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狼寶寶

綜合平衡,不確定,在過程中生機勃勃,廣博,給心理學人以個性的空間,一如人生。

心理學用來幹嘛的?心理學是什麼?心理學的領域有哪些?心理學的未來和前景怎麼樣?……「不知道」可能是最貼切的回答

心理學領域之廣,讓任何一個人都沒法代表心理學,也給了任何一個心理學人以個性生長的空間,同時為心理學添磚加瓦,建設這個學科宇宙。

心理學擊碎了人們對文科理科的幻想。它幾乎沒法被分類,拿它沒脾氣,只能說它既是中心學科又是交叉學科。它甚至拒絕成為一個學科,散落於各個學院之中,無處不在且冥冥之中相互聯繫起來,琢磨不透,攪亂人們的分類體系。

快速發展,矛盾,聯合,看不到盡頭。心理學向內分支眾多,向外縱橫阡陌,逼死每個想畫一個圈說:「這就是心理學」的人。想要勾勒心理學的邊緣似乎非得像拿ps把圖片放大到儘是馬賽克去一一勾勒,才發現一片灰色,讓做這份工作的人絕望,卻也是心理學的希望。也正是這種無處不在的聯繫,矛盾和交流讓心理學迅速發展,日新月異,博採眾長,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蒸蒸日上。

危機中心理學似乎有足夠的韌性屹立不倒。心理學在其短暫的歷史裡,多次懷疑過自己,永遠不乏自我批評,而後又迅速成長。弗洛伊德被狠狠地拍了一巴掌,目前在科學研究中暫時劣勢,但依然在心理諮詢領域不斷改變自身,成為繞不過去的里程碑。後起之秀,如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直到後現代,也都經歷過這些巴掌,而後取彼之長,補己之短,站穩腳跟,還能再戰。暫時「死去的」會以嶄新的形態回來哺育心理學,重新獲得自己的位置。科學心理學也不太平,行為主義的機械刻板孵化了認知革命;認知和實驗對理性的偏重召喚了情感的回歸;認知神經科與基因將心理學與客觀世界建立起聯繫;有人說人本主義不科學沒法研究,轉眼間積極心理學便脫穎而出;可重複性危機在寥寥幾年只內迅速拉高了心理學家的統計和邏輯水平……恐怕當前沒有哪個學科能這麼吵鬧,就像一群孩子,像是嚴肅認真地扮演大人模樣,看上去幼稚可笑,卻蘊含希望。

心理學對心理學人的「折磨」也是花樣百出,大有要先苦其心志……的味道。感到心理學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自己在學啥;覺得自己學的東西不像心理學;感到自己的方向沒有未來;感到自己的研究沒有意義;擔心自己的文章被噴;感到像在學玄學;對「野雞心理學」呀牙切齒;……在彷徨,思索,懷疑,確認,嘗試中,全方位感受心理學的不確定性,也被心理學悄然塑造,走上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

可以預期的是心理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亂下去,亂而有序,只不過難以摸清楚而已,或者變得比捉摸得快,就像人生,想要搞清楚自己,不是不能,而是永無止境。變化永遠在發生,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戰,並終有一天,累了,面前是一個土坑,背後是繁花似錦。

心理學在改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這可能會另很多「本質主義者」受不了。研究對象怎麼可以變呢?但世界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只是對於物理化學這種學科,變化可以忽略不計而已,但人是活躍變化的。心理學改變其研究對象不是應該被拒絕討論的問題,而是要面對的現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學肩負了引領人們的責任,不單純是客觀觀察,具備了一絲哲學屬性——人們應該如何存在,即對與錯。這點在心理諮詢中也有體現,很多時候來訪者澄清了自己的信念,覺察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就會發生改變。當心理學研究結果發現了所謂人類本質的時候,必然是一段時空之內的社會的和歷史的「本質」。這就要求解釋心理學研究結果需要具有發展的眼光——如同心理學本身在過程中不斷變化和發展一樣。

心理學改變心理學人。心理學人也在和心理學的交互中被改變。心理學可能是哲學之外,距離自己的人生最近的學科。它幫助我了解自己,探索自我,了解周圍的人,理解社會和一切人類行為與組織,構建自己的人生哲學。心理學廣泛的研究領域要求心理學人不斷學習,推展自己的眼界,也為無聊的心理學人留了條後路——無聊了換個方向,想走了也不至於全然浪費,因為心理學與眾多學科保持聯繫,因為至少心理學這裡學過的東西,生活中無處不在。

你問我它為何迷人。因為我不懂它。


五年前我剛入門心理學的時候,在某堂研究生公選課後寫過一段很矯情的話,時過境遷再回頭看這段話,雖然矯情依舊,或許也的確是我對心理學的初心。


時隔五年後再聽中文系的課,居然又是魯迅和新文化運動。想起五年前曾幾次在中文系的課堂前駐足了很久,彼時正是物理虐我千百遍的開端,既艷羨魯迅罵人的美感而恨不得立馬投身中文系,又痛恨語言修辭的危險讓自己離真理越走越遠。

時過境遷,物理就像是個我配不上的女神,在我百般追求下舍我一段煙火卻又最終離我而去,中文系是場旅途邂逅的文藝女青,一夜情滿便再無眷戀。

好在最後還是遇到了適合我的那另一半,沉靜慧質的心理學會在我艷羨別人做數學推導如寫詩時陪我做一些適當的修辭來撫平被數學傷害的心,也會在我不小心為修辭著迷時將我拉回正軌,輕聲在我耳邊溫柔提醒:我們需要data。


簡而言之,心理學對於我,最迷人之處在於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去探究人性的光輝與黑暗。

以上,一個學科舔狗的自白。


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反常識假說: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

這種哲學式的決定論並不是出自某個思想家的假說,而是出自一系列神經科學家基於人腦的科學實驗,這種心理科學與哲學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是我個人認為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1983年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神經學家Benjamin Libet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流程圖

參與者被要求盯住示波器上一個做圓周運動的點,運動軌跡對應了一個錶盤。當參與者想要動手指時,他們必須記下點的錶盤位置。動手指的時間再與EEG腦電圖做比較。

實驗論文插圖

實驗結果證實,大腦準備電位時間比手指動作時間早約500毫秒,動作意識時間僅比手指動作時間早約200毫秒,也就是說一個手指動作的「大腦啟動時間」比意識中「產生動作意願時間」早約300毫秒左右[1]

早在Libet做實驗之前,自由意志問題作為一個哲學問題被科學家和哲學家討論了幾百年。但是Libet引入了一個全新的神經學論據來反對自由意志:大腦準備電位才是真正的意識活動的證據,我們決定行動的意識活動只是一種幻覺

這項發現在科學和哲學界引發了一輪新的有關自由意志的討論。批評者認為Libet觀察到的結果——大腦在決定動手之前的準備電位,可能只是大腦在產生動作意願之前所做的準備活動。

Libet於2007年去世,生前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幾乎一樣多,但實驗結果卻反覆被驗證。神經學家使用諸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新技術來重複他的實驗,都得出了相同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Libet關於自由意志是幻覺的假說近年來被打回了原形

Aaron Schurger 圖源:actu.epfl.ch

Aaron Schurger是巴黎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員,主要研究神經活動的漲落。

2010年Schurger和他的同事針對大腦準備電位提出了一個解釋:

我們在做出任何類型的決定之前,神經元要為各個選項搜集證據,證據來自外部感官。假如某組神經元積累了足夠多的證據,越過一個閾值之後,大腦就會做出決定。大腦準備電位其實就是大腦神經活動漲落時的漲潮部分,只是之後正巧對應著一個決定而已[2]

Schurger的神經元噪音理論提出後,神經科學界大體認同了他的理論。大腦準備電位更多的被認為是打破平衡的信號,而非意識活動的證據。

但更有意思的是,Schurger並沒有解決自由意志的問題,反而加深了這個問題的難度。

如果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被外部環境和內部神經細胞所建立的完整因果鏈所決定的,那麼這不就反而說明我們沒有自由意志了嗎?「自由」到底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大腦的決定是通過所有神經元從外部感官收集信息,當某組神經元收集的信息超過一個閾值後大腦就會做出這個決策,那麼自由意志中的「我」到底來自哪裡?「我」只是一個幻覺嗎?

這些無法解釋的本源問題太令人著迷了。

參考

  1. ^Libet,B.; Gleason, C.A.; Wright, E.W.; Pearl, D.K. (1983). "Time ofconscious intention to act in relation to onset of cerebral activity(readiness-potential). The unconscious initiation of a freelyvoluntary act". Brain 106 (3): 623–642.doi:10.1093/brain/106.3.623.
  2. ^https://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9/09/free-will-bereitschaftspotential/597736/


心理學專業令人著迷的地方太多了,ta的神秘、實用、有趣、嚴謹等等特點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我看來,心理學專業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是ta不斷去探索行為和現象背後的意義

心理學關注的是人的心理和行為,不過相比於做評判或下定論,在心理學中更重要的是探索對行為或現象的解釋。還記得普通心理學的課程中講到,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對人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描述、解釋、預測以及控制。當我們試圖為某一行為尋找解釋時,就是試圖在揭示行為背後的意義:是哪些因素促成了這個行為的發生?有哪些因素可能可以阻止這一行為的形成?如果在不同的情境中還會出現相同的行為嗎?而當我們理解了行為產生的原因後,可能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也能更好地對可能出現的行為進行預測和干預。

就拿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的「拖延」來說吧。我以及身邊的很多小夥伴都深受拖延的困擾,有不少人都將這一行為的產生歸於自己的「懶惰」、「意志薄弱」,也有一些優秀的人因為拖延而錯過重要的交稿或報名日期。當我們一邊內疚焦慮、一邊繼續拖延著的時候,我們也許也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不太確定怎樣才能改變現狀。心理學家們懷著好奇心而非評判的態度來看待這一行為,試圖為「拖延」這一行為尋找合理的解釋。Procee和同事們[1]就提出了拖延行為的概念模型來解釋拖延行為的產生,這一模型將影響拖延行為產生的因素分為了任務相關因素(個人意義、自我效能感、任務厭惡、任務延遲、任務結構等)、個性相關因素(衝動性、尋求刺激、自尊、害怕失敗等)和狀態性因素(情緒、自我損耗、誘惑等)。拖延行為的產生可能會有如此多的解釋,這樣看來,我們之所以會拖延不一定是因為自己過於懶惰,而有可能是我們害怕失敗和不完美所以不敢開始、可能是因為這個任務讓我們找不到意義感、可能是因為一個很大的工作沒有被劃分成一系列具體的任務......在了解了這些可能的解釋之後,我們也許可以結合實際對自己的情況有更好的了解。而了解這些行為產生的影響因素之後,我們可能也可以據此作出一些積極的改變,比如,當我們知道了任務結構會導致拖延,我們在完成任務時可能就可以通過拆分和轉換任務來提高效率;當我們知道了誘惑也是拖延的影響因素之一,我們可能就可以選擇為自己創造一個誘惑較少的環境(比如把手機鎖起來呀)。當然,在對行為背後的原因有了更多的了解後,我們也可能會對自己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害,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啊,我拖延一下也沒什麼嘛」。

誠然,可能一大堆理論模型和實證研究也不能完美地解釋人性的奧秘,甚至無法對行為作出確定的、統一的解釋——畢竟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可能沒有什麼比人更複雜了。我想起我的一位高中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不論是哪個學科,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接近世界的真相」,心理學對行為和現象背後意義的不斷探索可能就是ta嘗試接近「真相」的方式吧,這也正是ta的迷人之處。

參考

[1] Procee, R., Kamphorst, B., Meyer, J. J., van Wissen, A. (2013, November). A formal model of procrastination. In BNAIC 2013: Proceedings of the 25th Benelux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p. 152–159). Dutch: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 Delft).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挺好的,讓我想要想一想,是什麼讓我堅持學心理這麼久。

目前的狀態:學心理不少年了,名和利基本沒有收穫。依然需要在生活中繼續努力,踏實做事的狀態。財務自由,說走就走的旅行都還沒有實現。但是,學心理的道路我還在走著,繼續向前。

心理學專業對我而言,迷人的地方可能是以下幾點吧。

1、對自己多了一些覺察

我之前是諮詢方向,所以讀研的時候參加了一些諮詢小組。影響最大的是意象對話小組,至今帶小組的老師都是我的偶像。每次小組活動,一個上午感覺都是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間,讓我在不同的主題下去感受自己、了解自己、覺察自己。雖然我目前還沒有深入去學意象對話,但是,之前的那些小組活動,我漸漸對自己的成長、自己當前的狀態、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等都有了比較多的覺察。而且,由於是團體活動,我也看到了原來人與人之間真的隔著深淵,那些成長烙印早已深深印刻在每個人的生命里,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里。所以,人與人如此不同,人們的生命也豐富多彩。

後來,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每當我出現比較激烈的情緒或者想法、觀點,我都會稍微留意一下,去感受和思考它們。雖然我還沒有達到那種通透的狀態,但是確實很多時候,我更理解了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更加全面,也更容易接納自己的負面。

2、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心理諮詢講的是:助人自助。在做諮詢的時候,經常看到來訪者發現了積極的東西,找到了更好的狀態。有時候他們會跟我說,感謝我的幫助。這時候,我一方面覺得太好了,我能幫到人了;另一方面,我也很欣賞他們,他們很勇敢,一直與自己的問題鬥爭,最後得到了和解。其實他們才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人的脆弱和堅強往往就在那一次次面對問題中得到了轉變。

這種自己是有能量去解決自己問題的感覺,讓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多了一些勇氣,多了一點信心。

3、有情緒不是壞事

很多時候,我們的問題都是情緒性的,而不一定是客觀實際。處於比較激烈的情緒中,我們的注意力變得狹窄,判斷和思考的能力也直線下降,經常會做出不理智的反應。所以,很多人可能都不喜歡自己過於情緒化。

不過,我漸漸覺得,情緒其實是非常直接的反應,它在告訴我們對於一件事情、一個問題、一個人的真實態度和感受。只不過,有時候這種情緒被我們過於注意了,放大了,所以失控了。

情緒作為一種信號,它其實在告訴我們,我們的真心到底是怎樣的。有時候,我們的理智和情緒割裂了,壓抑情緒去理智,最後卻很容易出現各種其他問題。

所以,學心理之後,我會開始學著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學會去接納它,去感受它,去傾聽它。結果發現情緒就容易變得溫和了,負面感受也變小了。

4、遇到那麼多優秀的心理學人

在學習心理學的這些年裡,我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心理學人。最想吹一波導師的彩虹屁,不過還是低調一點。導師以外,同學很多也很好,交到了很多正能量的男神、女神朋友。可能是學了心理,他們對別人都比較能共情。

大概就是這些啦,想到再補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