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今天我們來談談人格的形成與人格的魅力。從環境、教育、人為等因素來分析。一個人,是受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形成性格。再由個體的性格不同,造就不同的成就。

此話題涉及比較廣泛,歡迎交流!


謝邀。

我是從出來工作以後才開始慢慢反省自己的性格問題。在之前我是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問題而是覺得別人有問題。

在之前,我猜應該見到我都會逃避,這性格應該是來自我父母的所有缺點的綜合體

對,我全部繼承了!

  1. 我喜歡「施捨」,小時候讀書是四線城市的小學,後來去了香港,以香港人的缺陷角度看國內,基本都是不屑的,我也是,我跟我媽一樣敗家,敗了以後很多護膚品贈品,買了不想穿的衣服,丟了可惜,然後總是想著把這些東西轉移給閨蜜們,有一個家貧的閨蜜也是貪心,拿了不少回家,後來拿著拿著就真的心裡不舒服,連我也感覺到了,但我還是這樣做,直到對方不想要
  2. 說話喜歡炫耀,炫自己的「見識」(全部google知道的),炫自己的看法,實在被人實力壓了,就用自己的出身或者曾經工作的老闆的經驗來壓回去,總之要贏口仗贏回來
  3. 俗,虛榮,見到表弟有新的samsung tap s,眼紅到對方不舒服;見到表妹背著各種名牌包,心酸不得了,卻沒辦法別人家有錢,我沒錢;出來豆瓣羣見面,儘管自己身上不差,手裡也是拿著自己雙薪買回來的自拍神器(當時最流行的),見到遲來的妹子手裡拿著Iphone 5s,背著華倫天奴最新的窩釘塑料包,我發現自己眼紅得不得了,拚命壓下來都壓不住,自己出醜自己知道(當時其實已經開始進行反省自身缺點的工作)
  4. 貪小便宜,在交友APP見到不少對象,根據香港男女約會的規則,基本都是AA是當下主流,我雖然都會主動AA,但總是給對方話聽,言下之意就是男的應該請女方喫飯或者約會全包的,當然國內雖然都是男的請的是正常,但是要是女的不停提醒你這件事,你都心裡不舒服吧?(還是光出街喫飯,沒有下一步的這種,又想談錢,又想談心,錢和人都想要的那種)我當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連豆瓣聚會的時候也跟某個男的提出這件事,人家最後還是請了(就是上面那個豆瓣聚會,大家來之前我跟一個在讀港大本科的男的碰面發現來早了,就先喫個飯,彼此就是聚會見面,並不是約會),找男朋友嘛,至今找不到,原因是以前找對象的基本,就是試探對方的工資,試探對方有沒有房,試探對方有沒有空閑時間,也試探對方有沒有空閑的錢,再試探對方會不會對我「付出」
  5. 以上,還有其他小的,就是敗家,到現在還沒改過來,不過已經沒有過分刻意的敗家敗到出醜了,以前是跟男的約會,也會去YSL看化妝品,去資生堂掃護膚品,也會在SASA流連,男的基本都沒有什麼興趣,卻要陪我敗家,現在就算敗家都會自己去,不會在約會的時候去
  6. 3.8,總是在說別人的壞話,歪曲事實,有時候打著別人的經驗的名號,實際上是自己歪曲的事實,在家說閨蜜壞話,在聚會說不在場的閨蜜的壞話,在公司說同事的壞話,在親戚說其他親戚的壞話,經常跟老闆打小報告,跟新同事一起說公司的老人壞話,好吧,還有一個毛病就是,總是懷疑別人說自己壞話。還有就是酸別人擁有的,比如四線城市的閨蜜家裡有錢,但工作每個月才3000工資,出入開著日本車,還有很多有錢男朋友和情人,被眾人在背後嘲笑為「交際花」(當然事實上後來這個閨蜜跟我說她曾經的確是這樣「奔放」),一年我去了美國的時候,這個閨蜜微信問我美國的Omega最便宜會不會便宜過香港,當然以我巡過美國各大商場加上9.5%的州稅之後就發現這根本不可能,香港是最便宜了,然後我說完之後,跟我舅媽說,這人在四線城市整個「鄉下妹」一樣,才20多怎麼帶得起Omega啊,帶出來不怕別人說他「妓女」?我舅媽當時就噴我了,「你怎麼知道人家襯不起,說不定你纔是襯不起的一個」然後就教訓我,為什麼我的嘴跟我媽一樣欠抽。當時我一下子就被打醒了,對啊,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這樣醜惡的一個人。
  7. 在別人面前損別人自尊,我最記得我當時最討厭公司的一個妹子,整天穿著自家姐姐的名牌手袋,兩天換一個,今天一個gucci,明天一個chanel,後天一個furla,連手錶也是agnes b或者DW,最討厭就是跟好姐妹閨蜜整天在廁所抽煙,以我這種「整天總是懷疑別人說自己壞話」的毛病,每次去廁所都見到兩個靜下來的時候,尤其明顯發作了,這個妹子因為從小亂用護膚品加上瘋狂減肥從XL size瘦成XS size,激素都混亂了,結果臉腫成饅頭一樣,自拍要美圖修修N重濾鏡,我某日魔鬼心,就在妹子面前說,「你臉真腫,看了醫生沒有」,還用手撥開她的頭髮,他當時就直勾勾的看著我,然後我完全feel到她受到1萬點暴擊,後來魔鬼心褪去之後,我心虛,又覺得痛快,簡直覺得自己不是人
  8. 在facebook,微博,微信,twitter各種髒話罵人,對象有同事,有同學,也各種抑鬱心情,全然不顧這些平臺全部都是自己親戚,同學同事,各種網友的集合體,然後分享各種文章,目的就是也想讓這些文章為大家好之類的福利想法,後來從我弟弟的朋友跟我弟弟說電話的時候,就是各種我的「花生料」,各種喫瓜話題都是從別人口中聽過來的,跟我弟說了,我當時在旁邊聽到了,才知道自己整個人都是別人的生活解悶的談資
  9. 參入別人的是非,A跟我說B的是非我聽了之後跟C說,然後B跟我說A的是非我除了跟C說以外還跟D說,反正事情弄到最後,矛盾弄到我身上了,我自己就覺得各種委屈,明明不關自己的事嘛(我借著是非我最討厭的長輩的孩子放棄了幫對方買房的想法,夠黑暗麼,當然她也是自己夠作才會導致最終的結果,我是推波助瀾的)

以上也是我父母的缺點,兩個各佔一些,並不是完全擁有,應該還有的吧,還沒想起來,想起來就補充。

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些缺點呢?

  1. 自己逛書店的時候,最開始是想讓自己有點修養順帶可以讓自己在別人面前裝逼的,先閱讀一些學習方法的書籍,後來就是開始關注一些讓自己不怎麼抑鬱的書籍,如果放下執著之類的書,再後來就是看了一部分的南懷瑾的書,再來就是開始剖析自己性格的書籍,慢慢開始發現自己的問題
  2. 去了西安,認識一個朋友,每次奔潰都跟他吐槽的時候,他很耿直地跟我說我的問題了,很難受,那是還是接受了
  3. 去美國的時候跟舅媽一起住,舅媽很討厭我,私底下沒法說我,但是當眾對我發作了,我很委屈的私底下跟他攤牌的時候,他就開始很直接地說我的問題了,我也很虛心受教,舅媽是一個社交手腕很有能耐的人,當然狠狠教訓我了,當中,我也因為不懂得跟舅媽的朋友相處,搞出了不少是非,當然舅媽不是我香港還有國內的這些親戚目光短淺,根本不會受我幹擾,直接就捉我出來教訓了,完全沒有下一步就被捉了,還能不認錯麼,我表妹也跟我坦白,我以前的確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如果XXX發生了,他並不會像我這樣處理
  4. 接受自己的嫉妒心態,放下嫉妒以後,自己想要什麼的,自己摸摸就夠了,坦白自己的虛榮心態,並不再羨慕妒忌恨別人擁有的,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擁有,基本不怎麼貪心別人擁有的,見到別人背著名牌包沒有什麼感覺了,頂多知道牌子,但不會妒忌別人的擁有,也不會眼紅,也不會酸別人有錢,目前關心的是,自己的工資夠不夠還卡債,如果對象嫌棄自己有卡債買太多的話,乾脆分手吧,大家不適合,寧願單身不想沒有意義的在一起。
  5. 斷舍離,丟了各種不能堅持的興趣,開始練習瑜伽,偶然靜坐冥想,放空了不少慾望,雖然到現在偶然也會刷卡買很多東西,也會血拚到不能自己,但起碼沒有那種被慾望束縛到不能呼吸的程度,至今還在糾正
  6. facebook各種平臺刪刪刪,各種是非的朋友給刪了,各種裝逼的跟老闆出入餐廳的照片也刪了,除非自己付錢,基本沒有對食物拍照曬圖的習慣了,很少在交友app約人出街喫飯了,就算約了,也是把對方當朋友看,有感覺再試探對方有沒有感覺,但沒有再刻意試探對方有沒有錢有沒有房,因為各種看淡了,有沒有錢有沒有房次要,事實上別人不喜歡自己,有沒有都已經不重要了。已經不亂髮facebook了,就算髮,只會發一些動物的post,讓人知道我沒有棄facebook而已,還知道我這個活生生的人而已
  7. 學會尊重,曾經我見到一個清華大學的,出來見我朋友的時候牛逼轟轟,各種指使,我當著他的面跟他教授的面,直接懟,現在出來某聚會,也能見到這種人,不過是乾脆無視,要是黏過來想跟我辯論,我寧願躲開
  8. 到現在,也會在朋友圈懟人,但學會了屏蔽無關緊要的人,直接在知情的圈子懟
  9. 不怎麼炫耀自己懂得什麼,而是開始學會關心別人對我說的話題關心不關心,心思敏感起來,如果別人不怎麼想搭理我這個話題,果斷停下來讓對方找話題,而不是自己不停說話,當然我還沒改善到自己滿意,開始寧願沉默都不想說話,有種說話很累的感覺

總結,以前是「港女」(拜金mixed 物慾女,性格奇差),現在基本佛繫了,很多閨蜜發現我改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的好起來,以前社交環境基本就是很糟糕,現在能夠淡然面對各種關係,能夠緩和就緩和,能不生事就不生事,不關自己的事就控制自己不要理會,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好,每當獨處的時候,就是習慣性自我反省,反省到自我討厭,難受,然後繼續自我反省,直到自己能夠改正為止,希望自己不會有抑鬱吧,我也不希望


講真,自己出自一個幸福和諧,相親相愛的大家庭。三觀很正,把家人看的很重,沒有考慮過缺陷問題。


也許是因為5歲時姥爺的去世,第一次真切地接觸到了死亡。

從那以後就開始焦慮。對,就是一個小孩子,一個小學生,白天完全不會想到這些問題,到了晚上睡覺時,一個人獨處在黑暗中,思維就會隨處遊盪,無一例外每次都想到了死亡。一開始是想像死亡的痛苦,想像自己死去的時候那種痛苦的感覺。想著這些,整個人十分焦慮,焦慮到不停地捏自己,撕扯被子,就是在本能地發泄焦慮。後來,關注的重點從臨死時的痛苦轉移到了死亡以後的虛無,思考自己的存在到消失。再後來,從考慮死後的虛無轉移到人的一生,考慮自己以後的學業,工作,家庭,生活。

這樣的思考集中在小學6年,主要是在二年級到六年級吧,上了初中以後就慢慢減少。到高中基本不怎麼想了。這樣的經歷是很痛苦的,說白了就是在一直感受焦慮,難受的不得了了又想辦法排遣焦慮,因為自己也覺得不能老是這樣,痛苦的感覺誰都不喜歡,人自然而然會想辦法。焦慮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反反覆復,慢慢地自己想清楚一些事,也就走出來了。

以上是大概的經歷,然後說一下想明白的一些道理:1.人生很短,一個人做不了那麼多的事情,一個人的時間和經歷永遠無法滿足自己的全部慾望。所以,選擇一件兩件最重要的事,能做好就已經很棒了,別貪多。(現在生活中只有一到兩件事是主線,每年做的事情一句話就能概括,數量不多,但要做好)

2.所有得到的美好的東西,從得到的一瞬間開始,就意識到他/她/它一定會消失的,得到的所有都有失去的那一天。做好這個預設,在真正失去的那天就不會太難過,並且,在得到的這段時間內,能更加深刻地感受他。

3.反正都要死,快樂最重要。

易經有64卦,相當於64種人生。

一卦中有六爻,相當於一生中6個階段。

每種性格都有低估和高峯。

64卦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你在A公司是一種卦,而B公司是另種卦。意味著你因為環境而改變了你的性格。

結論是每個人看似都不同性格,其實大致一直。性格只在大的框架裡面,不同環境裏而變化。

人的思維和性格很極低變化。不管是文化和科學,現代都沒有古代變化快。現代的飛速發展是因為現代科技基礎應用發展,而不是科技研究的發展。

出現這個局面原因文化越來越趨同,而這文化限制著你我性格。制度,性格,社交,傳媒在全球幾乎都散播相同東西,而自我思考出不同東西越來越少。

既視感會出現越來越多,直至思維枯竭。

對不起,我扯不下去。
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宏大啊……變數太多,還不是函數!自認為能力有限,看追求吧……還有初心的問題,都得先有自我意識,我知道我。這個不是看努力。能力有限。
簡單的說就是深思熟慮的成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