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遊戲一直都是短板,這次中國之星計劃那一堆大作,算是國產遊戲的最高水準了,應該是中國遊戲崛起的表現吧!

這次大家會支持嗎?


賣家秀是沒有意義的。


謝邀。 首先個人非常支持中國之星,支持到羨慕的流口水那種。 自己也在做單機遊戲,不過出來的晚,團隊沉澱不夠,希望以後能抓住類似的機會吧。 中國之星對國內單機遊戲市場當然是利好的。若是這批遊戲里有一兩個可以大獲成功,無疑會讓資本意識到投資單機遊戲的可行性。 個人認為隨著玩家品味,版權意識這些的增長。國內的單機遊戲時代還是有機會出現的。 但是千萬不要樂觀,也不要認為什麼「崛起」。遠著呢。中國單機遊戲現在和中國電影類似,缺乏成體系的,工業化的結構。

缺乏技術積累,缺乏成體系的人才。缺乏可借鑒的解決方案。

這一點從中國之星裡面這些遊戲可以看出來,比如某個遊戲的動作相當僵硬。宣傳片可以看出來製作組非常用心,有中國之星的支持,經費也不會是緊迫的問題。但是他的動作就是僵硬。 沒辦法的,這些東西就是積累不夠。相信這個製作組的下個遊戲肯定會有很大的改善(或是正式版直接就改善了)但是這個宣傳片暴露出的東西就是我們很多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驚艷的作品時,這不是崛起。只有大家對這個水平的作品習以為常,毫不驚訝時,大概我們才能說遊戲業崛起了。(參考別人家的各種年貨系列,實際上都是吊打我們的東西,但是他們的玩家已經玩到想吐了)

等真的出來了看看效果再談崛起不遲。


不是,不算,模仿歐美3A遊戲,沒有任何前途,更何況這波人大概只有一半的時間在做遊戲,另一半時間在混圈子

第一個這麼消費玩家感情的還是水晶戰爭吧,事實證明韭菜還是一茬一茬的

講個故事,日本動畫產業在一開始也是模仿迪士尼的,手塚治虫把小鹿斑比看了60多遍,同期日本做的動畫也以長篇為主,水平也勉強能達到迪士尼30年代那個級別,但是真正讓日本動畫崛起的,不是這些,而是紙芝居一樣的鐵臂阿童木。

在當時的人,包括手塚治虫自己的眼裡,都覺得阿童木這樣的動畫是異端,因為它省力、成本低、不精緻。但是後來的動畫作者卻能在這種體系下創作出全國、周邊國家都喜歡的動畫,它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工業體系創造出了新的娛樂。

自己國家有自己國家的機遇,把3A作為「最高水平」的標準只說明你被老美強姦了審美,人家把自己做的東西當作最高水準,既是選手又是裁判,你指望在這種條件下跟他們競爭?

能當裁判的那一天才是崛起的時刻。


中國之星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不過這些遊戲去年都公布過了~( ̄▽ ̄~)~


你沒看到右上角說的只是開發中的畫面,不代表任何成品品質嗎。可以鼓勵但不能過於樂觀。


還算不上中國遊戲崛起

別拿一兩個做得不錯的遊戲就說中國遊戲崛起了,中國遊戲可是以偏概不了全的

還有不把中國人玩遊戲的觀念改改,不把國產遊戲的免費註冊賬號,進去大把氪金的機制改改,從某方面看,中國遊戲是不可能崛起

再說這遊戲還沒徹底成熟,等玩久了估計你會發現遊戲體驗感賊差


這是開始,也是超越。


謝邀

講道理在騰訊等巨頭的陰影下,中國遊戲產業依然在一寸一寸的崛起

索尼一直是世界遊戲產業的領頭羊之一,既然對於中國的遊戲也有贊同的表現,說明中國遊戲真的崛起了,相信這並不是最高水準,我們不能局限於眼前的成功,未來是未知的,相信國產遊戲總有輝煌的那一天,我們再也不會去買各種公司的股份版權來代理,而是讓別的世界級遊戲公司搶著去代理我們自己的遊戲


關於崛起不崛起這種說法,國漫都崛起了好多年好幾次了hhhhhh

對待我們國家遊戲的發展不能盲目樂觀操之過急,也不能消極過頭憤世嫉俗。

近年來遊戲機禁令放開之後國產遊戲就開始向精品化發展,獨立遊戲增多。更多的有勇氣和理想的小廠開始製作向3A素質靠攏的精品遊戲。像XD這樣的從頁游時代發展起來的中廠開始做口碑,如投資建立TapTap,投資發行精品獨立遊戲。像TX這樣子國內最有財力和餘力的遊戲公司開始考慮端游市場的轉型,投資獨立遊戲,舉辦遊戲製作賽事,發行發布國產遊戲、國外精品遊戲、國外3A遊戲(MHW)。

這些都是些很讓遊戲人和玩家們振奮的消息,也是國內各類型廠商對新時期的一種探索。

去年PUBG的火熱讓更多國內玩家認識到steam這一平台,誠然大多數人還是當作吃雞啟動器的,但是你每次打開steam總會跳出一些促銷廣告吧,有時候也會好奇的逛逛商店吧,總歸是拓展了更多國內玩家對遊戲的認識,這方面是很值得肯定的(筆者某平常頂多玩玩lol和吃雞的朋友,在前段時間的夏季促銷買了刺客信條來玩)。

國內主流玩家的品味會逐漸提高,而遊戲廠商製作遊戲的風向標一向是朝著玩家的體驗和需求的(玩家來玩肯買才有錢賺嘛),為了應對主流需求的變化,廠商會拓展製作的遊戲類型,不斷提高自身對遊戲各方面品質的要求。

當然我們現在的情況還非常的不成熟,即便已經有了有理想有追求的廠商,但小廠的自身研發實力與國外有不少差距,大廠不會輕易去承擔過高的風險,最重要的是產品的消費群體還沒有真正打開。

索性我們國家的政策放開和不斷優化為遊戲更高發展創造了可能性,中國遊戲所謂「崛起」的發展更需要的,大概是時間。


中國遊戲不改變觀念,很難崛起。尤其是單機遊戲及平台遊戲。中國遊戲在玩法上大同小異,技術上更是沒有大的進步。反而在收費上及挖坑上千變萬化…

比較明顯的對比:魔獸世界,劍網三,天刀,逆水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