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鍵盤沒什麼特殊要求,不過有些經驗之彈.

1.必須要有獨立的小鍵盤和Fn鍵.所以大多數筆記本都應該配獨立鍵盤了.

2.esc鍵和F1鍵中間必須要有間隔,避免誤觸.cad操作中esc佔比還是很大的,而F1默認是幫助,誤觸影響不小,當然也可以搜索cad中的快捷鍵改鍵來改善這個問題.(不是windows層面的改鍵),我是把F1改成正交,F2改成了保存.

3.如果手小,Fn鍵不要離主鍵區太遠.

4.要麼鍵盤耐用,要麼鍵盤經典,如果現在的鍵盤用壞了, 找不到相同布局的鍵盤,適應成本挺高.

5.如果有條件,建議買無線鍵盤,做設計難免會經常翻看設計手冊和規範,用無線鍵盤可以很輕鬆的騰出放書的空間.

我用過的一些鍵盤:

1.羅技K270,優聯無線薄膜鍵盤,價格100出頭,帶媒體鍵.

有三個缺點:1.鍵帽容易打油掉字.2.長時間長了會有些卡鍵.3.多媒體鍵中有一個睡眠鍵,離F8比較近,容易誤觸,可以在羅技驅動中屏蔽該按鍵,或者把切換正交功能改到F1鍵上.

這個鍵盤我用了大概有4年左右(一把鍵盤用這麼久,一共買了兩把,一個家一個單位),最後一年清洗了很多次,後來實在是對卡鍵難以忍受(清晰洗反倒更容易導致卡鍵,畢竟洗掉了多年積累的手油).另外還有一個小毛病就是FN鍵比較小.

2.櫻桃G80-3000(青軸,600元左右)和G80-3494(無鋼板紅軸,900元左右),有線機械鍵盤,經典布局經典款式.除了價格,我認為唯一的缺點就是Fn鍵離主鍵區稍遠.

青軸(G80-3000)17年12月買的,到現在不到兩年時間,紅軸(G80-3494)是18年12月買的,到現在一年時間,一個放單位一個放家.手感依舊如一.如果不在意青軸的聲音,建議買青軸,便宜,而且咔噠聲好爽(紅軸聲音也不小,哪怕是無鋼板的.).

從97年我家買電腦開始,我只過五個鍵盤(兩個櫻桃的算一個,K270也算一個):

1.97年康柏電腦自帶鍵盤,一年多點掛掉了.

2.上一把鍵盤掛了以後我爸去電腦城100塊(98年的一百塊)買了一塊鍵盤,至今還在我爸那服役.

3.08年上大學的時候買了第一台自己的電腦,199的羅技G1套裝.

4.14年上班的時候買的K270.單位鍵盤是18年換的,所以用了有四年多

5.17年及18年分別買的櫻桃.

從98年到19年,21年時間,在鍵盤上花的錢一共100+100+115+600=915,平均一年43塊,所以還是建議買好點的,耐用點的,省錢不說,更能保證始終如一的(優秀的)手感,穩賺不虧.

另外機械鍵盤還有個好處,就是客制化,你可以隨意換你喜歡的鍵帽,無刻,側刻,高鍵帽低鍵帽都可以.


如果有條件的,直接考慮無線鍵盤,少條線方便,也不影響cad畫圖。

按鍵最好是108按鍵齊全的,cad的話F系列按鍵還是經常用的,小鍵盤的數字按鍵也經常用,所以盡量不要選擇那些用組合按鍵來實現這兩個區域的按鍵功能的鍵盤,那樣會降低作圖效率。

這裡如果你是右手使用滑鼠,可以考慮數字區反向的鍵盤,也就是數字區不在常規的鍵盤右側,而是在鍵盤左側的,這樣有利於平衡左右手的負擔,提高效率。當然你也可以考慮買87按鍵鍵盤,配單獨的數字鍵盤,這樣放左邊還是右邊你就可以隨意選擇了。

當然為了提高效率,你也可以考慮配置一個單手遊戲的宏定義鍵盤,那樣可以實現非常多的快捷組合命令的一鍵操作,但是這個要你有一個固定的習慣,和一個適應過程。

按鍵本身手感見仁見智,個人喜歡偏輕且不太吵的,一個是辦公室人多,一個晚上畫圖不影響其他人,所以只有靜電容,紅軸和茶軸的鍵盤,相對來說配合打字,還是喜歡茶軸多一點,只可以說平衡吧,這些是個人感受問題。

鍵帽高度和材質,這個很多時候有人會忽略,個人喜歡pbt,倒不是因為耐磨,是因為手感比較乾爽,不容易表面打油。不過這個也見仁見智。其次是鍵帽高度,我喜歡鍵帽不要太高的,這樣手指打字的動作可以比較小且快,類似在摸鍵盤,而不是敲擊鍵盤,但是如果是機械鍵盤,就會受限制於軸體,不過現在開始也有一些矮軸體的設計。


如果從薄膜鍵盤過渡過來的,用茶軸比較好。個人剛剛購入的是這個,感覺還可以現在在試試


沒啥區別。但是青軸敲快捷鍵還是很有節奏好的。


1.雷蛇單手鍵盤+小數字鍵盤,畫圖飛速,靈活方便

2.108黑軸,畫圖飛速,打字舒服

3.戴爾薄膜,畫圖飛速,油光亮眼


什麼鍵盤都能畫圖。


這個還有講究嗎,只要鍵盤上的字母漆沒掉完,看的清都可以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