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学角度来说 宇宙(也就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世界)的三种可能结束方法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中体现过 分别是:

1.坍缩模型。

在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中所有的星系一开始都相互离开,宇宙一直膨胀到他的最大尺度,然后被收缩回到一点。首先需要解释的是这一点究竟是什么,在现在基本公认的宇宙模型中,大爆炸是宇宙的开始,而爆炸则是从奇点处开始的,奇点的时空曲率无限大,因此人们无法得知大爆炸前的事件及其之后的事件,简而言之,可预见性在大爆炸处崩溃。所以第一种宇宙模型则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最后经过大挤压回到奇点。 这种模型的前提是宇宙膨胀足够慢,不同星系的引力使膨胀减慢,最终停止并挤压。

2.开放模型。

开放模型是现有科学发现所暗示的一种理论,其内容是引力永远不可能战胜星系的运动,而宇宙就会永远膨胀下去。正如其内容所言,这个模型的条件是宇宙膨胀之快使引力只能使之减缓而不能使其停止,最后星系将以恒定的速度离开。为什么说现有理论暗示这个理论呢?因为我们将所有星系的可见恒星质量加起来,再加上星系中应该包含的暗物质,它们所产生的密度只能达到停止膨胀的密度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无法保证没有其他物质能减缓宇宙膨胀,但就现有观测而言,宇宙可能会永远膨胀。

3.平坦模型。

在我看来这种模型是一种特殊解,它可能存在偶然可能性,但也可能在宇宙的发展过程中,两种极端都区金鱼这种模型而最终稳定。其内容是引力吸引刚好与星系运动平衡。宇宙避免坍缩,而星系的运动越来越慢。但永远不会完全停止。

以上三种理论就是时间简史中提到的三个宇宙终结模型,在我看来,因为存在守恒,所以永远膨胀不太可能,但也就因为守恒,在宇宙膨胀过程中,星系之间新产生的空隙无法被更大质量的物质所填充,故无法减缓膨胀。在我看来,宇宙爆炸产生的只是初速度,其中星系的填充在不断给宇宙一个负加速度,但现在观测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在加快,这些矛盾也就告诉我们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就物理学而言,前方的道路还很长。世界的终结性从物理学而言现在尚无法确定,但就哲学而言,世界的有无终结性应该还取决于个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差异。


不知道你所谓的终结是什么概念?是指人类终结吗?还是全体生物的终结?是指地球的终结?亦或是整个宇宙的终结?而且终结这个定义真的很难定的准 是指死亡亦或是另一种形态的转换?


反正我们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


这个世界,始终是会终结的。但对于人类的时长而言,又是不会终结的。


至少没那么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