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歡這個問題,的確有很多人困惑,我為此搜索了一番資料,加上自己的理解。這裡僅做參考。

營養學是個很年輕的學科,知識更新很快,稍有一個新發現傳播也很快,這中間,免不了有人會片面的理解與傳播。並且,在對人體營養的研究進程中,的確是一點點揭開面紗的,即使到今天,仍然有許多未解的難題,這中間可能有誤解。

之所以前些年有限制食物膽固醇的說法,是源於一些研究結果,比如,美國馬薩諸塞州弗雷明翰鎮進行的一項歷經幾十年,隨機篩選5000人進行的跟蹤研究,1948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心臟病發病率隨人體血液膽固醇的升高而升高。

類似研究結論的增多,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先減少從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是自然而然的想法。不過的確知道的事實是:人體自身可以合成膽固醇,稱為內源性膽固醇,也可以從食物中直接獲取,稱為外源性膽固醇,兩者的化學結構是一樣的。肝臟每天會合成1500毫克的內源性膽固醇,而外源性膽固醇推薦量只是300mg每天。人體內90%的膽固醇存在於細胞內。這些存在於細胞內的膽固醇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而今天所講的好壞膽固醇,並非指的是細胞內的膽固醇,而只是血液中那一少部分膽固醇的問題,如果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積聚在血管上,逐漸形成斑塊,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發心臟病或中風。

人們普遍對於血液里的膽固醇和脂蛋白概念比較模糊。兩者是一個概念,還是一個屬於另一個的成分之一?你大概需要了解一下脂肪的運輸機制:食物里的所有營養成分,從小腸吸收後,會經過血液循環流向身體各處,供不同功能的細胞使用。脂肪也不例外(膽固醇是脂類的一種),但是都知道脂肪是不溶於水的,要想被讓脂肪能被主要成分是水的血液運輸,身體有一套特殊的運輸機制,就是讓脂肪與蛋白質、膽固醇、磷脂結合起來,稱為脂蛋白結構,這樣才能在血液里被輸送,脂蛋白根據密度大小分為超低、低、高密度脂蛋白(VLDL,LDL,HDL),人們給低密度脂蛋白取名叫壞膽固醇,高密度的叫好膽固醇,但是其實,這幾種脂蛋白的區分並不是因為膽固醇含量,而是因為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其裡面的膽固醇含量都是一樣的。

有的書里直接把這種運輸脂肪的不同密度的結合物質稱為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估計這也是膽固醇有了好壞之分的源頭。我認為,低密度脂蛋白里含有部分膽固醇,但並不是把整個結構就稱之為好、壞膽固醇。

你問的問題,我的總結是,雞蛋的確是高膽固醇食物,人體本身可以合成大部分膽固醇,因此從食物中獲取的只應當是少量的,推薦量300mg/天,並不是吃多少都可以。健康人雞蛋每天吃1-2個即夠,不建議更多(如果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稍多一些也無妨,原因見最後)。高膽固醇患者,應當儘可能的降低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以及飽和脂肪含量,多攝入膳食纖維,多運動,避免血液循環運輸過多不必要的脂肪,避免增加低密度脂蛋白附著在血管上的機會。這些建議並不相互矛盾。

身體合成大部分膽固醇與「限制食物膽固醇的建議」並不矛盾。 身體合成膽固醇是根據需求而合成,並不是導致血液里高膽固醇的因素。膳食中脂類過多,尤其是飽和脂肪、動物性膽固醇,小腸吸收後需要把脂肪運往各處,這個過程里的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才是對血管造成隱患的因素。所以當然不是吃多少都可以。

至於有個軼事案例提到某人每天吃很多雞蛋,也並沒有高膽固醇問題,我覺得,首先,個體是有差異的,而且,膽固醇的高低,並不只與食物里的膽固醇有關,還需攝入的其他成分有關,如膳食纖維、植物性固醇,還與運動,體重,身體狀況有關,不能僅憑某一個人的某一種食物攝入,就去推翻無數研究得出的針對大多數人的普遍性結論,就像抽煙的確極大的增加肺癌發病率,不能因為某個人抽煙活到99,就否定這個抽煙有害健康的結論。

補充:膳食纖維對膽固醇的降低作用,非常顯著。 自然的食物構造是很神奇的。植物性食物好就好在,含膽固醇極低,膳食纖維高。一方面,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與膽汁酸結合在一起,原本膽汁酸是用來乳化食物里的脂肪,脂肪被乳化後才能被脂肪分解酶分解成小分子,被身體吸收的,如果被膳食纖維佔用一部分,那麼人體的肝臟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膽汁酸出來,而膽汁的合成是需要膽固醇的。這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是降低人體膽固醇的機制之一。 另一方面,在大腸中,膳食纖維可以與一些腸道里的膽汁酸物理性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排便帶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另外,大腸菌群對膳食纖維進行的發酵作用,產生的副產物也會間接的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


一天吃幾個雞蛋好?蛋黃能吃嗎?一篇給你說清楚?

mp.weixin.qq.com圖標

丁香醫生?公眾號文章

重點


以前說有膽固醇吃了不好,是因為美國的指南就是這樣說的。

現在說隨便吃沒事,是因為前兩年美國的新版健康指南去除了限量吃雞蛋這一項。

有電視節目讓幾個人吃十個雞蛋後測血液膽固醇含量,發現並沒有升高。

我也納悶,這麼簡單的研究,為啥以前會有不能多吃雞蛋的說法呢?


營養學是研究食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營養成分(包括營養素、非營養素、抗營養素等成分)在機體里分布、運輸、消化、代謝等方面的一門學科。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使之保持懸浮狀態,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積。因此,對於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於胃腸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食物膽固醇呈酯化狀態,吸收率很低;除非專門服食高純度膽固醇,日常食物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含量影響有限。血液膽固醇,尤期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通常說的「壞膽固醇」)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必須嚴加監控。血液膽固醇含量取決於三個方面:1. 食物吸收率;2. 肝臟合成;2. 機體消耗。


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主要由人體合成,而非食物攝入。

前面一個是老觀點,基於樓上的故事得出的結論

後面一個是新研究。人體內膽固醇主要自身合成,所以你看,多吃點沒啥事兒。

實在害怕多喝點普洱茶


膽固醇是身體的重要成本之一。如果膽固醇攝入不足,人會反應遲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