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冷門的

朝鮮成宗實錄記載成宗13年(1482年)4月,有個名為「夷千島王遐叉」的君主派遣使節「宮內卿」與足利義政的正使一同入貢。

丁未/日本國王遣榮弘首座等來聘,夷千島王遐叉遣宮內卿等,來獻土宜

夷千島書契曰:

南閻浮州東海路〈夷〉千島王遐,又呈上朝鮮殿下。朕國元無佛法,自與扶桑通和以來,知有佛法者,於今三百餘歲。扶桑所有佛像經卷,悉求而有之,扶桑元無《大藏經》,以此未得之久。雖欲求之於貴國,海天遙遠,難通音塵,因循至今。聞扶桑元傳貴國之佛法,朕國又傳扶桑之佛法,由之觀之,朕國之佛法,亦貴國之東漸也。俯賜《大藏經》,以令全朕三寶者,貴國之王化佛法,遠衣被東夷者也。若可賜者,重而厚幣帛遣使船。朕國雖卑拙,西裔接貴國,謂之野老浦。雖蒙聖恩,動致返逆。若承尊命者,征伐以罰其罪者也。朕國人言語難通,命國中之扶桑人爲專使。眷戀不宣。

進上第一船馬角一丁、錦一匹、練貫一匹、紅桃色綾一匹、紺布一匹、海草昆布二百斤。

按照這位「夷千島王」的「國書」說法,他們國家是在三百年前與日本(扶桑)交通後才傳入了佛法,為此特不惜重金前來朝鮮求《大藏經》。「夷千島王」還說,在他們國家的西邊就是野老浦(八成指野人女真),那裡的人蒙朝鮮國王大恩卻經常造反,「夷千島王」願意出兵該地替朝鮮國王平亂云云

朝鮮人當然也沒那麼好糊弄,尤其商議的人中可是有著在「癸酉靖難」中大放異彩的韓明澮,覺得這「夷千島國」的故事太過蹊蹺真假難辨,那個使節又前言不搭後語,決定還是請足利義政的正使與「宮內卿」一同對質。然對質之後竟然日本正使也沒提出異議,不過朝鮮方面仍然是秉持謹慎為上的原則,最後藉口《大藏經》供不應求已無存貨而婉拒「夷千島王」的請求。

關於這個「夷千島王」的身份日本學界曾經認為是一位阿依努的酋長,近年來比較主流的觀點則認為,這個「夷千島王」不過是和這個時代許多地方大名或有力商人派出的「偽使」屬於同一個性質,為了求得《大藏經》而不惜編造出一個架空國國王的名頭出來(按朝鮮的慣例,只有日本國王和琉球國王纔有資格取得《大藏經》)。

不過根據所進獻貢品的地域性(「馬角」「昆布」均疑似東北地區特產,)以及考慮到「編故事」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三百年前佛法傳入的說法,有可能指代奧州藤原氏在東北的開拓),「夷千島王」有很大可能就是當時在日本東北控制著與阿依努人貿易交通的豪族安東政季。「偽使」竟然能堂堂稱王且與日本正使串通一氣,也暗示著地方豪族這種利用「偽使」身份多套寶貝的普遍風氣到得了幕府某種程度上的默許


中日堪合貿易在寧波爭貢之前一直在進行。

其次比較固定的對外交流或者說交往比較深入的、有固定定居點的是和朝鮮,朝鮮有三浦倭館,後來因三浦之亂關閉,但是在對馬的交涉下最後又重開了釜山的倭館。雖然有波動,但是大致而言戰國時期對馬一直掌握著主要的對朝鮮外交貿易通道。

其次是琉球,琉球對日有固定的航線,中國的海盜頭子汪直同學玩的種子島就是琉球的琉日貿易中轉站。而琉球人基本上算是日本人南下的,這個國家的上層不太好說,不過大致而言,統治階級三個國家的人都有份參與。


說一個歷史事件:爭貢之役

此事發生於1523年,嘉靖二年。信長公出生的11年前。

當時日本與大明之間進行官方的勘合貿易,日本以朝貢的形式向大明進獻特產(倭刀、農產品等),大明回賜絲綢、珠寶等中國物品,規定頻次為十年一次,地點在寧波,負責機構為寧波市舶司。

此時室町幕府勢力微弱,之前1518年時支持足利義稙的大內義興返回周防國,足利義稙不敵細川氏,1520年退位給足利義晴。

1523年,第九次勘合貿易船隊到達寧波。在上一次,也就是第八次勘合貿易船隊組成的時候,正是大內氏和細川氏聯合把持朝政的時候,勘合貿易這麼美的事自然被兩家覬覦,最後大內氏兩船、細川氏一船,組成船隊由了庵桂梧率領前往大明。

但是,細川氏不甘心喫虧,又另派一船由宋素卿率領搶先一步出發駛向大明。

這宋素卿原本是浙江人,其父是一名漆匠,第六次勘合貿易時受日本商人委託採購漆器,沒能如期交貨,只好把兒子抵債給日商。宋素卿本名朱編,到日本後出仕細川家,改名宋素卿。

這宋素卿的小船隊先一步到達大明,因為沒有勘合,宋素卿到北京賄賂太監劉理,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到賞賜。等宋素卿回日本時,了庵桂梧的正式船隊纔到寧波。

這裡插一句,當時的勘合貿易並不是在口岸交割。進貢隊伍要把貢品送到京師,再把賞賜運回寧波裝船。而且在上一次也就是第七次勘合貿易時,因為使團中途持刀殺人,故京師下令入京使團不得超過50人。

了庵桂梧在寧波準備進京時,劉六劉七起義勢頭正盛,市舶司擔心中途安全,奏請將貢品留於寧波,回賜的禮單在寧波當地置辦或按例給價。京師批准後隨同一起交給了庵桂梧新的勘合(第九次勘合貿易的貢品清單,即正德貿易勘合)。當然,由於此次貿易船隊大內氏佔大頭,新的勘合自然落入大內氏手中。

1523年,大內氏按照新的正德貿易勘合組織船隊前往寧波,三艘船三百餘人,由謙道宗設率領。

細川氏這邊一看大內氏真就喫獨食,立馬組織一艘船一百多人,由鴛岡瑞佐和宋素卿率領,拿了本舊的勘合追著前往寧波。

大內氏的船隊四月二十七到達寧波,細川氏的船還要再晚幾天。然而市舶司並沒有先驗收大內氏這個正式使團的貢品,卻是在細川氏的船到達後兩家的貨一起驗。而且驗貨時就發現了新舊勘合的問題。謙道宗設指責細川氏拿著舊勘合來渾水摸魚;細川氏這邊本來心裡就有鬼所以嘴上更是咬死不認,反過來指責大內氏的勘合是假的。

這個時候就看出宋素卿的作用了,他知道市舶司由太監管理,素來徇私舞弊,所以私下賄賂市舶司太監賴恩。賴恩收了細川氏的好處,自然先勘驗細川氏的貨物。在宴請中又把細川家使臣鴛岡瑞佐的座位排在首席,大內氏使臣謙道宗設的座位在次席。

此時的日本國內,細川氏和大內氏已經公開敵對,大內氏在寧波又被細川氏耍花招陰了一把,喫虧丟人,兩夥使團便爆發了武鬥。

大內氏派遣的三百多人中海賊出身的居多,而且人數是細川氏船隊的三倍。宴會後,謙道宗設指揮自己的手下打開武器庫,拿出被收繳的武器攻入市舶司嘉賓堂。鴛岡瑞佐當場被殺,宋素卿僥倖逃命,在市舶司府衛的保護下逃出寧波。

大內氏的人殺了鴛岡瑞佐之後縱火燒掉嘉賓堂,然後追殺宋素卿,燒掉宋素卿的船,一路追到餘姚江邊,又一路逼近紹興,最後又折返回寧波。一路上燒殺搶掠,打退追捕的官軍,殺死百戶一名,俘虜指揮一名,百戶一名。

在寧波又是一頓燒殺搶掠後,謙道宗設率手下搶奪船隻逃到海上。在這過程中,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捏率軍追趕,不幸戰死。

最後,追查下來,宋素卿被判死罪。謙道宗設已經逃亡海上追捕不得,不過其手下的一條船在逃亡過程中因氣象原因漂流到朝鮮,朝鮮守軍抓獲三十三人,朝鮮國王李懌將這些人遣送大明論罪。

因勘合貿易對大明本無好處,僅壯大國聲威,且日本不像朝鮮等國,並未與大明建立宗藩關係,故嘉靖八年,寧波市舶司撤銷。

說這件事的目的在於說明當時日本的對外交流以對中國為主,而且由於幕府大權旁落,各個時間段裏掌握朝堂的守護大名或者雄踞一方的地方豪族都在繞過官方對外貿易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爭貢之役導致對日勘合貿易被取消,沿海地區的走私貿易快速發展起來,甚至出現世家豪族、商人和地方官員相互勾結進而演變成規模龐大的走私集團,最後形成嘉靖朝的東南禍患-倭寇


先上結論:很多

題目問的是「織田信長之前的日本戰國時代的各大名」,就以織田信長元服(在日本普遍被認為可以具備「作為一個成年人」存在影響力)的1546年為參考指標【如果按出生算就是1534年】,戰國時代按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開始算,接下來的回答就統一被嚴格限定在這個時間區間裏了。

亞洲:

  1. 勘合貿易。日本在應仁之亂前的室町幕府時期就有和明朝、和朝鮮互派官方商船進行國際貿易的制度,根據貿易形式命名為「勘合貿易」。而應仁之亂爆發公認的幾大誘因中,就有一條是因為勘合貿易的蛋糕劃分不均而導致的對立(細川獨攬大權,但傳統勘合受益者,比如大內、河野等希望更多)。事實上在1523年,細川與大內就曾經因為勘合貿易的糾紛在浙江大打出手,史稱「寧波爭貢」。嘉靖年間《寧波府志》載:「兩夷仇殺,毒流廛市」。
  2. 倭寇。事實上,倭寇的出現同樣遠早於這個時期,只不過這段時間之所以會給人留下倭寇多的印象,主要還是因為戚繼光和王直等人。早在14世紀,倭寇就已經有在對馬海峽活動的記載,高麗王朝與後來的李氏朝鮮都曾經以不同的形式同日本「友好」交流打擊倭寇的事項(乙亥東徵)。在題主所說的時代,主要是以王直為代表的倭寇為主。雖然王直本人不是日本人,但並不代表和日本毫無關聯。在16世紀的前半葉,王直一直利用自己的貿易網,與五島羣島和肥前國的大名保持著友好的貿易往來。而戚繼光等將領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抵禦倭寇則是在16世紀中葉的事。

歐洲:

  1. 天主教的傳教。1549年8月15日,天主教傳教士,西班牙人聖方濟各 · 沙勿略踏上日本國土,成為第一個在日本開展天主教傳教活動的西方傳教士。這也是登上日本國土的第一個歐洲人。1551年,薩摩大名島津貴久允許其在日本傳教。雖然沙勿略在日本並沒有待太久,但他的經歷也促使更多的天主教傳教士不遠萬裏來到日本開展傳教工作,這其中比較著名的像後來與織田信長交好的葡萄牙人佛羅伊斯,以及他的助手,在京都開辦教會學校的奧根奇諾等。切支丹們不僅帶來了全新的宗教教義,還帶來了類似地球儀、鐘錶、硬糖、西洋樂器等西方物件。
  2. 鐵炮。鐵炮的傳入其實和王直有關。1542/43年,王直船隊的商船在海上遇到風浪,擱淺在了薩摩南部的種子島。當時的種子島島主惠時之子 · 時堯看中了商船中葡萄牙水手攜帶的鐵炮,並花費了不小的代價(鍛冶匠的女兒)學會了鐵炮的鍛造技術,至此,鐵炮才正式進入了日本戰國的歷史,並在短短几十年時間裡改變了日本的戰爭形態。此後的萬曆中日戰爭,也是在當時的世界歷史上少有的熱兵器演出。

===========(假裝分割線)===========

事實上如果不限於這段時間,在這之前日本與周圍的世界聯繫也不少(當然基本都是和東亞大陸),比較著名的像漢倭奴國王金印、《漢書》中對卑彌呼倭五王的記載;日出日落事件白村江海戰遣隋/唐/高麗/渤海使,然後像平安時代日宋貿易(這一段在以源平為主題的大河劇中幾乎都有展現)等等。與朝鮮有關的像朝鮮皇子東渡(大內氏先祖)等等。至於九州三雄+長宗我部的秦始皇后代自稱……emmm這個,好吧,勉強也算=.=


關於戰國時代日明之間的勘合貿易,有 @二不尚書範景文 和 @任傑 兩位答主珠玉在前,我就不再重複了。這裡主要詳細講一講對馬島宗家和朝鮮之間的貿易。

自忽必烈兩次東徵日本失敗之後,日華、日朝等國之間的交往趨於斷絕。貿易的斷絕使得日本的統治者無法獲得奢侈品,物資短缺。由此在日本沿海地區促成了「武裝商人」的產生。這些武裝商人抵達異國海岸時,就強制與當地人進行交易,如遭拒絕,就進行武裝搶劫與劫掠。後來,這些武裝商人與海盜結合,形成了為禍東亞沿海地區近三百年的「倭寇」。

14世紀,在朝鮮海域附近,倭寇作亂十分頻繁。為應對這種局勢,李氏朝鮮自太祖、太宗、世宗以來,一邊擴充軍備,一邊對倭寇採取懷柔政策,對金盆洗手的倭寇給予居住權,並在福山浦、乃而蒲和鹽蒲三地設立日商貿易區。由於實行懷柔政策,大量倭寇改行成為正經商人,湧入朝鮮進行貿易。為了防止日商大量湧入成為不穩定因素,朝鮮政府在李朝太宗七年(1407年)實行了許可證制,僅允許持有朝鮮政府頒發的許可證的商人入境貿易。對入境商人的限制漸漸引起了日方的不滿。

應永二十六年(1419年),一隊本來打算前往中國浙江省進行劫掠的倭寇在航行途中由於食物不足,搶掠了朝鮮的庇仁縣,並燒毀朝鮮兵船、攻破縣城、掠走人口,這引起了朝鮮政府的震怒。朝鮮世宗大王在得知這股倭寇是從對馬島方向過來的之後,就下令組織艦隊進攻對馬島。這支艦隊共有227艘船,共計一萬多人,由李從茂率領。這次遠徵被日本方稱作「應永外寇」,而朝鮮方則稱作「己亥東徵」。

當年6月19日,朝鮮軍從巨濟島出航,前往對馬。6月20日凌晨抵達對馬島。朝鮮方先後向對馬島的大名宗貞盛和他所屬的大名少二家送去戰書,但沒有得到答覆。兩軍在對馬對持,期間互有殺傷。根據朝鮮的史料記載,在對持期間,朝鮮軍斬殺日軍200餘人,己方損失180人,另外還救出了幾十名被倭寇擄走的中國人。而根據日本方的記載,對馬島宗家在戰役期間僅損失200餘人,但斬殺了朝鮮軍2200~3500人。具體的戰損人數現在已經不能確定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經過了10天的對峙後,宗貞盛向朝鮮軍隊發送了信件,表示對馬島的暴風雨將至,建議朝鮮軍暫且撤軍,兩國重修舊好。朝方接受了這一建議,並於7月3日從對馬島撤軍。

在經歷了對馬島的衝突後,朝鮮方和對馬島宗家之間的關係反而不斷升溫,宗家漸漸成為朝鮮在日本方的貿易代理人。朝鮮政府讓宗家管理日朝貿易的許可證,凡是入朝的日商必須有宗家簽發的「書契」才予以接待。對馬島領主宗貞盛與世宗大王簽訂了多項條約,包括了規定日朝貿易具體事項的《嘉吉協定》,規定宗貞盛對海賊、漁民的身份認定權的《文引制度》,規定日本漁民在朝鮮海域的捕魚權的《孤草島釣魚禁約》等。朝鮮與對馬島宗家的關係進入了空前的蜜月期。

在日朝貿易中,朝鮮向日本輸送的主要貨物是佛教經典、棉毛製品、高麗參、虎豹皮、日用品等,日本向朝鮮輸送的貨物主要是工藝品、日本刀、漆器、銅、日用品等。其中朝鮮對日本輸入的銅礦需求量比較大,朝鮮境內並非缺乏銅礦,只是為了鑄造銅錢,常常用量不足。從日本進口的銅礦大大地彌補了這點。對馬島宗家也因日朝貿易而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日朝貿易有利可圖,大量的日本商人開始湧入朝鮮,給朝鮮的接待部門造成了巨大壓力。儘管《嘉吉協定》中規定每年前來貿易的日本商船不能超過50艘,但這條規定幾乎從來沒被認真執行過。文明二年(1470年),朝鮮成宗國王在給對馬島領主宗貞國的信中寫到:

貴國諸州使船,今歲尤多,館無虛日,一船之人,幾至數百人,供頓之費蓋以萬計,沿邊鎮邑殆不能堪。

永成三年(1506年),朝鮮國王中宗即位,他開始推行新政,對來朝日商嚴加控制,引起日本人不滿。永正七年(1510年),在對馬島領主宗盛順的支持下,居住在三浦的日本商人發動武裝暴動,殺死朝鮮管理,後來被朝鮮政府鎮壓,史稱「三浦倭變」。這一事變使得朝鮮和對馬島宗家之間的交流斷絕,曾經和朝鮮簽署的條約也全部作廢。

永正九年(1512年),依靠幕府的斡旋,對馬島宗家與朝鮮政府重新簽訂了條約,但這一條約的限制比之前的條約高很多。本次條約規定:不允許日本人在朝居留;每年貿易的日本商船不能超過25艘;日本的貿易港從原來的三浦減少為乃而浦一處。天文十三年(1544年),發生了二十艘倭船襲擊朝鮮蛇梁鎮的事件,史稱「甲辰蛇梁鎮之變」。日朝兩國關係再度斷絕。三年之後,朝鮮政府與幕府使臣重新簽訂了《丁未條約》,規定了對馬島主每年可派商船25艘。弘治元年(1555年),盤踞日本五島的大海賊團計劃襲擊朝鮮,對馬島宗家及時向朝鮮政府告警,贏得了朝鮮政府的好感。於是在後年(1557年),對馬島宗家可派遣的商船增加到了30艘。

在日本列島上,渴望壟斷日朝貿易權的大名除了對馬島宗家,還有九州的大內家。為了爭奪貿易權,宗家與大內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衝突。在同樣與大內家有衝突的少二家的幫助下,宗家一度控制了筑前國的部分領地,但隨著少二家被大內家擊敗,這些領地也都失去了。宗家的勢力最終還是侷限在了對馬島。


多了去了。

對馬島的大名宗氏一家,與朝鮮做貿易做的飛起,還娶了朝鮮人當老婆呢。


信長雖然熱心對外交流但很多大名當時不由他控制,所以問題的時間段可以後延到江戶幕府(鎖國禁教)建立前。在這段時期,大名對外交流的事例有:

大內氏細川氏參和幕府與明朝的勘合貿易,松浦氏支持汪直為首的倭寇並從中獲利

對馬宗氏與朝鮮的交流,島津氏與琉球的交流(琉球借過錢)

因為鐵炮貿易和傳教,九州幾個大名和南蠻人(葡西荷等國商人)以及教會的交流。

然後就是有名的天正使團,就是覲見教皇的日本教徒使團,有三個大名:大村純忠、有馬晴信、大友宗麟參與和支持了這項活動

最牛的是在東北的伊達政宗在德川掌權以後還派了個慶長使節團,和天正使節團性質差不多

還有什麼堺、博多這樣的自治地方跟外國交流應該更多,不過他們好像不算大名


其實說實話,還挺多的。

日本從唐代開始就已經頻繁與中國和朝鮮來往了,鑒真東渡、遣唐使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

至於戰國時代嘛。

室町幕府將軍足利氏接受了大明國「日本國王」的冊封。

周防大內氏與中國和朝鮮長期保持貿易關係,一段時間內幾乎壟斷了日本的勘合貿易市場。

此外,葡萄牙、西班牙等「南蠻」最早接觸的也是島津、伊東這些南九州大名。


大友家的種子島就是從國外傳進來的,相傳是一個種子島來了外國人,引入了鐵炮這類東西,後面就稱鐵炮做種子島了。還有個野史,長宗我部家可能是當年為秦始皇求葯東渡日本的徐福


有啊。傳教士在信長上洛之前就來到九州了。

最典型的就是島津和大友了,島津在種子島仿造了西方的火槍,大友直接改信天主,大友宗麟還有個教名叫「弗朗西斯」,所以大名大友宗麟又可以叫弗朗西斯?大友大公。

此外堺町作為重要港口已經時常有葡萄牙等歐洲商船來往了。傳教士也在日本西部有不少活動。

傳統東方體系中,信長之前就朱印船與大明進行勘合貿易,西南和瀨戶很多商港和大名都和大明和朝鮮等東方國家有貿易往來,不過主要是私人和走私。一些流亡者也回來到孤懸大陸的日本,也算是一種對外交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