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文學考試的時候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完整,也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確。而且經常會看見有些當代作家的文章被徵用作為考試閱讀理解題,可作家本身也不能把握正確答案。所以提問者才有這樣的問題。

文學的研究真的有正確答案嗎?如果沒有正確答案,那文學簡答題的考試就變得十分無意義了,如果說是按照思考角度來判卷,或許,老師也不知道總共存在多少角度吧。文學(非文學史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那麼研究的意義又在哪?文學是一個狡猾的專業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學研究,有時可以海闊天空的到處扯淡,但考試大抵遵循著一條,按常識答題,哪怕這樣的常識,不符合作者本人的意圖,甚至作者只是寫了一些無意義的遊戲文字,但他的文本引導了多數人會那麼想,那也就得那麼答。

沒錯,這考的只是一種共情能力,而不讓你搜尋作者的奇葩:作者會有一些奇葩的想法和作法,但我們讀文章的目的,是設法讀出一些不按常理思考的東西,比如作者的某一段文本,要猜得出他毫無感想,只是即興運筆?這樣的作者,無怪乎他讀自己的文章,都答不對題目了,誰叫他的寫作違背共情原則。

為什麼標準答案更正確呢?本質上,標準答案應該是一種集體討論的結果,即便它有時只由出題者本人給出。比如魯迅的文章,事實上,幾乎每篇都得到大量的研究,這個名人說《阿Q正傳》寫出了沉默國民的靈魂,那一個說他笑中有淚,諷刺中寄寓著同情,還有人總結出精神勝利法的自欺欺人,並分析它的各種表現,總而言之,標準答案通常是綜合分析所有這些有名的說法,總結出一個最合理而且全面的答案,這就是它通常比你自己去想,要正確一點的原因。

即便是很隨便一篇不出名的文本,在給出標準答案前,通常也會先有出題組老師的集體討論,由大家的共同認可,保證它的權威性。

你或許質疑一些教輔上非名文的答案,沒有這麼正確。那麼不才只好說一句,不要迷信社會上形形色色那些教輔書,他們確實搞不好會把你帶溝里;題海戰術也不足取,盡量多看書,尤其是多看名著,少看爽文。


以前我面對這個問題還會扯一堆理論,現在我覺得,直接訴諸常識更可靠。

這個常識就是:回想一下你為了休閑和消遣閱讀文學作品(包括但不限於小說、電影、電視劇、動漫等等)時,你想要達成什麼目的,是追求解讀的「正確」嗎?

很顯然不是,你只是為了圖一樂,就算你讀/看出了什麼東西,你也只是給自己看的,為了自己感悟到某些東西而思考的,不是為了達成某個「正確答案」。

而這恰恰就是在文學中尋找「正確答案」的荒謬之處所在——當然你說應試那沒辦法,為了評分你只能有個標準答案,但問題是這種「正確答案」的思維壓根就不是正常人閱讀文學作品的思路。如果說你閱讀文學作品非要爭一個「正確」與否,那隻能是為了和別人撕逼,而就算你撕出了一個正確還是錯誤,只要你沒被說服,這個「正誤」也沒有絲毫意義可言。

何苦,何必?

很多人下意識地覺得這個「正誤」應當由作者來判斷,從專業的角度,有以下幾個邏輯錯誤:

1.你真的不是給作者讀書的,你是給自己讀書的,自己讀到啥才是最有意義的,別人的意見也是用來啟發自己的;

2.作者在創作的時候很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意識,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潛意識的資源進行創作,哪怕事後作者聲稱自己有一個明確的思路,那也很可能是作者自己在事後總結的

3.作者事後的意見如果真的這麼重要,那你還讀他之前寫的作品幹啥?你直接和他本人交流不就好了。這種作者觀點至上的思路相當於對文學作品的極大貶低,如果我們必須仰賴作者對作品進行解讀,那我們還不如放棄作品直接問作者你想表達什麼。

4.我們徹底失去了批評作品的權利,因為作者意見就是「標準答案」,所以一切和答案不同的東西都是錯的,那如果我們覺得這個作品寫的很爛,那我們一定是錯的,因為作者不會承認自己的作品很爛。

所以我們應該以啥為標準閱讀作品?當然是「言之成理即可」,對相同的一部作品,不同人的思維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互相衝突,但如果都能自圓其說,那麼都是有價值的——本來嘛,我們也是想從作品裡吸收一些東西的,那既然這部作品能讀出這麼多東西,那我們應該更開心啊,為什麼要用「正確」還是「錯誤」來去掉一些東西呢,這不是自討沒趣么?

事實上這就是現代文學研究對文學文本的態度,我可以和作者的意見一致,也可以顛覆作者的本意,也可以另闢蹊徑找出別的意義,不管從裡面挖掘出什麼,只要你能夠論證你的解讀和作品的相關性,你的解讀就是有價值的,就能啟發更多人關於作品的思考。文學本就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對偉大的文學作品來說更是如此。


文學閱讀理解中有一部分題可以概括成一句話:作家怎麼想的?

的確,我們永遠不能知道是否正確。至少大部分情況無法知道。

但這並不重要。

首先,從功利角度,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拿作家的想法作為判斷作品思想的唯一準繩。

假如把作家的想法作為唯一準繩,那麼古代作品怎麼辦?曹雪芹他們都死了。當代作家也沒多少時間回答這些問題。因為文學可提出的問題有無數個。所以,很多時候問作家的寫作動機是什麼,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儘管有時我們可以問作家,你的寫作動機是什麼?這也會對文本意義產生影響。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讀個書。所以自己要理解並會使用公認的文本解讀規則。也就是說,文本解讀規則更為普適。

另外,假如作品的所有含義都要作家來確定,那麼作品意義的傳播必然受到限制。作家是不同的個體,解讀作品的角度各有不同,那麼,解讀作品的準則的統一性、抽象性、普適性勢必遭到破壞,就必然限制作品的傳播。

另外,很多時候評論家解讀的內涵作家並沒想到。但解讀的內涵精彩有趣,可以給人教益。

那麼,重要的是什麼?

重要的是理解並且學會運用普遍的、客觀的解讀準則,了解每一段每一個字產生的客觀作用。學會這一點,就可以保證大眾對文學作品這一精神產品形成相對共識的意見,並且產生影響和教益,哪怕作家都已經去世了。

從學理角度上而言,作家怎麼想的,是動機。表達了什麼,是內容。產生了什麼效果,是影響。內容和效果,都是客觀的。

的確,作家怎麼想的,永不可知。但是,客觀評價一個作品的內涵和影響,並且吸收作品的教益,作家怎麼想的並不是必需的。

不僅僅是作品,歷史上任何一個事件都是如此。始作俑者怎麼想的是一回事,客觀內容另一回事,客觀影響又是另一回事。

研究的是文學,不是作家。文學是一個客觀實在。

我覺得語文閱讀理解上的:作家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都應該改成:作品客觀呈現了什麼思想感情?


提問:

「文學的研究真的有正確答案嗎?//如果沒有正確答案,那文學簡答題的考試就變得十分無意義了,//如果說是按照思考角度來判卷,或許,老師也不知道總共存在多少角度吧。//文學(非文學史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那麼研究的意義又在哪?//文學是一個狡猾的專業吧。」

回答:

1.沒有絕對正確的,評卷一般看是否合理——甚至觀點偏頗也無所謂,言之有理你能圓回來就行;但有錯誤的,比如你咬定迅哥兒某某句話證明他是漢奸。

2.「沒有正確答案」→「文學簡答題考試無意義」……這邏輯。不吐槽了。

(1)閱卷不想看四平八穩的廢話,更願意你有點自己的想法。

(2)試卷上呈現的不只是結論,更重要的還有你思考過程中的邏輯、例證。

(3)考簡答最容易炸出一波沒讀/細讀文本的孩子。

3.不知道。誰也不知道。

4.可以說確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研究意義之一是提供新思路、新角度,或者發掘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優秀作家作品等等等等。

5.文學不是狡猾的專業。狡猾的是人。


主觀性強的問題,要求的是知識、觀點、思路、邏輯,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合理或部分合理的答案,所以在歷史上引起的論爭最多。


讀者不需要知道標答,創作者才需要知道標答,尋找標答本質上是一種集體創作思維。不過與之相對的是考試考查篩選得其實是你有沒有成為二創作者資格的能力。

什麼叫作集體創作思維呢?自敘性強的純文學作品可能就是作者單純的自嗨,把這樣一個自嗨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戲劇這些有演員、燈光、配音參與作品時,就多了一個讓一系列二次創作者理解導演是想要幹什麼的步驟。

舉個例子「魚眼裡閃著詭異的光」,好,我們現在要拍這一幕了:

道具準備了一條死魚,咱們要開始拍了——卡,導演說你這魚眼睛裡沒有光啊,一定是魚死太久了變成了死魚眼,場務你趕緊去市場搞條新鮮魚過來,要有眼睛裡有詭異的光的。

然後場務去了。

第一條魚路上死了,在市場時還有光的回來後沒光了

第二條魚眼光太平和,這是場務抱著裝滿水的魚缸一路生怕顛簸壞了魚爺心情。

第三條魚情緒是有了,但是一看就是惶恐害怕,得讓他詭異起來

第四條魚導演琢磨了一下,要不咱們改電的吧,把魚電暈,暈過去的魚那就不是死魚了

第五條魚燈光提議用打光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咱們沒有足夠詭異的燈,得從外地調

第六條魚長槍短炮對著魚的現場就紫色的詭異與黃色的詭異哪一種更貼合劇本爆發了激烈的討論。

這時候導演把你,把你這個編劇叫過來了。現在要你對著場務,對著燈光,對著導演,對著密集行程里排出來兩天給你們劇組的大腕,你來解釋一下魚眼閃著詭異的光,來解釋一下什麼叫魚眼閃著詭異的光,解釋一下什麼叫他媽的魚眼閃著詭異的光。

你說你自嗨的。

自敘文本自嗨是沒有成本的,但在集體創作中為了實現你一句話可能就是幾千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來實現的一個場景。

所以創作者一定要磨,磨到作品裡沒有這種東西,磨到作者每一句話都能簡單快速跟二次創作者達成共識

考試就是假定作品是這樣一個磨好了的理想狀態,要你答的就是這個共識。

然後你可以發現像什麼首尾呼應啊,什麼文章結束處響起了鐘聲這些東西都是你看戲劇時經常遇到的處理方式。這種處理很有戲劇感,很有多人創作的feel在裡面,這就是他為什麼被認為是好的。這種過度解讀的出現實際就是用多人創作的眼光去審視低完成度的自敘文本時產生的不兼容,教學中沒有點破這一點而已。


不邀自來。文學的根本問題是語言問題。我們需要表達,卻無法完整描述,一旦把「我所想」轉化成「我所言」,必有所失;我們需要聽取,他人之言,入我之耳,解析後更不全面。也就是說,這東西是什麼樣,到描述成什麼樣,再到理解成什麼樣存在差異,這是人類語言的天然缺陷。但有這樣的缺陷,也要用,我們的文明離不開語言,哪怕是物理化學的表述也是依靠語言。所以說,有沒有標準答案?標準也是人為定義的!有沒有正確答案呢?相對的正確是有的,什麼標準?是更加自洽。就是相對而言更符合語言邏輯。

舉個例子:李白有著名詩句「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班」字何解?

有很多種解答,最流行的是離群的意思。這當然是可以的,但不是最優解。為什麼說可以:「班」字,是把玉石分開的意思,「班馬」解釋成離開了馬群的馬,當然可以。為什麼說不是最優解,上下隔意。李白送友人,友人「離群」了?

那麼是否有「更優解」?有,同樣是分開的解釋。那匹馬是定時往返的驛馬,也叫「班馬」。和現代「班車」「班機」一個意思,有定時定線的分開。「揮揮手,就要走了。那班車(馬)不等人了。」這樣解釋是否更合理?更有共情?


文學本來也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者說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它不像1加1,在十進位里永遠等於二,我把我認為正確的告訴你,你選擇你認為對的,排除掉你認為錯的,把你認為對的化成自己的,這就是學習,文人須有三分傲氣,如果你不認可自己的水平,那你這輩子也別想進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