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的剪輯,遊戲,CG,電影,發現大多數背景音樂為歐美流行,日語歌曲也有不少,唯獨中文歌曲沒怎麼見到過,本人也比較喜歡剪輯,感覺確實中文歌剪起來彆扭,是什麼個原因?


歐美的音樂比較燃,很多的場景(打鬥,緬懷等)也都是靠BGM撐起來的。不瞞你說,我手機里70%都是歐美,沒有日韓歌曲。


BGM的作用還是作為輔助吧,就像插畫一樣,不顯眼又缺一不可的感覺。中國的話感覺太注重人聲了,作為配樂的話太喧賓奪主了,可能想歐美的話不論是電音啊還是最基本POP music人聲和配樂融合的還可以吧……

但可能只是製作人覺得歐美音樂比較有B格吧


首先,和兩邊的國家整體氛圍有關,歐美那邊比一般人開放,創作的風格自然也隨其性格,奔放豪邁,節奏感強,扣人心弦。

而中國這裡大致比較含蓄,作曲自然多幾分愁和慮,加之中國樂器大概是受時代影響,多用來演奏悲傷音樂,後期才引進燃曲中常見樂器,也可以說使用歷史沒歐美長吧。(這裡並無貶義的意思)

其次,美國的電影發展也比中國早,而在一部電影中,bgm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渲染氣氛的大殺器。所以你也能看到很多美國大片的bgm都很經典,比如加勒比海盜。加勒比海盜經典bgm

既然人電影都發展的比我們早,bgm還沒我們弄得好有點說不過去啊。


剪輯重點在於節奏和情緒,而歐美音樂的節奏點清晰,抒發情緒明朗,所以很多會選歐美流行音樂。而且在音樂上,中國目前的音樂旋律其實也是仿照歐美,所以直接用歐美音樂更好。

中國的流行歌確實沒別人做的好,這是事實。

以前我聽的主要是日本的各類音樂,這幾年主要以歐美的為主,不是歐美的流行音樂,而是歐美的BGM配樂。

老實說,在我這兩年學了作曲之後,發現別說是中國了,就連日本在影視配樂方面的差距跟歐美那邊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直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日本的音樂了,這兩天回過頭聽日本的音樂,發現日本的音樂跟歐美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除了我們亞洲這邊特有的那些音樂風格以外,通常的音樂還真不如歐美那邊。尤其是現在越來越欣賞不來日本那種動不動就無腦燃的音樂了。

國內的音樂就更不用說了。


顯得高級,畢竟大眾不一定把每首英文歌都聽懂,防止大家因為過於關注背景音樂的歌詞而忽略畫面本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