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文化使得在好萊塢大片中,美國人動不動就拯救世界,拯救人類?


拯救人類和拯救世界,這個主要是反映了美國人進取、創新和英雄主義文化,這還源自最初清教徒移民美國時期留下的「建造人間天國」的信念,這些最早期的清教徒們信奉上帝,遠赴新大陸便是本著建造人間天堂的使命感的。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諸多大學校訓裏(如下圖),這樣的帶領人們追尋自由、真理的描述。

另外,除了電影外,真實世界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像喬布斯、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創業者身上「希望改變世界,造福人類」的影子,另一邊國內出版過的關於馬斯克的自傳名為《這個星球不配我死》,馬斯克作為神奇的創業者從互聯網跨界到金融支付再跨界電動車、太陽能、航空航天領域創業,除了他所說的「幫助人類可以成為跨星球的物種,幫助人類應對未來的危機,幫助人類改變命運」之外的理想和抨擊著謾罵的「騙子瘋子」之外,我們確實可以從美國文化的底層文化價值觀「進取、創新和英雄主義文化」上找到一些答案。

矽谷鋼鐵俠:埃隆 馬斯克的冒險人生 SpaceX 獵鷹火箭京東¥ 34.00去購買?


除了拯救全人類電影,美國還有很多毀滅全人類的電影、顛覆你三觀及對人性理解的電影。可能在中國上映的電影都是前者,所以大部分人認為這就是美國文化的主流。真是有點小瞧萬惡的美帝了。

上美國文化課的時候老師提到一個觀點,當時英國的清教徒們在美國紮根定居的時候,就帶來了一種救世的使命感。當時也是由於宗教改革他們才離開英國,想在新大陸建立一個純凈的沒有腐敗的教派,而且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生存本身也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和信仰吧,所以也有了很強的使命感

還有基督教本身也強調了傳播福音的重要性的,要傳播耶穌的道,這樣上帝的子民就能得到聖靈,得到救贖

還有白人本身就有濃濃的優越感....(感覺上面寫的有點模糊,現在腦子不太好使,等想明白了再補充一下)
美國文化是一種拓荒者的文化,一種為了更好的生活可以勇於當前鋒、當先驅的文化,努力奮鬥最終實現夢想的文化。

從五月花號上漂洋過海去到新大陸的19個清教徒家庭,到自發組織抵抗英國宗主國統治的民兵隊伍,再到破釜沉舟舉家西遷的無數普通家庭,以及無數順應時代的發明家,讓美國在北美洲蠻荒之地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發展起來,繁榮起來。這些人,無一不是開拓者,無一不是先驅者;這些人,無一不是經過艱苦的奮鬥,流血流淚,最終在這片大陸上生存繁衍下來。

拯救世界、拯救人類代表一種英雄崇拜,這裡的英雄就是一個前鋒、先驅,實際上這些大片歌頌的就是前鋒者、先驅者,這是美國文化的精髓。 馬克思說人民羣眾是人類歷史的創造者。在任何一個歷史過程中,人發揮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英雄崇拜是以人為本的體現。這時的英雄是一個符號,他可以是你、是我、是他,可以是所有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電影中的英雄只是一個普通得掉渣的人,但在危機來臨之時卻突然有了超強的意志和能力,同邪惡做鬥爭。 就好比《V字仇殺隊》裡面的V,娜塔莉波特曼形容說:He was Edmond Dantès .And he was my father and my mother,my brother,my friend ,He was you…and me,He was all of us!(他是基督山伯爵,他還是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哥哥,我的朋友,他就是你,是我,他是我們每一個人!)。


總結一下我個人對美國文化的印象:

* 很可能是星球上文化最混雜的國家。不管有多少種族歧視的新聞。但是事實上,那裡依舊是種族最混雜的國家,也依舊是更容易接受不同文化的人的國家。大家不管心裡怎麼想,還是會在日常行為中盡量剋制和接受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習慣,不同文化的人。雖然不會真的平等,但是能接受其實已經是很難得了。

* 是聚集最優秀的人的國家。大學以上的教育水平,提供的機會都是世界一流的。目前沒有對手。當然,這裡的智商落差也非常大,參見前一條,這裡是最混雜的國家,你能看到最優秀的人,也有很多最挫的人。* 粗線條。這裡的大部分產品設計都沒有安全感。還車扔了就可以走,當然快遞也一樣是扔那就走;先刷卡後扣錢,小費寫紙上就算;按規矩你不能自己叫服務員,應該等服務員招呼你;各種自助服務,包括飛機託運行李都自助,沒幾個人有空伺候你,你辦完了都不確定自己真的辦完了。喬布斯絕對是這個國家的異類。

* 氣象學家和地質學家的天堂。自然風光和這個國家的文化一樣,多元+粗線條。

* 東岸西岸和中部截然不同,東岸文化更加多元,中部就是大農村。東岸走到西岸向3個不同的國家。* 明顯不如中國的有3件事情:移動網路覆蓋差;快遞又貴又慢;客服效率極低(如果這裡你碰到一家公司客服響應快,一定是外包給印度的)。「即使中國和美國沒有次序之分,但它們依舊是兩個世界。天然的屏障和人為的鴻溝,比物質上的差距更難以跨越。這是再多美國商品在中國同步上市,再多美國人學中文都還沒有用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