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因為前者一心向的是後者變成的佛


地獄在哪?下了地獄之後呢?

放下屠刀,放下什麼屠刀?


如果可以簡單地說,是因為「業」,在三大阿僧祗劫這麼長的時間裡,業力不同的緣故。比如你今生做了一件事種下一顆因緣的種子,並不知道哪一世才會承受它的果報。一心向佛的人下了地獄並不是立刻承受它此生的果報,也許是前世或前幾世的果報,燒殺搶掠之人亦如是。成佛或說證悟,需要具足很多因緣,已經超越二元對立概念,包括善惡的概念,也超越文字,包括這個回答。我們都只能不斷學習與思考以及體證——爭取一瞥「真相」。
你說的是程心和章北海嗎?
這是告訴做好事的人不要輕易學壞、做壞事的人永遠有機會學好。


請舉兩個例子。

誰一心向佛,為善一生,最後下了地獄?誰燒殺搶掠,放下屠刀後,立地成佛?我沒見過這兩種現象,也沒在佛經上見過這麼說。所以我認為這是幻想


前一句,能舉出一個一心向善而下地獄的例子嗎?後一句不全,全句應是:放下屠刀,就立即走在成佛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對法義的理解,儘管放下屠刀,仍然符合作的定義。

好人、壞人雖然都叫成佛,但所成內容卻不相同。

如同大學生、小學生都叫學生,但能力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題主的問題可以轉換為:

勤奮的張三刻苦讀書考上清華成為大學生

懶惰的李四到小學報個名就成為了小學生(李四適齡)。他們都成了學生,為什麼張三辛苦、李四輕鬆,百思不得其解?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六即佛」可以清楚的解釋這個問題。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一個人開始修行直到最後成佛,這當中的六個層次,而這六個層次當中,都稱作佛,故稱為六即佛。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就是說你拿不拿刀,本性都是佛,不論你是富二代還是流浪貓,佛性都不會遺失,但是也不會得佛性正用,因為你壓根兒不知道有這事兒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這可能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得的境界,是突然明白了自己與諸佛同一本源,成佛有份,所以頓棄惡行,就路還家。這也叫成佛但不是究竟即佛,一切才剛剛開始,只是知道了自己的去處,往後大有事在。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此三者就是題主說的「好人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雖然都叫佛,但是和名字即佛已不是一回事。

所以可以修改為【好人歷經千辛萬苦而分證法身(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而壞人放下屠刀時機緣具足頓時明了自己亦有佛性(名字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狹義的講究竟即佛才是真正成佛。
臘肉就算成佛咯
聲妓晚景從良,半世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一生清苦俱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