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目前有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自己工作累計存款,租自己喜歡的房子,足夠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一份足夠自己生活的工作。然後不努力了 就那樣「頹廢」一輩子。 空餘時間看心情安排 可以遊戲 可以看書 可以和朋友 聊天.....(當然首先完成存款那一步如何合理理財使用)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當別知在家污穢之事。當作是念。何以故名為居家。

斷諸善根本。是名居家。

不護尊品諸功德。是名居家。

居諸不善塵垢。居諸不善之想。居諸不善之行。常與不調良 無寂無法。令無一心。剛強惡人共會。是名居家。

從是當為弊魔所得便。是名居家。

居淫怒痴。

居諸塵勞 勤苦之法 世俗雜事。常不得令善本具足。是名居家。

住止此中 所不當為 而輕作之。慢不恭敬父母尊長眾祐沙門梵志道士。是名居家。

樂於愛欲 不懷憂苦。愁泣諸不可意 名居家。

懷來牢獄 嗔諍無和。變訟罵詈。是名居家。

不能積善 壞諸德本。所不當作者而妄為之。諸佛正士弟子所不嘆也。是名居家。

用住此中令人墮惡道。用住此中令人歸淫怒痴之恐懼。是名居家。

不得護戒品 為舍定品。不得行慧品。不懷來解品。不起度知見品。是名居家。

住此中者。著父母 兄弟 妻子 親里 知識 交友 眷屬 朋黨。恩愛之憂 不知厭足。如眾流歸海。是故名居家。

從是污染貪餮。起思想無志

居家多有貪想。諸惡愁憂 無有絕極。

居家恩愛會如美食雜毒

居家從本苦怨像如知識

居家多妨廢賢聖之正教

居家常有斗訟。用眾事因緣故。

居家多貪求豪慕貴 常為善惡事

居家為無常。不可久 為敗壞法

居家為勤苦。常有所求 貪諸所有

居家為常有噁心。現刀仗如怨家。

居家為無我所受。故令展轉。

居家為不凈潔。自現清白。

居家如畫彩色。為但現好 疾就磨滅。

居家如幻所化。無有我 而好往來聚會。

居家譬如須曼華。適起隨壞 多所求故。

居家為如朝露。日出則墮 但有死憂。

居家為如父母。樂少憂多。

居家為如羅網。常憂色聲香味細滑法。

居家如鐵觜鳥。但憂不善之想。

居家為如毒蛇。憂說諸事。

居家如火燒身。用意亂故。

居家常畏怨敵。謂五賊 冤家 惡子故。

居家為少安隱。不得度脫 用無等故。

如是長者。居家菩薩當別知在家為穢


不一定,對得起自己就夠了。

我看到這個問題時,莫名就有一種壓力撲面而來:人為什麼要結婚?對得起父母的養育,傳宗接代嗎?結婚伴隨著儀式,儀式=重要。但兩人在一起,應是精神上的共鳴,應是從靈魂上的獨行走到共行。如果三觀全無相同,何必在一起呢?何必為了別人的想法而結婚呢?

周國平老師的一本書的書名就是《靈魂只能獨行》,我深以為然,「呱呱落地」意味著生命的獨立,接下來無論是求學、工作、旅行、冒險乃至結婚,都是錦上添花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我們不必為了活下去而提心弔膽,所有的人只要肯勞動,都餓不死。然後呢?

我們應該追求什麼呢?精神上的富足啊。

人這一輩子是給自己活的,轟轟烈烈也是活,平平淡淡也是活。選擇不同罷了,可轟轟烈烈的人生一定快樂嗎?平平淡淡也一定不快樂嗎?這都是外在的啊。生不帶來自死不帶去。為了柴米油鹽而忙忙碌碌,以至於各種故事說:人到老了,覺得這輩子沒有什麼意義。

我很認同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就說我吧:我現在大二,明年日本留學,本科結束了,再考東京大學研究生。前半輩子,努力在日本定居。後半輩子,回國當道士,這就是我的夢想。

我就覺得這輩子很開心、很充實了。

至於結婚、成家,我會和我世界觀相近的人在一起,我知道這很難。此外,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不會去抗幾百萬的房貸車貸,我也不是消費主義,過度消費給我帶來的就是過度空虛。對我而言,人生的樂趣就在於追求知識和理想,其他的不重要。

我自詡為「朝聖者」,在浮躁的社會中能堅定自己的理想,自得其樂,就可以了。


不一定要結婚,但你要對愛情有信心

不一定要主動尋找愛情,但機會來了別猶豫

不一定要等自己變得夠好了才去接受愛情,但要學會在愛情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一定要跟著別人的期待過生活,但一定要讓自己由內而外地幸福


活著不一定就非要成家,不管成不成家你都會活到死亡的那一刻,不管這個死亡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但成家的真正的意義是在你離死神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留給自己的一絲牽絆。因為父母不可能陪我們一世,當他們老死的那一刻,我們的身前身後都無人,只有自己一個人時候,你就會思考死亡這件事了。好的婚姻取決於你和另一半怎麼對待這份婚姻和你們之間的感情和你們的孩子。壞的婚姻來源於相互猜忌,相互計較,無法分擔,無法諒解和坦然。好的婆媳關係來源於張馳有度,懂進退,能拿住。壞的婆媳關係只因為三個,不是親媽,雙方始終拿對方當外人,做事太絕或行事太卑微,任何經營決定於有度。


不一定,但過得開心


沒關係的朋友,這件事馬上就要從你想不想變成你能不能了,選擇權很有可能不在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