了船體的內部結構的重量,那算自重就簡單的算排水量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