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為微博某藝人超話導語

高頻使用「泅染」、「稛載」、「龍驤」、「旌旃」等等辭彙,詞藻堆砌,空虛無物,如何看待此種文風?


這些詞語本身倒沒有什麼,作者當然沒有義務作到所寫的東西句句老嫗能解。不過這位作者所寫的東西卻是用詞不當、文理不通,可見他自己對這些語彙並無駕馭的能力。這就彷彿不會駕駛的人非要開車上路,那就不單是表達自由的問題了。


我只想說,那個字是「洇」,yin,因為的因。


用這些詞語,可以讓人生活在樹上


嚼別人吐出來的甘蔗渣。


得看你的受眾水平吧,你看錢鍾書先生寫的《管錐編》,一百個人里能讀懂的不到兩三個,而他的《圍城》,則是好看又好讀的小說。兩者都不妨礙他的偉大,主要還是看想寫給誰看。


近代嚴復主張「信達雅」的翻譯要求眾所周知,這應當適用於全部文學,畢竟文字不再是貴族專屬品,在識字率幾近百分百的現代,這種行為已經不能作為任何考驗他人學識的手段,否則,拿個手機上網一搜,可以隨時隨地造出一篇沒人能直接看得懂的東西,卻又有何意義?對暗號嗎?

即使從文學造詣角度講,生僻晦澀的字詞的出現也只能是常見常用字詞無法滿足表達需求時才會使用,因為生僻晦澀的字詞本身就由此誕生的,並非自然存在,為了用生僻晦澀的字詞而去思考表達是本末倒置。

當然,娛樂用途倒是無可厚非了,不過,這種事情有人喜歡有人討厭,關鍵還是看如何去使用,反正我覺得這種方式的娛樂沒什麼意思,既沒顯得有什麼厲害之處,也沒讓那些生僻晦澀的字詞變得流行起來,話說,這段話有平仄嗎?有韻律嗎?有意境嗎?有典故嗎?


用生僻詞不是錯,用對了就行了。

什麼?你說大家都看不懂不想看了。那就是寫作者沒有把握清楚受眾,或者故意篩選受眾。

至於題主說的某藝人超話,害,我也不知道這是哪位藝人也不關注ta,就這一個案例的使用,我個人沒有想要探究的慾望,也不會因此對該藝人有更高或更低的評價。就這樣。


大家看不懂的話,等於沒說,還留下不說人話的壞印象。

也許,這是卧底吧,你暴露了呀!


「泅染」、「稛載」尚且可以算作生僻詞

至於「龍驤」、「旌旃」什麼時候也成了生僻詞了?

不能說你不認識的就是生僻詞,你還要看它有沒更好替代的詞。

比如:

泅染有渲染

稛載有滿載

而龍驤有奮起騰躍的意思,有船名,又指軍隊,又指龍驤將軍,又指名馬。

按照你的思路照夜白、玉花驄、艨艟、吳鉤都成了生僻詞了。

用生僻詞固然不好,但是不能把自己不認識都叫做生僻詞。


難道你,從來沒看到過江流水涌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